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祐新风 » 第六十五章 神木防御

第六十五章 神木防御

    顾深现在是发现了,王吉这个人,真的是个被埋没的人才。

    不仅熟知本地风土民生,而且精通刑名律法,最难得的是,此人做事通透,懂得机变,但又不失底线......这样的人才,居然因为殿试落榜,只能是通过举荐入仕,当一个小小的边境县县丞。

    甚至说,王吉已经算是幸运儿了,他碰到了苗继宣这样的好官,愿意破格举荐他当县丞......大宋,有太多的落榜书生,为了钱途跑去党项那边投奔李元昊。

    张元和吴昊,不过是其中最数典忘祖的两个,但不是只有这两个人。

    大宋的科举,多少是有点问题的。

    好吧,扯远了,还是说回正题,顾深找来王吉商议,就现在咱们神木县这個破情况,到底该怎么办,才能破局。

    而这事儿,多少也让王吉有些为难了。

    就神木县这个情况吧,但凡容易破局,也轮不到顾深这届知县来想办法了,能破早破了。

    之所以拖到现在,神木县都快被取消行政划分,变成神木堡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这地方,真的很难发展起来,倒不如直接取消县级行政,改成更为单纯直接的军事堡垒防线,这样反而容易治理。

    可很显然,顾深可不希望自己这个知县当着挡着,县城都给当没了......说出去多丢人呐。

    没办法之下,王吉倒是憋出了一个不是主意的主意。

    “听闻知县来自江南富庶之地,不知可否.......”王吉暗示的,说道。

    这话吧,顾深倒是听懂了。

    但是,更傻眼了......这年月,当知县还得自掏腰包补贴官府财政的么?!

    不是,自己家里倒是有点钱,但主要是因为自己娶了一个好老婆,可就算如此,自家老婆的那点家底,拿来修一个堡寨.......恐怕也经不起这么造吧?!

    自掏腰包这事儿吧,怎么听着都觉得不靠谱,但王吉的这个建议吧,顾深还是认真的去考虑了。

    不至于自掏腰包,但,没说不能用别的手段弄钱吧?!

    而且,这事儿吧,可能在江南的苏锦儿,还真的能帮得上自己的忙。

    顺带一提,经过王吉这么一提醒,顾深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有两个多月,没给自家媳妇儿写信报平安了。

    当初进京赶考,顾深在抵达汴梁的时候给苏锦儿写过一封报平安的信,过年的时候写过一封恭贺新年的信,春闱结束后,又给苏锦儿写过一封报喜的信......之后,就没有再写过信了。

    当初因为在汴梁搞了事儿,顾深不确定自己的就任情况如何,生怕吕夷简半途给自己换地方,所以也就没给苏锦儿写信告知。

    而到了神木县后,不到半个月就摊上了党项人入侵的事情,神木县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安全的地方,因此,顾深现在对要不要给苏锦儿写信,还是有点犹豫的。

    理论上讲,顾深现在到任了神木县,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应该写信给苏锦儿,让她到西北来跟自己团聚......这是这年月的常态。

    但是吧,西北这地方,看着就不太平,顾深也担心苏锦儿一个江南女子来了西北,会不会水土不服.....因此迟迟没有给苏锦儿写信告知神木县的情况。

    这次.......不写信恐怕是不行了。

    因此,顾深就给苏锦儿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近况,以及神木县的情况和自己的担忧,都写在了信中。

    至于来不来的,顾深也把选择权给了苏锦儿,顾深不做强求。

    这封信寄出去之后,顾深就没再管这个事儿,转头就投入到了神木县的重建工作中去。

    城外的庄稼,能抢救的还是要尽量抢救的,而城内的百姓,如何安定民心,也是一门学问。

    好在,有王吉保驾护航,这些事情,顾深处理起来,也还算顺利。

    处理完这些政务后,顾深就开始拉着王吉和张岊讨论,该如何改进神木县的防务问题了。

    按照王吉提供的往年情报,夏天的时候党项人入侵过一次后,秋天的时候,保不齐还得来一次......李元昊很毒,他知道这个时候是大宋收两税的时节,也是地里庄稼要成熟的时节,因此专挑这时候入侵,目的就是不让大宋的边境州安心生产,尽可能的让大宋的边境州成为大宋的财政负担。

    等到什么时候大宋不堪这种负担,有心放弃了,李元昊再抓住机会一举出击,击破并占领这些地方,回头再跟大宋服个软,那大宋就会默认党项占据这些土地了。

    当初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就是用类似的手法,弄到了灵州和庆州两地的,如今李元昊不过是重施故技罢了。

    因此,顾深估摸着,到了秋天的时候,党项人可能还会入侵神木县,而这次,顾深可不会再这么被动挨打了。

    得想办法给党项人一点教训,让他们不敢这么轻易的进出麟州。

    而要做到这点,却不容易。

    首先,得增兵。

    但是吧,这事儿,本身就是最难的地方。

    为此,顾深不得不再次写了一份工作报告给在银城的苗继宣。

    大宋的边地军队构成,很复杂,也确实有本地官员招募丁勇成军的先例.....比如说杨家,折家,王家,李家这些地头蛇或者镇守番将们。

    当今官家继位后,不管他在中书省怎么折腾宰执人选,对边地的镇守将军们,不管他们在本地有多大的势力,那是一个都没动。

    但是吧,大宋到底是讲究一个名义的问题,镇守番将们赵祯不动,不代表顾深想怎么增兵就能怎么增兵。

    因此,顾深还是得打报告给苗继宣,请求苗继宣调拨厢兵入神木县。

    不是顾深不想调战斗力更强的边军,边军只听命于中枢,就是苗继宣都无法直接指挥边军,能调动的,只能是厢军。

    甚至来说,西北边地的厢军,往往都承担着不小的防御任务,也不是苗继宣想要抽调就能抽调的。

    因此,接到顾深信件的苗继宣,心领神会的表示如今厢兵不够用,允许顾深就地解决兵员问题,但人数不能超过五百人。

    这样,顾深才有了征兵的法理依据。

    可即使解决了名义上的问题,具体该怎么征兵,顾深又犯难了。

    神木县拢了包堆不超过三千人,再怎么征兵,也征不出多少人来。

    再说了,征兵不要钱的么?!

    现在的神木县,最缺的,就是钱了。

    为了解决钱的问题,顾深和王吉,张岊三人凑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够......为此,顾深不得不写信给知银城县的王单,从他那边借钱。

    结果王单二话没说,给顾深送来了一批钱粮,全都是他私人出钱置办的。

    这样,勉强凑够了大约三百人左右的钱粮,可以征兵了。

    但,征兵效果不太好。

    神木县本来就人少,今年经过党项人这么一闹,几乎所有的百姓都背上了欠缴夏税的包袱。

    而西北又不同于江南,一年两熟做不到的,两年三熟也得是细心伺候庄稼才行......如果被征去当兵了,就没时间伺候地里的庄稼了。

    因此,哪怕知道知县大老爷是为了保护大家才征兵的,但来应征的人,却没多少。

    征兵告示贴了半个月了,拢共才招收到三十七个人......还都是城里的泼皮无赖闲汉,不用操持地里的庄稼,准备来当兵混口饭吃。

    给顾深愁的,再次把王吉和张岊叫上,开小会解决问题。

    而这次,顾深倒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叫张岊和王吉过来,就是想问问,这个想法,靠不靠谱。

    现在的顾深,真不敢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就下决策了,毕竟西北这地方,奇葩太多。

    而顾深的想法,是征召番兵。

    这事儿吧,顾深一提起来的时候,别说王吉,张岊都皱眉头了。

    虽然说,朝廷有任用一部分番将镇守边地的习惯,比如说府州的折家,延州的李家,都不是汉人出身,但是他们都是历代经过汉化,已经跟汉人没什么区别的熟党项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番将都跟李元昊有世仇,不死不休的那种。

    因此,对于朝廷来说,折家和李家这类番将,虽然也是党项人,但勉强能用......而且即使如此,这些番将麾下的士卒,也大多都是汉人为主。

    朝廷未必就真的一点防备都没有。

    大宋已经出过一个李继迁了,可没想过培养出第二个李继迁出来。

    再一个,如今的麟,府二州,汉胡杂居,而胡人中就以党项部落最多。

    先不说这些党项部落的人有多少是心向李元昊的,就算真的跟李元昊有仇,或者是心向大宋,人家也更愿意去投奔折家,李家这样的党项番将,没道理来神木县应征当兵吧?!

    因此,张岊和王吉,都对顾深的这个想法,表示了反对意见。

    但是吧,顾深也有自己的理由。

    他其实压根就没想过要招募党项人当兵......李元昊那货,最擅长用的阴招就是派人诈降,然后玩里应外合这种事儿,因此,党项人在顾深这边,从来就不是备选项。

    顾深标准的目标,是羌人。

    准确来说,是生活在河东路以北的白马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