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风英雄传 » 第五十章 应对

第五十章 应对

    雁门关城门口,卫长风一边安排人接收朝廷送来的兵马粮草,一边送别赵盼儿他们。

    前来传旨的翰林学士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刘进喜,他在远处看着卫长风和张彪送别家人,直到他们结束,刘进喜才上前进礼。

    虽然刘金喜是没有品级的翰林学士,官位没有张彪和卫长风高。但他师傅是当朝太师刘存中,又身处要位,所以面对两位上官并没有过分谦恭,只规规矩矩的一个拱手礼算是打了招呼。

    随后,刘进喜又拿出一份旨意诏书宣读,这份旨意大肆赞扬了张彪能力出众,让他好好守城,卫长风在旁辅助,见机行事,并没有交代太多的事情。

    等旨意宣读完,刘进喜又单独给卫长风口述了一份旨意,大概就是官家没有忘记卫长风,让卫长风在雁门好好努力,守住雁门关。重要的是,官家赐给了卫长风一把宝剑,刘进喜对这把宝剑没有过多介绍,只是郑重的将宝剑教导卫长风手中。

    大周官家赐予的宝剑一般就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免罪,二是先斩后奏。而同类的宝剑都被大周官家赏赐烂了,基本没处重要城关的主政文官手中都有一把。

    卫长风接过宝剑看了一眼张彪,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反应,面色如常,好似对此早有预料。这也正常,前任主簿徐万辉其实也有一把这样的尚方宝剑,只是卫长风不知道罢了。

    正事办完,刘进喜又和两人攀谈几句,等物资交接结束,他立马带着人就离开了,连城门都不准备进。

    望着刘进喜快速离去的身形,小宝开口呛道:“跑得这么快,好像我们背后的城关会吃人似的。”

    小宝为人爽快,张彪内心很是中意他,于是回应道:“怎么不会吃人,这城关不仅会吃人,吃的人还不少呢。”

    而后,他又望向卫长风:“卫大人请,至厚道长还在城中等着我们呢。”

    卫长风不傻,他开口道:“张将军是雁门守将,当先请!”

    两人在城门口几番推辞,最后还是张彪走在前面,卫长风紧随其后。

    小宝看着两人跟唱戏的似得,对这王守仁道:“这一当官就是麻烦!还请,请的。”随后他话锋一转,弯腰伸手:“王大人,请!”

    王守仁没心思和小宝玩,直直的走进城门,根本不理会在门外吵闹他不配合的小宝。

    至厚在将军府闭目端坐,诚明在其身后服侍。等张彪和卫长风到来,至厚才睁开眼,开口道:“朝廷已经探明,此次大战辽国和西夏会一同进犯雁门,敌军势大,老道也不懂军事,还请张大人和卫大人协力守卫住雁门城关。

    两位大人放心,老道不懂军事便不会胡乱出言干扰两位的指挥,不过老道会及时传达朝廷的旨意,还请两位大人之后多多配合。”

    至厚说完,从袖口中又抽出一卷榜文旨意,里面详述了西夏和辽国即将到来的军事力量布局。

    张彪接过榜文查看,他很是怀疑至厚拿出榜文的真实性,可上面的大印又确实为真。而今日刘进喜的到来更是至厚能传达圣意的佐证,张彪不得不信。

    卫长风接过张彪递过来的旨意仔细查看,其中说明西夏此次会出动兵马二十万,由国主李景盛亲自带兵。对方想要效仿先祖李元昊的开国壮举,想要让西夏占据凉州的河西走廊,让西夏国力更上一层楼。

    同时,辽国会出动四万兵马作西路军,配合西夏攻打雁门。

    此外,辽国在周辽边境中路集结了三十万大军,由辽国的西院大王萧庭远和南院大王萧庭礼带领,分五路攻打和雁门齐名的雄州,亳州,云州,武州,应州。

    同时,在东路线上,辽国派耶律齐率领麾下二十万兵马防备金国和幽州,有驻守之意。

    卫长风看完后十分惊奇,太详细了,大周竟然能提前知道辽国和西夏的军力部署。而后,一个问题在他脑中出现,卫长风开口问道:“此次朝廷只派来了三万厢军来支援我们,是不是太少了些。”

    算上朝廷支援过来的军队,再加上原来驻守在雁门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四万人,要对付西夏的二十万大军和辽国的四万兵马,卫长风感觉这样很难啊。

    张彪回答了卫长风的问题:“我们只要守住雁门关就够了,官家的旨意也只是让我们守城。”

    卫长风听后明悟,自己是当局者迷了,光想着和对方对抗了。如果只是守城,凭借雁门的险峻地势,高大城关,依靠四万兵马是有能力将对方二十四万兵马拦在城外的。而雁门关只要能撑三个月,甚至只是两个月,到时天寒地冻,敌军自然会退回去。

    至厚交代完事情便带着诚明离开了,诚明离开时和卫长风微笑致意,两人前些时日经常聚会,交情倒是不错。

    等至厚老道离开,张彪就和卫长风商议守城的事情,卫长风在这方面的了解就是0,所以张彪说什么卫长风就做什么。

    在敌军未至的这段儿时间内,卫长风和张彪手下的几个军指挥使一起要组织城关防守,将要用到的军械都安排好位置。

    此次朝廷送来了大量守城器械,卫长风有些都没见过,铁蒺藜、拒马什么的卫长风有所耳闻,可狼牙拍、铁火床、行炉什么的卫长风还真是第一次见。

    狼牙拍用以预防敌人攀城,铁活床和行炉对攻城的敌人施以火攻,此外还有好些军械都令卫长风大开眼界。

    另外,那三万厢军张彪也开始着手安排。

    厢军不同于中央禁军,是地方上的部队,这三万厢军是从雁门南边各郡县调过来的,都是营级单位。为了更好的管理他们,张彪不仅要加紧训练,还要将他们重组成一个编制。

    军中的事情由张彪全权管理,他手下的几个军指挥使协助,卫长风只提供张彪所需要的东西,防御工事在有条不紊的构建。

    而城中的事情,就需要卫长风带领自己手下的人来处理了。首先他要做的就是向城中百姓宣告战事来临,今日厢军进城,城中已经起了骚乱,若不是卫长风下令城门口许进不许出,估计早就有机灵的开始逃命了。

    对于此事,卫长风和王守仁商议了一番,决定先稳住城中大户,再将战事将起的事情广而告之。

    联系大户的事情照例交给了王守仁处理,两年的亲力亲为,对雁门关这些大户的了解王守仁比卫长风熟悉的多。

    至于卫长风,也有自己的任务,他需要亲自去宣讲告示,同时他需要大肆宣扬朝廷对雁门关的支持。比如,他将来犯的敌军由二十四万说成了数十万,朝廷增援的三万军士说成近五万。

    百姓们不懂打仗,见两方人马差距不大,再加上自己是守城方,都会认可雁门能抵御住敌军。但是百姓也不傻,他们一回到家就开始收拾行李,要是雁门关抵挡不住,他们绝对立刻就跑。

    卫长风明白自己不能消除城中居民的忧虑,不过他们事先稳住城中几个大户,到是没有发生动乱,不至于调兵前来镇压。

    另外战时一切从严,卫长风从军中调了四百名将士日夜巡城,开展宵禁,战时一切从严。

    由于张彪没有给卫长风安排多少工作,于是闲暇下来的卫长风又回归了每日和小宝在城中闲逛的日子,和敌军没有来的时候一个样。

    而城中百姓见卫长风风采依旧,偶尔询问他战事准备的如何,卫长风也高调的叫嚣定叫敌军有来无回,由此无形中减轻了城中百姓的压力。

    九月初十,卫长风和小宝今天闲逛到了新建的兵营,这里是新来的厢军的驻地。卫长风没怎么接触过这些厢军,有些好奇便来此地看看。

    地方无战事,这些厢军的战斗意识和本领十分一般,张彪便派手下的雁门将士对他们加紧训练,秉持着能增添一分战斗力战场上就有可能多撑一段时间的想法,雁门军士对这些厢军的训练十分严格。

    不过这些厢兵被雁门关中军士的煞气吓住,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倒是表现的十分老实,只是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抱怨训练苦累。

    卫长风知道地方上会对朝廷下派的军事活动阳奉阴违,可没想到这些军士连基本训练都承受不住,而且其中大部分竟然都是新兵,他对此大感无语。

    大周律规定郡一级至少要保证两个营的常备军事力量,且每月都有训练任务,可现在看来往日朝廷的军饷怕不是都被这些地方官吃了个干净。

    不过这些厢兵到不全是废物,卫长风和小宝围着兵营逛了一圈,倒是发现了一个表现比较亮眼的都头。卫长风对此人十分感兴趣,便亲自上前打听情况。

    这些时日出行,卫长风身上穿的一直都是穿戴繁杂的绿色官服,虽然卫长风感觉这绿色官服不怎么好看,不过它的确足够亮眼和具有威慑力。穿这身衣服出去吃饭,免单的次数可多了,而且一路畅通无阻。

    正在训练手下士兵的刘锜见到卫长风到近前来,立刻拱手作礼,不卑不亢的说道:“刘锜见过卫大人。”

    卫长风笑道:“你见过我。”

    刘锜:“大人名声在外,在下早有耳闻。”

    卫长风:“那你呢,我观你也不是简单人物,怎么到这儿来了。”

    刘锜年龄只有十四五岁,比卫长风的年龄还小,可就是这个年龄竟然能在担任军中都头,卫长风猜测他应该有个好爹。

    事实也是如此,刘锜的父亲是泸川城郡尉刘仲武之子,这小子做着建功立业的梦,竟是偷跑出来的。

    泸川郡是凉州大郡,其中泸川城繁华更胜雁门,卫长风在雁门这两年也听说过刘仲武的名号,其人武风十足,办事说一不二,郡内百姓承平,是个豪气的好官。

    看着眼前的刘琦,虽然他和自己年龄差距不大,但卫长风还是感觉这小子是在瞎胡闹,他当即下令刘锜带着他的人马去张彪面前报道,并派了名军士将刘锜的情况给张彪讲述清楚。

    刘锜这小子身上有股倔脾气,卫长风也是称赞他带兵有方,表示自己有意提拔举荐,才将他忽悠到张彪那边去的。

    营中其他军士见雁门度支大人竟然亲自举荐他们这些外来军士,所有的指挥使都训练的格外卖力起来。卫长风看着他们忽然提振士气感觉有些好笑,又逛了一圈,发现没有中意的军士便离开了这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