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两颗透明的球 » (七)

(七)

    周一的语文课安排在下午,被一堂延迟的开学典礼占用了。

    周二,班主任高必胜说语文老师有事,暂时让数学老师与英语老师各上一周。反正语文课多上一节和少上一节都关系不大,同学们语文成绩拉开差距的不多。

    可是同学们还是期待着语文老师的到来。没有语文课的一天似乎不够完整。

    第三周的周一上午,传说中的语文老师来了。语文老师是来镇上支教的,这可是镇上头一次,有人期待,有人反对。据说他是名牌大学毕业,大约一两年后就会调离,这段支教的经历就是他镀金的。

    志愿支教本来是好事,好事一旦与功利性东西结合起来就令人非常倒胃口了。我们原本期待的事情就变得不再那么期待了。

    九月下旬的夜晚还是炎热难耐,六点半左右,校园里已经静了下来,偌大的高一教研室里有二十张磨损的长方形办公桌,分成五组,桌上堆满了试卷和作业,教师们已经开始备课,改作业了。天花板上五台吊扇正在嗡嗡地不停旋转。

    这个教研室是前年实行集体办公临时将一间大教室改建而成的,还算宽敞。

    突然校长莫向东满面红光地走了进来,有好几位年轻老师已经礼貌性地站起来,向校长问好。

    莫向东个头很高大,他和一般的老师不同,脸上成天都是挂着笑容,两眼快眯成一条线。当然这种弥勒的笑容还是得益于这些年学校在他手上取得的成绩。

    他也有好几次被提拔到县教育局工作的机会,他都主动放弃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真的舍不得鹰中,这辈子就注定献给鹰中了。

    莫向东示意大家坐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高一(1)班语文老师明天上午就来报到。大家一听,全场表面上都表示欢迎,嘴里说道:“好事,好事!”这个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来鹰中还是第一次。

    鹰中目前靠着生源质量的不断提升,但是师资力量没有什么变化,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根本不屑来,只是一些大专生,偶尔有本科毕业生来就很不错了。即使连本校考出去的优秀学子也没有人愿意回来当老师。

    老师这个高尚的职业,在发达城市才是吃香的行业。大多师范毕业的优秀教师都涌向了广东、上海、浙江等地。乡镇向来是默默培养和输出人才的地方,除了少数定向的外。

    作为校长,莫向东自然欢迎这个新鲜血液,哪怕不是新鲜血液,也会带来新鲜空气。

    然而班主任高必胜就是担心这个新来的没经验的年轻教师影响我们班的高考成绩。他就相信实战经验比什么学历文凭和什么学校背景重要得多。

    校长莫向东缓缓走到班主任高必胜面前,高必胜略有所思地表示接受,果不如他所料,校长接下来的一句话:这是县教育局的安排,相信上级的安排是最好的安排。

    班主任高必胜听后,只能默默地微微一笑,表示接受和感谢。然而他等莫向东走后,在座位上沉思了很久。他要等着晚自习结束,如何去班级宣布这个新来的语文老师。他知道这个宣布,会在同学们当中引起哗然一片。

    夜里十一点左右,安静的乡镇早已停下它的脚步进入梦乡,漆黑的夜色包围着灯火通明的鹰中。

    这里老师就是战马,学生都就是士兵,他们像一支永不停息的作战部队,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准备在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上冲杀过去。

    班主任高必胜提前五分钟进了教室宣布了语文老师的消息,同学们听后差点当着他的面欢呼起来,可是看见他一脸淡然的表情便立即收敛了。有人觉察到班主任的神情,开始从心里抵触这个没有经验的语文老师。

    第二天一切照常,早上六点早操,六点二十早读,七点吃饭,八点上课。上午英语数学语文地理四门课。

    数学老师许一生习惯了拖堂,课间整整拖了十五分钟,在黑板上了刻满了数学符号才肯罢休。他拍拍双手的粉笔灰后,拿起课本和备课笔记拍拍,然后拍拍衣服前后上下的粉笔灰,匆匆宣布下课便走开了。

    教室里开始欢腾起来了,同学们有的早没心思抄写黑板的符号了,有的迫不及待地直奔厕所去了,有的还在认真抄黑板。

    上课的预备铃响了,今天值日的王同学便急忙上去准备擦黑板,有人便尖叫起来没抄完,我这个学习委员趁机示意他不要擦。值日的王同学便心领神会地回到座位上。

    当上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陆续回到座位上,一位年轻男老师,戴着金边眼镜,身材单薄,乌黑的短发,自信满满,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

    他似乎做好了心理准备,进门就一眼看到了黑板上满是板书,不过一点也没有生气,而是仔细欣赏着板书,一脸喜悦,小声称赞道:“真功夫,真功夫,佩服!佩服!”同学们看见这个不正常的语文老师似乎有点懵。

    在全班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书生气未脱的他怎么和大家见面。只见他站在讲台上,转过身,温和地环顾了教室的每个角落,我的同桌王小虎还在抄黑板,我环顾了其他同学,班上确实还有几个同学手里的笔还没停下来。

    他微笑地说:“既然有同学没抄完,不用急,就给你们时间慢慢抄!”说完就站到黑板的旁边,等了十分钟左右,大家似乎才停笔。

    这时他走到黑板的最右边开始了自我介绍。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小声议论,交头接耳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姓蒋,蒋介石的蒋,名晓芳!”然后看看讲台上粉笔一支都没有,便顺手在地上捡起来一个粉笔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的边缘处。他的字写得很稚嫩。难怪刚才他那么欣赏数学老师的板书!

    “哈哈!”“哈哈哈!”突然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随后班级里立即笑声不断。

    有人瞥见窗外班主任高必胜也是在心里笑喷了,但外表还似沉着的表情。大家都期待着蒋晓芳如何收拾这个场面。

    蒋晓芳也一直在微笑看着大家,他等大家笑完为止。他自我介绍后,就开始大讲特讲素质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班长不时地翻着眼睛看他,我假装认真看书。很多人想起哄但又不敢起哄。班主任高必胜正在教室外面不停地来回巡视。

    “就他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座位旁边有人议论起来。

    “他就是来锻炼锻炼的!这个年代人们就喜欢先镀金再捞金!”

    “老师,你讲的改革什么时候变成现实?”

    “老师,改革以后还高考?如果不高考,我们怎么办?”

    同学们一系列的问题抛了出来,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能让语文老师如何回答。教育改革从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在不断试点。

    “难道就像是人类进化一样缓慢?”

    “那你说那么遥远的事情干嘛?轮不到我们了!”

    “再说,我们也不想做试验品。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人生只有一次,高考也只有一次。”

    同学们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语文老师仿佛敷衍了一句:“同学们,人类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进步,否则永远不能实现。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嫦娥奔月,人类可以去月球。”

    “假大空!假大空!哪对哪?”有人没等他说完,就鄙弃地说了一声。随后大家觉得没意思,也懒得说话了,有人开始看小说,有人甚至给他画起漫画来。

    窗外的班主任高必胜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班长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便自己埋头做数学作业了。

    蒋晓芳看大家不说话,又看了看手表,还有五分钟下课,宣布了自己上课的规定:以后我上课时间为30分钟,讨论时间为15分钟,绝不拖堂。

    教室里又一片哗然。这个语文老师就是糊任务,捣糨糊的老师。在大家的心目中,爱拖堂的数学老师才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虽然人人恨拖堂,但是人人都佩服拖堂的数学老师——认真得让人咬牙切齿。

    蒋晓芳眼看大家不满的样子,便安慰道:“我保证大家认真上课,考试成绩会有所提高,甚至课堂上可以与大家讨论其他学科的问题。”

    课堂内发出了切切声。

    下课铃响了,就这样一节语文课结束了,他恐怕连班上的几个班干都不认识。我们猜想蒋晓芳如释重负地上完了他的第一节课。

    总之,新来的语文老师不是我们期待的,有人背后称他为扯淡老师,甚至班主任高必胜也当着面开玩笑,称他为扯淡老师,说他是教育局派来的,今后的语文还是要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