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两颗透明的球 » (八)

(八)

    第二天,语文老师又没上课本,却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做人的大道理,似乎可以写成一篇做人和做学问的大论文了。

    突然坐在教室后排的薛永平同学站了起来,大家不自觉地开始笑起来了。他总是想法奇特,出语不凡,搞得大家都觉得他是异类。

    班主任高必胜和其他授课老师都知道他这样,也就几乎不让他在课堂上发言,免得影响课堂纪律,浪费课堂时间。然而语文老师却挥挥手,止住了大家的笑,让他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人们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觉得你是在塑造我们的灵魂吗?”他的话音未落,教室里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倒是没有急于回答问题,而是让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我们知道这就是老师们惯用的迂回法,把问题抛给我们。

    “课堂不是教堂,老师也不是牧师,还塑造灵魂?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说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目标是战胜高考。”

    “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解答问题,传授解题技巧,韩愈不是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语文、英语老师就是每天剖析课文,然后让我们背课文,写作文,数理化老师就是每天讲题目,然后让我们做题目,除了做题目,还是做题目。”

    “老师好不好,就是看同学们的高考成绩好不好,分数衡量他到底负责不负责?”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我非常赞成刚才有位同学提到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它准确地讲述道和业的关系。就我个人理解,现在很多人注重学业,却忘记了道,或者是简单地认为目前的道就是高考。其实道是做人,讲的是人生的方向,也就是关于灵魂的东西,它是第一位的。

    塑造人类灵魂的东西有很多,不一定是老师,比如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唤醒你内心深处的灵魂,比如一部好的著作可触及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然而作为老师,如果能时时刻刻唤醒和塑造你的灵魂,那么他就是灵魂的工程师。所以它应该作为评判老师好坏的基本标准之一,而不是简单地以高考成绩好坏作为评判标准。”

    “老师不是仅仅帮你们送进大学,而是帮你们指引灵魂前进的方向。当你人生经历种种困难,幸或不幸时,你都会感激他,他教会了你做怎样的人,选择过怎样的人生。这些都是你们高考之外获得的无价之宝。”

    语文老师一连串地说了他的想法。他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读大三那年,班上有两名同学因为成绩差不多,相互争夺一个保研名额,开始弄虚作假,互相举报,最后谁也没保上。他们一个寝室四个人约定共同努力,最后都考上研究生,创造了学霸寝室。不论何时,做怎样的人都是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课堂上我们每个人静静地听着,听得似懂非懂,若有所悟。

    渐渐地,“深奥”或“故作深奥”是我们对语文老师的又一理解。

    关于语文老师的议论多了起来,有人偷偷开始向班主任高必胜诉苦告状,有人渐渐用沉默的方式反抗,要么看小说,要么写其他科作业。不过也有一部分人开始渐渐喜欢上了语文老师上课,包括我,上语文课是每天的期待。

    如果一本教材可以教一个学期,那么我还是宁愿跟着语文老师畅游教材外的大海。虽然有着琢磨不定的风险,但是我还是喜欢跟他去冒险航行。

    第三天,语文老师才正式上了课本。但是他上课从来不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来。大概上了五节课后,他就突然讲起了文言文《孔雀东南飞》。

    那是个周五的下午,同学们都很疲惫,无精打采地听课。语文老师讲完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后,专门花了一节课问大家如何看待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如何理解“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很多同学都是按照常规的回答,文章叙述什么,批判什么,揭露什么,歌颂什么。但是没有人对改变什么,或者避免什么说出自己的看法。

    语文老师另辟蹊径探讨了家庭和睦幸福的相处之道,探讨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他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任何婆媳关系、母子关系都不能凌驾之上。否则,类似焦刘的悲剧还得继续重演。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又觉得语文老师上课跑题了。“扯淡”是他的一贯行为。不过语文老师还是坚持把自己的观点讲完,然后让大家周末回家和父母探讨这个话题。

    “我回去和我爸说,他觉得自己如果当年遇见这么好的老师,他就不会有这么糟糕的人生了。”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一个男同学说。

    “我回去和我妈说,她说语文老师上课还讨论这个,真有意思。是不是有点过早讨论婆媳关系和母子关系?”父母是初中老师的一个女同学说。

    班上也就两个人站起来说话,语文老师再问下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说话了。教室的气氛已经开始到了快凝结的地步了。语文老师眼里本来期待的喜悦似乎落空了。

    “我知道,肯定有父母认为你们的语文老师是在浪费你们的学习时间,不过我相信若干年后你们会认为我说的有道理。”语文老师说完,尴尬一笑,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似乎在挽救自己的失落。

    读书不是为了知识而知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读书是为了真正的生活,为了寻找和生活有密切的锲合度。而我们的教育恰是缺少了一些具有灵魂性的东西,培养了不少所谓空心的孩子。

    我们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牛顿,然而都不是按照培养牛顿的方向走,而是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走,实际是缘木求鱼。牛顿肯定不是急功近利,希望长大后考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如果希望如此的人肯定成不了牛顿,牛顿只有对现象的观察,对自然宇宙的思考,才成为牛顿。高考只是一种我们应试的手段,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高考就生活在真空之中,一味地刷题。

    可惜的是,我们习惯脱离生活的学习方式让我们一时难以理解语文老师的授课方式。

    不过渐渐地,大家还是良心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语文课,它才是生活中最具有趣味的课。我们对语文的理解变成了“趣味”和“生活”。

    而班主任高必胜这时却开始担心起来,他怕学生过多的兴趣放在语文课上,会耗费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和精力。甚至有些其他授课老师,也似乎感觉到了来自语文课的潜在威胁。

    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我们班不仅语文成绩第一,其他门成绩也是第一。

    这让单枪匹马的语文老师也松了口气,也让班主任和其他授课老师也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