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上高原 » 31,摩西古镇

31,摩西古镇

    摩西古镇

    第2天早起,准备到海螺沟,怎么走?我们几个人意见不同。

    我坚持徒步到海螺沟,顺大渡河而下,经318国道、211省道和434省道到磨西古镇,大约50公里的路程,这一路海拔并不是很高,只要合理分配体力,好的徒步者一天能到,对我们这些年龄大的徒步者来说,走一天半的时间也行,完成整个徒步行程并不准,可以领略沿途的美景。

    “拉倒吧!省点力气,到海螺沟有你走不完的路。”老金不同意徒步到摩西古镇,他说他到海螺沟来过两次了,国道适合行车,不适合徒步,海螺沟有很好的徒步路线,有一天线和3天线及5天路线,够我们好好的练腿了,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耐心和能力走下去。

    老范同意老金的看法,把徒步放在景区。

    这个说法等于是表决,2:1,我只能服从。

    小尚开车沿大渡河南行,水路一线,山路转弯,公路时而河左,时而过桥靠右,我打开车窗户,看到两岸万仞的绝壁下的水咆哮,车的轰鸣声和着隆隆的水声。

    这险要的河右小路现在已经是S211主路了,我在想当年红军在这条人马踏出的峭壁小路上一夜奔袭了150华里,而今的我们尽管年龄大了,体力不支,在修好的公路上走个50公里不行吗?几个人出门意见不统一,人多嘴杂,众口难调,真是麻烦,难随人意。

    从泸定到海螺沟的路有50多公里,这一路上老金在寻找还依稀可见的小路遗迹,要拍照当年的老渡口。可是车速太快,路边的景致一闪而过,新修的公路覆盖了当年的遗迹,再加上跑马观花难觅当年的踪迹。

    看路边走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应当是学生,老金让小尚车靠边停车,老金下车热情的上去打招呼:小朋友好!请问老渡口在哪里?”俩孩子瞪着迷茫的大眼睛看着老金,一声不吭,好像是没有听懂老金说的话。老金又重复了一遍,两个孩子迷茫地看着他,突然说不知道,撒腿向远处跑。

    老金没有找到当年的老渡口,没有拍到需要的照片,感到遗憾,唉声叹气。

    他的这个情绪给了我回敬他的理由。我揶揄的说:当初听我的话徒步行走,在路上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可以探索,自然能找到你需要的遗迹景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范听了浮之一笑,也揶揄了我一句:你还挺记仇的,没有听你的意见,耿耿于怀?

    老金揍趣的说:要不,咱们现在返回去,按你说的徒步走。

    我也是付之一笑:开个玩笑,何必当真。你们看前面已经到摩西古镇了。

    古镇地方不大,就两条道,一条穿过新城,一条则通向古镇,绕城后再汇合成一个环,来来回回就那么大一点。漫步在古镇里,人不多,大多都是游客。从拓宽的街道依稀能看出岁月的痕迹,有历史遗留的明朝清代古建筑,窥探出其久远的历史,现在规整的道路和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及各种文艺酒吧或是小店,显示着古镇的旅游打卡标签。老金走几步就拍一张照片,他对这个环境很是满意。

    我们几个顺街道慢走,街道两边大部分是酒店和客栈,街道很整洁,是一个有点欧式风格的小镇,很是舒服。

    我的路书里有古老的寺庙,观音藏神针;红军长征纪念馆,里面完整展示着当年磨西会议情况;还有座百年历史的天主教堂,比较独特和洋气;看晚会《云中贡嘎》,了解民族风情。

    我们有大把的时间,一步一步的走,一景一景的停,一个一个的看吧。

    观音藏神针,古老的寺庙

    在古镇上,有一个古老的寺庙,叫观音寺,里面也没有什么和尚尼姑兜售开光物品,只有几个老阿婆手工做着各种香物,倒也是十分宁静,比较适合散步闲逛,我们家族是信仰佛教的,我当然拜一拜的,而且还要念几遍《心经》。

    古寺不大,他们两个10多分钟就走完了,催着我出去要到下一个景点。我对他们说,你们再等我一阵子,我在念诵一遍《金刚经》。我拿出手机,打开中华佛教网,点出《经刚经》,小声念诵,这部佛经比较长,需要30分钟才能读完。他俩等的好不耐烦,看了几次手表。

    我念完经对他们俩说:我们三个人一起出门要相互磨合,学会尊重各自的爱好习惯,我在大渡河的一边等你们在泸定桥上迟到半个多小时,这算是补偿回来了。

    他俩感到好奇的问我:你是不是和尚?

    我说不是。

    他们又问:那你是不是在家居士?

    我还是说不是。

    那你拜佛念经干啥?

    我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隐私。但是考虑到这一路要相伴而行,沿途还会有很多寺庙,我都是要进去拜一拜的。我轻描淡写的对他俩说:我的母亲是在家居士,是虔诚的佛教徒,我从小受到影响,这算是家风吧。更重要的是我喜欢研究哲学,看了许多哲学流派的思想,相比较而言,佛教是最深奥最经典最终极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劝人行善,对人生有正能量的影响。

    我们准备要出门了,老范提醒说:这里面有一颗大杉树,当地人都叫它“定海神针”,是这个寺庙的靓丽名片,你不去看一看?我又回过头看这颗大杉树,介绍里边有神话的成分,相传,磨西台地是一条巨龙,而磨西古镇刚好就建在龙的龙脊上,但是周围几条河流的水总是如脱缰的野马般泛滥,扰得人不得安宁。后来,在观音显灵后,信男善女们就在观音庙门前种了一棵杉树,保留至今,这便是“定海神针”的由来。

    美食配美景,必吃的小吃

    11点多了,街旁有个小店,卖青稞花花,店家现炒现卖,是像米花糖一样的青稞酥,只是原料是青稞罢了,我过去买了一袋。老金到这里来过两次,熟悉这里的情况,他向我和老范介绍说:磨西的小吃也是很多,除了香猪腿、九斗碗和双椒杂酱面,还有两个东西是必吃的小吃,一个是青稞花花,一个是烤鸡。

    我们不准备回房车吃饭了,想品尝当地的小吃,找了一个小店,老金给司机小尚打了电话,通过微信发了个位置,叫他过来一起吃饭。我们点了香猪腿和双椒杂酱面特色,又要了一碟拍黄瓜,炒腊肉。

    吃饭的时候,老金说这个地方的烤鸡非常有名,要排队才能吃上,他说中午可以预定晚上的烤鸡,说着他就打电话预定了。我对他竖大拇指说:聪明人干什么事都有智慧,不但摄影水平高,还是美食家,旅行家,这一路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呀!

    老金客气的说:哪里!哪里!听老范说你是作家,出去旅游游记写的好,这次出来要拜读你的作品。

    人都喜欢听好听的,我也喜欢被别人恭维。听他这么一说,我立马把昨晚写的二篇游记《徒步稻城亚丁的梦想》《成都到泸定,参观铁索桥》发给了他。

    他惊讶的问:好快啊!这么快就写出两篇游记了,你在哪里?啥时候弄的?

    我说昨晚在帐篷里写的。

    哦,怪不得我和老范叫你喝酒,你不来,原来是在写作啊。

    我听着心里美滋滋的。

    教堂荡钟声,逝去的百年

    下一个景点来看,这里有名的天主教堂。还隔着一段距离,就能看到哥特风格建筑的六角形攒尖顶。教堂不要门票,除了礼拜日可以自由参观,看了介绍才知道已经很有历史了。这座在1918由法国传教士修筑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是磨西古镇标志性建筑之一。

    走进教堂内,最醒目的是12根“顶梁柱”,每根顶柱上都有木制的树叶雕花,绘有少量花纹,望板上还绘有玫瑰花,极具西方浪漫主义色彩。看到这么奢侈和浪漫的建筑,我在想100年前的摩西古镇,经济有多么发达,商业有多么繁荣,能支撑人们建起这样一个精致的教堂。也许我的推理只是物质方面的,缺少了精神层面的因素,在信仰面前,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教徒们可以少吃点,少穿点,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自己挣的钱全部投入到教堂的建设当中。尤其是雪区的信徒,把一生的积蓄都可以捐到寺庙里,把一生的经历都奉献在信仰上。

    摩西古镇,不仅有着古老的教堂,这里更是飞夺泸定桥的部署地。

    在教堂的右侧,还有一栋三层青石建筑,叫“神甫楼“,楼前有块白色花岗岩石碑,上面刻有“SC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志住地旧址”等字样,这便是当年飞夺泸定桥前夕红军的驻地,正是在这座建筑里,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

    建筑里边陈列着有红军曾经用过的一些物品及磨西会议房间复原存列。而最主要的是,同时介绍了红军在磨西的活动情况,包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其他历史事件,还保存着当年一些红军将领到此参观后的题词。

    晚上吃烤鸡。

    我们在古镇上闲散的走着,磨蹭了很长时间,才熬到晚上。到定制的店去吃烤鸡,坐下喝着茶,我看墙上贴着一张《古法烤鸡》介绍,将整只鸡打理干净,放上香料后,架在铁架上烤制,最后外酥里嫩,肉质鲜美。由于提前预定了,我们坐了一会菜就上来了,我品尝了一下味道,觉得和西安饭庄的香酥鸡味道差不多。

    吃饭的时候小尚向店里一个漂亮妹子打听,这里的房车基地在哪里?哪个房车基地好?那妹子是搞接待的,见的人多也落落大方。她先是抱怨这里的宾馆收费都比较高,是旅游炒上来的。然后指点迷津,在中国科学院贡嘎山站的一侧找到一块场地,有许多驴友在哪里停放房车和露营,你们去试试看。

    夜晚看表演,热情的藏胞

    入夜之后,大多数地方退去繁华而回归宁静,不过,旅游城市大不一样,磨西古镇的夜晚,不仅可以看到漂亮的夜景,更重要的是可以欣赏到藏胞们的表演《云中贡嘎》。

    我叫小尚一块去看节目,小尚看着老金说我就不去了,我看车,出来好接你们。老金是小尚的老板,小尚看老金的眼色行事。我当然知道这之间的关系,我对老金说,小尚这一路很辛苦,也没有时间和机会随着我们一起转,晚上没啥事就一块看节目吧。老金点头同意。

    小尚向我投来感谢的目光,随着我们一起去了剧院。整场表演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主要以藏族和彝族的歌舞为主,都是当地人表演,唱歌、跳舞,搭配了婚礼习俗、服装展示、现场互动等多个环节,表演真实,卖力,热情!现场最嗨的就是两个互动环节,一个是全程大锅庄,现场观众无论男女老少,都纷纷上台和演员一起跳舞,十分热闹,另一个则是康巴汉子传统的竞技项目,也是由现场观众上台参与,看来民族的就是特色的,特色的就是有生命力的。尤其是现场互动项目,台上的人拉台下的人互动,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上台跳了舞的观众都脸色绯红,心情激动,这才是最大最好的效果。

    看节目也是了解当地藏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婚嫁、节日、生活、文化、建筑、信仰等,还有多彩的服饰,不同的藏庄,动人的歌舞,浓郁的康巴藏族风情与这里的山山水水融合在了一起。

    看完节目,小尚开着车直奔中国科学院贡嘎山站的场地,街道两边的楼房大多是两三层的,外观是暖色调木质装饰,看上去温馨古朴,到了夜晚,路边的霓虹和酒店的灯笼把磨西古镇装点的很漂亮,像是一个旅游城市。

    小尚作为专业司机就是不一样,再加上有导航的指引,一点都没有走弯路。

    当晚我们几个人一起商量明天的徒步路线,确定了三日徒步的线路和景区。

    摩西古镇是个很小的镇,如果开着车走马观花一个小时足够了。但是我们转转悠悠的磨蹭了一天,与以往的走马观花相比,这次出游不再追求快,“慢下来”,放下平日的快节奏与高强度,在陌生的城市或乡村走一走,逛一逛只是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夜市、小吃街、菜市场等以往不会在旅游路线中存在的地方,得到了更多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