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上高原 » 35,康定溜溜的城哟

35,康定溜溜的城哟

    康定溜溜的城哟

    安顿好车后,赶紧去吃饭,去逛街。

    康定城,好美啊,狭长的分布在跑马山下、折多河两岸,一条折多河就在城市的中间,湍急的河水奔流不息,沿着折多河,慢步康定城,不时有穿着藏袍的人擦肩而过。各种民族特色的民居让人耳目一新,铺面商店里的商品也是各有民族特色,当然了,全国统一模式的那种通信店、服装专卖店也是一个都不少。

    商店里飘出《康定情歌》的歌声,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给歌声伴奏的是折多河的流水声,给歌曲伴舞的是天上飘动的白云。

    一首康定情歌传唱了几十年,也把四川康定城唱红了大江南北,那时的人们,可以不知道川藏线,可以不知道甘孜,但一定知四川有个溜溜城——康定。

    “溜溜”的城,四川康定,有多“溜溜”?“溜溜”是什么意思?

    我们三个人对“溜溜”讨论,有不同的看法。

    老金到这里来的次数多,他自己觉得理解比我们深刻,他说前两年他就向当地人问过这个问题,“溜溜”最早基于对水流的象声,你们看,康定被三山包夹,周围是折多山、郭达山、跑马山(情歌提到的山),城中还有雅拉河、折多河流过,人们只好沿着山谷展布建房生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地域形态确实是一座细长的“溜溜”的城。

    老范爱钻牛角尖,听了这话,不以为是。他反驳老金说:你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就像古代人说文解字,“坡”就是土上的皮,挺可笑的,按你的这个说法,歌词中张家溜溜的大姐,就是大姐长了个细长的驴脸,这能叫美吗?

    老金听了有点懊恼,他急忙说:你先打住!打住!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溜溜”一词本意细长,流动,后来引申到流动感强的美丽、顺眼、好看等美的语气助词。

    我再看顺城流过的折多河水,细处汹涌,宽处混厚,乳白带绿的河水汹涌磅礴,站在桥上,轰轰响声中桥面微动!给这个城市增添了灵动感。

    这时一队游人过来,导游拿着小喇叭在讲解:康定有二水相穿,雅拉河和折多河在城中相汇,在藏语中,康定被称为“打折渚”,就意为打曲(雅拉河)和折曲(折多河)交汇之处。这折多河是从折多山上流下的,水流直接从城中穿过,另一条是雅拉河,是从雅拉雪山上流下的,两条河汇聚到一起后成为大渡河的支流,最后一起汇入长江,这里可以说是长江的上游。大家记得一句古诗,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我们喝的都是长江水,一条长江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

    正想着这水从雪山流下肯定很纯净,也很冷,因着导游生动的介绍,我喜欢追本溯源的探索,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源头,这折多河水来自高云的雪山,是天上的水,带着高云的神秘,带着藏传佛教的加持和祝福,这水声现在听起来更有了意义,我仿佛看见她从高高的雪山流经几千里直背大海,多么地不甘沉沦?永往直前。

    再看这河,好像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样了,看到了两条河的汇聚,看到了水的奔腾,感受到了水的力量,领略了折多河给康定城带来的美丽。

    导游又继续说:你们现在看溜溜的河水,康定还有溜溜的高山。康定市中心被三山包围,海拔2600米,正是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这三座山都属于贡嘎山余脉,它们整体都属于横断山脉,地势险峻,康定的不远处就是贡嘎山,它是横断山脉的主峰,海拔7556米,是SC省第一高峰,被称为“蜀山之王”。

    我看到河对面有一座独峰,山壁上有几尊彩绘石刻像,分不出是何方神圣,正要向导游请教。

    这个旅游团队里的一个游客提出了一个问题:导游,你刚才说的“打折渚”是什么意思?我的话到嘴边只好咽了回去。

    导游解释:康定在藏语中叫打折渚,在汉族史料中称为打箭炉。

    打箭炉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游客的问题好像很多大,有十万个为什么?

    我也不懂这个词的概念,也想了解,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导游说: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颁诏:“准行打箭炉市,番人市茶贸易”。诏书大概的意思就是,允许商人将四川地区的茶叶和布匹,以及粮油米面等生活物资运到康定,然后出口到印度和尼泊尔地区,这样一来就促进了边疆地区的贸易发展。

    四川雅安地处成都平原,气候适宜,蒙山茶质上乘,一直非常出名,旧时茶馆里常常可见“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称赞,这运输线由雅安入藏,就必经过康定,有了溜溜的茶马古道。

    西来的马帮需要住宿、存放货物,东来的背夫也需要休息,这就催生了康定独特的锅庄文化。早期,锅庄是指火坑上用于架铁锅的三块石头,人们围在火旁,煮茶休息,或是载歌载舞。后来,锅庄泛指承担食宿的旅店。随着茶马交易愈发繁荣,锅庄开始集合中介、仓库、翻译、包装、借贷等等功能,演变成茶马古道上独有的经营性机构,极盛期曾有48家锅庄。

    你们看,两河交汇处的郭达山上,一幅幅巨大的唐卡壁画,是藏传佛教的世界,山下是人类的世界,有农贸市场,当年新鲜的松茸和各类菌菇以及牦牛肉等特色商品,还有四面八方各类生活物资从四处汇集于此,有着茶马古道文化的影响,交易十分繁荣。

    面对康定茶马古道文化,对我这个来自陕西的旅行者,更有着特殊的缘分和情愫,因为历史上,秦商陕帮穿过秦岭巴山入川,大部分最终的落脚点就停留在了康定,落地、停留、休整、交流,甚至繁衍……

    茶马古道要冲,是一部无字史书,发生了许多故事,由此,康定成了一个浪漫之地,实际上它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

    我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这个导游就带着团队急匆匆的走了。

    导游溜溜的走了。可“溜溜”的含义还是没有搞清楚。

    老范是个较真的人,他还和老金论证着,辩解说:我喜欢唱歌,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康定情歌》虽然是一首少数民族歌曲,但其实它有着大众的艺术特色,有浓重的内地汉族元素,又有明快的民族特色,它旋律相对规矩,少有多变的装饰音和高扬的尾音,一首歌曲,既可以融合多民族共同的审美,又可以探索民族间的不同,所以好唱好听,非常受欢迎,能在内地传唱开来;还有另类的说法解读康定情歌,歌词中“李家溜溜的大姐身材溜溜的好哟,张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哟”,作为茶马互市的重要驿站,来四川康定经商的商帮中,最多是来自陕西的陕商。“端端”、“溜溜”这些叠音词,是陕西户县一带土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端端”是户县方言“直”的意思,甚至这首歌的原型可能来源于雅拉乡一个汉族村寨。

    老范说的还挺专业。

    我没有搞清溜溜这个词对康定城的意义,但我觉得《康定情歌》里溜溜这个词唱起来很平顺,很动听,很悦耳,换成任何一个别的词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这也许就是“溜溜”真正的艺术魅力。

    我走在雅拉河折多河的两岸,感觉康定城变了,虽是藏式的建筑,显然已经融入了许多现代风格,虽是民风古朴,但己融入了现代的商业气息,虽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但桥和河堤被灯光装饰的流光溢彩,多了市侩以及灯红酒绿,情歌广场上、溜溜城中、各种桥面上,市场上被灯光歌声流水和人群充溢的异常热闹!还有交通要道口,竖着广告牌,大书“此生必驾318”,吸引了多少外来人员,虽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但游人多了,客流量大,拥挤,城里不顺当,己不“溜溜”了。

    现在的这个城不大,但游人多,有了旅游的喧嚣和热闹,打破了这里的孤僻和沉静。

    康定和跑马山都因一首《康定情歌》而举世闻名,这首歌被评为世界十大情歌,不知带给人多少美好遐想。然而,现实和想象之间差距太大,跑马山景区看了,少了野性,多了市侩,商业气氛太浓厚了。原以为情歌广场上会有动情的康定情歌演绎,甚至可以跳锅庄,可惜除了一块镌刻《康定情歌》歌词的石碑,广场上多是现代商业的声音和气息,没有了原生态的粗犷和野性,哪里还有溜溜的张家大哥和李家大姐呢?

    康定海升高到2500米左右,有高原反应的人,已经能感觉到不适,高原反应就比较严重。再往前走,就是超过4000米的折多大山,不管走新都桥还是雅江,海拔逐渐升高,路坡道极多,颠簸摇晃会加重高原反应,到康定,最好的安排是歇息和休整,慢慢适应高原环境是很重要的。

    我本人的经验,不大相信药物的作用,前几年到XZ,或者到香格里拉,遵照医嘱,提前喝了半个月的红景天,路上又带了一些口服液,但是好像作用不大。我认为克服高反的关键是时间和耐受性,只要在两三千米的环境下待久一点,再上到四千多米的高山垭口,反应就没那么强烈了。

    另外,康定城四面环山,城中有河,本身也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康定溜溜的城哟!决定在康定多玩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