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虎啸龙吟武三郎 » 第七章:学习打铁

第七章:学习打铁

    铁夫人让他放心,三郎这孩子很懂事,从不给家里添加麻烦,就是命真的太苦了。

    青阳道长没有见到三郎,一切都是他回家后才知道的。

    每次铁匠师休息的时候,三郎就穿着兽皮衣,护好身体,上去煅烧打磨。

    大家本不想让他这样做,因为他还小,怕他被烫伤或者手掌、胳膊受伤,但是他一再恳请大家给他机会,让他锻炼,众人这才同意,每次都是给他护好后才让他去干。

    之前是看,现在是干,累的程度肯定是不一样,尽管如此,他的手上还是起了很多水泡,胳膊酸痛,铁花烫到皮肤也不足为奇。

    他咬牙坚持,水泡挑破,用麻布包起手掌继续干。

    每次他只有别人休息的时候才有机会干,因为人家是用来赚钱的,他拿的废弃铁料是用来学习的。

    每天晚上回去,除了筋疲力尽就是手掌疼痛,尽管这样,忍痛流泪,还是帮着家里干活,刷锅洗碗。

    终于被铁夫人看到了,心疼的直掉眼泪,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坚决不允许他再干洗碗沾水这些家务。

    三郎是个苦命的孩子,如今在自己家里还受苦,铁夫人心里实在是不忍,良心难安。

    要是二叔知道了,还不知道如何说他们夫妻俩贪财黑心,好歹还是铁家屯的屯长,被屯里人知道了更是天大的事情。

    铁场的打铁不是每天都忙,也有淡季的时候,除了生意影响外,就是酷暑炎热、天寒地冻。

    这个时候,三郎经常看到早起的那些打铁的中老年人练武,男女都会一些功夫。

    后来铁婆婆告诉他,铁家屯的人,千年前就从西周陆续迁徙到这里,一些是军兵,一些是百姓。

    如今首阳山的玄苦,崆峒山的玄空,两位大师是堂兄弟,两人是西周卫国皇室的王子,是最早搬到这里的。

    卫国有一处铁丘,所以大家都姓铁,那就是铁家屯的始祖居住的地方。

    这里有铁山,千年来,大家因为干旱饥荒、洪水瘟疫、战争祸乱,纷纷迁徙、聚集到这里生活。

    所有的兵器按照客户的要求打造好后,统一由货船运到崆峒山的泾河,然后一路往南到渭河,通往黄河,到九州各地。

    铁家屯河北有六万多人,河南有四万多人,而且还陆续增加。

    河北家家有兵器,随时可以组织成一只两万人的军队。

    所以这里很安全,没有山匪、强盗来骚扰。

    三郎有时候也跟着后面练习,特别是每次逢到双月,年轻人和孩子们回来的时候,屯里除了热闹外,就是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家练武。

    都不需要跑到外面,有时候在家也能看到铁刚、铁强、铁毅、铁艳梅,四个人上午在后院林子里练武。

    三郎心里很是羡慕大家,经常带着三岁的艳兰一起,坐在石块上傻傻的看。

    这样他可以帮助铁夫人照看孩子,小艳兰除了被母亲经常抱外,其他人抱她最多的就属三郎了。

    三郎有时候给她买一点吃喝的,所以她和三郎很熟。

    等到大家要走时,而铁场又不忙,他决定跟在后面去首阳山看看。

    众人都穿着统一的青色服装,是背着包袱步行,没有一个是乘着车马,原来这也是山上的规矩,锻炼大家的腿脚,两个小时就到了山脚下,大家上山了。

    他知道自己去不了,那里有很多弟子在检查,而且众人上山后就纷纷分开,到各自的练武场所去了。

    三郎不想回去,围着首阳山闲逛,他来到了山谷里,这里有野果、野花、溪流,没有猛兽,他听艳梅说过。

    来到一处溪水边,看到里面有鱼游动,于是搬来石块围成一排,留了一道口子,后面又用石块围成圆坑,只留下一点空隙给水流走。他脱下鞋袜,走进溪水里,将鱼赶往前赶。

    很快这些鱼便被赶进口子处,进到了后面的圆坑里,大大小小足有几十条。

    三郎可高兴了,带回去可以卖钱,还可以自己吃,铁婆婆也能喝到新鲜的鱼汤。

    他用附近的草,编制成绳子,将鱼都串了起来,带回去了。

    如此这般,他经常来这里捉鱼,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翁在不远处的池塘里垂钓,他从绳子上拿出几条鱼给他,让他不要钓了,这样太慢,不如在溪流里赶鱼快。

    老渔翁看了看他,摸着胡须笑了笑,说他的鱼太小了,他钓的是大鱼,说完拿起水里的鱼篓给他看,里面有一条,果然很大。

    老渔翁问他是哪里人,怎么会在这里,三郎如实相告。

    他点点头,问三郎要不要和他一起吃鱼,他就住在附近的山洞里。

    三郎高兴的点头,帮他拿着鱼篓。

    来到了山洞,发现外面有亭子、石凳、石桌,桌子上还有茶壶、杯子。

    洞里面有床铺,还有很多书,另外附近就是厨房,生活的地方。

    很快老渔翁就将鱼清洗好了,时间不长就看见陶罐里白色的鱼汤在沸腾,香味扑鼻。

    老渔翁给他盛了一碗,碗里面是鱼身中段,自己也盛了一碗,碗里面是鱼尾末端。

    三郎让老渔翁和他换着吃,他那碗里鱼肉少,刺多,不如自己碗里的鱼肉好。

    说完将两个碗调换过来,老渔翁笑了笑。

    接下来的鱼头和鱼身仍旧是如此,老渔翁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三郎告诉他,自己白吃白喝,不能挑好的,好的要留给他吃。

    老渔翁是哈哈大笑。

    两人吃完,三郎将碗洗干净,放在了厨房里。

    然后烧水给他泡茶,老渔翁此时已经做在亭子里看书。

    一切都忙完了,老渔翁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否认识字?

    三郎点点头,告诉他名字,还有小时后在家学过一些,后来没有学。

    老渔翁问他为什么不学了?

    他将自己的流浪经历告诉了老渔翁。

    老渔翁听完,从房间里取出钱箱,从里面拿出了三百文钱给他,让他以后不要去打铁赚钱了,每天来这里看书学习,每来一次带回去三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