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虎啸龙吟武三郎 » 第八章:渔翁爷爷

第八章:渔翁爷爷

    “渔翁爷爷,你不要哄我了,你住的地方也很简陋,即使每天钓来很多鱼去卖,赚来的钱也不够我拿的。”

    “三郎,你只要安心在这里读书,读完一天,你就拿钱回去。你看我这箱子里有很多钱,还有金币,你要是没有钱拿,你就不来读,这样对你也不亏。”

    说完将钱箱打开,里面的确有很多铜钱,还有不少金币、金器。

    三郎看了一眼后,“嗯,是有很多钱,你说的也对。算了,渔翁爷爷,我不要你的钱,你的钱赚来也不容易,我答应你,只要有空就来读书,打铁我还是要学的,长大后没有手艺,我就赚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还有铁婆婆。”

    三郎说完,去附近找了一些干柴火放在厨房里,然后和老渔翁说了一声,他先回去,明天早上来。

    老渔翁点了点头,继续看书。

    桌子上的三百文,他没有拿,老渔翁笑了笑,将钱放进了钱箱。

    第二天上午,三郎来到了山洞,发现老渔翁不在,也没有钓鱼,看到石桌上有一本书,书名写着炼铁卷,全部都是关于如何炼化铁块,炼制方法的内容,他知道肯定是老渔翁留给他看的,于是认真看了起来。

    看了一天也没有见到老渔翁人,以为他去卖鱼了。

    于是将书放进了屋内桌子上,发现钱箱就在床边,竟然没有盖上。

    三郎将钱箱盖好,放进床底下,然后离开了。

    第二天他带了一些干粮来了,发现还是空无一人,以为老渔翁去了远处,没有回来,于是继续看书。

    连续几天都是这样,没有发现老渔翁,但是却看到炼铁卷书里的内容比铁匠师们讲解的还要详细,有些技艺方法,他从来没有听到铁匠师们提到过,渐渐的他看入了迷。

    快到月底,他才看到了老渔翁,一问才知道他去了外面捕鱼、卖鱼了。

    老渔翁告诉他,以后要是他不在,可以住在这里看书,也可以将书带回家看,不需要每天来回跑,但是一定要看,要学习。

    三郎点点头,两人在一起吃了一顿红烧鱼,老渔翁的手艺真好。

    吃完,他刷锅洗碗,然后去树林里找一些干柴火,除了留一些在厨房里,其他都背在身上带走,那是给铁婆婆的,用不完可以卖掉。

    这是他每次来都要做的事情,不是捡柴火就是捕鱼。

    打那以后,三郎将书本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打铁场实践中,很快就引起了铁匠师的注意,大家都夸他悟性高,却不知道他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

    艳梅回来后,晚上,他给艳梅端洗漱水,让她教自己一些拳脚。

    艳梅摇头说不行,不是她不教,是山上规定,不是铁家屯的人没有祖师的同意是不可以练习的。

    三郎只好躺在床边睡觉。

    不过,艳梅说了,她练习的时候,他可以在旁边看的,能不能看懂那是他的问题。

    三郎只好每次都在旁边看,顺便给她端水倒茶递毛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快一年就过去了,三郎和家里其他孩子一样,在过年的这一天都得到了十文红包,铁夫人给他也准备了新衣服、新鞋子、新袜子。

    自从他的打铁手艺进步很多后,一天增加了五文钱。

    这些钱虽然不多,他仍旧是按照平均分三份的方式,铁婆婆那里,他是经常去的。

    铁婆婆家里的粮食、酱菜、蔬菜如今是不缺的,足够她一个人吃,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有,水缸里的水隔些时日就会满,这些都是三郎回来必须要做和看的事情。

    正月初二往后,一直到元宵节结束,三郎白天都是陪铁婆婆一起过年,除了聊天,就是干家务,然后陪她串门溜达,铁婆婆有了三郎的照应和陪伴,日子也过的舒心起来。

    屯长家孩子多,他在与不在,都不影响家里热闹。

    元宵节结束后,三郎开始干活,没有活的时候就看书学习。

    铁卷看完后,他去首阳山,发现老渔翁不在,房间桌子上给他留了字条,叮嘱他炼铁卷看完后看打磨卷。

    打磨卷有三册,上册里面的内容是各种农具图片,下面是介绍具体的打磨方法。

    中册里面的内容是各种普通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兵器图片,下面是具体的模具打磨方法。

    下册里面的内容是最丰富的,都是关于五十炼、百炼钢的捶打方法,同时说明了普通的炼铁方法,是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一般采用地炉、平地筑炉炼制。

    而坩埚炼铁法,利用竖炉冶炼,温度高,杂质少,生成液态生铁,然后经过脱碳、热处理,炼成韧性铁,最后打造成有韧性,薄且锋利、结实的兵器。

    技艺高超的炼铁师会用炒钢法将生铁“炒”成熟铁或钢。

    每个宝刀、宝剑等兵器图片下面,介绍的内容很是详细,甚至具体到,对炭火的质量、分量,炉子的选择,火候,兵器出炉时间,捶打次数,沾水次数,兵器的长宽度、厚薄度、柔韧度、锋利度,维护保养,都是一一细致区分说明。

    三郎简单的翻看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打铁场煅烧的炉子有些不一样,有些他会使用,有些不会。

    原先他以为是铁匠师们的一种爱好和习惯,就和穿衣一样,有些人喜欢长的,有些人喜欢短的。

    他当时没有问铁匠师们,如今才知道,使用不同炉子的铁匠师的技艺是不一样的。

    上册关于农具的书,他只看了一个月,就不再看了,这些他用不到,而且炼制很简单,要求不高。

    他把精力注重在中册上,而中册兵器中,他又选择了常用的刀剑枪兵器上。

    就这样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他的进步可以用神速代替。

    他没有占用打铁场的好铁,都是用的废铁,没有占用大家的时间,都是利用大家休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