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啊,天命在我? » 第二十一章 遇雨稍停和泥行

第二十一章 遇雨稍停和泥行

    “六月的雨,就像无情的你……”

    杨旻看着帐篷外的瓢泼大雨,哼着歌。

    这才是他们上路押粮的第三天,就遇到了这场大雨。

    听说前面的路因为涨水被淹,队伍只能被困在这里不能前行。

    之前名单选出之后,选中的五百民夫被集中到了一起,其他的则是被放回去。

    杨旻的爹娘得知儿子被选中之后,不顾路远,带着许多行李来探看他。

    刚一见面,裴姑儿就哭出来,“老天爷真真是没开眼啊!怎么刚好就选上你了呢?我儿还这么小……”

    杨旻一边安慰她,一边和杨护见礼。

    他们两个并没有多待,不是不想,而是门口的差役赶人了。

    他俩放下行李,一步三回头,慢慢走了。

    杨旻朝着他们使劲挥手,“爹、娘,照顾好自己,和小昌儿和小蝶儿说一声,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你们放心!”

    送走爹娘,又过了一天。这五百人被送进了城外的军营。

    这里驻扎的就是护送运粮队伍的军伍,共有四百余人,由一名姓邓的把总率领。

    这把总把人领到一块空地上,让他们自己先十人之中选一人,选了五十个什长,再让五十个什长五人之中选一人,选出十个队正。如此这般,这些队正管理队伍,直接向他汇报负责。

    杨旻自然是没可能做成什长或者队正的,他的年龄是硬伤。

    不过他的一个同村倒是被选为了什长,这下,有他照应,也不担心几个杨桥村的被人欺负了。

    选出来这些队正之后,剩下的几天,邓把总就找人教授军中的注意事项,旗帜和金鼓也要会识别。

    等到了出发的那天,这五百人押着粮食,总算有点样子,不是一盘散沙。

    第一天赶了四十里的路,大家就都怨声载道,还是靠着几个队正弹压才平息。

    而那些官兵之中除了把总和哨官的亲兵,其他的连训练过几天的民夫都不如,个个都是丢盔卸甲,东倒西歪。看得杨旻是直摇头,真不知道是谁保护谁。

    第二天继续赶路,把总提前派出了人手去前面探探路,大家在后面慢慢走。

    一天下来,走了三十几里路,比昨天还少。

    气得把总在帐篷里大发雷霆,把几个哨总和民夫队正叫到面前,大骂一顿,扬言,明天要是赶不到五十里路,就要用军法了。

    那几个哨总都是老油条,自然不放在心上。可那几个队正可不行,战战兢兢的回来告诉大家明天要赶五十里路,那些什长顿时就不答应,鼓噪起来。

    闹了好一会儿,还是把总听到动静,带着亲兵过来,打了几鞭子才安静下来。

    现在几个队正是有苦难言,上头要被把总催着,下面还要被大家埋怨,早知道就不当这个劳什子队正了。好处不大,两头受罪。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早上才出发,就没见太阳出来。

    等走了一个多时辰,突然起风了,一会儿就下起大雨来。

    把总赶紧让人给粮食盖上油布,扎好帐篷躲雨。

    等把粮食盖好,邓把总派遣几人去前面探路,结果回禀路已然不通。这下倒好,只能困在这儿了。

    这几天赶路对于杨旻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之前,练习武艺可比这个强度大多了。

    别人都是叫苦不迭,杨旻明面上也和他们一样,可暗地里优哉游哉,好不自在。

    偶尔还能偷偷取个果子出来啃几口,别人看见也只当他是在路边摘得。

    今天被雨困在此处,杨旻只好躺在帐篷里,去查看自己的宝库。

    如今宝库里可谓是好一处光景。

    北边田里小麦快要成熟了,收获的小麦全都堆在宝库西南侧,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麦山。

    东南则有几棵果树也长势颇好,枝头挂满了果子。有棵树下还挂了一个巨大的蜂巢,那是之前杨旻弄进来的野蜂,没想到现在竟然会变成这么多。

    河里的鱼也颇有几种,有鲤鱼,有草鱼,有鲢鱼,还有鳊鱼,数量都挺多的。

    反正就像一个生态园一样,而且还是随身携带的。

    看了好一会儿,杨旻总算是心满意足。他爬起来,就在帐篷里摆起架势,练习武艺。

    杨桥村的其他几人都在一个帐篷里,他们看着杨旻练武,暗暗咋舌。

    “这杨护家的可真是用功啊!这天天都这么刻苦,要是我家的那个有他这样的劲头,我可就放心了。”

    “谁说不是呢?”

    “亏得他还有气力。”

    杨旻只管练武,等到满头大汗,全身都舒展开了,他才停下。

    “嗯,感觉愈来愈好了,自己的武艺会不会超过师傅了?以前师傅就说我的武艺已经不下于他,这段时间自己勤练不辍,应该有点长进。”

    杨旻暗暗窃喜。

    正巧,帐门被人掀开,却原来是什长回来了。

    他一回来,就对大家说:“我才从队正处得到消息,雨一停就要重新出发。都快准备。”

    众人惊叫起来:“怎么会?这雨水把路都冲毁了,怎么走?”

    “把总找到了附近的人家,他们知道另一条小路。”

    “可这粮车在泥巴里怎么能动得了?牲畜也拖不动啊。”

    “我也知道,可是把总非要一意孤行,说要是失了期,大家都要掉脑袋。”

    “而且我听说,有个哨官顶撞他,被他打了一顿板子。哎呀,那场景……”

    众人也都吸了一口凉气,都不想板子落在自己身上。

    杨旻心想,这邓把总还真是不把下属当回事,这才上路三天,就把军中弄得怨声载道。

    大家把帐篷里的物品都收拾好,等雨终于停了,几个人把帐篷一收,杨旻也在一边帮忙,赶在别人之前开拔了。

    还没走几步,众人脚上就沾了许多黄泥,粮车的轮子也陷在稀烂的泥巴中。

    杨旻赶紧和其他人在后面使劲推,终于把车推出了泥坑。

    这下,几人不仅身上被溅了许多的泥点,脸上也遭了殃。

    就这样一路艰难跋涉,走了十几里路,队伍都拖了得有几里长。

    那把总还带人骑着马,在队伍前后来回巡视,遇到慢了的就上前一鞭子。

    大家都暗地里唾了他几口,杨旻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