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啊,天命在我? » 第二十二章 忽三月终至边镇

第二十二章 忽三月终至边镇

    后面的日子一如既往的枯燥乏味。

    每天不是赶路,就是休息时搭帐篷、看管粮车和拉车的牲畜。

    就这样赶了一个月的路。

    这些天以来,杨旻倒还自得其乐。

    他每天休息的时候去宝库“逛逛”,照看一下里面的庄稼、果树和鸡群。

    这些鸡在宝库里都繁衍了好多代,杨旻一直也没拿几只出去。

    结果就是现在有了一百多只鸡,占了好大一片场地。

    杨旻决定要削减它们的数量了。连续好几天,他偷偷取出一只鸡,都不用杀,出来就死,再拿到其他人面前说是自己逮的。

    他们可不管这鸡怎么来的,只要能吃,送到面前就吃干净。

    如今,不只杨旻所在的一什人,其他什的人也和杨旻关系很好。

    为什么呢?因为都知道杨旻能弄到吃食。

    不管是鸡,还是鱼,就连当成零食的果子都能时不时的找来。

    和他处好关系,总是能时常打打牙祭,这就引得旁人趋之若鹜了。

    就连一个姓赵的哨官都隔三差五过来打秋风。

    杨旻就趁着这个便利,探听到了很多消息。

    比如,他们要去的边镇是大同镇。今春草原部落南寇,边军好不容易把他们打退,却也损失惨重。

    刚好,设立已经几十年的大同镇逐渐被几家将门所把控。朝廷平时还不好无故调动,适逢其时,为了制衡这几家将门,这才有了朝堂上从南边调兵补入边镇的做法。

    顺便也调离了几家将门,美其名曰:南下休整。虽知是计,这几家也不得不遵从。

    杨旻听他讲得头头是道,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可也总算知道要去的是何处了。

    这一月中,他还和赵哨官借了把弓,试着射了射,刚开始都是落靶。

    后来请教了几次,总算能射中靶子。等到立靶射得好了,杨旻提出想要试试动靶。

    赵哨官本来还想看看杨旻出丑,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杨旻的动靶比立靶射得还要准。

    他连忙问杨旻可有什么诀窍,杨旻笑着说:“当然没有,哨官久在军中,自是知道这射箭不经苦练,难得真功。我只是初学,运气好罢了。后面自然会恢复原状。”

    果然,杨旻再射,这命中率就下降了许多。

    这当然是杨旻故意装出来的,就是不想惹人注意。自此,杨旻又掌握了一门技艺,多了一个杀手锏。

    又走了两个月,杨旻他们身上也多穿了两件衣服。从出发的六月中走到了九月末,北地的天气也微微凉了起来。

    “终于要到了。”杨旻躺在行军床上,“今天赵哨官说明天可能就要到了。”

    “到了之后,先去大同镇城外的军营休整一番,待其他地方调来的兵马也到了,再一起接受大同总兵官的召见。”

    “等交接完,想来咱们也能回去了。”

    “咱们是自己回去吗?还是有兵马护卫?来的时候你们也都看到路上有多乱,靠咱们自己怕是很难回去啊。”旁边有人出声到。

    来的路上,遇到过好几次流民和逃兵土匪的骚扰。若不是邓把总还算有几分能耐,这队伍早就被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就连杨旻都用借来的弓射死了一个人。

    当时情况危急,一大拨人冲过来,还哇哇大叫。众人都身如抖筛,手脚一动都不动。

    只有杨旻见状不妙,大喝一声,“看箭!”手中弓箭冲着前面一人当头射去。

    夜色昏暗中,只见那人身影一晃,接着倒地不起,其他人随之轰然散开。

    从那以后,什里其他人都知道杨旻年纪虽小,胆气却壮,手下还有几分真功夫。

    杨旻一听,对着其他人说:“恐怕没有官兵送咱们回去,真得靠自己。”

    众人一听,心里颇有几分害怕。自己这些人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大同镇离家有千里之远,没有官兵护送,真能回去吗?

    “大家先不要担心,等过几天,交接完粮食,我再去找赵哨官问问,对我们这些人到底有什么安排?”

    杨旻安慰大家,表示过阵子请赵哨官吃饭再问问情况。

    “只能如此了。”什里众人也稍稍放下心来。

    一夜即过,果然上午就看到了大同镇城。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地处晋北,扼晋、冀、草原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国朝在此设立大同镇,总兵驻大同府,设有镇守大同总兵官一人,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九人,游击将军二人,入卫游击四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三十九人。管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县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村东山),全长三百三十多公里。共辖十三卫所,八百余座堡寨,三百余座墩台,最盛时有兵员十余万人,马五万余匹。

    杨旻等人看见雄伟的关城,顿时感觉自己异常渺小。他们没有进城,而是被带到城外军营之中,暂时休整。

    等到安顿下来,却也不许出去,杨旻只能待在军营。

    他拎着一只鸡和一条鱼,抱着些果子,找到了赵哨官。

    “赵大哥,我又带着好东西找你来了!”

    “杨兄弟真是好手段,这才来了多久,就能弄到这好东西。”

    赵哨官看着杨旻手里的鸡鱼,对着旁边的亲兵说:“快把这些东西拾掇拾掇,再端上来,大家一起吃。”

    看着被带下去的鸡鱼,杨旻放下果子,顺便拿了一个咬了几口,“赵大哥说笑了,我这点能力在您面前可不敢提。”

    “实不相瞒,我本来是想进城逛逛的,可这不是不行吗?我看您这儿好像有两匹马,我还没骑过马呢。这不,我过来是想请您教我骑骑马。冒昧之处,还请赵大哥海涵。”

    赵哨官之前就教过杨旻射箭,这再教他骑马也不是不行。

    但他还是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这恐怕不适合吧?”

    “这事还得麻烦赵大哥了。”杨旻塞了一把铜钱过去,“小弟只有这些了,还请大哥不要嫌弃。”

    赵哨官感受了一下,这才笑着说道:“好吧,既然杨兄弟坚持,那等会儿吃完我就来教你骑马。”

    杨旻大喜,“多谢赵大哥。”

    终于又可以点亮一个技能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