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民国风云册 » 第七十二章 蒋委员长

第七十二章 蒋委员长

    “怎么,很紧张吗?”陈诚看着黄正的样子。

    “有点。”

    黄正故意做镇定,不紧张才怪。那可是蒋委员长,对他的事,书上、电视剧描写的太多,今天总算见到活的了。

    现在黄正脑子很乱,尽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可没多久车就到了总统府邸。

    陈诚拍了拍黄正,道:“下车吧,也许委座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哦。”黄正缓过神,如梦初醒。

    在陈诚的带领下,黄正进了官邸,无论是装潢还是构造,都十分的气派。

    一名身着光鲜、五官俊郎的侍卫上前,敬礼道:“请留步。”

    陈诚说明了来意,侍卫对黄正搜身后,进去禀报。

    此时,黄正的心似乎跳的更加厉害,呼吸开始不畅。

    没多久,侍卫走了过来伸手,道,“请!”

    在侍卫的引领下,二人来到蒋委员长招待军官的客厅。

    蒋委员长见到陈诚二人后,扶着手杖起身,和气说道,“来了,请坐。”

    两人朝着蒋委员长就是一个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蒋委员长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用招牌式的浙江口音说道:“我既然穿着便装,就不要敬军礼了,不必拘泥。坐吧。”

    黄正看着陈诚,陈诚微笑的点点头,随后坐下,黄正得到提示也就跟着入座。

    蒋委员长看了黄正几眼,突然说道:“黄正,二十五岁,中央军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我没说错吧?”

    黄正听到蒋委员长背下自己的履历,震惊不已。

    而蒋委员长看着黄正错愕的神情,不由满意地笑了。他阅人无数,对不同的人该怎样拉拢自然是颇有心得,黄正这种反应正是他所希望的。

    蒋委员长继续说道,“几年前,文白就一直在我面前说道你在军校的事迹,就连德国顾问也被你所折服,我当时就想见见你,碍于政务繁忙,这事情就一直押后了,直到辞修再次在我面前提起你,你可真是不简单啊!”

    “学生不才,得校长如此记得,是学生的荣幸。”

    蒋委员长起身走上前,黄正看到后,立刻起身,蒋委员长笑着拍了拍黄正的肩膀,“果然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啊!今日一见,我心甚微。”

    随后蒋委员长整理了一下整了整衣角,就转身回到自己座位上坐着。黄正看到蒋委员长坐下后,自己也跟着坐下。

    蒋委员长发话问道,“黄正啊,你是一线作战部队,我想听听你的建议。为什么我们集结如此多的部队还剿灭不了一个鬼子十四师团,反倒演变到如今的溃败之势头,逼的我不得下令已炸开黄河,以水代兵,阻挡日军。”

    黄正听到这,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校长,卑职不敢说。”

    “这是我的官邸,但说无妨。没有人敢治你的罪。”

    “校长,军队讲究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如韩信指挥数十万大军如同指挥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韩信与刘邦曾在对话中,韩信说自己指挥军队多多益善,而刘邦最多只能指挥十万军队,而其中刘邦能取得天下的原因就在这里。”

    蒋委员长听到这问道,“作为君主,刘邦只能指挥十万大军,为什么还能是他取得天下的原因?”

    “正如校长说所的,刘邦是个君主,他的职责是指挥将领,而不是大军,所以他愿意将战事的权力下放给将领,而不做多余的掣肘,如此将领才能放得开手脚,从而把握战机,做到攻必克,战必胜。”

    陈诚看向黄正,心想,这小子真是语出惊人,这不是含沙射影说委座紧抓着权力,不愿意下放,过多的干预战事吗?想到这有看看蒋委员长,发现他面无表情的如有所思。

    蒋委员长听到黄正的一番话,开始沉思起来,然后平平淡淡的说道,“你的意思是兰封会战中我干预的太多了,不愿给程潜和薛岳的机会是吗?”

    黄正眉头上挑,心想我说的这么直白吗?不行,得赶紧结束这个话题,连连解释说道,“学生不是这个意思。”

    “哦。你继续说吧。”

    “嗯....”黄正开始沉默。

    蒋委员长说道,“放心吧,我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我只想要通过你的感受,告诉我兰封为什么会败,你大胆的说吧。”

    “校长,那我就说了,其实兰封会战是一个典型的围歼战,围歼战需要的是高度协调,统一的绝对指挥,但是以我军目前的形势很难做到。依我看薛岳将军的在兰封会战中的战术决策上是就当时情况来说已经很完美了,但是他错误的估算了某些将领本事,导致演变的如今现状。”

    蒋委员长听到这话,也深知军队中派系林立,军阀作风严重,都想着保存实力,“那你认为该如何高度协调,统一的绝对指挥呢?”

    “我想蒋委员长心中针对这样的现状肯定有整治的办法。”说完黄正心想,开玩笑,这种问题出了杀,还能怎么整治,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哪怕在废材,一把刀顶在脖子上要人做一件事,怎么都做的来,只是效果的好坏而已。

    蒋委员长看着黄正的样子,心想,这个兔崽子,年纪不大,心眼不小。“呵呵,既然你愿意说,我就不强求了,那你认为这黄河该不该炸?”

    “校长,该不该炸,它终究是炸了,我只能说炸黄河阻鬼子是弊大于利,可以说我军得利也不大,几乎为零。”

    蒋委员长听着黄正这话,也不想深说下去,手指来回敲打着桌子,现场除了击打声,再无一丝声音,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明白了。”

    随后看向陈诚,“辞修,你打算如何安排黄正。”

    陈诚看向蒋委员长,心想,终于到我了,于是说道,“委座,由于独立旅是新编的,所以我将他调到武昌城外驻守,一边练兵,一边拱卫武昌。”

    蒋委员长点点头,“这个安排可以。”随后看向黄正,问道,“黄正,你还需要我给予你什么帮助吗?”

    “校长,我一需要军官,二如果可以能不能多给我几门火炮。”

    蒋委员长沉默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军官没问题,如今他们也快临近毕业,到时候优先调集给你,至于火炮....”

    黄正听到这,心都提起来了,唉够了鬼子的炮火覆盖,不可能不喜欢还鬼子一个炮击,而迫击炮和机关炮太小家气。

    “这样吧,辞修,破格给黄正的独立旅组建一个炮兵营,把仓库的压箱底的东西掏出来,组建一个德械旅,自金陵一役后,我的心血德械师尽数毁于金陵,黄正啊,我希望你能够重建起来,在这战场上重续德械师的威风。”

    “是,保证不辜负校长的厚望。”黄正站起来敬礼说道。

    蒋委员长眯着眼看着黄正,连连点头。

    .......

    陈诚和黄正走出官邸,回到战区司令部中,陈诚说道,“黄正啊,看来委座是对你给予了厚望,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你了,而且你一个旅级编制,给你配属了一个炮兵营,不多见啊。”

    “钧座,那个炮兵营是按照3个榴弹炮连,1个战防炮连,1个高射炮连建设吗?”

    “那当然,既然委座都说了要你重建德械师,自然是按照原先定制的编制建设。”

    “可是,德国方面?”

    “这个大可不必担心,虽然鬼子施压德国不允许出售武器给我们,但是我们还是有渠道的,这些问题我都会给你处理好,你只需要打一场,甚至是多场胜仗,给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我就心满意足了。”

    “钧座放心,卑职一定给钧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就在这时陈诚办公室电话响起,陈诚接起电话,黄正在一旁看着,过了十余分钟后,陈诚说道,“你先回驻地去吧,人员装备我都给你备齐了,你整训一番,就赶紧带到武昌驻守。至于火炮,你得等一等,我随后安排一下,连带炮兵一起,给你送过去。”

    “什么,有炮兵?那太好了,这炮兵太难练了,有文化的得小半年才成型,没有得得整年才能成型,这还是建立在疯狂实弹训练的基础上,如今有现成的,钧座,你放心,我如今百分百给你交一个完美答卷。”

    “好,你有如此信心,我就心满意足了,到了驻地后,缺什么就跟我说,只要我这有,优先提供给你,没有,我就想办法去提供。”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