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风来风往 » 第一章 (7)小难得解

第一章 (7)小难得解

    刘萍跟着朋友进了单元门,电梯到了四楼。朋友敲了敲左边一户人家的门。

    随着一阵脚步声,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和朋友寒暄了几句,把她们迎进屋里。

    刘萍跟着朋友坐下。朋友给男人介绍说,这是我朋友刘萍。给刘萍介绍说,这是郑刚,小常的爱人,XX部队的。郑刚憨憨一笑,说常安去超市买菜了,马上回来,然后给朋友和刘萍递过来一杯茶。

    朋友和郑刚看起来很熟,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聊了起来。刘萍在一旁听着,时不时这看看那看看。

    常安家的厅堂是中式风格,中规中矩,靠墙放着一张罗汉床,上面有张小方桌,桌上摆满了零食。罗汉床前两排太师椅相对而立,她们就坐在一侧,郑刚坐在另一侧,中间是一张茶桌,除了茶具,还有很多种类的零食。刘萍猜,这个所谓的高人应该很爱吃零食。

    罗汉床两边分别放着木质方桌,左边的放着一个寿星木雕,右边的放着一个菩萨铜雕。据她了解,一般这类高人都要供奉仙家或者神佛,看事解事都需要这些所谓的神佛来帮助,这是堂口的重要标志。但她怎么看这两位神佛都不像是被供奉的,完全就是用来装饰的摆件。

    厅堂里没有找到任何供奉仙家的佛龛或者牌位,而且,从进门到现在,她连一点香火味都没有闻到。如果在其他屋里有供奉,至少能闻到一点香火味。如果啥都不供奉,那这个高人靠什么来看呢?这里连一点堂口的痕迹都没有。她感觉,这个人确实有点特殊。

    没过一会,门口传来敲门声。

    “回来了。”郑刚说着,起身过去开门。刘萍和朋友也起身去迎。

    刘萍第一眼看到常安的时候,确实和想象的有些不一样,个子不高、瘦瘦弱弱,留着长发、穿着时髦,看起来很年轻。常安一手牵着一条白色博美,一手拉着装菜的小车,向刘萍和朋友笑笑,说了一声“来啦”,算是打了招呼。

    那天下午,朋友和常安聊了很久,大多是聊在翰林时的往事。因为刘萍也是翰林人,很多事都能聊到一起。从闲聊中,刘萍得知,常安刚搬来BJ不久,已经提前退休,每天的工作就是遛狗、买菜,给郑刚和儿子做做饭、干干家务,与翰林那边的人几乎断了联系,只有亲戚和几个朋友还有联系,偶然也帮他们看看,对以后还没有什么打算。那时候,她自己也没想到,以后竟然会开一家茶馆。

    天色渐暗,两人准备回去。常安送她们到门口。

    朋友说既然你也来BJ了,以后会经常来烦你的。

    常安哈哈大笑,说欢迎欢迎。

    朋友说以后有啥事也可以找我,毕竟我在BJ有些人脉资源。

    常安点头,说一定一定。

    朋友说以后我给你介绍一些BJ的朋友,让你开开张。

    常安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

    朋友问,不看了?

    常安说,有点累了,现在这样挺好,啥也不缺,啥也不想,自由自在,没人打扰。

    朋友说,那你这一身本事可浪费了。

    常安说,现在不想,以后没准又想了。

    从常安家里出来,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路上的车比下午多了很多。两人拐上京通快速路,向西而去。

    路上,刘萍本来想从朋友那要常安家的电话,但是临走时听到常安说不想被人打扰,便没好意思开口。这次去常安家,朋友纯粹是去看望闲聊,没有问任何事,刘萍也就看不出这个常安到底有何高明之处。说实话,刘萍预想的常安其人和现实中有些差距。她原想,所谓高人,相貌上、脾气上、举止上、说话上,总得有点不一样的地方,让人乍一看就得有不普通的感觉。可这个常安,无论怎么看,都是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人了。非要说不普通,只能说长得比较年轻,与实际年龄显得小了不少,但这个特点完全让人联想不到所谓的高人。虽然没有见识到常安的真本事,但刘萍对这个人感觉很好,觉得常安很有烟花气,质朴且真诚,尤其是不故作高深,说话也不云里雾里,就算她不是什么高人,也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车到了刘萍住的小区门口,朋友跟正要下车的刘萍说,小常刚来BJ,没什么朋友,你这事业刚起步,也需要指点,今天赶上了,你们也算认识了,以后你多帮衬她,你有啥事也可以问她。说完,朋友拿起手机,边按边说,她家电话给你发过去。

    说来也巧,那次见面后,没几天,刘萍就遇见了难事。

    那天晚上,刘萍刚吃完晚饭,接到母亲的电话。

    那时候,她父母还在老家翰林。母亲说,晚饭后,刘萍父亲下楼在小区遛弯,过了好一会都没回来,她就在小区里找,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刘萍的父亲前几年得了一场病后,脑子经常犯糊涂,好的时候,跟没事人一样,糊涂的时候,谁都不认识,啥都不知道,和老年痴呆没什么两样。

    老太太心想坏了,可能是老头子又犯病了,赶紧去街上找,可是家附近的几条街都找了,还是没找到。当时的东北正值冬季,外面冷得刺骨,晚上气温平均零下十几度,在外面待一晚,大小伙子都扛不住,更别说上了年纪的老人了。老太太一想到这,急得直哭。

    刘萍一听,脑子“嗡”的一声,但很快恢复镇定。她赶紧安慰母亲说,爸上了岁数,再远也走不了多远,肯定还在家附近,先赶紧去派出所报警。

    挂了母亲的电话,刘萍又给几个亲戚和朋友打了电话,让他们帮忙去街上找。

    紧接着,刘萍打电话订机票,准备赶回翰林。但不巧的是,当天晚上已经没有余票了,她只能买明天一早的机票。现在能做的,只有等消息。

    刘萍一直盯着手机,幻想着手机突然响起,里面传来父亲找到了的消息。

    这时,刘萍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前几天刚认识的常安。她想,反正现在她什么都做不了,不妨找她试一试。

    于是,她找到常安家的电话,拨了过去。由于事发突然,也比较着急,刘萍和常安开门见山,一五一十地说了情况,然后求她帮忙给看看老头子现在在哪里。

    常安听完,说行,我看看。

    刘萍拿着电话,也就等了十几秒,就听常安说,叫你家人去凌河大桥那找找。

    刘萍赶忙道谢,赶紧给二哥打电话,叫他带人去凌河大桥那找。

    凌河南北纵穿翰林,处于城市东郊,距离刘萍父母家不算太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刘萍急得一会坐沙发上看手机,一会在屋里踱步。

    不知道过了多久,二哥的电话终于来了。

    刘萍赶忙问,怎么样?找到了么?

    二哥气冲冲地说,没有!我和朋友在桥上和桥下找了两圈,连个人影都没看见。

    刘萍失望地“哦”了一声,说,那你们再去其他地方找找看。

    二哥说,你这个朋友不行,看得不准啊,我知道一个,听说看事挺准,要不我去问问。

    刘萍说,那你赶快去。

    放下电话,刘萍确实有一些失望,但并没有多意外。失望是因为,前几天朋友把常安说得神通广大,她确实是抱有希望的。但是,再神的人也是人,这种事明显超出了人的能力。所以,她虽然抱有希望,但也意识到可能希望不大,而且她从一开始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刘萍想问问母亲报警的情况,可母亲没有手机,只能给家里打电话,但家里没有人接。

    正当刘萍拿着手机一时不知所措的时候,铃声突然响起。刘萍一看,是二哥,按了接通,还没等她开口问,那边传来二哥激动的声音,找到啦!找到啦!

    刘萍高兴地问,在哪找到的?怎么找到的?

    二哥说,赶巧了,碰上了!

    原来,二哥和朋友在凌河大桥准备回城区的时候,怎么也打不到出租车。有几个出租车过去,但都不是空车,招手人家也不停。等了一会,终于有个出租车停下来,但里面也坐着客人。司机问二哥去哪儿。他说去XX小区。司机说要是不着急,我得先送这个客人,然后再送你俩。二哥说行。两人便上了车。

    那个乘客住在一个老小区里,车七拐八拐终于到了地方。车还没停稳,二哥就看见刘萍父亲蹲靠在小区墙角,浑身发抖、缩成一团,眼神直勾勾地看着前方。

    还没等那个乘客下车,二哥推开车门就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