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孙策实在让人压力山大 » 第三章 爱子莫若母(新书求收藏)

第三章 爱子莫若母(新书求收藏)

    孙家内堂。

    孙坚黑着脸听完了孙贲这一行的汇报,挥挥手让孙贲等人下去,只把孙策一个人留了下来。

    孙贲等人识趣地走出房间,顺势掩上房门。

    “逆子!”

    孙贲等人刚离开合上门,不出意料地听到一句怒吼。

    孙贲嘴角不禁扬起一抹笑意,好像这些日子被骗的郁闷都少了不少,跟孙辅有说有笑地从院里离开了。

    祖茂则是如同预料到什么一般轻叹了一声,反而留在房门旁没有走。

    “我怎么会有你这种儿子...”孙策在心里小声嘀咕着。

    “我怎么会有你这种儿子!”孙坚在屋里拍着桌子大喊道,“大荣,还在吗?”

    “文台,我在...”祖茂一脸无奈地走了进来。

    “去给我取根藤条来,不,算了。”孙坚怒气值直接爆表,“这小子身体皮实了,给我拿几根柴火棍子,不打断个十根难消我心头之恨!不,二十根!”

    “卧槽,爹,你来真的?”孙策睁大了眼,腾得一下站起来。

    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给我跪下!”孙坚大怒道,“卧槽是什么意思?你刚才是不是骂我了?”

    “没有没有!”孙策连忙摆手道,“卧槽是求饶的意思,书里说的。爹,孩儿这次真的知错了,就饶了孩儿这一次吧。”

    “知道错了也没用,平日你在下邳胡闹就算了,这次居然跑这么远给我丢人。”孙坚恨恨地说道,“大荣,去,给我拿棍子去。”

    祖茂迎着孙策哀求的眼神,默默叹了口气,转身从屋里离开了。

    祖茂闪过门口,唤来个丫头,低声嘱咐了几句,不急不缓地朝柴房走去。在柴房四处搜寻了一下,找了几根柴火棍掂量了手感,心里估计着“救援”差不多时间该赶到了,才慢悠悠地朝内堂走去。

    屋里,孙坚犹自涨红着脸骂个不停,看到祖茂进来了,伸手过来就要拿祖茂手里的烧火棍。

    “文台,要不再考虑考虑?”祖茂有些心虚,不自觉地把眼光往门外瞟着。

    “考虑什么!”孙坚怒道,“今天谁来说情都没用,我非要打死这个逆子不可!”

    “好吧,那就打死吧。”门外一个女声由远及近缓缓飘了过来,“还有我跟肚子里这个,一起打死好了。”

    “夫人。”祖茂转身行了个礼。

    “母亲!”孙策作势就要扑到吴夫人怀里。

    不过考虑到母亲有孕在身,才堪堪停住了。

    “夫人,你怎么来了...”孙坚气势不免弱了几分。

    “大荣,辛苦你了。”吴夫人柔声细语道,“你先下去吧,顺便把其他人也带下去。我们一家人说些话,劳烦你在门口替我们看顾一下。”

    祖茂唱了个喏,转身下去了。

    吴夫人扶着腰走上前去,孙策赶忙从地上爬起来,顺势搀起吴夫人的胳膊,扶着吴夫人在堂中坐下。反倒是孙坚还拿着根烧火棍子,一时之间不知道干什么才好。

    吴夫人叹了一声说道:“这个孩子你要打死便打死吧。反正现在权儿也三岁了,我肚子里这个兴许也是个男的。你孙家是不用担心无后的了。当然你晚点再把他打死也好,省得我悲伤过度,冲突了肚子里的胎气。”说着,眼角竟然真的落下几滴泪来。

    孙策心里憋笑憋得难受,偏偏面子上还要装得苦大仇深一般。

    这波稳了。

    “夫人这是说的哪里话。”孙坚赶紧把烧火棍子扔到一边,“夫人切不要冲突了胎气,我就罚他禁闭思过好了。”

    “反正这是你的孩子,你是他爹,你爱怎样就怎样好了。”吴夫人话语里不免还有些怨气,但还是顺势借坡下驴,“不过你这样说,我跟肚子里的孩子也都安心了。阿策,还不快谢过你的父亲。”

    “策儿谢过父亲。”孙策正正经经、恭恭敬敬致礼道。

    “好了,你出去吧。从今天起,没我命令,不许出府,每天练功给我加一个时辰。”孙坚还有些怒气未消。

    “是。”孙策向父亲、母亲行过礼,从屋里走了出去。

    只见孙策小心翼翼地从屋内走了出去,然后猛地一声关上门,紧接着传来几声小跑的声音。

    “逆子啊...”孙坚怒气值不由又涨了些,这混蛋哪有什么认错的样子!

    吴夫人莞尔一笑,转过头对着孙坚不无埋怨道:“今天我不来,你是不是真要把阿策打死了?”

    “夫人这是说得哪里话?”孙坚颇为无奈道,“策儿自小聪明,又刻苦,虽然我对他平时严厉,那是以为我对他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只是他这次做得实在过分了些,我不得不略施惩戒吓吓他。”

    “阿策这次是去做什么了?竟然出去了这么久?”吴夫人纳闷道。

    孙策一行回来以后,直接被人带进了内堂。她收到祖茂消息的时候,是下人慌忙来报县丞老爷要打死少爷了。

    “这么久?这还算快的呢!”孙坚冷哼一声,“你绝想不到,他们是跑去了琅琊!”

    “琅琊!”吴夫人也吃了一惊,难道自己丈夫会发这么大脾气了,“远是远了些,不过就当是游山玩水好了。不能总是把阿策限制在家里练武,他现在正是贪玩的年纪。”

    “他们要真是游山玩水去就好了。”孙坚叹了口气,不觉有些头疼,“咱们策儿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真怕他惹出点什么乱子啊!这次,他也不从哪里听说琅琊有神童,非要去结交一番。你知道那个神童多大么?四岁!就是个四岁的孩子!连跑步都跑不稳!”

    “噗...”吴夫人没忍住笑了出来,连忙揉着腹部,免得笑岔了气。

    “真亏你能笑得出来...”孙坚继续道,“我也不是故意限制他交朋友,我是真怕阿策出去胡言乱语,给咱们家里惹出什么祸端来啊。”

    这次吴夫人倒是没有反对,而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这倒不是因为孙策偶有出人意料之语,以及一些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

    而是孙策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正常的思维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实在是太大逆不道了。

    造反还不算大逆不道么?

    记得那还是孙策五岁的时候,孙坚在院里教孙策一些功夫,吴夫人在一旁倒着热茶,正是一副家庭和谐美妙的画卷。

    孙坚接过吴夫人沏的茶,刚刚抿了一口,猛听孙策说了一句话,一个不甚把茶尽数喷到了吴夫人脸上。

    “爹,您想做皇帝吗?”

    孙坚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儿子,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策儿,你刚说啥?”

    孙策正经回道:“儿子问,爹,您想做皇帝吗?你想的话,儿子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顾不上旁边已经花容失色,失手打翻了茶杯的吴夫人,孙坚紧张地四下打量了一番,确认周围没有人以后,方才发怒道:“你胡说什么!谁教你的这些话!”

    孙策摇摇头,一本正经地回道:“父亲,并没有人教儿子,只是儿子有感而发罢了。父亲,儿子最近在城外的田间地头走了走,发现这世道果然是不可救药了。”

    孙坚气极反笑:“胡言乱语!你一个五岁的毛孩子懂得什么世道?”

    孙策认真回道:“孩儿年岁虽小,却也不是瞎子。只要是在外面走过一圈,是个人都会懂的。爹,如今这世道,富者阡陌交横,贫者无立锥之地;蛀虫充斥于路,学者无进身之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不就是如今的世道么?孩儿说错了么?”

    孙坚跟吴夫人一时俱都楞在当场,不知道如何回应。

    瞧着二人呆愣的表情,孙策心中不免有些得意,这套词好歹自己也是准备了许久的。

    良久,孙坚才缓过神来:“既然你在外面这么有感触,那你以后就别出去了。”

    ???

    孙策感觉自己头上缓缓飘过了三个问号。

    父亲大人,你的重点是不是搞错了?重点为什么是我不能出去了啊喂!

    于是,从那以后,孙策就被禁足了,平素都只能在府里练武读书,一个月少有一次出去望风的机会。

    还好孙策上辈子就比较宅,而这个时代外面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可是,想想就很气!

    自己准备这么一套词容易么?

    孙策之所以冒着挨打的风险也要去琅琊,也是因为意识到黄巾之乱将至,再不去可能就真的没机会认识诸葛亮了。

    当然他事先也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罢了。

    不同于其他穿越者的先见之明,孙策感觉自己的穿越之路简直充满了未知。

    这边吴夫人被孙坚一说,也想到了孙策五岁时那些话,感慨道:“其实策儿说得没错,这世道何尝不是这个样子呢?策儿这么小就能懂得这么多的道理,我们该高兴才是。你当初这么管着他,我是很不同意的。”

    “这事儿可不能开玩笑。”孙坚正色道,“这可不是什么错不错的问题。万一被别人听去了传扬开,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吴夫人缓缓点头,觉得孙坚做的也没什么不对,反问道:“这次阿策去琅琊拜访的哪一家?”

    孙坚回道:“好像是琅琊诸葛氏。这家我是知道的,莫说在县内,在郡内都是鼎鼎大名的世家。人家祖上是做过司隶校尉(首都治安长官)的,现在当家人诸葛珪,据说在兖州泰山做郡丞。我一个祖上卖瓜的武夫,一刀一枪,好容易才熬到县丞这个位置上,辗转干了三任,眼看也没什么前途了。这种士族人家,多看咱一眼都是给咱面子了。”

    吴夫人面露思索道:“这事儿倒是奇了,策儿平素都在府里被看管着,是如何结识这户人家的呢?还有之前他要去拜访陈氏被你拦下了,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孙坚也是颇为不解:“这就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阿策说那番话后,咱两也不是没有怀疑过,是否有哪个对头在教唆策儿。可明里暗里找人盯梢了一年多,也没发现阿策跟哪个陌生人有过特别接触。好像,就好像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从他自己脑子里蹦出来的一样。”

    吴夫人笑道:“兴许就是从脑子里自己蹦出来的呢?阿策见到世道沦落,所以兴了想要匡扶这世道的想法?这可是书里写的圣人的行为啊。”

    “圣人不圣人的我不懂,我也不懂书,只知道带兵打仗。”孙坚回道,“我也不指望阿策做什么圣人,只希望我们一家平平安安的就好。等到阿策长大了,我就找找关系,给他举个孝廉,有个正经出身,不要再像我一样在刀尖上讨生活了。”

    吴夫人看着自己丈夫,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笑得更加温暖了。

    ——————————————————————————————————————————

    史曰:吴夫人,太祖母也。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太祖父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於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夫人孕而梦日入其怀,既而生太祖。及太祖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临薨,属太祖以后事,与太祖父合葬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