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杰鬼才 » 章十六 原始积累

章十六 原始积累

    生意开始前的计算,以一天为单位:

    地摊生意进账、购粮消耗、卖粮所得、剩余钱财积蓄、剩余粮食储备、粮价、坚持的天数七项数据,与综合考虑下的最佳情况。

    能够得到:

    以剩余储蓄为首要考虑时:①坚持的天数=剩余积蓄/(地摊生意进账+卖粮所得-购粮消耗)。

    以剩余粮食为首要考虑时:②坚持的天数=(剩余粮食储备*粮价)/(卖粮所得-购粮消耗)。

    由以上算数得出:当③(卖粮所得-购粮消耗)=(剩余粮食储备*粮价*地摊生意进账)/(剩余积蓄-剩余粮食储备*粮价),剩余积蓄消耗完的那天,剩余粮食储备也消耗完,这是少年考虑过的情况之一。

    检验:

    以③替换①、②中的(卖粮所得-购粮消耗),等式成立。

    得到坚持的天数=(剩余积蓄-剩余粮食储备*粮价)/地摊生意进账

    但显然,如果不能扩大剩余积蓄,这个情况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经过开店前的精密筹划,确定好每日购粮的人选以及照看店铺生意的人选,将大小事宜准备妥当,检查一番后。

    一间由民宅简陋装修来的米铺,正式开业。

    当天,便有大量短衫帮、红裙帮的人员前去购买。

    他们大多是人力车夫、搬货苦力或小摊贩的家人,碰到低价粮,赶紧前来抢购。

    卿如誓一边通过排长队、限量购买的方式,控制流量与消耗。

    一方面派人去其它米铺,以正常市场价格,购来粮食,补充库存。

    到夜晚,再进行算账,继续自己的计算。

    做生意,顺应趋势能成功,是因为站在风口,俗称天运。

    只有顺应趋势的同时,还经过周密的谋划,才是天运中的捷径。

    能从一众站在风口的猪中,飞的最快最高。

    ……

    ‘累!’

    卿如誓坐在椅子上,时间已到深夜。

    换做平时,他已经过几轮训练,现在该是休息的时候了。

    ‘开店太耗费精力,拖慢我修炼进度,’少年喝了杯凉茶,内心有些着急:‘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清楚自己经商的目的是为了赚取修炼资源,无论如何都不能本末倒置。

    伴随着隐约的担忧,卿如誓简单洗漱之后,沉沉睡去。

    ……

    “张老板,你这儿的粮价怎么还没降?这么贵?”

    一日,官溪路街角的米铺老板,撞上熟人来买米。

    两人搭话时,对方说出让他笑掉大牙的事。

    “你嫌贵我还嫌贵呢!”米铺老板看着铺子里堆积的各类粮食,苦笑:“就是愁销量,我也不能赔本啊,您要是有便宜点的渠道介绍给我,我当场给您改价。”

    “可东旺的一间铺子,米价就是比您便宜,大伙儿都在抢呢。”

    “什么?”张老板一愣,面带疑惑:“东旺的米铺?怎么没听说过,新开的?”

    “一准是。”

    “嘿——”张老板不见怪了:“新店开业,当然降价销售了,我这儿您还是担待吧,上头不降,我哪儿敢降。”

    “说实话,要不是人家限量购买,我今儿也不来您这。”熟客心有不满,身为外行,他理当认为粮价最近回跌,嫌张老板贪心。

    “您这话说的,好像我故意抬高价挣你钱似的,人家新店开业,赔本赚吆喝懂吗?”

    “可人家开半月了,一直比你这儿便宜,算了,给我来三斤,”来人阴阳两句:“最次的。”

    米价猛涨,该警惕的早就准备好储蓄粮。

    现在还买粮食的人,内心认定过不了多久,粮价就会下跌。

    都是买一点吃一点,绝对不买多。

    张老板奇怪了,给人装米的同时心里嘀咕:‘开店半月都在卖低价粮,我得去看看,指不定有新渠道。’

    没过一会儿,他让自家孩子看好米铺。

    换身行头打扮,来到东旺,沧浪城的卸货码头。

    本以为不太好找,可没想到刚踏足那里,随便一扫,就看到排长队的购米队伍,内心咯噔一下。

    ‘坏了!难怪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差。’小跑上前,伪装成买米的人员,排队时和旁边人搭话,打探消息。

    “张老板?!”忽然,一道熟悉的声音吓了他一跳。

    前方相隔三位之人,压着嗓子,偷偷把两撮胡子撕下,看着他。

    张老板立刻认出对方,城旗【云米铺】的万老板:“您也来这儿买米?”

    “少来!”对方满脸不屑,换位到张老板跟前:“咱俩什么目的非得点出来么?”

    “这生意好啊,”心照不宣,张老板满脸羡慕:“我哪儿惨淡的不成样子。”

    “谁不是呢?都怪这家米铺掌柜,搞什么低价竞争,扰乱行情,”万老板说着:“咱们两个半聋子,算是知道迟的,老街角的孟老板一伙儿已经来过,天天派人在这里盯着呢。”

    “盯什么?姓孟的也贪这点小便宜?”

    “你真是活该赔钱,”万老板埋汰一句,一脸不屑:“等倒闭呗!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赔本赚吆喝,万一他没吆喝起来却提前倒闭了,我们再趁机收购,不正是坐收渔利?!”

    “哦——,”张老板明白了,却又摇摇头叹息:“干脆去我那儿收购呗,还能便宜点。”

    “得了吧,您那儿门口光剩下鸟儿拉屎,谁要啊。”

    两位米铺老板跟着长队一路闲谈,从近期状况到城内局势,都得出沧浪城治安会日趋下降的一致观点。

    这也让他们更好奇,风口浪尖上还敢开店做生意,不怕帮派捣乱的新开米铺老板是谁?

    又有什么背景。

    花了许久时间,两人排着长队总算轮到。

    一进门,看到五大三粗的店小二,还有货架子上搁着的砍刀,心理明白半分。

    “你们老板是谁?”张老板谄笑着,他中年发福的身躯、配一身灰色长衫、一双手却比三十岁的女人还嫩:“可否引荐一二?”

    “我们老板一般不见人,你们是谁?”店伙计就是卢寻舟派来帮忙的打手,他们只管干活,不与人交涉。

    “我们两个也是做生意的,就在……”

    “那你进去吧!”万老板正抢过话介绍,却被对方直接打断。

    “呵——”走进里面的两人惊奇:“这么容易?”

    “老板说了,要是碰到生意上的客人就放进去,走廊左边的房间就能见到他。”

    刘、万两人深入之后,很快便见着这家新开店铺的老板。

    说实话,打从心底一惊,万没想到背后之人,竟如此年轻,是一个少年。

    除眉眼极为锐利之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寻常。

    “万老板、张老板。”简陋的客房,三人聚于一张四方桌子,卿如誓为客人倒上热茶。

    “你认识我们?”张老板意外,他确定这是与少年第一次见面。

    “仰名已久,”少年需派人前往各米铺买米,又信不过混帮派的,所以在暗处观望过几次:“而且两位不来找我,我迟早也要去找你们,确切地说是张老板。”

    “哦——?”一身富态的张老板眉毛一挑,脸上挂着一丝笑意:“倒不如说说原因?”

    “我想收购您的米铺。”

    一句话,惊的云米铺老板内心发跳:‘这小子哪里来的本钱?’

    “哈哈哈哈——,”张老板双手互搓,一脸兴奋:“我就说今天早上左眼皮乱跳,在这儿等我呢。”

    “阁下收购米铺,此处生意作何打算?”万掌柜提问一句:“难道是想搬家?”

    “我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少年面带微笑,他以这家【旺铺】为担保,从其他生意人手里借钱,承诺一月至少三分利。

    就是模仿他前世常见的经商手段,以高利率、高回报来吸引投资。

    然后再用借来的钱,收购张老板的米铺:“并不打算放弃这间旺铺。”

    “你哪里来的渠道?”

    “不便告知,”说完之后,卿如誓微微后倾,表现出并不着急的模样:“我听闻张老板有意向转让,正好省得我找,刘老板要是也有意向,我们也可以谈谈。”

    “你我正好撞上,我那间铺子……”张老板话题上口,如推销一般讲出大堆好话。

    少年静静听着,就当满足他的倾述欲望。

    既然要干大的,卿如誓就得用上一些,跨时代手段。

    他用集资手段来吸金,再用吸来的钱去收购店铺,投资与帮派挂钩的高回报行业。

    比如短衫帮一直想效仿黑水帮等帮派开设赌坊、放高利贷,但由于本钱不足,还在筹备,卿如誓可以把吸来的钱给他们投资。

    但现在,少年自己的本金都太小,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力期,所以才从米铺老板这些人身上开始。

    有人盯着他这间旺铺,甘愿借钱给他并求他还不起,毕竟人家要的是他这间铺子。

    而少年正好缺钱,去赌一把。

    “人总是要吃饭的,这些米就算一时半会儿卖不出去,但总该有卖完的时候,您说是吧?”

    三人简单相谈之后,移步张老板米铺。

    卿如誓看着比自己那儿好太多的环境,顿时觉得这才像做生意的地方,点点头:“环境不错,就是人太少。”

    “额——”笑容微微僵住,人要是多张老板才不会卖呢:“您开个价吧,我们慢慢谈。”

    换上正装的张老板叫自己儿子备好地契,同时确定了一并转让的还有购粮渠道和近些年的账目以及未销售完的米。

    “第一:城内局势愈渐复杂,像我们这种开店做生意,迟早受帮派影响,从您的角度出发,早脱手早安全;

    第二:客源非常重要,阁下的米铺门可罗雀,我要想提高,还需经过一系列营销手段,这需要花钱,甚至会被帮派盯上;

    第三:阁下的供粮渠道,价钱稍高;

    第四:这也是最重要的,是您向我推销,而非我向您购买。

    我说清楚了吗?张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