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民的崽 » 童年3

童年3

    “叮铃铃、叮铃铃……”

    午饭开餐,各教室的门几乎同时打开,大家仿佛饲养在马圈里的骏马突获自由,奔腾而出,锅炉房瞬间成为第二战场,抢啊、骂啊、叫啊、喊啊,任凭厨房大妈勇士般手执铁勺把持大门,终究无力以一抵百,索性放弃,当然,撤离时不忘痛骂几句,

    “你们这些屋里没吃过饭的,生怕饿死你们啊?别把门挤坏了,蒸柜抽出来慢点,烫的很……”

    等我挤进去,口缸里米饭上仅剩下两个蛋印,这?唉,来晚了。

    幸好是捡来的,不至于太失落,但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

    “谁偷吃鸭蛋的我咒他以后生小孩变鸭子。”

    话音刚落,旁边传出了比我还大的声音,

    “谁偷我鸡蛋的以后生女孩长小鸡鸡。”

    我扭头看去,一个戴着小眼镜的高年级女生,从她的穿着打扮就知道应该是不愁吃穿的人,但女孩子能骂出这样的话,连气愤不已的大妈听了也笑出了声,我也找到了平衡,算是偶遇落难之友,当然,瞬间也悟出了点道理:

    啥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捡来以后也可能不是你的。

    当大伙把饭菜端到教室,自然就开始比划,瘦子总喜欢用直溜溜的眼睛瞅着胖子的饭盒,痴呆的目光和嘴角的口水配合得不出声大家都看出来羡慕嫉妒,当然,他很快就忍不住感叹,

    “哇,你家吃扣肉啊!”

    胖子一听,头一下昂得老高了,抬与不抬差球不多的双下巴扯着整个喉咙,毫不傲娇的说,

    “我老爹昨天从海城回来,带了好多好吃的,家里煮了有十一道菜,我今天就只带了扣肉、红烧肉、酿豆腐、血鸭、剁椒鱼头。”

    “你家真有钱,我们拼一下伙怎么样?”

    “就你啊?瘦子,你家每天只吃老三样油豆腐、辣椒和白米饭,从来没见你吃过肉,你拿什么跟我拼?我只跟有肉的一起。”

    于是胖子周围很快聚集了几个小跟班,我跟小哥的口杯里也只有油片豆腐跟剁辣椒,我是看不惯胖子的傲气,对着瘦子招招手,

    “来来,没肉的过来,我们拼素菜,我这还有恐龙蛋呢?”

    小哥也凑了过来,

    “就是,吃肉有啥用,光长下巴不长脑的。”

    “你说谁呢?”

    “我说没脑子的人,你是吗?哇!好吃的恐龙蛋啊!”

    这时跟着胖子那几个人也变卦了,

    “哪里?哪里?我们看看。”

    “切,你们……”

    “叮铃铃、叮铃铃……”

    放学了。

    相同的路反着走,呈现的却是不同的景象,乡间小道、马路、国道瞬间挤满了欢快的学生,与车、牛、狗等交织在广阔田野间,在蓝天白云和飞鸟俯视下汇聚成一片和谐、美丽、活泼的画面,我和小哥随着人流时不时走走停停,摘花扯草,嬉笑打闹,兴奋不已……

    “糍粑,糍粑,你快点,太阳要下山了……”

    小哥坐在牛背上优哉游哉、左摇右晃的吆喝,如若再递上一根笛子,就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逍遥自在了。

    我正在蹲茅厕,透过缝隙大声呼应,

    “要得,来了,”

    急忙撕下课本中的纸片,抬臀低头之际,瞟见坑下几只蛤蟆圆鼓鼓的瞪着大眼睛,我心想,你们有你们的地盘,上面是我的地盘,我又没越界,瞅啥瞅?眼神也太不友好了,还想干架不成?索性在肛门来回拉擦几下,瞄着把纸丢下去,哟!还纹丝不动。

    又撕了一页,继续擦了擦,五指一抓,揉成团再次丢向它们,由于用力过猛,虽然成功的驱离了一两只“敌视者”,但上身起伏太大,踏着的木板翘了起来,差点失足掉下去,偌大的粪坑是一个高大的木桶合围而成,里面的东西干湿不分离,要是下去没人来救会折腾到“屎”,那就真的与蛙同坑,成为“粪底之蛙”了。

    出了茅厕,擎着拴牛绳跑到牛栏,一根一根抽出门档,一踏进去就踩了牛屎,也顾不了那么多,在铺满的稻草上戳了戳,抓住牛角把栓从牛鼻子里插进去,这牛知道可以出去溜达,亦或饿了,毫不反抗,仅入鼻时条件反射的扭了一下头,鼻孔“噗嗤”一声。

    胜利的牵出牛棚,跟着的还有好几只调皮的牛虻,有的趴在牛背上,有的吊在牛的蛋蛋下,有的绕着我头顶“嗡嗡”的挑衅,我双手一拍,这些东西反应利索,一下退到一米远,我急忙趴上牛背,扬鞭往牛屁股上一抽,顺着小路追赶小哥。

    那阵势,全村有几十头牛,迎着即将隐藏于山背的夕颜向颜公岭前行,牛路上的歌声顿时抑扬顿挫的响彻山谷之间,

    “唱山歌类诶诶诶诶,这边唱来那边和,呵呵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呵呵湾有多……”

    到达山脚,大伙把绳往牛角上一绕,屁股一抽,牛欢快的奔着草多的地方去了,小哥则带着我和小伙伴们向山顶冲去,边跑边喊,

    “谁最后一名就是傻蛋。”

    大伙气喘嘘嘘、头顶冒烟般的爬到山顶,站在最高的石头上俯瞰着整个天妃镇,一边欣赏着错落有致的村落与田间相融的美景,一边毫无逻辑发疯式的呐喊,

    “啊,我要跳出农门。”

    “啊,我要考大学。”

    “啊,我要当解放军。”

    “啊,我喜欢周慧敏。”

    “啊,我要娶白娘子。”

    ……

    其中有一哥们词穷,实在没得喊,竟然来一句,

    “啊,我要吃牛粑粑。”

    大家瞬间无语,都往地上吐口水,

    “呸”、“呸”、“呸”,

    头也不回的往山下跑,留下尴尬的他傻笑着咽着口水,摸着后脑勺目送着大家,醒悟过来急忙连滚带翻的追赶队伍。

    下了山,几头凶狠的牛斗得不可开交,大战几个回合,不占上风的就跑开了,小伙伴于是分头找牛,而小哥家和我家的牛总是能够战斗到最后,这两个畜生仿佛羡慕咱俩兄弟的感情,总是反而行之,惹得小哥每次都骂,

    “你们牛什么牛?再斗小心我斗死你们。”

    我就在一边打趣的说,

    “小哥,你又不是牛,怎么斗得过他们?”

    小哥更气了,骂到,

    “别说风凉话了,赶紧把你家的牛拉走,没看到这两畜生眼睛都斗红了,要准备血拼。”

    我一看还真是,自己家的牛头皮都刮掉一块,然而还是占了上风,牛角死死顶着小哥家头,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按在地上摩擦,两头牛嘴巴都吐着白沫,插着栓的鼻子“噗嗤噗嗤”喘着大气,要整出个你死我活的节奏,我突然又悟出了个道理:

    吃饱了撑的,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