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民的崽 » 中学7

中学7

    回忆起他们的那时候,读书真的是一种奢望,早早就给地主家放牛,就为了换点儿吃的,

    全村有几十户家里揭不开锅,只能用红薯充饥,爷爷家里有四兄弟,活活饿死3个,然后9岁的时候爷爷的母亲也因为没钱治病走了,仅剩父子俩相依为命。

    奶奶家情况也一样,在她出生后已经有了3兄妹,后面再生因为养不活只能送人,奶奶的父亲在他5岁的时候也得病去世了。

    两位老人家都说是毛主席救了全国老百姓,是党让大家过上了自由的生活,他们也鼓励我和姐姐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考大学,入党,父亲看两位老人家说着说着眼泪都要出来,于是提议大家再次碰杯,轮到满满开始侃他今年是怎么赚的钱,明年要赚多少钱,大家都笑话他牛吹到天上了……

    吃完饭,父亲就带着我用熬好的米糊贴对联、门神,并挂上两个大大的红灯笼,尔后一家人围着门前院子放起了烟花,

    随着闪亮的烟火腾空而起,到达极限后在天空炸开,散发出无数颗星星点点的璀璨光芒,所有人仰着头欢呼雀跃,无不期待着明年的日子更美好……

    大年初一,一大早父母就带着我和姐姐拿着鞭炮前往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拜年,

    一路上无论碰到谁,都免不了相互问候,遇到长辈时会说,

    “新年好,恭喜发财!”

    见到老人家则改口,

    “新年好,祝您越老越红!”

    路过每一家,但凡看到的人家都会追着把糖果往我和姐的包里塞,我们当时想,出门太急,应该穿个大裤兜就好了……

    后面三天都是在走亲戚,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相互品尝着各家的美味佳肴,畅聊过往琐事,好不欢快。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父母所在的工厂初五就开工,于是初四那天,我和姐姐在仁德坪又经历了一次难舍难分的情形,

    看着父母乘坐的车消失在村口,我们内心无比痛苦,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结束这种分离,

    父母一走,替爷爷奶奶干活的任务自然落在我的头上,爷爷的脚得了风湿,长期走路一瘸一拐,奶奶闲不住,什么活都想干,不是去种菜的路上,就是在捡柴的山上。

    两位老人家还总是把家里的田都包了自己种,搞不过来就会把嫁到隔壁村的几位姑姑叫回来帮忙。

    天上即便下起了春雨,但村里的广播还是响起了号召家家户户去修坝的广播,

    我是第一个到的,大概早上八点半,也是唯一的学生,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去晚了,结果等了半个多小时才陆陆续续、零零散散的到了十几个人,

    有腿脚不方便拄着拐杖的,有边抽烟边咳嗽不止的,有一边吐口水一边骂人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个个到了以后怨气冲天,比对着谁谁家没来,自然干起活来就没有什么效率,

    我回想起以前村里的关系,那是多么的融洽、和谐,只要谁家有个事,吆喝一声,只要村里有什么需要,大伙都会停下自己的活,

    然而现在,我也只能看在眼里,其实怪不了这些留守老人!他们老的老,病的病,村委会也无奈,总不可能让在外打工的人回来,

    第一天大家一边干、一边说着泄气的话,不到一个小时就都散了。

    我还是第一个到,来的人就更少了,大家一商量,都回去吧,怕是搞不成了,当然,几位老人家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

    “糍粑这小子有出息,读书好、孝顺、能吃苦,今后一定能干大事。”

    我只能笑笑,想起了以前父亲跟我说的,要能干农活能吃饭的时候,

    老一辈总认为只要勤劳就能致富,却终究抵不过年轻人出到外地去赚快钱,种地的人越来越少,这到底是因为他们的观念错了,还是这个世界变了?

    一部电视剧的热播,使我似乎在里面找到了答案,天江源的男青年听着,

    “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很纯洁……”

    幻想着外面不仅有钞票还可以带回来漂亮的外来妹。天江源的女青年则听着,

    “一样的天,一样的脸,一样的我就在你的面前……”

    仿佛出去就能遇上心动的老板,当上老板娘从此衣食无忧……

    还有一部分自负的农民崽,觉得自己不需要读书,也不用靠干农活,出去就能混出个样子。

    大量天江源的青壮年加入了打工潮。

    劳动力外流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年轻人为了逃避计划生育。

    天江源县头一年被省市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县,政府很想保持住这份荣誉,成立的计划生育服务队。

    农村人骨子里的观念是

    “若不生男、家不可传,若只生女、祖先怪己,”

    于是跑去外地,等小孩生出来再想办法上户口。

    县政府不得不考虑对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困境,比如加强计划生育知识宣传,扩大县城中学的招生比例,新建职业技术学校,鼓励民营企业贷款,支持乡镇特产销售等等,希望能够留住点人。

    同时与邻县共同修建的天越边贸城,投资了上百万,竣工那天还请了不少民间艺人前来助阵表演,并给每个村分配指标要求动员一定数量的打工仔打工妹回来租门面做买卖,

    结果没坚持二年,因为运输成本高、老百姓购买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外县资金撤走,店面陆续关门,大家又不得不跑出外地谋生。

    县政府即使加大免税免租力度,也阻挡不了偌大一个商城只剩下几个老百姓摆摊卖猪肉,后面还一度成为打牌的窝点,可谓凄惨。

    边贸城位于县城的东南角,与之相反的是县第一中学,本来毫无瓜葛的两个地方,却开始牵扯不清。

    一中作为天江源的重点中学,随着近几年的不断扩招,教学面积和资源配套明显不足,

    为此县教育局申请将校址移至城东也就是边贸城这个位置,

    然而招商局早就瞄上了那块地,政府也是一心想着怎么样尽快留住劳动力,从而拒绝了移校的提议。

    回到学校,继续求学的我,却情窦初开的喜欢上了一位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