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民的崽 » 中学13

中学13

    陈老师的话是真诚的,也是感人的,那一刻,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的真实想法,但我看到了作为一名“为人师表”该有的品质,拥有的大爱,甚至仿佛她是在对我一人所讲,使我心怀感激,记念一生。

    因为听得太投入,导致陈老师在布置当天的作文“读《变形记》有感”后,我却写跑题了,

    后面上的英语和数学课只字未听,一口气写了《后进生之告白》交给了语文课代表,

    未曾想到,第二天的语文课,陈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把我的文章念给了大家听,并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聪慧的她并未公布我的名字,只是肯定的说,

    “如此之后进生可教、可盼、可成才也。”

    我听后心如含蜜,小哥送的《论语》自己读了五遍才算懂了些许,就在陈老师面前班门弄斧了,实属不该,

    但确属真情流露,庆幸仁慈的老师毫无嫌弃、赞许过嘉,

    后进生之告白

    吾,后进生也,卑,苦,皆有。

    非吾不学,非吾不竭,实乃愚拙。

    孔夫子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奈吾为,知之甚少,不知其多,常以不知假已知。

    孔夫子又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奈吾为,学而思无解,思而学无望,苦不堪言。

    听闻师举悲例,惜,憾,痛兮。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何必伤身如此?若要自伤,何不学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

    幸遇师陈(陈老师),循循善诱,教吾以德,博吾以文,约吾以礼,劝吾以仁,激吾明志。

    假以时日,吾愿遵夫子,志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奋斗不已。

    陈老师虽然只给我们上了两周的课,却传授了很多不一样的知识,与大家探讨了学习的最终意义,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孝悌的表达方式,人生目标的合理规划,兴趣爱好的积极培养等,

    充分体现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让大家受益匪浅,无不怀念和眷恋。

    在陈老师代课的最后一天,与同学们道别后,她把我单独叫出走廊,递过来一本《三重门》,语重心长地叮嘱我,

    “无需理会别人眼中的丑与美,而要坚持自己内心的真和善,无需纠结眼前的得与失,而要规划前路的长和远。

    晚上我做了一个幸福的梦,梦见十年后我在某个大城市当上了一名优秀的医生,拥有了大房子,奇怪的是已逝的外公也出现在梦里,同外婆、爷爷奶奶,父母与姐一起其乐融融的吃晚餐,

    尔后老人们欣赏着窗外城市的夜景,我和父母、姐围在一起打起了麻将,父亲输了钱,想赖账,被母亲揪着耳朵不放,不得不把输的一块钱拿出来,我和姐姐捂着肚子笑……

    然而梦是好的,现实却很残忍,本以为遇到了陈老师这位伯乐,我即便学习不好,但也能找到自己的可取之处。

    无意间听到的消息让我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熄灭,陈老师这个月底就要去进修,然后直接去市一中报道。

    不舍之余,我还是替陈老师感到高兴,优秀的人总是不断进步,去到更好的地方,体现更多的价值,自己又何必悲伤,在心里为她祝福吧!

    终于熬到三天月假,一下车我第一时间赶去爷爷家吃饭,然而奶奶却不在,原本爷爷还想瞒着我,小堂妹不小心说漏了嘴,奶奶住院了,

    我于是随便扒拉了几口饭,便一路狂奔到镇医院。上了住院部三楼一号房,推门进去,小姑坐在床头,正在替奶奶盖被子,看着脸色苍白的奶奶半卧着,我轻声地叫她,小姑则起身示意我坐下。

    了解了一下情况,奶奶说她什么都不想吃,昨天吃了一些就吐了出来,今天倒还好些。她还叹息道,

    “唉,今年咱家怎么这么不走运。”

    我急忙安慰她,

    “明年一定走运。”

    其实我心里无比难受。一年来,满姑丈砍树被砸伤住院,满叔娘在外地打工被烫伤,大姑的儿子玩炮竹炸掉半截食指,小堂妹误吃了老鼠药送去抢救五个小时才脱险,而奶奶又因肠胃炎住院。

    三天月假,我的任务就变成了照顾奶奶,第二天,三位姑姑帮奶奶占了卜,据说是被一个外姓的小鬼缠住,喝了神药就没事了,

    这所谓的“神药”其实就是一些天鸡观花,红枣子等配上开水,还说今年倒霉,明年就转运,等74岁那年又有一次。

    当时奶奶听了笑着对我说,

    “今年64,到74岁可以当太婆了。”

    我本不信这些迷信,但为了安慰奶奶,也只能回答她,

    “奶奶,一定会的。”

    或许是心理作用,但我想是打针的效果,奶奶第二天就好多了,在外面给她买的小笼包和粥一口气就吃完了,还说没吃饱,我笑着说,

    “我再去给您买两个大包子回来,”

    奶奶摆摆手,

    “不用了,留着肚子晚上吃点好的,你爷爷肯定会炖鸡汤送来的,”

    奶奶边说边半躺着用手去擦嘴,我急忙拿起纸巾给她擦了擦,

    “现在的日子算是越来越好了,大家不仅吃上了猪肉,鸡、鸭、鱼、牛肉什么的也能在过年过节买点,以前可苦了,

    你爸妈他们那时候经历过的,特别是搞集体的时候,一开始还好,到了后面大家磨阳功,做事不积极,再遇上个旱灾什么的,颗粒无收,吃不上饭啊!很多人得了水肿病没法治,死了不少人。”

    奶奶边说边躺了下去,语气也比之前更加轻缓,

    “你爷爷9岁时没了母亲,而恰巧我那年5岁没了父亲,我们结婚什么都没有,直到你爸出生,你爷爷后面在大队当会计,终于换得一点点米,但拿回家为了吃得久一些,只能熬成很稀很稀的粥,你几个姑姑和满满之所以长得不高,就是因为从小缺少营养……”

    奶奶生怕我听不到,于是翻过身来,

    “粥里加点红薯,那就是当时最好的东西了,有一年村里死了几十个人,几乎家家都有人走,即便这样,我们也相信毛主席,相信党能够带领我们过上好的日子,因为我跟你爷爷经历过抗日战争和内战,比较起来那才叫苦,日本鬼子打过来的时候,我们都躲到颜公岭的山里头,几天几夜不敢下山,靠吃树皮、挖草根熬过去,回到家啥也没留,房子倒了、庄家毁了,好不容易熬到小日本投降,结果全村好多壮丁又被国民党抓走,自己人打自己人去了,剩下老弱病残,饿死的人就更多了。”

    其实我很喜欢听爷爷奶奶还有外婆讲他们以前的过往,老人家记性已经大不如前,说完又忘,忘完又说,当然不管他们说多少次,我都会静静的听着,

    我知道,这是老一辈一生的回忆,或许痛苦、或许悲伤、或许快乐、或许难忘,而我也不想突然哪一天,像失去外公一样失去他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他们所承受过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想都不敢想,可能再也遇不到的事情,但他们所遭受过、遇到过的欺辱、压榨、饥饿、残冷、贫穷、无奈、仇恨、失败、解脱、自由、奋进以及死亡等等等等,都值得这代人和世世代代中国人反思和警醒。

    当我看到奶奶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急忙拿纸给她擦干净,然后安慰她,

    “奶奶,您休息一下,我去问问护士下午还需要打吊瓶不?”

    于是走开了。

    掩门的时候见奶奶已经闭上了眼睛,应该是困了,索性打开手中的《三重门》,靠在走廊的栏杆上看了起来。

    打开第一页,是陈老师写下的清秀而不失刚健的赠语:

    后进当奋进、卑苦当磨练、仁义当永存、颜(言)志在寰宇

    陈玲赠颜孝

    老师真的用心了,我越往下看越发感觉自己就是林雨翔,而陈老师则是马德保,

    我后面知道,陈老师不仅是学校的团委书记,还兼任天江源文学社社长和“相伴之声”播音社社长,如此之优秀,我对她的崇敬又进了一步,可惜这么优秀的老师就要离开,未免又伤心起来。

    随后的两天,只要是几位姑姑过来,或者奶奶困了,我就靠在外面的栏杆及坐在走廊,一口气把《三重门》啃完,睡觉就靠着奶奶病床边的凳子打个盹。真的很钦佩,也很羡慕韩寒的个性与选择,

    我想,自己是否也可以走一条像他这样的路,写出他一鸣惊人般的“杯中窥人”和《三重门》来,

    答案是否定的,我拥有什么?才华?个性?还是抛舍一切的勇气?想到在外吃苦的父母和姐,想到三位老人家,我急忙把自己拉回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