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诗语词曲 » 2. .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2. .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五岁即熟读了先秦诸子百家及《诗经》《离骚》尤其喜欢诵读诗歌,七岁能写诗。他们家园的中书楼仿佛是他成长中依赖的地方。那一摞一摞的竹简,娟书、纸质品的书籍一篇篇留着他的成长的印记。除了夫人管理俩人的起居饮食事宜,家中请了一位年长博学的先生,姓章,是前朝探花及第者,后因不满武氏一族隐居这山中的,与李夫人家里有世交之情,老先生学识渊博,疾恶如仇,仕途失意,终身未婚。一心想让弟子李白青云直上,出人头地。十几年如一日地将那座书楼的书籍里的知识细嚼慢咽后吐给李白咀嚼似的,李白得益非浅。

    那李白的亲娘更是朝晚夕阴的载歌载舞陪伴着儿子读写。李白身体里不免流着这个西域美丽女子的血液,时常会见到她浪漫洒脱的抚媚的身姿在自己眼前晃悠,也许就是刺激了他对诗歌的热情。更有他的陪读的玩伴,那个周银妹,也许知晓自己的身份背景,从小见到夫人的严峻的面孔,生活在拘谨里面。时时刻刻察颜观色,唯恐逾雷池半步。倒也是锦衣玉食,没有被嫌弃。

    一座书楼分上中下三层,一层里多是竹简制作的诸子百家,让两个孩子入驻一层,那教授的章先生认为,让小孩从小学习礼仪,为人处事的道理,使其理智思想细腻。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先生坐上,两个小孩左右分开而坐。听着先生解读文章,然后让他们读诵至出口成章。读过十年有余。

    那女孩儿尤对诗词有兴趣,长至十四岁时,如塘里的初荷,长得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的身材,面若春桃。亮额,青丝复郁。细眉嫩眼,皓齿明眸。因为夫人终日的调教,少有笑容,沉稳冷静。有一天她写了自己的诗,递给夫人欣赏:

    半园桃花半园绿,小雨初入桑植家。去岁扬梅初靑时,己入陶坛酿酒家。

    明明是一首写那农家的平常生活之状态,那夫人见了满面愁容不说叱道:“女孩儿家读书习文只是装点生性,应该更加稳沉有礼,克己。凭的写什么诗呢?”

    原以为夫人会称赞,谁知道被迎头撞上一顿发火。这一燃烧就是将她推出李家。嫁与一户尚还富有的人家去作妾室。临行前对周家人千恩万谢。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淀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十六岁的时候,这天他的从小玩到大的伴读周月妹被夫人打发出嫁了。多年以后李白为她写下这首诗。

    临了,见到那发小的玩伴被簇拥着推上了大红色的花轿时,李白心若刀绞一样。满腹经纶诗书礼仪,怀揣大鹏展翅高飞的仕途之梦的他

    这一年李白十七岁,满腹才华的他,形若仙鹤风雅卓卓,肤如凝脂面若青果,黑发如丝、二目如星。举手投足之间翩若惊鸿。成为人见人爱仙子般的青年,可他是心智单纯,不谙世事。他的老师告诉他:“凭借你的学历与才华,不必去苦苦地到处乡试中举赶考,我与你母亲的家学渊源深厚,我写一推荐书给知交,让他向皇上举荐人才,必有大用场。我这知交就是当朝的大学士贺知章。”

    这天李白终于告别家人背着行囊踏上征程,第一个要去的城市自然是长安都市拜见那贺之章,他将先生的推荐信揣在怀里。从蜀山出来沿江而下:这一日到达巴地,租了船,风雨中路经三峽。一日宿岸边一山中白帝庙夜晚不寐,扶栏望月怀远。第二日晨光微薄下白帝庙再登船下江,只身一人站立船头,穹顶灰暗,两岸狰狞。仰面望那山峰仿晃若利剑锐利延绵不绝遮挡日月。峭壁黑沉,草木无生。群山中哀嚎声此起彼落。不禁诵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船出峡口又见一山顶绝壁倾泻瀑布,云蒸霞蔚: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路辗转到了京城长安。初出茅庐年少轻狂,心里想既是到了这个繁华的地方,自己何必就先去找那贺知章呢,万一被他推荐入朝为官自己糊里糊涂的就去什么地方述职,还不知道这若大的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再说自从发小周月妹被自己养母糊里糊涂地嫁给了不知什么地方什么的人家后李白开始喝酒,一喝一个醉,不醉不罢休。三岁相见,一直同窗读书十年,不离不弃,虽然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才见她长成形,一朵娇羞的黄花就这样被无情折断,或许已经成泥。他的身心已是受到巨大摧残。只是他在酒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