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诗语词曲 » 6玉树琼枝烟作梦

6玉树琼枝烟作梦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正欲离开书楼见那娥英到了花亭推开花朵重叠的门侧身鱼贯而入。国主大喜。便立即走下书楼,悄悄走到了花亭外面,好奇里面的人儿,把面颊贴到门边偷听里面动静,先是无什么声音,听了一阵子,心里想既然她翩翩而来必有准备,想要知道她此刻的心情,故做镇定。又过了一会儿,听见她娇嗔而道:“不是说了在这里面吗?为何又来了不见他呢?”“我在这儿哩。”那国主低声招呼道。又听她喃喃低语,言语不甚清晰。这国主己是情不自禁的时候,忘了花门在哪里竟一头冲进花丛,这亭间原本狭小,四面又鲜花堆积簇拥,国主身体冲撞进亭间撞了那女子一个满怀……

    事后,那国主说道:“我是三生有幸,上天赐给我们的爰恋”。

    花明月暗笼轻雾,

    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娥英整理好衣装忽然口里读道。国主立即说道:“碍着你姐姐正患病中……我将那湖畔的敲了建我们的寝宫出来,侍女用奉与你姐姐的一样的。”这娥英听了高兴起来,二人携手走出来,回往那花亭已经没有了形态的一遍凌乱。走进书楼的二层,这里原本就有寝室,二人又和衣躺下,直到第二日日上三杆。

    再说这宫里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时间将那娥英视为主子一样对待。仿佛那病卧床中的王后成了多余的人。国主李煜更是一改常态地欢喜起来。那王后的寝宫那里还有心思光顾呢。

    不久那湖畔旁伫立起一座精美辉煌的宫殿建筑来。这国主一个人下了朝总是匆匆忙忙往那新建的寝宫里跑。

    娥英的寝宫落成典礼暨一切仪式都免了。这是国主李煜的吩咐。在他心里王后娥皇还是在病卧之中未愈。再说唯一的王太子仲寓已经渐渐的长大,在他心目中的母后是娥皇,如若自己太过分,怕引起父子之间的感情距离产生。于是乎便是如此美好的事情只能静静的进行着。再说这娥英的寝宫也是非比寻常的繁华,所有的寝具,用品、家俬无一不是按照王后的规格选用的。

    是日,二人睡意朦胧中,晨鸡偏又早鸣。这国主与娥英正是缱绻……气恼不过,传话下令宫中一律不得有鸡鸣声。从此宫中的早晨清斯雅静一片。即使是己经大白天了,那国主依然身着便服。朝堂上若无要事,他是不会去的地方。那朝堂的国事仿佛与他无干系似的。成日里就与娥英缠绵悱恻之中。在他心里,山河破碎,国事己去,自己不就是图一个自己的快活吗。

    有一天,正与娥英园子里踏青赏花,听见侍卫来报告说:“那宋朝皇帝赵匡胤又差人来催国主进宫去。”“不就是上贡吗?把那库里的金银珠宝送些上去吧。”于是差自己的弟弟亲自去那宫中库里选择财物宝贝,令他前往大宋朝廷进贡。

    且说这国主的唯一的弟弟李从谦原本是国主李煜任王太子之后,他父母的老来得子。李煜父亲去世继承王位后很是善待这个小弟,一日李煜与这个兄弟对奕,其间李从谦读诵自己的作品:

    竹林二君子

    尽日竟沉吟

    相对终无语

    争先各有心

    恃强斯有失

    守分固无侵

    若算机筹处

    沧沧海未深

    在国主熏陶下喜欢诗词歌赋棋艺。李从谦下围棋作诗都有巧思,李煜常常称赞。性格倜傥,善于书法,李煜喜欢,封他领地,加封鄂国公。此时此刻的鄂国公己经是一翩翩年轻人,长得风采动人。是国主最为信任的心腹之人。

    李从谦走后,国主李煜心中又无添些许烦恼,一日坐在花园里的椅子上将那娥英搂入怀中念道:

    浪花有意千里雪

    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

    快活如侬有几人。

    这日,娥英晨起,梳妆,那国主李煜帮她拿着镜子,二人日夜情意缠绵。国主几乎都在这里留宿。

    又有许久没有理政了。也未听到弟弟李从谦的任何消息,心里急,在寝宫来回度步诵道: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且说此时正在宋廷皇宫里,大宋皇帝赵匡胤正在欣赏一幅《将军卸甲图》,图中的将军昂藏六尺有余(唐宋一尺约30厘米),身材伟岸,孔武有力,上身袒露,露出一身的虎形花绣。赵匡胤一边看,一边赞叹:“这画家不愧圣手,才将林将军画得如此形神兼备。唉,只可惜这一员虎将不能为我所用。”未几,内侍来报:“江南贡使李从谦善到了,正在大殿等候。”赵匡胤一听,立即朝大殿走去。

    这大宋开国皇帝皇帝赵匡胤,小名香孩儿。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出身武将之家。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广顺三年(953年),郭威养子柴荣(后周世宗)为开封府尹,赵匡胤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北宋。建都于开封城,史称大都。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大力治理了黄河,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专收。军事上进行了军制改革,训练水师、分置边帅。

    来到大殿见到来者并非是南唐国主李煜,而是他的弟弟李从谦,心里发毛了。甩䄂离开。

    再说南唐王宫,国主李煜因为没有弟弟鄂国公去宋朝廷上贡的消息纳闷,烦躁。成日地只身在大殿上徘徊。这边疏忽了那娥英,殊不知这一天,天真烂漫的她蹦蹦跳跳地出了寝宫,此时的她还是十四岁的小女子,虽是一副娇媚的模样但必竟非常年轻。又被国主无比的宠爱,所以对宫里的任何人无所顾忌。她径直走到王后姐姐娥皇的床前,那王后因一直在病床中,对宫中的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国主李煜因为国事繁忙。此时见到自己的妹妹到了宫里,有些惊愕。谁知道那口无遮拦的妹子娥英告诉她自己与国主住在新的宫殿里。王后娥皇听了,原本病怏怏的身体,胸口睹着一口气,又无从指责。不到二日便香消魂散撒手人寰。

    国主李煜得知,懊恼不已,在他的心里,她是他的一半灵魂。他时常在想如果王后的色才双绝,加入娥英的纯真烂漫才是自己心中寻求的女子。谁知命当如此。叹息造化弄人。厚葬了王后,后来为她有不少词作,此只约举一二:

    江南江北旧家乡,

    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

    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

    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

    不堪闲坐细思量。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大宋皇帝赵匡胤,回到宫中,气不打一处来,正欲发火,此时他的兄弟赵光义走进来:“那南唐李煜听说是早有意图,在国内时常以朕自居。皇上啊,我们大宋的军队也不是吃醋的。待我率军灭了他。先将他这个兄弟押在朝廷。”“好啊。”听了兄弟的话,赵匡胤又赶到朝廷,又命传那南唐鄂国公来,不大一会儿鄂国公颤颤兢兢的走到廷中,大宋皇帝赵匡胤神情故作淡定后告诉那鄂国公:“我封你为江州节度使,右领大将军,分给你一栋房子。”那鄂国公听了,心里叫苦,他不是要扣押我在这大都城吗?完了完了,我命亦歹夕之间。”却强装笑脸道:“谢皇上隆恩”。

    且说南唐这边,国主李煜正也是最后一次举行了在位君主娶后的典礼。娥英终于成为正式的国后,史称小周后。这一年她十五岁。

    因为她爱绿色,所服的衣装,均为青碧,艳妆高髻,身服青碧色的衣服,群裾飘扬,逸韵风生,妃嫔宫女见她身穿青碧之裳,飘飘然有出尘之气质,便都效仿,争穿碧色衣裳。宫女们又嫌外间所染的碧色不纯正,便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湿。第二天一看,颜色却分外鲜明。李煜与娥英见了,都觉得好。此后妃嫔宫女,都以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

    李煜与娥英寸步不离,视六宫粉黛如尘土。这娥英不但相貌生得美丽,她好焚香,自出巧思制造焚香的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殿氤氲的芬芳。与国主住在一起如在云雾里面,望去如神仙一般。但在安寝时,帐中不能焚香,恐怕失火,所以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其味沁人肺腑,令人心醉。沉香遇热气,其香方始发出来,现在用鹅梨蒸过,置于帐中,沾着人的汗气,所生之香,便变成一股甜香。宫中人给她取了一个名,叫“帐中香”。

    李煜将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大小形状各异,令宫嫔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妃嫔宫人,自李煜创了“北苑妆”以后,一个个去了浓装艳饰,都穿了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衣袂飘扬,远远望去,好似广寒仙子一般,别具风韵。

    李煜与娥英在宫中思创出一个一个的巧思,打发时间,日夕研究,将茶乳做片,制出各种香茗,烹煮起来,清芬扑鼻。李煜将外夷所出产的芳香食品,通统汇集起来,或烹为肴馔,或制成饼饵,或煎做羹汤,多至九十二种,皆是芬芳袭人,入口清香。李煜对于每种肴馔,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师将新制食品配合齐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赴筵,名叫“内香筵”。李煜在夜间不点蜡烛,宫殿都悬挂着夜明珠,到了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同白昼。昔日只图歌舞酣宴……

    却说那宋皇赵匡胤传李煜入朝。李煜推说有疾,不肯入朝,认为李煜违逆,心怀异志。这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今浙江杭州)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今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占领采石(今安徽当涂北)。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

    开宝八年(975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今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今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所率十万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江宁。同时扣押了前去上贡的李煜的弟弟鄂国公。即日南下攻取南唐。

    南唐的边将毫无防备,皆弃城遁去。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李煜在宫内召集僧道,诵经烧香,祷告神灵保佑,亲自写疏祀告皇天,立愿宋师退后造佛像若干,自称莲峰居士,敬告上苍,速退宋师。最后李煜没法可施,只得命臣等赴汴京,面见宋皇帝,哀求罢兵。说尽千般好话,那大宋皇帝赵匡胤只好调侃道:“卧榻之旁,岂能任他人酣睡。”

    李煜知道已是山穷水尽,只得率领臣僚,到军前投降。李煜等一行人被押至汴梁(今河南开封),李煜白衣纱帽待罪明德楼下。宋以他屡召不降,又起兵抗拒,封之为违命侯。王后娥英也一同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

    这一日,秦淮河上宋军的战船浩浩荡荡停泊在港湾里面。宋军长躯直入冲动王宫。掳掠走南唐国主与才上位的王后娥英。宫中一片风声鹤泣,凄惨破败不堪。那王家的气场瞬间坍塌。这一年李煜三十多岁。娥英十五岁。有如南唐国主李煜词中所述: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被宋军攻陷,南唐灭亡。李煜成了宋朝的俘虏、降王。李煜冒雨登舟离岸至江心时,回头凝视了他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古城金陵,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并写下了这首诗。命运对于李煜是残忍的,他凝视着这个曾经给予自己欢笑幸福的国家,如今,却不再属于自己,伴随着屈辱和悔恨,他也无能为力。云烟笼罩着远处的峰峦,如同愁绪千片;细雨滴打着远行船,如同悲泪万行。人生最绝望的是看着曾经的美好,亲眼幻灭。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且说这李煜坐在船中,搂着己经泪流满面的娥英,还不知道自己从此的生活是什么状态,还在情感大发,抒怀作词。至到他的国土完全离开了他的视线。感觉心里茫然一片。见到身后的一群垂头丧气的臣子们,竟不知如何是好,心里严辞痛斥着自己这个国君的无能为力。此时的国主李煜像是个不谙世事的人。又心疼自己身边的这个女人,正值芳龄,昔日的娇奢的生活己经是无法给予她了。忧伤悲痛起来。失去了富裕与权利,自己仿佛如空蝉之壳。

    到了宋廷,一行人自然是被押送至离皇宫近处的一处仿佛森严壁垒的建筑物里,那里还寻得到之前半点痕迹,仿佛从前的金碧辉煌,己是过眼云烟。心里酸楚,不觉泪流不止起来。

    前半生,他是帝王,后半生,他是阶下囚。有他的词为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