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都市往事风云 » 第三十九章:当死亡来临时(5、6)

第三十九章:当死亡来临时(5、6)

    2022.10.24周一晴当死亡来临时(5)

    千哥儿一早起来,煮了两个鸡蛋,吃完就到公司去,在隔壁的办公楼下,有一个小小的员工餐厅,提供一些简单的早餐和午餐。

    千哥儿想去看看早餐有些什么,顺便喝一碗粥。

    只有十来个品种。

    看来午餐的确更丰富一些。至少中午的馒头和白菜豆腐饺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回到公司,准备一下今天开盘前的工作。

    正在此时,通海证券打来了电话。

    “请问您是北山慧远私募基金的千哥儿吗?”

    “是。”

    “您公司产品开通了新三板业务,现在对您做一个回访。”

    “好的。”

    原来是个回访电话。

    千哥儿还以为,今天可以马上就去开通产品的融资融券业务呢。

    张兰和江海,已经就开通融资融券业务所需的材料,签名和印章,都进行了填写与核对,基本可以确保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不再像开通基金产品的资金账户一样,好多材料需要重新填写盖章扫描,因此耽误了很多时间。

    千哥儿上周四晚上,散步到公司楼下,有一家茶业门店,里面的小姐姐邀请千哥儿进去坐坐喝喝茶。

    这边的茶叶店,明显多过饭店。

    千哥儿一看,六马茶业,原来是一家“拟上市公司”。

    这家公司以前想IPO,被否,现在又发起了第二次IPO。根据招股书,这家茶业公司,实控人的亲家,是某上市公司巨佬。

    进去喝茶,那就是最正宗的对上市公司进行“草根调研”呀。

    茶店里面,坐着一个男人喝茶,年龄和千哥儿相仿,或者略大一两岁的样子。

    小姐姐是店长,一个瘦削的高个美女。

    化了一点淡妆,比较自然,显得精干。

    千哥儿跟男人聊了几句,发现还比较投机。

    互相加了微信,还有茶叶店长美女小姐姐。

    男人叫金龙。店长小姐姐叫绍雁子。

    今天中午千哥儿回宿舍吃完午饭,收到了一块硬木板,可以垫在床上,睡觉时护腰,柔软的席梦思,对腰不友好。

    走回办公室后,写了一篇公众号号文章:

    10月12日的文章《当超新星爆发之后》,里面提到各类“茅”,股价在去年前年的惊艳表现,属于“超新星爆发”。

    意味着后面走势,将是价值毁灭的长期痛苦过程。

    “茅”将一地鸡毛。

    截止上午收盘,茅台跌6%,招商银行跌近4%,片仔癀几乎跌停。

    众多小而美的“专精特新”公司,将迎来价值发现的甜蜜之旅。

    科技自主,会是一个较长期的重心。

    我们在光伏、锂电池、军工行业实现了科技自主。但是在芯片产业链、生物制药、高端机床等众多科技领域,仍然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

    但是,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全的工业种类和产业链。

    而且,拥有最勤奋最有韧性的人。

    科技水平需要快速崛起,在当前是紧迫且必然的。

    我们会看到,在各个细分行业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领先技术,或者打破国外卡脖子垄断的公司,都将获得应有的溢价和估值。

    撸起袖子干科技。

    (风险提示:本文仅属于作者自娱自乐,文中提到行业板块和个股,均不是推荐,各位看官切勿据此买卖,在此谢过。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千哥儿脑海里,最近一直回荡着“当死亡来临时”这几个字样。

    那些刻骨铭心的死亡。

    贝多芬的曲子《当命运来敲门》,一个个音符,就是一阵阵的揪心感。

    或许,埋在心底里,小雨的故事,可以讲一讲了。

    2022.10.25周二晴当死亡来临时(6)

    千哥儿昨晚把一些可能会剩余的蔬菜,整理了一下,有一个小冬瓜,四个青萝卜,两个土豆,装在一个纸盒里,送给了走廊西边尽头的一个老阿姨。

    老阿姨似乎是做清洁工的,常捡点纸盒之类,堆在走廊尽头,积攒到窗台高的时候,就拿去卖掉。

    是个对人挺和气的老阿姨。

    今天一早,千哥儿下了一碗面,煮了两个鸡蛋。吃完就到公司去。

    照例是看财经新闻,看个股三季度业绩和重要公告。

    今天没有重要的安排。就是留心产品股票池的个股信息和走势情况。

    要对股票池的个股,做好深入的研究。

    下午快要收盘的时候,金龙给千哥儿发了信息。

    “千总,在办公室吗?”

    “在。”

    “金龙总上来坐坐。”

    “等会去打扰下。”

    “千总,喜欢喝什么茶?”

    “哈哈,金龙总您太客气了,我不懂茶,请直接上来吧。”

    “要是在六马茶业的话,一会带绍美女一起来呗。”千哥儿补充了一句。

    金龙一时没有回信息。

    在收盘前的空隙,千哥儿在群里问张兰:

    “张兰总下午好,请问明天我什么时候过来?”

    “@千哥儿暂时先不去了。”江海回话。

    “什么情况?”千哥儿一时没搞清楚状况。说得好好的,周三可以过去开融资融券的业务,江海和张兰也把材料都准备好,并且一一都核对过一遍了。

    箭在弦上,说不发就不发了?

    “@千哥儿千总您好!宁川营业部和我们营业部综合考虑了一下,咨询了合规风控部门,从合规考虑,担心监管检查和内部合规不过关,考虑再等两天解封之后去宁川营业部。或者看看有其他更好的方案再推进。”张兰细致解释了一下。

    “那咋不早说嘛。”千哥儿跟江海说。

    千哥儿觉得要是不问,估计他们也没准备通知千哥儿。

    要是千哥儿明天直接去营业部了,那不就更是冤大头白跑一趟了吗?

    毕竟,在产品基金经理的名字加上成莫松这件事情上,他们就这么做过,给千哥儿留下过负面的阴影。

    白衬衫一旦沾上黑墨水,印记就很难清除了。

    “刚讨论出的结果,千总。”张兰赶紧解释。

    “@千哥儿这不刚才给我反馈的么。”糙汉子江海也回复到。

    “好的,哈哈。那这事以后就要辛苦江工了。”千哥儿也高兴,这些粗活儿,就让江海去干吧。

    这是一个非常顶真也极为细致的一个男人。

    张兰因为基金产品开户,跟江海打了几回交道,也摸到了江海的做事风格。

    “他要是做风控,那倒真是可以的。”张兰感叹。

    “宁川早点解封也好。这次封了有半个月了吧?”千哥儿心里想的是,上次花总说,千哥儿办完产品的事,就可以马上回上海,躲一躲宜城近期愈发严重的疫情。

    毕竟,河南区都封了,飞往上海的航班,都停了。宜城被封的小区,每天都在增加。而且,疫情似乎就在从四周,向千哥儿所在的区域呈四面包抄缩小包围圈圈的趋势。

    今年上海4月1日封到7月1日的整整三个月,千哥儿都快崩溃了。这次,一定要迅速及时地逃离包围圈。

    所以,千哥儿早早就把行李准备好,要带回上海的物品,都已经整理好放在了房间的进门口。车也早早就加满了油,等待点火启动的那一刻。

    为啥?

    就为了能在被封的一瞬间,拎起行李就跑。

    既然明天不用去办理业务了,那就把该做的事情,看看都全都做完。然后晚上去买点关关爱吃的秋桃,或者再带一只宜城炒鸡,明天一早,就回上海。

    千哥儿心里做好了盘算。

    “嗯,应该快了,快一个月了。”江海对被封这么久,有点无奈。

    一般被封的初期,多数人都是预料只封个两三天就会解封的。

    实际情况是,一旦封上了,那解封很可能就遥遥无期了,远超自己的预计。

    疫情爆发时,控制的难度,被严重低估了。

    要不然,欧美为什么彻底躺平算了?

    要不然,为什么领路人说,抗疫,算的是总账?

    所以,什么事情,都得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然后做好最坏情况下的准备。

    尤其是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

    这样,即使最坏的情况来临,也基本都能应付。

    不至于手忙脚乱怨天尤人。

    有时,这样做事,在别人看来,是个很悲观的人。

    “宜城这边也是暗流涌动,时不时封一两个小区,营业部两位工作人员的小区已经封了。”张兰也是有些担心目前的情况。

    但是,即便如此。宜城还是人心稳定,物品充足,没有出现很恐慌的情况。

    “刚才宁川营业部来电话讲,因为要合规,还是在宁川营业部开两融更合规,估计这边也快解封了,这样也好,那就再等几天在宁川开吧。”花总把整体情况再说了一遍。

    这样也好。

    “好,行。在宁川开是最好的,到时江工要去营业部呆一天。”千哥儿自然很高兴。

    “那没事,反正要熟悉业务。”江海回复道。

    千哥想了想,马上给花总发了微信。

    “花总下午好,融资融券在宁川开的话,我就先回上海,避一避宜城近期的疫情?”

    “嗯,没问题。我先把宜城你的停车费转给你。”花总这点倒是爽快的,说定的事情一般不推诿。

    快三点半了,金龙还没有上来。

    千哥儿把产品账户有关的事情做好后,起身到各个办公室转了一下,看看走之前,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每个房间枯萎的发财树和绿萝,已经恢复生机了。千哥儿这次刚来的时候,盆栽黄叶凋落,都枯萎了,太长时间没人浇水。

    千哥儿浇了好多盆水,现在又看到生机了。

    生机勃勃,真好。

    七条锦鲤活力满满,千哥儿喂了一点鱼食,再把水加满。

    回来的时候,你们还要好好的。

    一会有人敲门,千哥儿的门是虚掩的。

    走过去,是金龙,拎着一盒茶业,外盒是金色的。

    寒暄过后,千哥儿带着金龙,参观了一下公司。

    金龙是搞建筑装修起家的。

    看着公司基本都是上家留下来的样子,金龙对公司的布局,和房间里面的设置,做了一个细细的点评。

    “这走廊的尽头嘛,可以养两株发财树,再中间弄一些金黄的装饰,一眼看上去,多金的样子。”

    “这灯光,不要用白的,要有金色的效果。”

    “金融公司金融公司,就要哪里看上去,都是多金的样子。”

    “墙面原来留下的文字语句,用墙纸都遮住就挺好。”

    这是免费请了一个风水大师和设计师呀。

    千哥儿心里哈哈大笑。

    正好西南方向空着一个房间。南面和西面都是大落地窗,采光非常好,可以说是公司采光最好的一间。

    风景也极佳,一眼望出去,不远处就是静静的宜河。

    花总本来想打算做财务室的。

    后来说,也可以做茶室,再摆个麻将桌。

    原来的茶室,给成莫松做了办公室。里面整套的茶桌和博古架,都挺好的,还可以用。

    一般上午的时候,千哥儿就坐在西南的这间里,享受一上午温暖美好的冬日阳光。

    中午,铺上瑜伽垫,在阳光里,眯眼睡一会儿。

    “这间做茶室,真好!”金龙也不禁赞叹。

    两人讨论了一下茶桌的设置和布局。

    “这茶桌边上,不要放麻将桌,一个小方桌就挺好。”

    “小方桌?做什么?”千哥儿一时不解。

    “这宜城啊,最风靡掼蛋了。”

    “喝完不掼蛋,等于啥没干。”金龙浮现了那种惯常的微笑。

    “掼蛋?哈哈,是么?”千哥儿没想到,风靡上海的掼蛋,风也顺着宜河,吹到了这里。

    汪海洋,就是极喜欢掼蛋的。

    千哥儿呆在上海的时候,就和汪海洋组局,打过很多次。

    但是千哥儿水平不行。

    或者说,脑子不晓得拐三道弯。

    但是,千哥儿和汪海洋、程火火,还有一位云南的小姐姐瑶妹儿,在一起掼蛋的时候,真是很开心的时候。

    金龙参观点评结束后,到千哥儿办公室,坐定,聊天。

    金龙端起茶杯,走到西窗前,看着几百米外,宜河边上的臣儒国际中心,颇有感触地对千哥儿说:

    “那时,我跟臣儒集团的老总,是一起起家的。后来他来开发了新区这块地,我没搞地产,真遗憾。”

    千哥儿这里几栋5A写字楼,也都是臣儒集团开发的,品质的确不错。

    “那时,要是金总来新区做了地产开发,那您现在一跺脚,是不是隔壁的市政府里,都会摇一摇呀?”千哥儿笑。

    金龙哈哈一笑。

    错过历史机遇的,何止金龙一人。

    逮住历史机遇的,又何止臣儒集团。

    千哥儿和金龙聊起了一位大佬,对,就是前面千哥儿回上海时,在机场认识的那位肥男大佬,张雨燕。

    这个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大佬的父母,崇拜高尔基的缘故。

    上周四,在六马茶业一起品茶的时候。

    金龙说起做一些债券的业务。

    千哥儿一想,张雨燕既然来宜城跟城投都谈过债券的事情,那对这边也是熟悉的,所以,千哥儿当时就把肥男大佬的微信,推给了金龙。

    “我和张雨燕总联系过,过段时间他来宜城,我们还会详细再谈。”金龙说。

    随后金龙的两部电话,微信叮咚声,和打进来的电话不断。

    千哥儿就去做自己的事情。留金龙一人在房间,不受干扰的聊业务。

    反正宜城话,有时含混不清,千哥儿经常需要对方重复一下。

    就这样金龙忙于电话里安排员工任务,又跟七七八八的人聊各种千哥儿不太懂的事情。

    跟千哥儿就插针聊几句。

    比如,公司要招一个前台,除了年轻漂亮,还得懂点财务,最好是懂茶艺。商务接待的时候,这点很重要。

    千哥儿还真没想得这么细致。

    丰富的商场经历,都是在细节上一点一滴体现的。

    如果不会茶艺,那可以请六马茶业的绍雁子,上来指导指导嘛。

    你别说,还真是。

    就像老天都安排好的一样。

    一直到天色已晚,千哥儿笔记本关机装包。

    “金龙总,茶叶我就不客气,收下啦,谢谢!”千哥和金龙一起走出公司,笑着说。

    “接下来,装修和布置茶室的时候,金龙总要多过来指导指导。”

    “哈哈,我会。”金龙还是那招牌的微微笑。

    千哥儿在写字楼下,和金龙握手道别。

    “疫情加重了,金龙总多保重。”

    “千总,你明天回上海,一路平安。”

    随后千哥儿朝公寓宿舍楼走去。

    过了小河,穿过红绿灯,从林荫道走过去,千哥儿只用了5分钟不到,就到了公寓楼下。

    一楼大堂的门里和门外,都聚了好多人。

    门外的人要挤进去,门内的人,要挤出来。

    就像围城内外的人。

    两个保安小哥哥在门口,背靠背,一个向里,一个向外,努力维持秩序。

    什么情况?

    千哥儿挤到门口,想要进去。

    保安小哥哥伸手拦住。

    “只进不出。你想好!”保安小哥哥大喊。

    千哥儿脑袋儿嗡得一声。

    公寓楼,被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