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江山纪 » 第八回:大理国出兵犯宋境,夜家军大败飞雀将。

第八回:大理国出兵犯宋境,夜家军大败飞雀将。

    却说大辽使节,受辽国郎主之令,昼伏夜出直奔大理国的都城——大理。

    大辽使节到了大理城,大理国王段正严亲情接待。礼毕,那使节道:“大辽郎主真诚邀请贵国起兵进攻宋朝西南,我大辽主力兵逼其北。若能荡平宋朝,则你我二国,平分宋土,世代友好。”段正严思虑万千,道:“请使臣回国禀报郎主:我国整顿军备,再确认出兵。”使臣回礼,大理国王派军护送去了。

    且不说出兵事宜,待把那大理国之详情,告知大家:那大理国本是西南大国,在唐朝天宝战争中,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兵,为南诏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南诏王蒙阁罗凤擢升为清平官。传到了六世至段思平,这人真是威猛非凡:使得一手好剑法,才干出众被提拔为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

    南诏尊圣二年,公元九二九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立大义宁国,改元兴圣,弟杨诏见段思平勇猛非凡,有帝王之相。与杨干贞道:“段思平这厮,有帝王之相,久后必阻挡吾等大业!”杨干贞闻此语,下令追杀段思平。段思平躲到了秀山神祠,一夜占卜时,忽有声道:“汝往舅父部,可保性命全矣。”段思平听此,第二日便前往自己的舅父部族中。赵善政有一位政臣守,姓高名方,善使一杆亮银枪,枪法高超,与段思平的关系甚好。于是派遣段思平之弟段思良与军师董伽罗前来保护。

    其后经过了一年,公元九三零年,平定了杨干贞叛乱。九三七年继位。改国号为大理,经过数任国王的治理,大理的国力达到了鼎盛!一直传到了段正严:此人乃上天太上老君吩咐继位的天意孩儿!姓段名正严字和誉,生的好生威猛!剑法精专,大理军有“长剑兵”,都是段正严亲自训练出来的亲卫军马,虽说只有一万五千人,但都是以一当十的勇猛之辈。此时是宣和元年,即大理宪宗十一年,民生安乐,军马精良,不在话下。

    再说出兵事宜:大理国国王段正严见信中所言,心中思绪万千:毕竟宋朝乃是大国,虽说兵事颓废,亦有精兵强将。于是召集众多将领商议政策。大将华赫艮道:“如今我国内陆之土,无出海之路也。若从宋之西南而入,则必遭宋军拼杀也。”朱丹臣问道:“华将军有何对策?”华赫艮道:“可以从越李朝出兵!”听闻此语,段正严道:“此番出兵越李朝,有可能师出无名。”傅思归道:“以臣看,若出兵向东,则可开阔出海路,为了霸业,陛下不得不出兵越李朝。”段正严道:“且先派遣使者借路,若是不从,则军兵出击,一战拿下!”众臣退下。

    大理宪宗十一年,即宣和元年。十月初一日,越李朝王拒绝通路。段正严大怒,令段正明为主将,褚万里、华赫艮、朱丹臣等为偏将,起大理兵十万,自秀山郡出兵,兵至升龙西北五十里处。越李朝听说大理出兵十万,自知无计可施,只得投降。越李朝则与大理外交,段正严令段正明、华赫艮、朱丹臣三将并十万军屯兵升龙,又令大将冯迁、军师李优并魏斐、孟绍二将,带兵三万,自升龙出兵宋朝的琼州。

    琼州地带,有宋朝两员大将,一员马陵、一员牛休。还有一位总兵官,名叫罗开山,善使一杆破军蒺藜枪,这马陵善使一杆亮银枪、牛休善使一杆开山斧。三将皆有万夫莫当之勇,统兵五万余人,在琼州驻兵。罗开山闻大理兵到,对马陵、牛休二将道:“大理,乃与我大宋交易之国也。却出兵攻打我大宋,实为难测。”马陵道:“闻听真定府知府赵忠大破辽军多次,连兀颜光都怕他三分。”牛休道:“莫非是大辽出使大理,使其出兵,以让我北面主力南下支援,他辽军好破了真定府,南下侵犯城池?”罗开山道:“二位将军所虑,不无道理,如今吾等要守住城池,方可拒大理之兵。”于是吩咐马陵领一万五千军在岛上向西行进,行至沿海安营扎寨。令牛休从海上出兵,配合马陵的军马作战。自带余下军马守御琼州,一面飞报雷州,请求出兵协助。

    且不说马陵、牛休二将水陆进兵,雷州知府欧阳怀光见信,连令大将镇守雷州,自带二万军马登船前往琼州,与罗开山商议对策。到此,已然十月初三日。正好马陵、牛休联名来信,言大理军兵分二路,一路乃大理国的“夜家军”一万人登陆宋境,准备攻打雷州。一路乃冯迁等将一路二万人,准备破了琼州,以为攻宋根本。

    先说这夜家军:夜家军首领乃是大理国宪宗十年的武状元,姓夜名泽卿字鹏展。其父欲让其有似大鹏展翅之志向,其夜家军兵精将勇,各持长矛,皆是大理精壮之士。夜泽卿带着一万军马,夜袭雷州,雷州守军大败,夜泽卿枪挑雷州偏裨将佐三五人,仅半个时辰攻克了雷州。雷州失守,捷报发回大理城,段正严见状,心中大喜,令屯兵升龙的华赫艮、朱丹臣带兵五万支援雷州的夜家军。又令冯迁一路快速攻打琼州。

    再说冯迁这一路军马:李优献策,冯迁进兵,罗开山见冯迁出兵迅猛,令马陵、牛休撤兵至琼州屯兵,至十月初十日,不见冯迁军马,罗开山令欧阳怀光自海上侦察,半个时辰回来道:“大理冯迁军马绕过本岛南面,兵奔泉州去了!”罗开山大惊,又有探马报:“雷州失陷了!雷州被大理军攻破了。”欧阳怀光大惊,罗开山道:“敌人如此进兵,后勤补给定然路线很长,欧阳怀光将军可带本部军兵收复雷州,马陵、牛休二位将军分兵破坏大理军的后勤补给线,某坐镇琼州,一旦有事,速探马告知。”众将分兵去了。

    欧阳怀光一军,自琼州出兵,分兵二路水陆总攻。夜泽卿见状,出兵五千从水上进兵,欧阳怀光自领水军一万,与夜家军的水兵厮杀。战斗多时,夜家军水兵大败而还。欧阳怀光见夜家军水兵退兵,在中军帐放了三声铁炮。就听得雷州西十里,潜伏的一万马步军迅速攻打雷州。血战一个半时辰,收复雷州。夜泽卿从雷州水域撤兵,直奔泉州而去。

    马陵、牛休二将各分兵一万五千,在海面截杀大理的后勤补给线。在泉州,大理军日夜攻城十余次,皆被宋军击退。建州、温州、梅州三部军马更是从水陆两地星夜赶来救援,大理军被宋军包围,一阵厮杀。大理军大败,退兵澎湖。泉州集结的宋军出海迎敌,在澎湖大破大理军,但也有小胜:夜泽卿在乱军中,用手中破军蒺藜枪挑了宋军五员裨将,带领余下夜家军突围到流求南部。清点军马,三万军马杀得仅余下三四千人。李优道:“贼人好生狡猾!如何看破我的计策!”夜泽卿道:“此番出兵,后勤补给线路程太远,以至于给了宋军抄袭的机会,下次出兵需要谨慎。”冯迁见军马疲惫,道:“此澎湖岛也,可向东南而行,再折回向西至升龙罢。”于是令夜泽卿为先锋,魏斐、孟旭为后合,自与李优领中军。三军齐发,兵退升龙屯兵。不在话下。

    十月十五日,罗开山将大理军侵犯事上奏天子,天子龙颜大怒。下令召集京师下辖八路都监,各起马军一万、步军一万。合计一十六万马步军兵,由飞雀大将高平带领。自开封府南下至颍昌府集结军马,准备商议战策。

    人马集结已毕,高平擂鼓升帐。八大都监分两列而坐,高平道:“大理出兵东南,侵犯琼州、雷州等地,实在是欺人太甚!”周信道:“将军不必担心,大理国乃区区小国尔,不值一哂。”陈翥惊道:“万分不可轻敌,贼人竟然如此猖狂出兵,定是有后台啊!”高平道:“据探马来报:北边的辽国曾经给大理国送信,邀请其从南面攻打大宋。这大理王果真出兵了。”吴秉彝道:“这辽国居然有此番奸计!我等务必要破他军兵,攻打他的首都!”高平道:“今有十六万大军出兵,吾有何惧!”于是下令:三军加速前进,兵奔矩州扎营。一十六万大军,与宣和元年十月二十五日辰时三刻兵奔矩州。先锋陈翥、段鹏举二部,中军吴秉彝、韩天麟、李明、王义四部,后合马万里、周信二部。高平亲带前军,引领三军进发。十一月初二日,先锋二部已到矩州,初四日,三军集结。高平在矩州军营擂鼓升帐,八都监入帐议事。

    高平先派遣探马前去刺探军情,随后入帐议事。帐内,高平道:“再向西南挺进,乃是大理的石城郡,听说石城郡乃是大理国最结实的城池,我高平却要打上一打。”马万里道:“此番出兵,务要谨慎,毕竟吴人不识越境,应该先激将引出大理军马,再以一字长蛇阵卷地而杀之。”高平道:“此计甚妙,正合吾意。明日进兵,先锋军马进兵石城郡东北二十里下寨。待全军抵达,再依计行事。”诸将得了将令,皆出帐整军去了。

    十一月初三日,高平军马出矩州继续南下,高平令道:“李明、王义,你二将带领本部军马,现行进入大理境内,抄袭石城郡之后路,阻挡援军和补给,不得有误。”二将听后,带领各部军马,急行军去了。初四日夜,诸将抵达石城郡下,准备攻城器械。

    次日,乃十一月初四日。高平军列阵城下,高平手持一杆亮银枪,胯下白马是威风凛凛。抖枪喝道:“大理人听着!贵国与我大宋,乃是和平交易之国。尔之国王竟然听信辽邦谗言,无故出兵攻打大宋。大宋天子震怒,特令我等平定尔等!”石城郡守军有四万余人,守将姓白名羽,善使一对镔铁剑。白羽佩剑立于城上,喝道:“诶!此是大辽奸计,尔等为何不去攻打大辽!反而无理攻我耶?”高平大怒,挥枪喝道:“贼将!今日不是吾死于汝之剑下,就是汝死于吾之枪下!”白羽大怒,拔剑大喝道:“今日吾不发威!当吾是庸才否!”亲自点兵三万,出城列阵。

    高平见此,对诸将暗道:“吾等先布下一字长蛇阵。吴秉彝、段鹏举二位将军的军兵为蛇头,周信、马万里二位将军的军兵为蛇中、陈翥、韩天麟二位将军的军兵为蛇尾。吾自在蛇中协助,一旦贼人前来,蛇头、蛇尾即可回折,成二龙戏水阵卷杀之!”诸将得令,速去整军。高平道:“今日就在城下决一死战!若有本事,出城决战则个!”此时白羽整顿甲胄、骑上黄鬓马,出城列阵。

    双方对阵,白羽喝道:“谁人敢出阵决战!”就见一员牙将道:“某愿前去,与他会会!”高平见此,道:“我大宋莫非无敢战之将否!”就见一将,飞马而出。定睛看时,正是洳州都监马万里,手持一对水磨八棱钢鞭,纵马接住那牙将厮杀,略斗三合,一鞭将那牙将打死。白羽见了,挥剑纵马来战,只听宋军阵中一将喝道:“贼将,敢于吾一战否!”高平一看,乃是唐州都监韩天麟,舞着一杆方天画戟,纵马来战。斗了二十余合,白羽略折便宜。约斗六十余合,白羽拨开画戟,拨马就走,韩天麟纵马回阵。白羽见此,挥剑带兵冲杀。高平挥动虎威令箭,三军变一字长蛇阵,卷的是风尘滚滚,沙尘蔽日。

    白羽见此,派遣两位牙将各带一万军,分别破蛇头、蛇尾二阵,自带一万军破蛇中。高平见了,忙令各将继续成阵,勿要变阵。须臾,三万大理军杀入宋军阵中,与宋军混战。斗得正酣,高平令中军发号炮,有放三声铁炮。就见这一字长蛇阵的蛇头与蛇尾向大理军后方杀到,蛇中一分为二。成二龙戏水阵,绞杀大理军。高平纵马提枪,带领军兵与大理军混战。大理军大败,折损二万余军马。白羽慌忙带兵,回城守把。高平带兵逼近城墙,城上白羽命令军兵投掷滚木礌石,高平军不得进,撤兵十里安营扎寨。

    且不说石城郡交兵,大理城内,大理国王段正严接到石城郡急报,左右焦急。就听得夜泽卿上前道:“国王勿要惊慌!臣之夜家军已然整顿完毕,臣可带兵北上,增援石城郡。”段正严道:“夜家军一共多少军马?”夜泽卿道:“回国王的话,一共三万五千人。”段正严道:“将军早早归来,一定要破了宋军。”夜泽卿领令去了。段正严恐夜家军不能取胜,急从驻扎秀山郡的冯迁军抽调精锐北上,协助夜家军。大理开始对石城郡增兵。

    再说石城郡下,高平暗令李明、王义二郡在石城郡西南五十里安营扎寨,时常出兵巡探大理各处是否由精兵强将前来支援。高平见几日未有回报,以为无兵来援。遂决议十一月初十日拿下石城郡。

    十一月初十日,高平令段鹏举、吴秉彝二部攻打西门,陈翥、韩天麟二部攻打东门,高平带领马万里、周信二部攻打北门,留南门以防有援军里应外合。三门一齐进攻,白羽见西门较弱,带领三千马军,出南门转西门袭击宋军。段鹏举见了,提起镔铁棍来战白羽,斗了二十余合,段鹏举卖了个破绽,赚白羽砍来。白羽一剑砍空,身子向前一倾,段鹏举举棍砸下,白羽登时身死。三千马军不战自溃。自辰时二刻攻打,至巳时一刻时分攻克,高平领兵进入石城郡。分兵守把各处,不在话下。

    此时冯迁军已经与夜家军在威楚府南十五里合兵一处,军马屯兵威楚府,众将商议对策时,有探马报:“启禀诸位将军,石城郡失守,白羽将军阵亡。”冯迁登时一惊,夜泽卿道:“宋军果真出兵迅速啊!”李优道:“夜将军可守把威楚府,以为后勤。冯迁将军本部有十万军,出战必胜!”夜泽卿道:“敌军已然屯兵石城郡,必然整顿,还望李军师勿要轻敌。”冯迁见此道:“夜将军若是惧怕敌军,则守把威楚府即可,孟旭带兵二万守把善阐府,某与李优军师、魏斐将军二人带领八万马步军兵,与宋军血战。”夜泽卿刚要言语,李优道:“就这么决定了,夜将军还是守把威楚府吧。”夜泽卿只得分兵守把威楚府,不在话下。

    十一月十二日,冯迁开始出兵。出兵之时,冯迁对李优道:“国王的命令是让吾等协助夜将军,为何却不让人家出兵?”李优道:“贼兵新克石城郡,兵骄则必败,这等功劳不能让夜将军给抢了啊。”冯迁听后,心里知晓,忙令魏斐带二万军守把善阐府,自带主力军兵急行军。途中遇到李明、王义的四万军马,王义对李明暗道:“敌人立足未稳,你我可以直接出兵决战!”李明道:“贼兵倍于我兵,如何攻打?”王义道:“昔日孙武子以三万吴军大败六十万楚军,乃是趁楚军立足未稳而袭杀之。”李明道:“此言有理!还速速进兵。”二人一声令下,四万马步军兵一起上前攻杀。此时的大理军还在急忙列阵,宋军早已杀将而来。大理军大败,冯迁舞着金镗,大战王义五十余合,二将平分秋色。战了半个时辰,冯迁令探马向善阐府送急报,令魏斐将军出兵支援。探马去了。

    须臾,冯迁军撤退,李明、王义二将带领军马,继续追杀。追了十余里,就见冯迁大军列阵得当,个个勇猛,李明道:“我等撤兵,引敌人攻打,暗中派遣部队奇袭善阐府,大功可成!”王义听后,忙道:“此计甚妙。”于是二人当夜撤兵。

    次日,乃十一月十三日,冯迁见宋军撤兵,知道乃去回城,忙告知李优。李优忙道:“全军出击,务必把他们围歼在平原。”冯迁听后,忙起兵追杀。追了二十余里,就见宋军安营扎寨,大战旌旗,冯迁道:“人马为何如此多?”李优道:“敌人刚刚歇息,可直接袭杀,可操胜算。”冯迁听后,挺着金镗,带兵冲入宋军大营,见营中未有一兵一卒,李优入营见了,大叫:“中计矣!回兵!”魏斐道:“贼兵扎下空营,就是让我等怀疑敌人有重兵在此,防止攻打石城郡是也,军师为何惊慌。”李优道:“万一这些军马直奔善阐府如何?”魏斐这才知道中计。冯迁道:“既如此,可速速回军,赶到宋军之前入城屯兵。”三军齐发善阐府。

    未时二刻,三军抵达善阐府城下,魏斐大喝道:“打开城门!快快开门!”须臾,就见城上立起“宋”字大旗。冯迁等人大惊,就听得王义道:“冯迁将军!汝等还是回去多读兵书,再回来与我等一战吧!”李明道:“李优军师,吾原以为汝有决策,现在观之,不过区区而已。还是多读兵书战策,再来决一雌雄!”冯迁大怒,欲攻城,魏斐道:“将军切勿攻城,万一石城郡军马增援,与其里应外合,我等休矣!”冯迁愤怒,只好撤兵弄栋府屯扎,不在话下,败报传回威楚府。

    此时夜泽卿正在训练军马,探马传来败报,夜泽卿一听败报,连忙拆信而看。看毕惊道:“冯迁将军若是固守善阐府,然后暗中出兵袭击,定能大破这四万军马,这...这是...这是不知兵法之过。”夜家军先锋将宵子楚道:“如此,则宋军进兵,乃步步为营,稳中出奇也。”夜泽卿道:“我等可引兵前往,但需昼伏夜出矣。”宵子楚道:“现如今宋军连克二郡,兵威正猛,我军不可正面对抗。”夜泽卿道:“需要将夜家军扩充至五万人以上,某才有胜算收复二郡也。”遂在威楚府征兵,半月之内,增加新兵三万余人,夜泽卿、宵子楚等将分批训练,夜家军兵马强盛,已达七万余人。夜泽卿道:“夜家军留五千军在此协助守把,余下主力奋勇前进,兵收二郡。”先锋大将宵子楚、中军主将夜泽卿、后军大将巴天石,各统率精兵二万,共计六万大军,一起北上。

    此时,王义派出的探马探的夜家军北伐,慌忙撤回善阐府,向李明、王义二将禀报此事。李明捋须道:“夜家军的主将夜泽卿,善使一杆破军蒺藜枪,当年在澎湖血战,挑了我军五员裨将啊!”王义道:“贼兵六万军,我军经过补充,方才四万军。差距甚大,如何是好?”李明道:“可一面加紧城防修缮,准备滚木礌石,一面派遣送信探马,前往石城郡搬兵求救。只要城防修缮完备,再加上石城郡的救援军马一到,里应外合,可破夜家军矣!”王义道:“李将军高见!可书信一封送往石城郡去,某先带兵修缮城防。”王义带军马修缮城防,李明书信一封,言大理夜家军北上,准备攻打。

    且不说李明、王义二将在善阐府修缮城防,那送信探马前往石城郡送信。高平等人正在商议进兵路线,就见送信探马到,将信封上交高平手里。高平拆信看了,对诸将道:“大理军看似是要反击了啊,派出了大理国精锐夜家军六万军马,准备一举收复善阐府与石城郡,诸位对此有何见解。”周信道:“久闻夜泽卿、宵子楚等人乃是夜家军的猛将,且有勇有谋,为大理开疆扩土立下汗马功劳。此人若是进兵,我等还是准备防守,切断其后勤补给线,可操胜算。”高平思索一番,拿出一枝令箭道:“此言甚有道理,周信将军可与吴秉彝将军两部军马前往切断如何?”周信道:“只某一部,可切断其后勤补给线,多留些军马与正面对抗。”高平应允,周信接了令箭去了。令诸将准备修缮城防,准备滚木礌石。令陈翥、韩天麟、马万里三部军马出城合兵下寨,吴秉彝负责全郡守把,分派已定,不在话下。

    十一月二十五日,夜家军已然进兵至善阐府,李明、王义二将见了,甚是惊讶。李明道:“夜家军果然精良!”王义道:“李将军且守把城池,某带本部的五百军出城试探一番。”李明道:“将军小心为上,勿要轻敌急进。”王义领了计策,出城列阵。

    夜泽卿见王义出城列阵,喝道:“大宋作为天朝上国!为何无故攻打我等城池!”王义愤怒道:“无耻贼兵,侵犯我大宋之琼州、雷州等处,罪孽深重,天地不容!”夜泽卿令三军齐聚,又令巴天石道:“巴将军可出阵与此贼将拼杀,试探一番。”巴天石得令,纵胯下马,提手中大杆刀,来战王义,王义挺着点钢枪,接住厮杀。二将斗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负。夜泽卿暗道:“宋军之中,果真不乏勇猛之将也。”斗至六十余合时,巴天石刀法微乱,而王义枪法不乱,且更加精炼。夜泽卿令巴天石归阵,巴天石听得将令,拨开王义军器,拨马归阵。王义亦不急追,归阵待命。夜泽卿令大军逼近王义军马,王义见状,忙回城守把。比及夜泽卿赶到城下,王义等军兵早已入城,城上滚木礌石,纷纷投下。夜泽卿军不得相近,只好退兵十五里扎寨,当日不战。

    次日,乃是十一月二十六日。夜泽卿昨夜定好计策与诸将吩咐了,今日行计。先令宵子楚带领二万军马,屯兵于二郡之间的路上,再令巴天石带兵随主将攻城。王义见了,欲出城决战。李明道:“不可,万一敌军有计,趁虚而入,我军则危矣!”王义这才没出城,就听得城下巴天石喝道:“宋朝军将!出城一战。”李明喝道:“大理无情,攻打大宋琼州、雷州等地,那也休怪我大宋无义!”夜泽卿大怒,下令攻城。李明、王义亲带军马,分兵迎敌。由于攻城的夜家军与善阐府的宋军相当,且个个都是精壮大汉。不到一个时辰,夜家军攻入善阐府,与宋军巷战。善阐府是刀枪并举、血流成河,杀的是鬼哭神号、天地无光。

    巳时二刻,李明、王义带领残兵八千余人,从北门撤出。刚行二十余里,就见有军马一字排开,大旗写个夜字,旗下那将,手持一杆方天画戟,身披亮银甲胄,带领二万夜家军列阵以待。王义道:“此番如何?”李明道:“只能奋勇杀出去!”二将两杆枪一挥,八千军马随二将一起冲入敌阵。宵子楚把方天画戟一挥,大战李明、王义二将。斗了五十余合,宵子楚戟法不乱,且越使越精。二将见状,收了军器,挥兵突围。宵子楚指挥二万夜家军与宋军拼杀,血战半个时辰,李明、王义带着残兵两千余人突围北返,宵子楚带兵追杀十余里,收兵回善阐府。夜家军初战大胜,折损兵将两万余人,夜泽卿决定整顿军马,再战石城郡。捷报发回大理城,大理国王段正严大喜,命令夜家军收复石城郡!夜泽卿接旨,整顿军马,准备攻城。

    再说李明、王义二将:十二月初一日,带领军马回到石城郡禀报实情,高平道:“你二将以四万军马来回与大理军厮杀,你二将无罪矣,可先去歇息一番。”二将得令,歇息去了。高平兀自思索,就见吴秉彝入帐禀报道:“启禀将军,据探马来报:夜家军兵屯善阐府,正在整顿军马,听闻不日就要进兵石城郡了啊。”高平道:“知晓了,但是这个夜泽卿,何许人也?”吴秉彝道:“据探马来报:那夜泽卿乃是忠良之后,夜家军在北境守把,大理国王可高枕无忧与北方也。”高平道:“看这般,这夜家军果真是精锐兵马来攻打啊!”吴秉彝道:“依小将而看,某可引兵一万马军埋伏一侧,待双方军马交兵之时,某出兵从后袭杀,可操胜算。”高平拿出一枝令箭道:“此言甚是,但是汝行军之时,务必要昼伏夜出,勿要被敌军发现。”吴秉彝接了令箭去了,高平命令诸将深沟高垒,坚守勿要主动出战。此时夜家军也早已整顿完备,急行军至石城郡三十里处扎营。当日不战。

    次日,乃十二月初二日。夜泽卿带领六万夜家军,出兵迎战,高平见状,除吴秉彝部守把城池,余下军马全部出击。大将分列两侧,军马严阵以待,旌旗似林,军威甚状。夜泽卿见了,暗令巴天石道:“汝引二万马军,在一旁埋伏,贼兵若有接应军马杀入阵中,汝可出击反包围歼灭之。”巴天石领计去了。夜泽卿道:“上国军马入侵我土,是否理亏也?”高平怒道:“这么说,贵军侵犯我大宋琼州、雷州等地,莫非是仁义之军乎!汝大理无情,就莫怪我大宋无义。”夜泽卿大怒,破军蒺藜枪一挥,夜家军杀奔宋军,高平亮银枪一挥,带领宋军接住厮杀。双方这一阵厮杀,有道是:

    “刀枪并举,马步纵横。长枪扎来,扎透裨将心口。钢刀砍到,砍断军卒臂膀。众将奋勇,手持军器寻敌而战,士卒威风,提起枪刀遇贼便斩。须臾血流成河,顷刻尸如山积。”

    双方血战多时,不分胜败。高平见状,鸣起三声铁炮。就见得一员大将带一万马军前来协助厮杀,定睛一看,正是陈州都监吴秉彝。那吴秉彝挺戟带军来战,杀入阵中。夜泽卿一看,大旗一挥。就见二万夜家军的马军,在巴天石的带领下,冲入阵中。吴秉彝接住巴天石厮杀,二将刀戟并举,斗了三四十合不分胜负。夜泽卿见夜家军人数过少,自枪挑了几员裨将,挥枪大喝道:“诸位兄弟!我石城郡被宋军占据!吾等必要夺回城池,随吾冲杀!”夜家军一听见主将声音,军威大振。这夜家军本来就是精壮汉子组成的军队,再加上这军威大振,实力更加迅猛,个个以一当十,大败高平所带的宋军。高平见状,急令各部军马撤回石城郡,高平清点军马,八都监十六万军马,仅仅余下六七万人。高平命令各部分兵守把城池。夜泽卿见状,急带兵逼近城墙。城上滚木礌石、留客住等,纷纷下投。夜泽卿见状,只得撤兵扎营,清点军马仅余下三万军马。夜泽卿一面发捷报至大理城,一面送信与弄栋府,请求冯迁将军出兵协助。

    且不说夜家军屯兵,大理城的国王段正严收到信后,心中大喜道:“这夜泽卿堪比吾之韩信、卫青啊!”而弄栋府的冯迁收到信后,心中不悦,心想:“我军大败,你出兵打得大捷,我再去帮你立功,那我的军马岂不是白打一场?功劳不是全归你了?”李优在夜泽卿出兵的那段时间,勤读兵书战策,颇有长进。于是对冯迁道:“此番出兵也可以,毕竟夜泽卿将军不是那种私吞战功的人。”冯迁道:“现在我军有多少人?”李优道:“已有四万余人。”冯迁道:“那可否出兵?”李优道:“出兵协助也不是不可,先整顿好弄栋府守军分兵守把,然后我等带本部四万余人前往协助。”冯迁听后点了点头,命令弄栋府守军分兵各处,好生守把城池。十二月初五日,冯迁出兵支援夜家军。

    此时夜泽卿屯兵,高平数次派兵出城袭扰,皆被夜泽卿、宵子楚、巴天石三将杀退,且都能识破诡计,宋军折损数千人。高平见此暗道:“夜泽卿果真智勇双全!”诸将不语。十二月初七日,冯迁部四万余军马,急行军与夜家军会合。夜泽卿携宵子楚、巴天石二将亲自来迎,冯迁见状,心中甚是惭愧道:“昔日小将说你惧怕敌军而怯弱,是小将目光短浅了。”夜泽卿道:“你我同为国王帐下部将,何必如此,我等一起破了宋军,收复石城郡如何?”众将大喜,屯兵一处,当日不战。

    十二月初八日,夜泽卿、冯迁同时出阵门,喝道:“宋军下来一战!”高平见状,对诸将道:“李明、王义二位将军可率本部军兵压住阵角,余下六路军马一起冲杀!冲杀过后,压阵军即可接应,决一死战!”诸将领计,军马一起出城而战。冯迁见了,对夜泽卿暗道:“此番如何?”夜泽卿道:“宋军如此列阵,是以我军主力与宋军六路决战,趁乱而以两路压阵军兵协助围歼耳。”李优慢道:“可领一将,率领马军在一侧埋伏,敌军压阵军兵要是杀入,可出兵阻挡之。”夜泽卿闻听道:“李军师此言甚是!”于是命令巴天石带领一万五千马军在一侧埋伏,又吩咐他如此这般。自随冯迁等将带领主力军兵,与宋军六路军兵决战。

    辰时一刻,双方列阵已毕。冯迁喝道:“再不退出石城郡!汝等皆粉身碎骨矣!”高平大怒喝道:“那就问过我的亮银枪如何!”冯迁大怒,欲领兵冲杀。夜泽卿见了,对冯迁道:“先发制人则势不可挡,可以厮杀,吾已有计策。”冯迁听后,大喝:“冲锋!”全军冲杀,高平见了,带领六部军兵与大理军混战。巴天石在一侧看见了,命令五千马军暗中如此这般,那五千军去了。巴天石见两路压阵军兵冲入阵中,自带一万马军冲来。双方混战多时,未分胜负。

    高平见军马疲惫,欲撤兵回城。就见城池上立着“大理”字旗,城上马军喊道:“石城郡已被我等占据了!”高平大惊,急令军马集合,撤退至矩州。冯迁、夜泽卿等将带领大理军追杀十余里,撤兵屯扎石城郡。夜泽卿写捷报送至大理城,书信明言:“破石城郡之功劳,乃冯迁将军部居功至伟是也。”国王见了大喜,上次冯迁、夜泽卿及其部下兵将。

    再说高平军,撤回矩州之后,上书败绩。天子一见,龙威大怒。蔡京持笏出列道:“此人应当斩首示众也,这等败将留有何用!”宿元景见状,持笏出列道:“此番并非飞雀大将不努力,乃是不知大理实情也。下次出兵,理应先探明实情,再出兵不迟。”天子思索须臾,道:“且先饶他性命,毕竟大理实情,却是未查。”于是双方皆平。

    天子为了和好大理,决定行一事,有分教:因为此对鸳鸯成,北宋大理保太平。

    却说天子欲做何事?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