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来自天际省的穿越者 » 第三十七章 关胜入伙

第三十七章 关胜入伙

    张伟给宋江出了个什么主意暂且不说,单说关胜回到营寨中,对于宋江收兵的举动感到十分纳闷,暗想:单秦明一人,自己还能战而胜之,加上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不好说了,再过几回合自己就算不被生擒,也定会被斩杀,也不知这宋江突然鸣金收兵,是何用意?

    关胜也不敢召郝思文和宣赞商议,被梁山贼寇放了一马也不算什么光彩之事,干脆把擒获的梁山贼寇张横、阮小七带到营中,令小校将二人五花大绑扔在地上,又屏退了左右,这才问道:“我来问你,那宋江不过是个郓城的小吏,你们这群贼寇有强人入伙,有山贼并入,更有官兵落草,如何单单伏他一人?”

    阮小七躺倒在地也不失硬气,冷哼一声说道:“俺哥哥山东、河北驰名,都称做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他的高义,江湖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这厮不知礼义之人,如何懂的!”

    关胜低头不语,叫小校将张横、阮小七拖回监车。当晚在寨中纳闷不已,关胜此刻看起来风光无限,大军主帅,其实和祖上的辉煌比起来又远远不及。

    这个时代的人,但凡祖上阔过的,都想重现先祖的荣光,关胜的先祖关羽被历代朝廷册封,死后为神圣,而关胜之前只是一个仅担任蒲东巡检,始终屈居下僚,只有此次攻打梁山才被封了一个杂号将军,如果攻破了梁山,说不定能入蔡京的眼,这个杂号将军也能成为常驻的官职。

    不过按照今天交手的情况来看,梁山贼寇精兵良将众多,大名府又没有按照机会尾随而至,难以夹击,现在自己反而被夹在宋江兵马和梁山之间了,若有个闪失,前后夹击,怎生是好。

    关胜越想越焦虑,坐卧不安,烦躁间走出中军,立在营中观看满天月色,霜华遍地,止不住的嗟叹。

    突然有一小校来报:“禀将军,我等在小路埋伏监视梁山贼寇时,遇到一胡须将军,匹马单鞭,说要见元帅。”

    关胜皱眉,说道:“你就没问问他是谁?”

    小校低头答道:“他又没穿铠甲,也没带军器,问过姓名,并不肯说,只言要见元帅。”

    关胜想了想,往中军帐篷走去,说道:“既如此,将他带来吧。”

    不多时,小校领着一人走进来帐篷,关胜借着烛火依稀看着眼熟,说道:“汝是何人,来此又有何事?”

    关胜心里其实有所猜测,现在入营的,除了梁山的贼寇再无他人这般鬼鬼祟祟,就是不知道此人究竟有何目的,或许破梁山之策,就在此人。

    那人在灯影处左右瞧了瞧,说道:“愿将军屏退左右。”

    关胜一摆手,说道:“此皆是我亲兵,不妨事。”

    那人也不坚持,拜道:“小将呼延灼,曾任汝宁郡都统制,后派来征讨梁山贼寇,谁想中贼奸计,身陷梁山,如今不得还乡。今日听闻将军率天兵而来,不胜之喜。白日将军在阵前力战林冲、秦明二人,宋江火急收兵,只恐伤了将军。”

    关胜就是想不通这点,不由问道:“他既是梁山贼寇首脑,为何要助我?”

    呼延灼回道:“将军有所不知,宋江此人素有归顺之意,虽是梁山首脑,却终日劝说归降朝廷,奈何众贼不从,今日宋江与小将商议,想借将军之力,强行驱使众人归顺。”

    关胜心中大喜,问道:“如何行事?”

    呼延灼道:“明日夜间,将军可轻弓短箭,骑着快马,从小路直入贼寨,有宋江等人协助,必可生擒林冲等寇,届时解赴京师,建功立业,就在当下。”

    关胜听罢连连称是,又吩咐小校安排酒水款待呼延灼。

    为什么关胜这么容易信任呼延灼呢?难道就不怕呼延灼诈降吗?其实这事儿很好理解,要知道呼延灼之前的战记可比关胜强多了,他可是由高俅引荐给柴家皇帝的,进京面过圣的,甚至皇帝御赐了一匹乌骓马给他,这好好的将军不当,去当贼寇,哪儿都说不过去。

    两人一边吃着酒,呼延灼一边给关胜讲,宋江如何如何忠义,因为有奸人所害,不幸从贼,又在梁山竖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只待有机会受朝廷招安,得以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尤其是最后一点说的关胜连连点头,光耀门楣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待次日天明,宋江带兵来战。关胜与呼延灼商议:“今日可先赢他一场,挫挫锐气,晚间再轻装入营,必定事半功倍。”

    呼延灼来时并无衣甲兵刃,关胜寻了一套送与他穿戴后,一同来到阵前。

    宋江见了呼延灼,大骂道:“呼延灼!我不曾亏负你半分,为何趁夜投敌而去!”

    呼延灼哈哈大笑,喝到:“尔等草寇,如何能成大事,如今朝廷天兵在此,何不早降!”

    宋江怒道:“哪位兄弟于我擒下此贼!”

    镇三山黄信拍马便出,使着丧门剑,直奔呼延灼。两马相交,斗不到十合,呼延灼手起一鞭,把黄信打落马下。宋江阵上众军,抢出来扛了回去。关胜大喜,令大小三军一齐掩杀。

    呼延灼止道:“将军不可,谨防吴用奸计,再者如今杀过去,最多大败梁山贼寇,恐于夜间之计有损啊。”

    关胜一琢磨,有道理,便依呼延灼之言,鸣金收兵。

    等到夜半三更,此时夜月光如昼,关胜下令马摘鸾铃,人披软战,军卒衔枚疾走,一齐乘马而行。

    呼延灼当先引路,众人跟着。转过山径,走了约二十来分钟,撞见三五十个伏路的梁山小兵,低声问道:“来的是不是呼延灼将军?宋头领差我等在此迎接。”

    在梁山只有头领才有资格叫宋江哥哥,再加上宋江还没有正式坐上第一把交椅,坚持不肯让人称自己为大头领,所以下边的小兵都只称宋江为宋头领。

    呼延灼闻言,低声说道:“休要说话,都跟着我走。”

    呼延灼纵马先行,关胜乘马在后。又转过一层山嘴,只见呼延灼把枪尖一指,远远地看到一处光亮,说道:“关将军,那处红灯便是宋江营寨。”

    关胜立刻催动人马杀向光亮处。等人马跑到时,整个营寨不见动静,关胜回头再寻呼延灼,更是不见踪影,怒喝道:“哎呀!中计了!快撤,快撤!”

    话音未落,就听周围炮声响动,四面八方涌出无数梁山喽啰,关胜兵马慌不择路,众军各自逃生。

    关胜逃出营寨,只有数人跟随,心中不由恼怒:好你个呼延灼,如此陷害于我,真是愧对朝廷信任!

    除了恼怒,关胜更是忧心自家前程,来时和蔡京说的意气风发,现如今吃了这般败仗,恐怕营寨也被梁山贼寇夺取,官兵也被杀散大半,又有何面目回去朝廷?又有何前程可言!今后恐怕只能在小吏的职位上蹉跎一生了。

    关胜仰天叹道:“哎……可怜我武圣之后,现如今……哎?”

    关胜话还没说完,就有梁山喽啰从密林里抛出飞钩,勾住关胜坐下马蹄,摔了他一个四仰八叉,又有数个喽啰上来把他压在身下,夺了他兵刃,五花大绑,前推后拥擒回山寨去了。

    梁山其余将领各自带兵四处捉拿、招降朝廷兵马,直至天明时分,关胜带来的兵马全部被杀散,不仅张横、阮小七被解救了出来,甚至郝思文和宣赞也都被生擒了。

    梁山众人将关胜等人带到带回了聚义厅,宋江此时已经带着其余好汉回到了山上,端坐在聚义厅大坐上侯着,旁边是吴用拿着羽扇和宋江商量着接下来的安排,没有任务的其他头领此刻都在这里等着,张伟还是老样子待在角落里。

    宋江见了五花大绑的关胜,满脸忧心的走了下来,一边走一边鞠躬:“哎呀呀,这是怎话说的,快快给关将军松绑!”

    聚义厅里没有小喽啰,还是李逵和花荣二人给关胜松的绑。

    宋江又重新拜道:“亡命狂徒宋江,冒犯将军虎威,望乞恕罪。”

    关胜此时已是阶下囚,哪里敢受宋江大礼,赶忙躲开,只是闭口不语。

    呼延灼也过来了,给关胜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小将奉了将令依计行事,诓骗了将军,还望将军恕罪!”

    关胜也不管呼延灼,满脸愁容的看向郝思文和宣赞,问道:“如今我等皆是阶下囚,二位兄弟可有想法?”

    关胜这话其实是问他俩是想投降还是想求死,郝思文、宣赞也硬气,直接回道:“但凭将令!”

    关胜思索片刻,对宋江说道:“我现在大败于梁山,已无面回京面圣,更愧对蔡丞相的信任,但求宋头领早赐一死。”

    宋江慌忙说道:“将军何出此言?将军乃关圣之后,身份高贵,宋江怎么敢妄杀圣人之后,若将军不嫌弃梁山卑微,愿意一同替天行道,匡扶正义,宋江情愿将这头领一位相让,将来若有机会获朝廷招安,为国效力,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若将军不肯,宋江不敢强留,这就备下银两兵刃,送将军下山便是。”

    宋江作为话术高手,怎么可能会看不出关胜其实已经有了投降之意,之前关胜问郝思文和宣赞其实就是想让他俩说出投降的话来,谁成想这俩又把选择权交给了关胜,关胜哪里敢直接说投降啊,这回头朝廷破了梁山,再秋后算账,不死也得脱层皮。

    所以宋江话里话外先是抬了关胜的背景,祖上显赫,又提了梁山愿意招安,给了他一个台阶,日后朝廷再追究,还有遮羞的理由。至于送钱送兵刃下山?如果真的可以活着离开,你看呼延灼当年跑不跑?真当这些被擒了的朝廷将领愿意落草为寇?

    这群将领愿意落草的原因很简答,直接回朝廷的话,自己的前程就完蛋了,不会再被朝廷启用了,所以他们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干脆入伙,让朝廷看看自己的能耐,然后再被招安,这样说不定还能混个不错的前程,所以打朝廷兵马他们是最积极的,响应宋江招安大计的,他们也是最积极的。

    关胜也是这样想的,倒身拜道:“早听闻宋公明忠义无双,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如今我等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愿在公明哥哥帐下为一小卒。”

    宋江大喜,立刻设筵庆贺,又安排人马四处招降逃跑的官兵,并派薛永赍书往蒲东,趁关胜入伙梁山的消息没传开,将关胜老小接来,免受朝廷牵制。

    宴席间关胜和吴用劝酒,诚心说道:“吴军师果然不愧是智多星,昨日这一手诈降计,使的是出神入化,关某竟不曾有半分起疑。”

    吴用呵呵笑道:“这计谋可不是我献上的,那可是威海镖局的张镖头为公明哥哥献策的。”

    关胜惊道:“江湖中竟还有如此大才,可否引见?”

    吴用笑着四处寻摸张伟身影,几处大桌都不曾见到,正疑惑间,有一喽啰过来递给宋江一封书信,宋江看罢轻声的哎呀了一下,吴用不明所以。宋江将书信递给了吴用,吴用这才知道,原来是张伟下山了,这封是辞别信。

    这段时间张伟在梁山的表现并不出众,甚至都没有上阵打过任何一场仗,没有让宋江看到传闻中和林冲不分胜负的武力,只献了两个简单的计策,但是其中一个直接让关胜归降了,冲锋陷阵的莽夫,梁山上多的是,但是文武双全的统帅之才,梁山就很缺了,张伟至少展露出了这方面的一些潜质。

    因此宋江很想让张伟入伙梁山,几次接触下来也非常愉快,可现在不告而别,让宋江心里起了嘀咕,小声问吴用:“军师,这几场仗也并没有给张兄弟安排更多露脸的任务,可是恼怒我等怠慢了他?”

    吴用收好信件,自信的说道:“公明哥哥的心思,我已知晓,哥哥放心,张镖头定会上我梁山,坐上一把交椅。”

    宋江这才点点头,放心道:“一切就依军师了,不过现如今卢员外和石秀兄弟尚在大名府牢中,如何营救,军师可有章程?”

    吴用摇摇羽扇,说道:“兄长不必忧心,吴用自有措置。只过今晚,来日再起军兵,去打BJ,必然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