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城遗梦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除了学习出现了新的变化之外,初中的校园生活和小学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大蒲洼村民风不好,逞勇斗狠之辈不少,因此到了初中,同学之间在小学时候的小打小闹,在校园里慢慢演变成大打出手。在乡中,大蒲洼村的学生较多,总爱欺负其他村里的学生,尤其初一年级有几个膀大腰圆的学生,在课间经常纠结在一起,从一班串到四班,惹是生非、找茬打架。他们往往看到有的同学在学习,就过去拍拍人家的肩膀,然后问一句“哥们儿,你服吗?”被问的同学往往一愣,明白过来才说:“哦,服!”不过这些人也会碰到一些愣头青,随口被甩了一句“滚蛋!”之后就会在班里或校园里上演一些暴力剧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或许受到一些不良传媒的影响,初中生打架已不像小学生一样,打两下或者把对方打哭为止,他们打架已经带有一些社会青年打架的色彩,双方都要把对方打得心服口服为止,有时打架真的会见血。学校领导对这种事情往往睁一眼闭一样,只要不闹出大的伤害或者人命之类的事件,领导和老师都不会出面干涉打架的事情。

    期中考试后的一个课间,初一的四个校霸又开始在四个班乱窜,为首的是四班的马海龙,身材又高又壮,他领着其余三人的来到了二班,发现郭凡趴在桌子上打盹。由于昨晚收拾红果,郭凡睡得比较晚,正趴在桌子上睡觉。同学们看到四个校霸进班了,纷纷跑了出去。于是四人就围在郭凡旁边,用手推郭凡的脑袋。

    “喂!醒醒,醒醒!”

    郭凡抬起头,揉了揉眼睛,也没看清是谁,就问:“什么事?”

    “什么事!谁让你在班里睡觉的?”

    “我困着呢!别打搅我!”

    “要睡出去睡去!”说着,一个人揪着郭凡的耳朵,就往外走。

    郭凡急了,用手打开了那个校霸的手,然后一脚踹到了他的肚子上。由于从小干农活较多,郭凡力气很大,这一脚就把那人踹蹲在地上。

    其余三个人围过来打郭凡,郭凡一边招架,一边后退,身上被打了几拳。明显吃了亏。这时,马海龙发出“哎呦”一声,直接趴到了地上,郭凡看到清洋来搭救自己了。哥俩顿时来了力气,把这几个校霸一顿臭揍。

    这些所谓的校霸从小没干过什么体力活,身上没什么力气,因为家庭条件好,营养又充足,所以长得膀大腰圆。他们往往仗着人多势众,合起伙来欺负同学,今天这四人碰到清洋和郭凡,就吃了大亏,但这件事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放学后,四高台的几个同学一起回家,结果出了校门没多远就被六个人拦住了。为首的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人长得又黑又壮,是学校的一个体育生。这个体育生旁边站着今天挨打的四个人,还有清洋班上的一个叫张新的也跟着几个校霸凑热闹。四高台这些人只有清洋、郭凡、清泽、李伟四个男生,人数上明显处于劣势。

    “唉!站住!你俩今天干嘛欺负我兄弟?”

    “我们没欺负他们,我在班里睡觉,他揪我耳朵。”郭凡指向其中那个揪耳朵的校霸。那个家伙被打怕了,下意识地往后躲了一下。

    “也没别的,你给我几个兄弟道个歉,认个错,今儿就算过去了!”

    “我道什么歉?要道歉也得他们四个道歉!”

    “要不咱们哥几个去旁边练练?”

    “练练就练练,谁怕你呀!”

    “等会!”清洋拦住了郭凡,然后对为首那个体育生说,“看来你是想替他们几个人出头了?”

    “是又怎么的?我就是好抱打不平!今天得教训教训你们两个!”

    “行,要不这么着,咱俩去旁边比划比划,要是我输了,我们给你们道歉,要是你输了,从今往后不许在找我们的麻烦,你们四个也别串班了,这样行不行?”

    “嘿!今个还碰到一个硬茬,行,就按你说的办!”

    清洋和这个体育生往公路旁的空地走去,郭凡上前一把拦住了清洋,“这事是因我而起的,我不能让你替我挨打!”

    “你放心吧!我能教训他。”清洋推开了郭凡。

    这时,清泽也走了过来,他拉住郭凡,“你就信我哥吧!他要是打不过这家伙,咱们合起来也白给。”

    郭凡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清泽这么自信地说,也没再说什么,在一旁捏紧了拳头,准备随时上前解救清洋。

    清洋和这个体育生走进了空地,旁边又围拢过来几个放学的学生,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观看这场初二体育生和初一学生的打斗。

    “你小子瞅好了,别说我欺负你!”说着,体育生一脚朝清洋踢了过去。

    清洋往后闪了一下,轻松地躲过了,体育生紧接着往前一窜,一记勾拳朝清洋左脸打来,清洋往后又是一退。就这样,体育生接二连三的出拳出腿,都被清洋躲过了,他的脸上开始有点挂不住了。

    “老躲来躲去的多没意思,跟个缩头乌龟似的!”

    “我怕出手把你打伤了,让着你,你没看出来?”

    “嘿!鸭子嘴、还挺硬!”于是体育生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攻击。

    清洋心想:这个体育生身体素质比自己要好,体力也很充沛,如果自己上来就和他硬碰硬,可能打不过他。只能先耗一下他的体力,等他懈怠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

    两人过了十几个照面,体育生的气息已经不匀了,出拳出腿的速度也不像开始那样迅猛了。清洋心想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开始招架对方的拳脚,试一试对方的力量。结果感到这个体育生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弱一些。

    这时,体育生又是一个勾拳打了过来,清洋瞅准了机会,用右手磕开对方的胳膊,同时右脚飞快地踹了出去......

    清洋的确会一些功夫,这要从他小时候说起。清洋的二姑远嫁到了杨家坨镇,这些年一直营务十几亩菜园子。清洋的大表哥小时候跟父亲卖菜,经常因为挣菜市场地盘和别人发生冲突,那个年月在菜市场竞争也是弱肉强食,所以这个大表哥从小就爱和别人打架,开始总是挨揍的份,后来在农闲的时候,大表哥拜了镇里一个南方来的师傅学武,这个师傅教的武术叫古壮拳,据说是南方边远地区的一种拳法。大表哥这一学拳可是不得了,每次出去卖菜,只要和别人打架几乎战无不胜,后来在杨家坨那边居然打出一些小名气。

    清洋五岁的时候,大表哥自己赶着马车来大蒲洼卖菜,第一次就跟街里的几个小混混干了一架,结果打得那几个混混满地找牙,以后他再来大蒲洼卖菜,没人敢找麻烦。这个大表哥只要来大蒲洼卖菜,一定会住在清洋家里,他每次住下,都要给自己两个表弟讲讲自己卖菜的经历,听得清洋、清泽哥俩如痴如醉,在这个表哥的熏陶下,小哥俩开始和这个表哥学武了。说是学武,无非是练一些基本功。春生两口子看外甥教俩儿子练功也没说什么。这个武功一练就是七八年,每到过年、或者夏秋两季蔬菜成熟的时候,表哥每次来都要检查两兄弟的基本功,还经常教一些新招式,只是轮到对练的时候,俩兄弟只有挨揍的份。

    大表哥发现清泽学武术有些犯懒,便没有过多的教清泽。相反,他发现清洋在武术方面的悟性远远超过了自己,于是把自己所学的全部倾囊相授,而且让清洋习武有德,即使战败对手,也要给对方留足面子,避免结仇。

    韩清洋今年身高超过了一米七,体重有130多斤,开始能和大表哥对打了。这些年市场上卖菜的越来越多了,大表哥来大蒲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是清洋练功却没有丝毫懈怠。相比于清洋,清泽好像不太喜欢练功,小学时清洋拉着清泽练功,清泽总是以各种借口偷懒,后来只有清洋自己独自练习了。今天赶上这个茬口,清泽对清洋很有信心,所以拉住了郭凡。

    再说刚才清洋踹出那一脚,不偏不斜地正好蹬在这个体育生的小肚子上,因为清洋没用十成的力气,所以这个体育生只是做个一个屁蹲。这下子可是让体育生颜面扫地,当着围观的人,他面红耳赤,站起来之后马上朝清洋扑了过来,清洋找准了时机,先是往后退了两步,趁着体育生要收劲的功夫,他飞快的往前一窜,将右腿快速地插入对方双腿中间,然后用右臂向对方身上一扛。只见体育生的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摔了出去,重重的拍在地上。

    体育生爬了起来,还想再扑上来,但已经开始胆怯了,他感到面前这个文质彬彬的瘦弱男生远比他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刚才没把你摔疼吧?”趁着体育生犹豫的时候,清洋走上前来扶住了体育生的胳膊,关切的问到。

    体育生的脸更红了,接着打吧,对方已经扶住他并向他示好,这时再出手不仅会输,更输了品德。不打吧,自己这个台怎么下呀?

    “哥哥,刚才都怪我偷袭了你,其实要是开始就和你动手,我肯定打不过你,你千万别见怪啊!”

    “没事没事,其实也是我一时大意,今个就这样吧!”体育生感觉清洋给足了自己面子,也不想再打了,“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韩清洋,和张新一个班的。”说着话,清洋指了指张新。

    “行,你这个兄弟我认了,以后在乡中谁欺负你,报我赵海亮的名号。你们几个过来,给我兄弟赔礼道歉,以后没事别老讨厌了!”

    旁边以马海龙为首的四个人本想今天出口气,没想到是这个结果,都耷拉着脑袋过来道歉。

    清洋没想到这个体育生就是号称大蒲洼“乡中三霸”中的赵海亮,今天误打误撞还结识这么一号“人物”,于是赶紧说:“没事没事,其实今天我们都有不对的地方,幸亏赵大哥出面给解决了,咱们以后还是好同学。”

    “行了行了,都赶紧回家吧!你们哥几个也慢点!”赵海亮遣散了双方人马,和清洋告别后骑着车飞快的离开了。

    “清洋,你真行,真给咱们哥们长脸!”郭凡这时候才从刚才的打斗中回过神来,上来抱住了清洋。

    “行了,咱们都赶紧回家吧!”清洋招呼着四高台的几个伙伴,骑着车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在路上,二丫不时地偷看清洋,她今天感觉自己又重新认识了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伴,清洋的形象在她的心里瞬时高大了起来。

    发生了这件事以后,初一年级再没有看到马海龙领着几个人在四个班乱串的情景,学校发生的一切,不管是好的坏的,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初中生相比于小学生,对男女之情好像有了更多了关注。一方面由于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步入了青春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开始不服从家长的管教,叛逆也随之而来;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之社会不良传媒的引导,让这群处在青春期的70后和80后无所适从,很难认清人生的方向。

    男女生早恋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从初一开始就有了,各种随之而来的八卦弄得校园乌烟瘴气。冰天雪地的寒冬到来了,很多离家远的初中生中午不回家,学校的伙房收五分钱的煤火费给学生熥饭,但是赶上老师第四节课拖堂,领回来的饭盒已经冰凉了,只能在班里的炉子上再热一热。吃过午饭的学生无所事事,有些男生捅咕打闹,有些女生窃窃私语,有些男女生已经开始谈情说爱了......

    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前后,大蒲洼乡中辍学的女生很多是因为怀孕造成的,被开除的男生一半由于打架斗殴,另一半多是和女生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孩子在村子里上小学,老师像父母一样认真地管教着每一个学生。当孩子们离开村子来到外面的学校,感觉自己走向了社会,在青春荷尔蒙的刺激下,做出了很多让家长意想不到的事情。管理好的初中校,学生大部分都在学习,而管理差的学校,孩子们沾染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变得暴戾、堕落.......

    大蒲洼乡中为了避免学生早恋,每学年都要进行一次分班,通常会把班主任认定有早恋倾向的男女生分到不同的班级,以减少他们接触的机会,但是这种防治早恋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清远县的教育教学设置了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课,但苦于师资的不足,无法完成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工作、更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年教育局会下发试卷抽查生理卫生课的开设情况,某些学校一旦被抽中了,大多是两个监考老师在讲台上找答案,讲台下的学生等着抄答案。出现这一状况不仅是由于师资和硬件的不足,更是源于教育系统从上到下的不作为,让学生本应受到的教育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九十年代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就是这样,城乡二元结构的极大反差,让教育出现了两极分化,落后的的思想意识已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农村教育向前发展。因此,城市化是解决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矛盾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