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城遗梦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中午12点50分,伴随着一阵刺耳的铃声,正在宿舍中酣睡的同学们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大家招呼着,赶快穿好了衣服,趿拉着布鞋向教学楼跑去。

    清远一中的教学楼是一幢四层U型楼,南楼是办公楼,北楼是教学楼和一个阶梯教室,西楼是实验楼,东边是一个缺口,跨过缺口处的连廊走进U型内部是学校的生物角,杂草丛中有一个钢架支起的玻璃罩,罩着近二百平米的大棚,由于缺少光照且不通风,里面不死不活的长着一些植物。

    北侧教学楼的一层和二层是高一的班级,三层和四层是高二的班级,高三的班级在西边的平房里。清泽、郭凡、明菲在楼的一、二层上课,到了傍晚或是阴天教室里就得开灯,否则暗得不能学习。九班教室在南办公楼一层的传达室对面的阴面教室,这是办公楼中唯一的教室。

    开学第一天下午,各班学生都和班主任见面了。只有九班的班主任一直没有露面,清洋和同学们在班里等了半个多小时后,年级主任石宝生才慢悠悠地走进了九班的教室。这个石宝生个子很矮,目测不到1米6,脑袋很大而头发很稀疏,又大又秃的脑门下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在做了自我介绍后,同学们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年级主任只是暂时代理这个班主任才松了一口气。

    到底谁是班主任,石老师没有说,到底有没有这个班主任,石老师也不说。石老师对为期10天的军训做了简单安排后,同学们就去教学楼东侧篮球场集合了。下午2:20,高一年级的九个班学生迎着八月的骄阳,整齐地站在篮球场上,等待着开学典礼。

    主席台布置在U型缺口的连廊上。中间坐着马占奎校长,马校长左边是尚剑锋、冯柏章两位副校长,右边是一位部队的首长,部队首长右边坐着年级主任石宝生。

    接下来,马校长的精彩演说开始了:“同学们,首先我代表清远一中的全体教职员工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清远一中始建于1947年,经历了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等一系列革命运动。自建校以来共有13位校长呕心沥血,献身我校的教育事业,我校的教学成绩在望京市名列前茅,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BJ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级重点大学。我校共有教职员工279人,其中高级教师92人,在清远所有高中里高级教师比例最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始终处于本县第一、本市的前列。同学们,为期三年的高中生涯就要开始了,请问你做好准备了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下面我们要进行为期10天的军训活动,在军训中,你会吃一些苦、受一些磨难。但是,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它会让我们在苦与累中成长起来。参加军训,能够培养我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能够磨练我们的意志品质,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提高我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身体素质,为后面三年的顽强拼搏打下坚实的基础。清远一中就是你们成人成材的土壤,你们的梦想将在这里启航,请迈开你们坚定的步伐,挺直高耸的脊梁,迎接时代的洗礼与挑战!”

    此时,马校长停顿了一下,操场上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请66099部队首长向同学们提几点军训要求。”马校长补充了一句,把话筒传给了右边的部队首长。

    “同学们,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下面我对大家提几点要求。第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军训的意义,加强组织性、纪律性,一切行动听从教官的指挥。第二:要尊重你的教官,虚心向他们学习,不怕吃苦,认真训练。第三: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杜绝一切意外的发生。最后,预祝本次军训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好,下面请同学们与军训教官见面。”

    在马校长的一声令下后,教官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从教学楼北侧走到了连廊前。为首的一个排长向部队首长和马校长行军礼后,宣布了教官的分班名单。分到高一九班的是两个教官,两人在部队中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副班长。班长的名字叫马清风,副班长叫胡新平。班长是豫州人,当他报了名字之后,全班爆发了一阵热烈地掌声和唏嘘声,弄得他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他和热播某部评书里的男主角同名。副班长是雍凉人,方言很浓,报了三次名字,同学们才听清,之后副班长很少和同学们说话,除了喊口号,其余的话都让班长来转达。

    为期十天的军训拉开了帷幕,军训对于每个高一新生来说都是难熬的一段人生历程。有位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孩子长大,就让他去受苦受难吧!的确,只有吃过苦、受过难的孩子,才知道人生道路的艰辛,才知道生活物质的来之不易,也才能忍受人生中的一次次磨砺。

    军训中有的教官贼机灵,譬如说一班和三班的两个教官,总是让学生提前到达训练场,找一个凉快的地方训练。但是六班和九班的教官好像脑袋不开窍,总是让学生在烈日下站军姿,而且训练方法与强度可以用变态来形容。随着教官的口号,学生摆臂与踢腿,有时候腿踢出去,教官却迟迟不喊下一个口号,谁提前把腿落下,教官就用皮带抽一下腿,当然也不是真打,就是吓唬一下子。但这种训练方法让很多学生吃不消,一些从小没干过体力活的甚至蹲在地上站不起来了。每次训练到这个时候,教官才让学生练习踏步、齐步、正步和跑步。这些教官也许是从这些训练中熬过来的,所以想让学生们也感受一下他们的苦难历程。

    军训到了第三天,在一次休息中,胡教官用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教学生唱了一首《军中绿花》的军歌,歌词是:“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妈妈;声声我日夜呼唤,多少句心里话,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军营是咱温暖的家;妈妈你不要牵挂,孩儿我已经长大,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风吹雨打都不怕,衷心的祝福妈妈,愿妈妈健康长寿,待到庆功时再回家,再来看望好妈妈......”胡教官开始唱的时候,同学们被他的普通话逗得偷偷乐,当学生学会了,第一次没有唱完这首歌就都哭了。都说哭笑、打哈欠这类表情有传染作用,的确不假,自认为内心坚强的韩清洋也流下了眼泪。

    军训的第四天下午,在休息的空档,两个一班的女生找到了韩清洋,他俩说明菲发烧了。清洋和马班长请了假,就去女生宿舍二楼看明菲。明菲烧得很厉害,额头烫烫的。在学校医务室打了两次针也没有退烧,医务室的大夫建议同学们把她送到清远县医院去看看。明菲烧得有些糊涂了,想起了清洋,所以让同宿舍的两个姐妹找来了清洋。

    清洋看到躺在床上没有精神的明菲,询问明菲是去县医院还是回村子里让张英给看看,明菲考虑后坚决要回村里。这个样子骑车肯定不行了,于是清洋找到两位教官和石老师请假。晚上六点多,清洋吃完晚饭,让那两个姐妹给明菲喂了一点稀粥,草草收拾了一些衣服,清洋骑着自己的28加重车,后筐里驮着明菲的随身物品,趁着路上车少人稀,带着明菲向大蒲洼老家驰去。

    出了清远县城,天色有些擦黑了,明菲烧得还是很厉害,为了让自己坐稳了,明菲的胳膊搂着清洋的腰。清洋感觉到明菲身上很烫,问她需不需要休息一会,明菲说坚持不住会拍他后背来叫他停车。

    走了大约10几里,明菲拍拍清洋的后背,示意他停车。清洋下车后,把明菲从后座扶了下来。明菲小跑到公路旁的河沟边呕吐了起来。清洋支好车,走到明菲身边,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然后从兜里拿出了几张纸递给了明菲。

    明菲吐完了,用纸擦了擦嘴,坐在地上捂着脸哭了起来。

    “明菲,你哭什么呀?”

    “我怎么这么没用,生个病还得拖累你。”

    “谁还有不生病的,这些天这么热,天天日头底下烤着,说实在的我都快坚持不住了,幸亏能出来送你,让我也透透气,顺便回趟家。”

    “你真不怨我?”

    “我怨你干嘛呀!咱俩从小一起长大,跟一家人一样,你怎么这么见外呀!”

    “唉!”说话间,明菲的情绪好了一些。

    “咱们在这里歇会,等你缓上来点,咱们继续往家走。”

    “我没事了,咱们继续走吧!”

    “真没事了?”

    “嗯,走吧!”

    清洋又骑上车,明菲还是搂着清洋的腰,继续往家走。

    阳历九月,傍晚已有了丝丝凉意。公路两侧是一望无垠的玉米地,玉米穗和秸杆的清香混合着秋草成熟的气味飘荡在空中,吸一口到肺里让人心旷神怡。可是从小很少离家的两人此时归家心切,无心感受这份大自然的美景。这时明菲又拍了拍清洋的后背,清洋下车后又把明菲扶下了后座。

    “你还要吐吗?”

    “不是,我有点肚子疼,你还有纸吗?”

    “嗯,有。”清洋马上从裤兜里掏出了剩余的手纸。

    “你在这里等我呀!”说着话明菲钻进了路旁的玉米地。

    夜已经漆黑了,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一轮半月从东边的天空升起,洒下了缕缕光辉,照到一片片的玉米叶子上,玉米叶反射着月光,照亮了这片空旷的原野。原野的空气被周边植物散发的水气润湿了,在玉米地的上空笼起了一层薄薄的雾,像是给大地罩上一层纱。清洋置身在这片星空中、这片原野中、这片雾霭中,听着草丛中蛐蛐的鸣叫声,如梦似幻,仿佛喝酒的人沉醉着,无法醒来。

    “喂!你愣在那想什么呢?”明菲不知什么时候已走出玉米地,在旁边叫着清洋。

    “明菲!你看看这片天空,这片大地,这片薄雾,美不美?”

    明菲巡视四周,身边的美景也给她带来一汪欣喜,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了。

    “天太黑了,我有些害怕!”两人沉默了几分钟后,明菲小声的告诉清洋。

    “如果今天没有事,我真想在这里待一个晚上,真想把这幅美景留住。”

    “你摸摸我的头,我好像开始退烧了。”

    清洋摸摸明菲的额头,真的不那么热了。

    “真奇怪!白天还烧那么厉害,这会好像没事了。”

    “我感觉身上也有劲了,精神头也有了。”

    “要不剩下的十几里路,你驮着我吧!”

    “去你的,给你个锅台就上炕,赶紧回家吧!”

    “好嘞!我的二丫头领导。”

    “讨厌!哈哈哈......”两人说笑着,不时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遍了四周的原野。

    晚上八点多,清洋叫开了明菲家的大门,宝明两口子和明辉看到清洋送明菲回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赶快把俩人拉进了屋里,问清缘由后才知道是明菲军训生病了。宝明媳妇用体温表给女儿量了量体温,却发现才36.9度。明菲说回来的路上又拉又吐,应该是退烧了,现在饿得慌,只想吃妈妈做的饭。于是两口子赶快给闺女做饭。清洋吃过晚饭了,于是起身告辞,说明早再来看明菲。

    晚上九点,韩春生两口子和俩闺女看到清洋回来了,都吓了一跳,心想刚刚开学就回来了,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清洋说明来龙去脉后,两口子才放下心来,让儿子赶快洗洗睡觉。

    9月5日早饭后,清洋去找明菲,看到明菲脸上气色确实好了很多,便询问她什么时候回学校,明菲说反正回来了,干脆在家放松一天再回去。于是清洋和她约定6号早晨返校。

    轰轰烈烈军训生活在9月10号的汇报表演中落下了帷幕。同学们展示了飒爽的军姿、有型的方阵,得到了校领导和部队首长的一致认可。几天下来,白白净净的清洋被晒得快和清泽一个肤色了,这对双胞胎兄弟这时让人更加难以辨认了。

    郭凡所在六班挑选了十名高个子的男生进行打靶训练,当然打的都是空包弹。郭凡有幸被选中了,他每天拿着那把步枪神气十足,在同学们面前昂首挺胸,耀武扬威。不过他们训练很苦,需要在沙土地上爬行射击,有几个人胳膊、膝盖都磨破了,但没有一个掉队的。汇报表演那天,当枪声响起,的确是训练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回家的路上,郭凡一个劲的吹嘘着自己,让同行几人嗤之以鼻。

    军训后,高一新生在家里修整了两天。

    1993年9月13日,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涯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