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城遗梦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高中的学习与集体生活和初中相比,差别太大了。学生们每天早晨五点半要晨跑,三个年级晨跑的区域各不相同,高三十个班围绕教学楼和宿舍楼跑,高二十个班围绕篮球场跑,高一九个班要到校园外的足球场去跑。当5:20的起床铃声响起,睡梦中的学生极不情愿的起床穿衣,叠好被子,挤着奔向厕所,但厕所容量有限,于是乎出现了女生厕所门前排起了长队,男生跑到平房宿舍的小院找个犄角旮旯就地解决。经过军训的高一新生已经适应了这种节奏,然而高二、高三的老生由于长期的懈怠,已经散乱无章。

    各班在教学楼东侧的篮球场集合,之后在体育老师带领下晨跑。与此同时,各年级的德育主任带领检查组巡视各年级学生宿舍,如果查到睡懒觉的学生,就直接把人送到政教处,等待停课处置;如果看到宿舍不整齐、被子没叠好等现象也要相应扣分。高一新生以为过了军训就可以轻松一点了,没想到苦日子刚刚到来。

    早晨6:10,晨跑之后的学生进行洗漱,6:30准时开早饭,到了7:00,所有学生已经坐在教室里上自习了。上午7:55——11:35是四节主科课程,下午13:00——17:15要上五节课,晚上18:00——21:30还有四节晚自习课。每天晚上只有21:30——22:00宿舍有电,学生要在这段时间抓紧洗漱,尽快上床睡觉。

    清远一中的作息制度十分严格,如果学生违反纪律,晚上有政教处和宿管处的老师等待着你。在这种制度的约束与管理下,学生就像生产线上的操作工,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学习任务。

    相比初中,高一年级的课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以及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几门副科,其中物理和化学以及三大主科作为考试排名的科目。听说到了高二,生物和政治也会随之被安排上,音乐课和美术课虽然体现在课表上,但实际是上自习,学生唯一能进行放松的场地就是在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上。

    清远一中的老师有很多教学能手,不过这些老师大多教重点班,也有一些老师水平不高,只能教普通班或师范班了。明菲、清泽、郭凡所在班级的任课老师水平较高,把初、高中知识衔接与过渡的细节处理得很好,但是清洋这个班的任课老师不仅水平较低,而且可以用不负责任来形容了。

    九班的几位任课老师是这样的情况:教语文的杨老师是临近退休的一位男老师,慢慢悠悠的性格,拖泥带水的讲课,上课时把很多学生带入了梦乡;教数学的孙老师是一位口音浓重的老太太,每节课只讲1-2道例题,课后只留两道作业题;英语吴老师倒是很认真,每节课都要占用大量时间默写、读课文,讲授语法和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物理课的李老师教普通班和九班这三个班的,他讲课速度很快,很多同学跟不上他的节奏,有的干脆不跟了,趴在桌子上睡觉,清洋倒是觉得李老师讲课思路清晰,比其他任课老师要强很多;最后说一说这个代班主任石宝生,他和李老师一样,教七至九班的化学课,由于初高中化学知识跨度较大,很多学生摸不到门路,造成了石老师讲课一言堂的尴尬局面,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后来他干脆不提问了,只是自顾自的讲课。

    重理轻文的清远一中通常把以上五门主科安排在上午,把其他学科安排在下午。九班学生在几位老师的熏陶下,慢慢地与重点班拉开了差距,这个差距终于在第一次月考中暴露了出来。

    韩清洋在第一次月考获得了班里的第二名,获得第一是班里一个叫罗慧敏的女生。月考每科满分150,五科总分750分,罗慧敏的总成绩是478.5分,韩清洋获得了476分,第三名465分。课间,清洋找到了清泽等人,几人对了一下分数,清泽考了553分,明菲考了527,而郭凡考了495。面对这样的考试结果,清洋心里很不是滋味,三个伙伴劝他不要太上心,说只是一次考试而已。然而清洋感觉这次考试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清远一中没有认真对待师范班的学生,毕竟这些学生将来只能上师范大学,不影响清远一中的升学率。

    在韩清洋着急的同时,主抓高一年级的副校长冯柏章和年级主任石宝生、年级组长崔洪斌也在着急。九班入学的分数线是最高的,换言之这些孩子的智商要远超重点班的学生,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教学,九班的成绩排在了重点班的后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老师们没有认真教学,如果局长或者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知道这件事情,负责高一年级的这三个领导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为今之计是想个办法解决燃眉之急。

    三人经过半天的商议,决定调整九班的任课教师。由于物理和英语成绩较高,所以这两个老师不更换,石宝生教的化学成绩垫底,年级组长崔洪斌毛遂自荐挑起九班化学的重担,教语文的杨老师被换掉了,换了一个年轻的何老师来教,孙老师教的数学成绩偏低,让教六班的梁老师同时教九班数学。五名主科老师更换了三个,让九班的学生感到很诧异,但是学生们很快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调整之后的教学班子慢慢让九班的学习步入了正轨,终于在第二次月考,九班的整体成绩与重点班之间缩小了差距。然而,第二次月考,韩清洋又考了班里的第二名,第一还是那个罗慧敏。从小以学霸著称的韩清洋第一次感到学习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这个罗慧敏是班里比较特殊的一个女生,她长得很瘦,也很美,身高约有1.68米,齐肩短发,白净的脸上有双明亮的大眼睛,带着一副近视镜,却总是面无表情,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罗慧敏穿着很朴素、平日里很少说话,每餐只吃很少的东西,有次早晨打饭,清洋看到她只买了一个烧饼。就是这样一个女生,两次月考都获得了班里的第一名,同学们也开始关注她了。

    清洋同宿舍的张文和罗慧敏都来自城关镇,他说罗慧敏家里条件特别不好,父亲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母亲靠粘花挣点钱拉扯两个孩子,罗慧敏还有一个妹妹,这姐俩学习特别好,而且都特别懂事,每次回家,罗慧敏只和家里要30元的生活费,加上学校补助的38元,这68元就是她一个月的花销。宿舍里的男生听完张文对罗慧敏的介绍,都开始同情并钦佩这个女生了。

    又是一个周六的上午,同学们在一周紧张的学习后,纷纷结伴回家了。在路上,伙伴们聊起了在班里、宿舍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就这样一路欢声笑语。

    “清洋,我说你们班女生太多了,你瞧我们班,就8个女生,而且一个个长得歪瓜裂枣。”郭凡在一旁羡慕地说。

    “郭凡,我也有同感,我们班12个女生,在重点班里算是最多了,可是长得都不咋地,有时候也挺羡慕我哥的。”

    “谁说不是呢,我还想班里男生多一点呢,全班30人,12个男生,我们宿舍八个人还热闹一点,剩下那四个被分到了普通班宿舍,据说那几个宿舍挺乱的。唉!我说郭凡,你小子是不是看上我们班哪个女生了?”

    “嘿!真让你说对了,我那天发现你们班有个冷美人,像天仙下凡一样!”

    “瞅你那没出息的样儿!见到个女生就迈不动步!”清泽在一旁数落着郭凡。

    “我们班还有天仙下凡,你说的谁呀?”

    “就是那个戴一副圆眼镜,脸特别白、瘦瘦的那个女生。”

    “你说的是不是罗慧敏呀?”

    “对对对,我打饭时好像听同学叫她慧敏。”

    “唉!你别说了。”清洋唉声叹气的说了一句。

    “我怎么还别说了,你不会和人家有一腿吧?”

    “瞎说什么呢!罗慧敏两次月考都是班里第一,太厉害了!”

    “真的呀!我说班副啊!没想到你这回也遇到对手了,咱可别给大蒲洼丢人啊!”二丫在一旁打趣到。

    “谁说不是呢!我没想到一个瘦弱的女生学习竟这么强悍。我一定要超过她。”

    “清洋,我抓时间去你们班问你问题,你回来给我介绍一下罗慧敏行吗?”

    “你呀!净想着跟人家套近乎,我和她从开学还没说过话呢!”

    “清泽,要不你跟我一块去九班,你也帮我看看这个女生咋样?”

    “行,要不二丫也跟着,咱仨人一起去找我哥,一块帮你看看!”

    “你们男生真不要脸,没事就想看女生,真没出息!”明菲数落着三个人。

    “唉,二丫,你这是一棒子打落一船人,我跟他们可不是一路货色呀!”清洋辩解着。

    “食色性也,我跟清泽是正常人,你们俩假正经!”

    “哈哈哈哈......”40多里的路程就这样在说说笑笑中渡过了。

    一旦有了行动的目标,学习就会变得特别有动力。韩清洋从小没考过第二名,这两次月考都被罗慧敏压制,他下定决心要奋发向上,超越这个目标。

    期中考试临近了,在一个晚自习课间,郭凡和清泽果然来九班问问题了,俩人听着清洋的讲解,用眼神瞟着罗慧敏。

    “哥,要不你说这题你不会,让罗慧敏给我俩讲讲行吗?”

    “对呀对呀,清洋你去说说!”

    “你俩滚一边去,要听就听,不听滚蛋!”清洋讲完题,把俩人赶走了。

    就这样,俩人经常来九班问问题,听讲时仍旧时不时用眼神瞟着罗慧敏,清洋真拿这俩人没办法。有一次,俩人居然拉着明菲来九班,明菲也看了看罗慧敏,但是没说什么,和清洋聊了几句就走了。

    期中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清洋如愿以偿的考了班里的第一名,同时也是年级的第七名。师范班在经过近两个多月的调整,学习终于步入了正轨。代班主任石宝生对这个班不闻不问,反倒年级组长崔洪斌经常在晚自习来班里检查,处理班里的一些问题。

    一个晚自习的课间,清洋正在看从同学那里借来的《水浒传》,这时一个女生站在了他的桌前敲了敲他的桌子。

    “韩清洋,你看什么呢?”

    清洋抬起了头,看到罗慧敏站在他面前,还是那副冷冷的表情,但在白净的脸上仿佛有一些红晕。

    “哦!我从刘强那借来一本水浒传,正在看。”

    “水浒传呀!那你对宋江这个人怎么看?”

    “哦,我还没看完呢,宋江......我觉得他是一个挺可悲的人物。”

    “怎么个可悲?你说来听听!”

    “嗯,宋江这人吧,本来是吃公家饭的,也想着有一番作为,也有一股侠义心肠,但是命运不济,犯了人命官司,最后落草为寇,落草后总想带着兄弟们谋求一条出路,但是对官场认识不清,葬送了自己和很多兄弟的性命。他从前到后忍辱负重,做得挺不容易,最后还是一败涂地,所以我觉得他挺可悲的。”

    “你的见解还挺深刻,我也看过这部著作,宋江的确是个悲剧的角色,那你最喜欢水浒里面哪个人物?等等!你先别说,你把他写在纸上,咱俩对一对。”说着,罗慧敏从清洋本子上撕下一张纸,然后撕成两半,她在前面桌上用笔写下几个字,折好了,然后把另外半张纸交给了清洋。

    清洋感觉这个罗慧敏很怪,于是也写了一个名字,把纸折好后,双方交换了纸条。当两人打开纸条后,都惊奇的看了看对方。这时候,上课铃响了,罗慧敏没有说什么,就拿着清洋的纸条回到了座位。

    清洋发现罗慧敏和他的答案一样,两人写的都是武松。的确,武松那种快意恩仇的性格不仅深深感染了清洋、感染了罗慧敏,而且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如果水浒传里没有武松,那它能否成为一本传世之作还是个未知。

    从此以后,罗慧敏经常和清洋探讨一些问题,清洋惊奇的发现,罗慧敏对某些问题的见解比自己要深刻,她的某些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两人发现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思想意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一天晚上,郭凡在晚自习又假装来问问题了,他发现清洋在和罗慧敏说话,便主动凑上来一起聊天,而且自我介绍是清洋的哥哥,并让罗慧敏给自己讲解,罗慧敏没办法,只得不情愿地给郭凡解答了问题,那一次郭凡像吃了蜜糖一样,满脸挂着虚伪的笑容,不懂装懂的顺口应答着,弄得清洋真想上前给他两脚。

    郭凡从小就包藏着一种没羞没臊的性格,到了高中以后,这种性格渐渐明朗清晰了。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尝试以后,他隔三差五的就来九班问问题,而且每次都是单独来,清泽被他甩掉了。赶上罗慧敏不在,就跟清洋说闲话,等罗慧敏一出现,哪怕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也要凑过去假门假势的问个问题、说上两句话,上课铃响起后才离开九班教室。

    罗慧敏知道清洋这个“哥哥”的用意,于是每次郭凡来的时候,就借故上厕所躲着郭凡,郭凡在多次碰壁后也改变了策略。问题不能再问了,干脆改成直接搭讪闲聊了。罗慧敏多次让清洋转达自己对郭凡讨厌的想法,清洋也提醒了郭凡几次,但郭凡仍旧“矢志不渝”。

    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有着一种追求异性的冲动,尤其像郭凡这种男生,一旦发现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女生,他们有时会丧失理智,有时会不顾一切,甚至穷追猛打、不顾礼义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