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城遗梦 »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虽说过了立秋,但这两年望京的天气似乎变得越来越热了,夏天最高达到了36度的高温天气,人们说经济发展了,烧的燃料便多了,所以把地球烧得更热了。

    在清远一中的校园里,高一、高二的学生还没来,只有高三一个年级在西侧的平房里补课,整个校园显得静悄悄的。傍晚,暑气渐渐消退、清凉慢慢袭来,高三的学生在晚饭后的校园里享受着短暂的清凉。

    “清洋,你说我们班这两天只上物理、化学课,我都快烦死了!”明菲把清洋叫到了阶梯教室旁的连廊下,坐在长椅上和清洋抱怨着。

    “那你想上什么课?”

    “我想上英语,我就感觉王老师讲的英语好,但他出国了,不知道谁代我们班的课,我想谁来都不如王老师教得好。”

    “那你以后考大学,学什么专业?”

    “我想学外语专业,除了英语,我还要学几门其他国家的语言。”

    “你呀,贪多嚼不烂!先把英语学好了再说吧!”

    “我英语挺好的!每次都是140左右,这还不行啊?”

    “那你怎么还总是原地踏步,没什么进步呢?”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对物理、化学提不起兴趣!现在冯老师又走了,新来的数学老师肯定不咋滴,我真不想学了!”

    “唉!我可怜的小二丫!你可咋么办呢!”

    “跟你说正经的呢,别开玩笑!”

    “明菲,回答我一个问题,你说你学习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明菲看了看清洋,“我很少想这个问题,嗯,我感觉吧,家里人供给我上学,我要是考不上大学,都对不起他们!”

    “嗯,你学习是为了报答你的家人,换一种说法就是你在为你的家人而学习,对吧?”

    清洋见明菲眨了眨眼,便继续往下说:“我和你不一样,我家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你想,如果我不努力学习,将来就得和我父母一样,老老实实做个农民,干得好可能像张大爷那样,带几个人干点建筑,所以我必须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我虽然是半个老师,但我仍然不信命,我就相信人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的更远。你将来的能力越强,你的成就才会越大,你的命运才会更好,咱们学习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你说得真好,我发现你越来越伟大了!”

    “别打岔!明菲,咱俩从小一起长大,你家里条件好,一直是无忧无虑的。可是我考虑的事情很多,将来我们哥俩上大学,我家的压力会更大,我这个当哥哥的担子会更重!如果家里真的供给不起了,我也许只能辍学回家当个小学老师。我知道你对我好,但是你要想清楚,将来你大学毕业后找到好工作,还会看得起我这个小学老师吗?”

    “清洋,你别说了,将来不管我做什么工作,就算你是个幼儿园老师,我也跟你好!”

    两人陷入了沉默......

    “明菲,我们来做个约定好不好?”

    “什么约定?”

    “这一年,咱俩都好好学习,等咱俩考上大学,再谈感情的事行不行?”

    “不行,我不放心你!你那么优秀,我怕别人把你抢走了!”

    “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和别人好的!”

    “那你得发誓!”明菲指着清洋的鼻子说。

    “我怎么发誓啊?等等,要发誓咱俩各发一个誓好不好?”

    “还要我发什么誓啊?”

    “你得发誓、从现在到高考这段时间不能胡思乱想,一心一意的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大学后再和我那什么。”

    “什么那什么?”

    “非得让我说出口啊?”

    “你就得说!”

    “好吧,我说——谈情说爱,可以了吧?”

    “这还差不多,那你怎么发誓啊?”

    “我就发:从现在到高考这期间,我不能喜欢上任何一个女生,否则吃饭噎死、喝水呛死、被屁崩死、被唾沫淹死......”

    “行了行了,发个誓都那么不正经!”

    “我发完了,该你了!”

    于是明菲也学着清洋的样子发了誓。

    “唉!清洋,我现在感觉心里轻松了很多!”

    “真的啊?让我摸摸,看看少了什么没有?”

    “讨厌!一边去!”

    “哈哈哈哈......”

    三周的补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在这三周里,崔主任开走了不上晚自习到校外谈情说爱的一对男女,男生被遣返回杨家坨中学、女生被遣送到马庄中学。四班的姜东岭因为偷窃被同宿舍的举报,在人赃并获后被转到了城关中学。一时间人心惶惶,尤其是127的余波,他恐怕自己和姜东岭之间的事情穿帮而受到波及。

    在最后一个晚自习第三节上课后,班主任赵树森老师神气活现地出现在班里:“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补课结束后,我们就不用再来这个学校了!”

    学生们先是鸦雀无声、转而又沸腾了起来。大家早就听说在运河西盖了一所新学校,而且传闻那所学校就是新一中。

    赵老师笑呵呵地看着大家,慢条斯理的说:“你们猜的没错,我们要搬到新学校了,新学校里什么都有,一切都是最先进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操场还没弄好,不过大家别着急,很快就都弄好了!”

    接下来,赵老师详细的说明了搬家的注意事项,以及五班教室和男女生宿舍的具体位置。等赵老师走后,同学们再也没心思上最后这节自习课了,大家相互讨论着,一直聊到了下课。

    转天上午下课后,同学们把宿舍里的一切物品都收拾好,打包带回了家,留下了空荡荡的校园和宿舍。

    清远一中新校区在京杭大运河西岸一片居民楼的西侧,校园外三面都是庄稼地,只有东面紧邻一条宽阔的马路,马路对面有两家超市、几家快餐店和五金店。新一中校园面积很大,最南面是两栋六层的宿舍楼,宿舍楼的西侧是锅炉房和水房,北面是一片空地,正在建一个小花园,花园西侧是一栋二层的学生食堂,食堂北侧是个大公厕,公厕的东边是Z字形的第一教学楼,再往北还有第二教学楼和一栋办公实验的综合楼,这三栋楼从二楼起在东侧被连廊相连。已建好的区域占校园三分之一的面积,而西面三分之二还是荒地,从校门的鸟瞰图得知在那里还要建一个体育馆,几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以及一个大看台。

    九月四日,高三返校那天,高一新生已经开始军训,高二学生也于前一天返校。虽然将近白露,天气却格外的热,太阳仿佛要把皮肤晒破一样。在将近三个小时的嘈杂声中,高三新生终于安置好了教室与宿舍。五班教室在第一教学楼顶楼中间Z字形凸出的部位,夕照让教室从中午到晚上都像蒸笼一样,一班在顶楼的西南角,室温和五班不相上下。高三的学生逃离了老学校,却扎进了一个大火炉,只有课间跑到楼道里迎着北窗吹吹凉风才是唯一的享受。

    新春新感觉,新家新气象,马校长还有一年就到站了,他为能在新校区再当一年家而高兴,有时候他真想年轻几岁,再多干几年!自从冯校长调离后,他一直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物色人选,经过一个暑假的深思熟虑,他初步定下来三个候选人:第一个是石宝生,因为亲戚关系,他考虑是不是在退休前应该提拔一下这个无能晚辈,有时良知却告诉他不能这么做,但他想反正自己还有一年就退休了,提拔了也无所谓;他想到的第二个就是崔洪斌,老崔是个教学能手、管理学生也有自己的章法,但这次化学竞赛被他搞砸了,丢了一中的脸,也丢了他马校长的脸;第三个就是高二年级主任赵洪生,虽然教学能力一般,但管学生有一套。思前想后,他要召开一个班子会,把接班人暂时敲定下来。

    开学第一周的周二下午,在第一教学楼一楼政教处的新办公室里,马校长召集了所有的中层领导,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谁来上任这个教学副校长的职位由全体与会代表投票表决,马校长和尚校长各占两票,其余人员占一票。

    在经过公开投票、唱票之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石宝生和崔洪斌票数相等。这可让马校长为难了。

    “尚校长,对这个投票结果你有什么建议?”

    “马校长,”尚校长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说着,“对二位主任呢,我都相当看好,小石这些年一直干教务,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十分务实。老崔呢,这些年教学成绩有目共睹,而且管理学生章法有度,他们俩人谁当副校长我都赞成。”

    “嘿!老尚,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老陈,你有什么高见?”

    “我坚决拥护马校长的决定!”政教陈主任又耍起了花腔。

    “嘿!你个老狐狸!就你点子多,到这个关键时候还不说!老陈,今个你必须说!你的意见就代表大家的意见!”

    “马校,要让我说呀,我觉得两位主任都不错,都有能力当这个副校长,但是我觉得吧,上任之前最好还是先考验一下两位主任,您说对不对?”

    “考验?你仔细说说,怎么考验?”

    “我先问问您,您说咱们这届高三学生生源怎么样?比上届如何?”

    “我感觉这届高三学生很优秀,比上届不差。”

    “好,那咱们不如用这届高三学生打个赌,我举个例子,咱们可以让老崔先代理这个副校长,如果高考成绩明显高于去年的成绩,那说明老崔有能力胜任副校长,后期就可以让老崔名正言顺地转正,如果老崔弄得还不如上届,那干脆下来让小石干。”

    马校长沉思了一会,看了看众人,“这也算是个办法!谁还有别的好建议?”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只听到石宝生粗重的喘气声,他额头的汗水已经淌了下来。马校长看了看石宝生,又看了看崔洪斌,然后清了清嗓子。

    “这个事情就像尚校长说的一样,两位主任都有当好这个校长的潜质。从经验上来看,老崔明显更胜一筹,但从年龄来看,小石也后生可畏,比老崔更早当上了年级主任,这几年干活又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我觉得机会还是应该留给年轻人嘛?要不这事就按陈主任的建议,先让小石代理这个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如果这届高三成绩好,就让小石继续干,如果不好,那老崔来干,大家看看这样安排有没有意见?”马校长看众人都默默低下了头,便继续说,“关于今天的会议啊,洪生,你拟一个决议,把众人的意见都写进去,把最后的决定写好,然后大家都签字,就这么定了!”

    推选主管教学副校长的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众人待签字之后都无精打采的离开了政教处,石宝生拧着眉头,他在想如何把这届高考成绩搞上去,崔洪斌的眉头拧得更重,他担心石宝生会不会把这届学生的高考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