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城遗梦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学生们搬进了新校区,感觉哪里都很大。新学校的教室大,五班的教室已不像在老校区那么拥挤了,后排有五张空桌,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是一到下午,任凭头顶的两台吊扇如何高速旋转,也吹不走烈日烘烤的热气。

    下午第二节上课前,班主任赵老师走上讲台,看了看台下的学生,然后说:“同学们,这学期我们班又转来几名新同学,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说着,他朝门外招招手,接着走进5名学生,“这位是果大山同学,这位是张书月同学,这位是王宝侠、这位是刘宇、这位是赵文杰,在今后的一年中,这五位同学将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几位新同学!”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后,5个新转来的高三复读生下意识的点点头,然后被赵老师领到了后排,分别坐在那五张空桌上。果大山这个男生,人不如其名,瘦小枯干的身材,一张白净的娃娃脸;那个叫张书月的男生却身材高大,脑袋反而很尖,脸上布满了脓包粉刺和麻子坑,看着就让人反胃;王宝侠生得很敦实,看上去就是干过农活的女生;刘宇是一个留着短发,白白净净,身材高挑的女生;那个叫赵文杰的女生蔫皮耷脑、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新学校的宿舍也很大,宽阔的水磨石楼道,宽敞明亮的宿舍房间,每个房间虽然只有八个人,但铺位却有十个。宿舍楼有专门的水房和厕所,但厕所不给学生使用,只能去外面的大公厕。五班的四个男生宿舍分在了203-206,新转来的两个复读生,一个被安排在了204,另一个被安排在205。

    经过两周的磨合与了解,大家知道这几个复读生大都来自于下面的普通高中,而且交了高昂的复读费。只有那个果大山是一中上届高三的学生,高考考了546分,据说他填报志愿时多估了20分,报了北邮的机械工程专业,而且填写了不服从分配,过分自信的后果就是最后被打回了原形。

    206宿舍还是127的原班人马,宿舍不仅宽大、而且房顶很高,每人还有一个带锁的柜子,富余了两个床位很快被大家的物品占据了。黄宝华的方便面就带来了十箱,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很快,宽大的宿舍又变得和之前一样拥挤了。

    学生食堂更大了,不但比以前宽敞明亮了,而且饭菜也干净卫生了,但是菜价却上浮了几角不等。学生打饭不排队的拥挤状况也被解决了,因为新来了一个政教副主任,他专管学生排队打饭的问题,谁要是敢加个,他会用一个竹枝抽打学生的脸,挨打的人下次便乖乖排队了。这个副主任不是别人,就是原大蒲洼乡总校长——张克坤同志。在张克坤的建议下,三个年级的学生中午下课分流用餐,高一年级11:40打饭,高二年级11:50下课,高三年级12:00去食堂,于是排队下楼、打饭拥挤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

    一中新校区离黄宝华家很近,每天中午和傍晚,他都会回家吃饭,有时还会带来一些肘子、香肠之类的吃食,新利和余波等人这时会围上去大快朵颐。每当黄宝华叫清洋一起吃的时候,清洋只是说自己吃饱了,便去教学楼学习了。

    黄宝华比清洋大两岁,长得又高又壮,在清远二中上初中时因为小腿骨折休学一年,他有时和清洋聊天,曾经提到过“二中九少”,但他对这九个人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就是一群秃桃瞎杏、乌合之众。的确,来宿舍找黄宝华的这些普通班学生虽然抽烟、打牌,但是看起来比肖乐、赵强那些人要文明一些,于是清洋对这个同学的家庭背景充满了好奇。

    黄宝华每打开一箱方便面,便把方便面码放在一个没人占据的储物柜里,下晚自习后或者想吃的时候就泡一包。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感觉柜子里方便面消耗的速度明显高于自己所吃的包数,于是他将柜子里码放满,并在一周内不吃,看看到底谁在吃他的方便面。

    有天下午体育课,黄宝华回宿舍喝水,看到余波正在吃方便面,当他打开柜子,发现方便面并没有动,于是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就这样,一周内他三次发现余波自己在宿舍吃方便面,而且是自己常吃的牌子,但他检查柜子仍没有变化。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当黄宝华拿了柜子外面的一包面,顿时方便面从外面向里倒塌下去,他彻底傻了眼,原来余波吃的一直是自己的面啊!这家伙居然掏空了内部、伪造了一个假现场!黄宝华越想越气,于是问余波:“你吃我柜子里的方便面了?”

    “我没有,我吃的是我自己买的!”说着,余波竟然从床底的提包中拿出了两包一模一样的方便面。

    “你从哪买的?多少钱一包?”黄宝华质问着。

    “从外面超市,两块钱一包买的!”

    “你胡说,外面超市根本没有这个牌子的方便面,这个方便面一包四块六,你知道吗?”

    余波哑口无言了......

    “你要是吃,跟我说一声,又不是不让你吃!”黄宝华埋怨着。

    “嗨,我觉得咱俩谁跟谁呀,看你那么多也吃不了,我不就替你吃几包吗?”

    “行,以后这事就别再提了,要吃和我说一声,弄得整天跟闹狐仙似的!”

    第二天,黄宝华把两个柜子都加了锁,把自己的东西也收拾得利利索索了。

    9月29日,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出来了。韩清洋这次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清泽在下午告诉他自己考到了年级17名,郭凡也进步了,考到了350名,但郭凡告诉清洋,罗慧敏这次成绩不理想,没考进年级前十。

    韩清洋在晚自习前找到了明菲,询问着她的成绩,“我的二丫同志,您这次月考成绩怎么样?”

    “我先不告诉你,你猜!”

    “要让我猜你还是200名左右吧!”

    “瞎说!我告诉你,这段时间我学习可用功了,这次考了年级157名,进步不小吧?”

    “我天!进步了50多名,你真了不起!”

    “说吧!怎么奖励我?”

    “你还要奖励啊!要不我亲你一口吧!”

    “去去去,滚一边去!”

    “哈哈!没想到我们二丫这么有潜力,长大了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你呀,没正行,现在咱们已经长大了!”

    “不说了,该上自习了,我先回去了,你得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进前一百!”

    “你就放心吧!下次进前一百你得请我吃大餐!”

    “没问题!”

    韩清洋怀着不错的心情回到了班里,这时,他却发现黄宝华和余波在教室后面吵了起来。

    原来,上晚自习前,黄宝华想问清洋两个问题,但看他还没来,便坐在清洋的座位上等他。于波眼睛近视,从他身边经过居然没发现这人不是清洋。黄宝华等不来韩清洋,便想问问身后的余波,当他回过头来才发现,余波用着自己丢失的那支派克金笔,黄宝华当时就愤怒了!

    “余波,你这笔哪来的?”

    “我爸给我的!”

    “这是什么笔,你知道吗?你从哪买的?花多少钱?你给我说说!”黄宝华近乎咆哮的质问着。

    余波彻底傻眼了......

    “我告诉你,这支笔是派克金笔的元首系列,全球限量版,一支笔3000多块!你爸一个农民会有这笔?你买得起这笔吗?”说着,黄宝华一把夺过了钢笔,然后给了余波一个大嘴巴。

    这一幕恰巧被刚进教室的韩清洋看到,清洋冲了过来,攥住了黄宝华的手,“宝华,都一个宿舍的,你这是干嘛呢?”

    “我干嘛!余波偷我钢笔,大伙听清楚了,上学期我从127丢的金笔找到了,是余波偷的,我当时还丢了钱包,里面有300多块钱和饭票,也是他偷的!”

    韩清洋放开了黄宝华的手,他知道这些事都是余波干的,但是他当时不能说,即使当时说了,人家可能也不会相信,现在人赃并获反倒好了,让自己洗脱了嫌疑。

    “行了,既然找到了就得了,赶紧回去上自习吧!”

    “我告诉你,余波,这事咱没完!你就等着吧!”说着,黄宝华转身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第一节自习下了以后,黄宝华把韩清洋叫出了五班,说去外面走走。

    “你了解余波这人吗?”来到了食堂后马路上,黄宝华开门见山地问到。

    韩清洋看了看满是荒草的操场,又抬眼望了望天边的将要落下的夕阳,沉默了好一会,才说:“我和他的关系不太好,不是很了解。”

    “你跟我说说行吗?”

    “说什么呢?”

    “这人品行怎么样?”

    “你都看到了,品性恶劣!他从东10就开始偷大家了,而且偷过大家几次饭票、肥皂、牙膏,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后来才知道都是他干的。”

    “上学期我丢东西,你知道是他干的吗?”

    “我猜到了!”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告诉你有用吗?我告诉你你会相信吗?”

    “唉!这个王八蛋!我还以为他是好人!”

    “知道就得了,以后防着点他吧!”

    “清洋,有件事我对不起你,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你!”

    “我也想到了,这事搁谁心里都别扭,没事,现在澄清了也不晚。”

    “我前一段做事有点对不住你。”

    “你做什么事了?”

    “嗨!就是想孤立你,我带点吃的想拉拢这帮人孤立你。”

    “哦,我还真没想到这点,你还挺有心眼!算了,过去就让它过去吧!”

    “不行,我饶不了余波这狗东西,吃我的、喝我的,还偷我的,拿我当傻子了!”

    “饶不了他,你还要怎样?赶快把学习弄好吧,你看看你成绩都成什么样子了?闲是闲非就先搁一边吧!”

    “不行,我非得收拾收拾这小子不可!”

    “宝华,我说这事差不多就得了,做出点出格的事对你也不好!”

    “没事!你放心吧!我不怕!”

    两人又聊了一会,夕阳已没下了云端,晚霞也渐渐散去,两人聊着天,走进了教室。

    第二天上了半天课,学生们回家休息一天,在国庆节下午返回了学校。接下来的几天傍晚,黄宝华依旧从家里带一些好吃的,让大家品尝,清洋依旧以吃饱了为由不肯品尝,而余波也纠结着要不要去吃两口,但看到黄宝华那杀人的眼神,余波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周六晚自习后,新利找到清洋,说想和他去操场走走,清洋不知道新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和他一起去了。在满是荒草的操场旁,新利东一句、西一句地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清洋始终不明白他要说什么、干什么。将近十点,新利看了看表,然后说没啥事了,便和清洋返回了206。

    走进206,清洋闻到满屋子的酒味,地上散落着一些果仁和油酥豆,黄宝华正在打扫。别的同学坐在旁边的铺上笑呵呵地看着躺在下铺的余波。余波用一块湿毛巾捂着右眼,同时用手纸擦着鼻子里淌出的血。

    “宝华,你们干什么了?”清洋不解的问。

    “呦!舍长,你回来了,刚才等半天你和新利,这还有半瓶酒,一会咱仨喝点怎么样?”

    “大晚上的喝什么酒呀!余波怎么回事?”

    “没事,他刚才进屋时好像不小心摔了一跤!”

    熄灯铃响了,宿舍的灯马上熄灭了,清洋拿着脸盆去了水房,等他洗漱回来,黄宝华拿着一根铁管一边敲打着余波的床,一边在嘴里叫骂着:“你他妈的不老实,把你手爪子打折了!”

    黄宝华看他进来,马上换了一副嬉皮笑脸,“舍长,就等你了,大伙赶紧睡觉!”

    韩清洋此时已明白了一切,新利找茬引开他,就是怕他掺和黄宝华和余波之间的恩怨,黄宝华刚才肯定动手打了余波,而且下手应该很重,他心想这事就随他们去吧!

    转天,余波将自己挨打的事告诉了班主任赵老师,然后自己去了医院。赵老师找到韩清洋核实情况,清洋却一问三不知,气得赵老师原地直跺脚。之后,赵老师审问了206的每一个学生,包括黄宝华,大家却都说晚上宿舍太黑,余波应该是自己摔的。

    赵老师将此事报告给了崔主任和石主任,这时的石主任应该叫代理石副校长了。三人在研究之后决定请黄宝华的家长来学校,向家长说明一下情况。

    周二早晨,马校长和尚校长两人站在学校的东大门,一辆黑色的奥迪汽车驶到二人面前,从车上下来一位高大的中年男人,两位校长马上走了上去,跟这位来人握了握手。奥迪开进了校园,三人也先后进了一楼政教处。陈主任和张主任早已摆上了水果、沏好的茶水,来人坐下来和两位校长闲聊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课间,石主任、崔主任和赵老师也先后走进政教处,分别和来人握了手,在马校长的介绍下,众人才知道,来人是黄宝华的父亲,也是清远海关的一把手。又闲谈了一会,马校长切入了正题。

    “黄关长,宝华在五班学习啊还算踏实,就是同学之间打打闹闹,有时候不服管教,让老师有点头疼!”

    “什么,这小子又让您和老师们着急了,我非得收拾一下他不可!”

    “谁说不是呢!前几天,孩子那宿舍,有个学生被打了,被打的学生说是宝华干的,可同宿舍孩子都说是那学生自己摔的,您说这事可笑不可笑?”

    .......

    “唉!您就说吧,学校准备怎么处理这事?”

    “嗯,我们的想法是啊,您在家嘱咐一下孩子,在学校别再打架了,对于这个挨打的孩子吗,是个师范生,也不是一中的学生,打就打了,偷鸡摸狗,也算给他一个教训,回来让宝华在班里做个检讨,您看这样行吗?”

    “马校,这样处理是不是太轻了,毕竟宝华打了人家?”

    “没事,我们班子研究过,这样处理比较合理,只要孩子以后别再打架就行了!”

    “那真是给您几位添麻烦了,这小子,回家我非得好好管教一下不可!”

    转天下午,余波头上缠着纱布走进了教室,在他进教室那一刻,一些男生居然鼓起了掌。晚自习时,黄宝华找到了韩清洋,让清洋帮他写一份检讨书,这可难坏了韩清洋,因为从小到大,自己从没犯过什么错误,根本不会写检查。在黄宝华的软磨硬泡之下,清洋写了一份大约300字的检查。

    又过了一天的班会课上,赵老师说起了纪律问题,提起了206宿舍卫生、管理混乱的问题,不由得口头上又批评了韩清洋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说起了黄宝华和同学发生矛盾,失手打伤了余波同学,并严厉地批评了黄宝华,之后让黄宝华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做检查。

    黄宝华嬉皮笑脸的走上讲台,深情的朗读着韩清洋写给他的检查,他在任何语文课读课文的时候都没这么有感情,最后还发自肺腑的说:“我感觉我真对不起余波同学,今后我一定再接再厉、争取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在黄宝华做了一个鬼脸向同学们鞠躬后,全班同学对他报以热烈地掌声,这一幕逗笑了赵老师、也逗笑了韩清洋,几乎逗笑了全班同学,唯独坐在角落里的余波牙齿咬得紧紧的,眼角的纱布几乎都快要崩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