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芷半生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放学后,章兰芷把徐明诚叫到办公室(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都回家了)。徐明诚有些拘谨,垂着头,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她,也不知道如何看待与她曾经有过的感情,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看待的。但这些都不重要,他明了自已的心迹,他就低头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说,他很享受与她在一起的寂静时光。

    这一段时间,事情太多,章兰芷完全把徐明诚给忽略掉了。她有些后悔与这样的孩子有了肌肤之亲,给了他类似爱情的向往,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孩子啊,完全可以拥有灿烂的一生,而不是被这样的若有若无的爱情所迷惑,并自甘沉沦。其实,她也喜欢他,只是她已成熟,挂在枝头逍遥,只待那个有缘的男子,而他呢,尚且青涩,需要时日才能成熟,待他成熟时,那时的她已然韶华逝去、人老珠黄了。那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世事就是这么无常,不遂人愿啊。

    章兰芷把思绪拨回到现实,她对徐明诚说,“光明中学有个校友,也是学校DDN杯奖学金的赞助人,一个慷慨的知名校友,想请学生代表石冰玉一起吃个饭。当然,鉴于石冰玉在英语学习上的卓越成绩,会给她颁发奖学金的。”说完,她把5000块递给徐明诚,“这是5000块,是特别的奖学金,你去和石冰玉说一下,就吃个饭,交流一下学习,还有,要注意保密,赞助人不想让人知道这次的秘密颁发特别奖学金的事情。”

    “为什么要选择石冰玉,而不是其他同学?”徐明诚并不接章兰芷递过来的钱,他抬起头,平静地看着她。他倒不是对颁发这个特别奖学金有什么不同意见,他只是想与她多呆一会儿。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章兰芷对徐明诚问七问八心生烦感,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多问题啊,哎,害她还得现场编造,“情况是这样的:这位校友呢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他很怀念英国的生活,故而,他对英语成绩好的同学特别欣赏,就这么简单。”

    “这个理由不成立。”徐明诚平静地说,“这个期末考试,我的英语比石冰玉还多2分,照理,我更有资格获得这个奖学金才是。”

    叹了口气,章兰芷知道,照这样下去,要现编的故事越来越多,“是这样,这位校友曾经有个可爱的女儿,但他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这位校友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早殇的女儿,而且,他的女儿与石冰玉年龄相仿。这很好理解了吧?”

    “你在骗我,这些都是你胡编乱造的。”徐明诚梗着脖子。

    “怎么说你才能相信我?”章兰芷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你亲我一下。”说罢,徐明诚孩子气地把脸伸过去。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现在是在办公室呢。”话虽这么说,章兰芷的心里已经生出千百条柔软的柳枝。

    “啾。”章兰芷在徐明诚脸上亲了一下。声音很轻很轻,徐明诚像被电击了一样一激灵,他微笑起来,直到眼睛里溢出泪水。他知道他们曾在一起耳鬓厮磨、肌肤相亲,这些并非是来自于他想象中的幻境,而是真实存在的,有这轻轻的一吻为证。他爱她,愿为她做任何事情,奉献他的一切,只要她高兴,他每时每刻都想保护她,都在思念她,就算是为她赴汤蹈火他也毫不犹豫。

    徐明诚走到门口掀开布帘时,被章兰芷叫住了。他扭过头看到窗外那些梧桐树的叶子已经脱去稚嫩的黄绿色,已有手掌大小了,而它们的种子随风在空中飘飞——那几乎是不能叫飞的,因为种子太重,多么闲适的春日啊。

    “你要注意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你让石冰玉也一样地保密。”见徐明诚不解,章兰芷只得又临时编造一个故事,“因为没有通过学校就颁发奖学金是违反学校的规定的,是不妥当的,所以,赞助人不希望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

    将信将疑,徐明诚地点点头,其实真真假假的事情,信不信的又有什么要紧?只要相信她,能为她做点事情就好,她做的事情,他认为都是对的,即便不对,他也会被爱情所说服认为她是对的。对不对的也没有什么要紧,只要能帮助她就好。

    石冰玉最近心情不错,她的成绩稳定在全校前10名的样子,这样下去,清华与江南理工都可以进,而且她的同母异父的妹妹许采裳考进了区重点中学育才初中。

    自小石冰玉与许采裳感情便很好,是她把许采裳自小带大的。最近许采裳总是向她提想买辆山地车的事情,买辆山地车要800块,家里的情况她也了解,能供她与妹妹上学殊非易事,而她拼尽全力即便拿到学校的一等奖学金也只有200块,而她却一次一等奖学金都没有拿过,只拿过两次二等奖学金。她想帮妹妹实现心愿,可是爱莫能助,她没有钱啊。

    最近,顾星光也不向石冰玉宣誓爱情了,似乎是他终于发现这个年纪的爱情并非是生活必需品。顾星光在后顾局长时代,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支点——足球与围棋,顾星光人本身就聪明,加上兴趣所致,勤学苦练,足球已经踢到了校队,围棋进入过市青少年比赛前8名。

    下自习的时候,徐明诚找到石冰玉。“冰玉,我有事情找你。我们边走边聊吧。”石冰玉点点头,他们边走边聊,一直走到后面的小山上。徐明诚把事情说一遍,石冰玉沉吟半晌,有些不敢相信,一副“有这样的好事?”的表情,“那么你去吗?”她问徐明诚,他摇摇头,“章老师没有通知我去,似乎只有你一个名额。”“为什么你英语成绩比我好反而不去呢?”“这个我不知道,人家也许并非是找最会考试的,而是选最有潜力的吧。”石冰玉点点头,因为这个倒是有可能。“为什么这5000元不是在现场发,而是提前交给我?”徐明诚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可能,可能英国派的绅士都这么做吧。”石冰玉最后同意了,因为她相信徐明诚说的都是真的,他信任徐明诚,因为他是学校成绩最好、人也最老实的同学。她接过5000块,厚厚的一答,她觉得好幸福,春日的星光都显得那么耀眼。

    石冰玉花800块给许采裳买了那辆她们在自行车行观摩很久的天蓝色山地车,并把它骑回家。又给自己留下了200块,把余下的4000块交给妈妈,妈妈惊诧地问她哪来的那么多钱,她回答说是奖学金。“不可能!”妈妈说道,“我知道你们学校的一等奖学金是200块,可是你这是4000块啊。快说,哪里来的?”“妈,你怎么不相信我呀?这真的是奖学金,一共是5000,采裳那个山地车也是这里面的钱。奖学金的赞助人是一个留学英国剑桥的校友,因为是剑桥大学的奖学金,所以数额就高。”石冰玉有板有眼地说,“真的?!”妈妈擦着眼泪。

    许采裳放学后看到停在院子里的山地车,疑惑地问石冰玉,“姐姐,是你买的吗?”石冰玉点点头,许采裳兴奋地把她抱起来转了一大圈。她在空中飞舞,周围的景物都在旋转,屋檐下叽叽喳喳的燕子妈妈,香樟树坠落的花瓣,夕阳下的迎春花,襁褓中的妹妹也及童年的片断。当许采裳把她放下来时,她已经沾湿眼眶。

    放学后,石冰玉回宿舍换了一套便装。运动鞋,牛仔裤,上身一件米色的毛衣,面容清秀,身材纤细,她在镜子面前转了一圈,对自已还算满意。她描了极淡的眉,涂了薄薄的口红,这些化妆品都是孙香凝送给她的,条件就是孙香凝英语不懂时,可以来问她(后来她和孙香凝成为朋友,也不谈什么条件了。)。

    石冰玉到达希尔顿饭店36层旋转餐厅时,江中秋和章兰芷已经在包间等她了,他们在喝着茶,吃着水果,有哈密瓜、龙眼、山竹、榴莲等。热带的水果因为价格昂贵,她几乎没有怎么吃过。

    章兰芷起身,向石冰玉介绍到,“这位就是光明中学的知名校友江中秋先生,江先生毕业于江南师范大学,后去剑桥大学深造,回国创办了DDN矿业集团,该集团明年计划上市。江先生热衷于教育事业,是光明中学DDN杯奖学金的赞助人。冰玉,上个学期你的奖学金就是江先生颁发的。”石冰玉有些紧张,脸上飞着红晕,她朝江中秋鞠了一躬,江中秋客气地摆摆手。章兰芷接着向江中秋介绍石冰玉,“江先生,这位便是光明中学高三(2)班的英语课代表石冰玉同学,该同学成绩长期稳定在全校前10名,这样的成绩,即便考上北大清华也属正常,石冰玉同学尊敬师长,爱护同学,乐于助人,性格温和,成绩优异,可以说是光明中学的优秀学生代表。”石冰玉的脸愈加羞红。江中秋朝她望过来,颔首示意。

    江中秋起身为石冰玉安排座位,石冰玉有些不自在地地坐下。“冰玉啊,我们都是校友,你放松点,不要紧张。那个奖学金主要是表彰你在英语学习中所作的榜样作用,早年我是去过英语的剑桥大学游学,不是留学,因为没有考上公派留学,只好自费去看看,我在剑桥学的是采矿,我在大学学的是文学,去学采矿压力自然是比较大,因为很多原理我都不懂,不过那时我憋着一口气——既然我去了剑桥,学不成我就不回来,后来我获得了剑桥大学冶金专业博士学位(其实剑桥大学没有这个专业),闲暇之余,我在剑桥还研究了不少英国诗人的作品,像济慈,叶芝的作品,我都认真读过。”

    “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号称是中国的济慈,江南的叶芝。”石冰玉脱口而出。“哪位老师啊?这样的才子,一定得见上一见的。”“他就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叫唐纳德,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他也写过英文诗,但是我们同学觉得水平一般。”“唐纳德!”江中秋沉吟道,“是不是光明中学发生的那个案子?”江中秋看着章兰芷,章兰芷垂着眼,避开他的目光,“都过去了,这事情不要再提了。冰玉,和江先生谈点其他的吧。”

    菜以中西合璧式海鲜为主,有葱烧海参,澳大利亚龙虾,红烧石斑鱼,还有美式牛排,俄国鱼子酱,法国蔬菜沙拉,照旧,是一瓶波尔多葡萄酒。

    石冰玉打量一下四周,大厅中央是一架钢琴,一个年青的女子正在弹《秋日私语》。四周都是未完全封闭的小包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雅清香的空气清新剂的味道,这味道掩盖了饭店里所特有的酒肉腐靡、纸醉金迷的气息。

    酒店的装饰是沿袭了维多利亚风格,大量的地中海风情的雕塑出现在酒店的各个角落,天花板的转角处有描述圣经故事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的小石膏像,拖地的天鹅绒窗帘具有文艺复兴时代的写实主义风格。

    态度十分温和,江中秋一点架子也没有,眉眼间流淌出父亲般的慈爱。这让她想起了她的亲生父亲,父亲在她4岁时就走了,父亲当时和人合伙搞了一个鱼塘,养殖螃蟹和草鱼,鱼塘很大(说是鱼塘,其实就是一个湖泊),但那年长江流域的洪水更大,一天晚上父亲在鱼塘大堤上防汛的时间,鱼塘溃堤了,她的父亲,连同螃蟹草鱼,还有她等着他回家的张望、他把她抱起来抛向空中的笑声爽朗一同进入长江,从此杳无音讯。父亲留给她的所有记忆,便是他抱着她下楼时,两人一起唱,“小小的草,迎风在摇,****之中挺直了腰……”,还有他抱着她说:“亲亲爸爸胡子最深的地方是在哪儿?”她便用嘴唇去触碰那些硬刺刺的胡子。

    服务员来斟酒,本来章兰芷是加以劝阻的,说什么中学生不宜饮酒,但江中秋柔和地看着她说:“少喝一点也无妨。”她碍于江中秋的面子,未作反对表示,服务员便给她和石冰玉各倒了大半杯葡萄酒。江中秋举起杯,“能与两位青年才俊共进晚餐是我的荣幸,我先敬两位一杯。”说罢一饮而尽。章兰芷呡了一小口,石冰玉也照着老师的样喝了一小口,波尔多葡萄酒醇厚的芳香在章兰芷的喉咙与齿颊间反复地穿梭回荡,带着温带海洋性气候那并不炙烈阳光、夹杂着葡萄藤上流出的青色汁液的味道。这一小口给了章兰芷信心,让她觉得她可以到达的迷醉之乡的边界之前悬崖勒马。石冰玉是照着她的样来喝酒的,她喝一大口,石冰玉便喝一大口,她呡一小口,石冰玉也呡一小口。

    葡萄酒带着鲜红的彩霞一般的光,酒让他们打开彼此尘封已久、不通音信的心扉,也让他们忘记年龄的鸿沟、仿佛他们自幼认识、两小无猜。他们一杯接一杯地喝,徜徉在微醺和酩酊之间广阔的沼泽地里,或迎风起舞或风中轻吟,完全忽略了波尔多葡萄酒酿造师的忠告——不要在黄昏释放那些吟诵波尔多传说的精灵。他们沉迷于醉意朦胧制造的这种幻境之中而流连忘返,章兰芷和石冰玉都醉了,只有江中秋还有些清醒,他指挥司机把章兰芷送回去,指挥秘书把石冰玉送到客房。

    在早上醒来的时候,石冰玉习惯抬起左手手腕看许采裳用暑假打工挣钱送她的那块石英表。8点了,她想挣扎着爬起来,可是头有些晕,口渴得要命。她起身打开床头的一瓶矿泉水,喝到一半时,她才想起昨晚的宴会,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仿佛还没有过去,下一幕才到昨夜。昨夜她只记得章兰芷扒在桌子上,而江中秋正在高谈阔论,中间夹杂着听不出口音的英语,说什么波尔多有许多关于葡萄酒精灵的传说,后面她就记不起来了。

    石冰玉有理由相信这间客房就是希尔顿饭店里的一间,因为维多利亚风格的装饰如出一辙。那些小石膏雕像,不是长着翅膀的小天使,就是怀抱婴孩袒胸露乳的圣母,必定是希尔顿饭店无疑了。房间里就她一个人,似乎就是她一个人睡的。被子还算整齐,她的外套整整齐齐叠放在床头,她穿着秋衣并无异样,但她总是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下身有些涩涩的感觉,动一动,还有些疼,她赶忙褪下内裤,发现上面有斑斑的血迹,再一看床单,也有几滴殷红的血迹。她有些恍惚,例假是上一次才走的,不至于这么快就回来了吧。她来不及细想,就要起床去学校,因为上午还有地理课和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