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楚良的世界 » 第十七章 祭祖

第十七章 祭祖

    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楚卫国和李丽芬要带着楚乔楚良回乡下楚卫国的老家过年。楚良就要回赢州了。楚良坚持不让江姨和杜娟送他去车站。杜娟看着载着楚良的奥迪车远去,内心五味杂陈,她预感到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会发生,但她不愿意深想。

    杜鹃回到自己的屋子坐到桌前拿起一本书,却怎么也看不下去。她索性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想让自己静下心来,可满脑子里都是楚良的影子,想起雪地里遇到野狼,楚良把自己护在身后的情景内心既感动又甜蜜。他们的情感不能单单用爱与情来表达。这种情感以深入两个人身体中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分子中。

    楚良回到赢州的第二天一早,楚乔开着李丽芬的宝马车载着一家人,出了赢州城区,上了高速公里。三个小时后来到了余姚的乡下老家。

    在楚良的记忆里,上次和家人回老家还是刚上小学的时候。楚卫国的父亲母去世的早,但楚卫国有个在老家的大伯还健在,虽说老人家身体硬朗,但今年已经八十一了。老人家脾气古怪,但为人仗义,家族的大事小情都要请他老人家出面。前阵子老人家打来电话,知道楚卫国生了两个出息的儿子,今年想让侄子把两个孙子带回来见见。

    车子到了村口,楚卫国赶紧让楚乔把车停下来。车子还没停稳,楚卫国就开门下车向村口的凉亭快步走去。李丽芬也赶紧下车,并对车里的两个儿子说;快下来,你们的大爷爷在迎着咱们呢!

    楚良和楚乔赶紧下来,只见一位身材消瘦却高大硬朗的老人拄着拐杖迎风站在亭子的台阶上,看清是楚卫国后,低下头拄着拐杖下了凉亭的两部台阶。楚卫国连忙上前搀扶。

    楚耀庭目光矍铄,留着与当今这个年代极不相符的长长的银白色胡须,清瘦的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棉服。在楚卫国的陪同下迎着李丽芬娘仨走过来。

    在和他们相遇后开始上下打量起这两个多年不见的孙子。他先走到楚乔面前,笑吟吟的看着楚乔和他肩上的军校生肩牌说;毕业就是军官了?楚乔对大爷爷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毕业受少尉军衔!楚耀庭满意的点点头,拍了拍楚乔的肩膀,把头看向楚良。

    楚良调皮的学着哥哥的样子对老人家也敬了个军礼说;大爷爷好!可老人家却没被他的行为逗乐,表情有些严肃的看了楚良好一会说;你不当兵可惜了。这话让楚乔莫不这头脑。一家人把老人家扶上车后向村子里开去。

    楚家的老宅在村东头,车子刚在村中小路拐外处露头,老宅的门前就响起了鞭炮声。楚卫国的堂兄们,楚良楚乔的从祖兄弟们十几个站在门前正迎接着他们一家人。看来这炮仗也是为了迎接他们一家而放的。

    一家人下了车,楚卫国连忙上前和几位堂兄握手。把楚乔哥俩叫来让他们见过几位大爷,又挨着个的给他们十来个兄弟之间介绍,最后一帮人又见过李丽芬之后才算进了院子。家里的女人们这才有机会见到楚卫国的一家人。她们早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进屋后大家分三张桌子坐下后,家里年轻的女人们开始端上菜肴,男人们开始给着一家人倒酒,吃饭。

    楚家祠堂,周边几个村中最大的祠堂。大年初一的一大早,住在村里的,外地回来的,老老少少百十来人来到楚家祠堂的院子里。密密麻麻跪满一院子,先祭死去的祖先,在给活着的祖宗磕头拜年。一通下来,楚良有些略感不耐烦。他小的时候来过,没记得有这些活动。这几年乡下怎么又恢复起这些被称为传统的东西来了。

    楚耀庭作为最老的长者稳坐在中间的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后生们,表情威严!跪在后面的楚乔对着身边的弟弟楚良小声说;你不知道咱们的这位大爷爷的经历吧?楚良小声对哥哥说:也没人和我说呀!楚乔说;他老人家在家族中的威望你也看到了,我就不和你说了。50年抗美援朝,身为排长的大爷爷是第一批入朝的兵,一直到战争结束才回国。回国时已经是营长了,回国退伍后国家给他安排到地方当个局长,他老人家愣是不干,非要回老家种地。组织上以为他对这个工作不满意,找他谈话。你知道大爷爷说什么?楚良回答;那我哪知道啊!楚乔让他气乐了,说;他老人家说,我的战友们死的死,残的残!我一个人回来当个什么局长,享这清福,我良心上过不去。你们要想让我多活几年,晚上能睡个安稳觉,就让我回家种田。

    他老人家是县里高中毕业,当年也是有学问的人,当时才二十六七岁,可以说前途。。。

    他们俩只顾着说他们的大爷爷的历史了,一个说的投入,一个听得入神。没注意仪式已经结束了,大家都站起身向院门口走了。正当楚乔说的正来劲呢,楚耀庭一声“楚乔,楚良!”的呼喊才把他俩的谈话喊停。俩人赶忙起来,走到已经从椅子上站起来向他们招手的楚耀庭面前。

    楚耀庭的脸上没有一丝责怪这两个晚辈的表情,见他们俩来到跟前就转过身,在楚良,楚乔的搀扶下迈过了祠堂的高大的门槛。

    楚家祠堂是近些年在原来老祠堂的基础上重建的,但也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面貌。进入祠堂,在正中的位置上挂着一幅有些年代画像。画像上一位身穿清朝官服,身材魁梧的武官,腰间挂着佩刀,表情威严。楚良也看不明白这位祖宗的官职大小。

    俩人以为进来就得下跪磕头,楚乔就在地上找垫子之类的好跪下。楚耀庭看着画像头也没回的说;不用了,你们年轻人不用讲这些个老礼俗了。但应该知道自己的祖宗。你们知道咱们的这位老祖宗的名号么?

    楚乔楚良同时说;不知道!老人家回过头来看着他们哥俩说;这不怪你们,你们爷爷死的早,你们的爸爸都不见得叫得出来。他把目光看向楚良说;你看咱们的这位祖宗长得像谁?他这话把楚良又问住了。楚良淘气的反问;像谁?楚耀庭看着他说;“像你”!

    老头的回答着实吓了楚良一跳。楚乔一旁也说;大爷爷说的还真是,是像楚良!

    楚良暗想;我怎么没看出来!

    楚耀庭说;打你一下车我就看出来了。

    楚良开始仔细的看这幅画像,画像上的这个人三十八九岁的样子,身材魁梧,脸上却刀削斧劈般的棱角分明。单眼皮下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要是把下颚的胡子去了,还真有些自己在上个世界当警察时候的照片上的样子。

    老爷子接着说道;这是我的高祖,就是我爷爷的爷爷,名济安,字汉庭。取济世安邦之意!他老人家可是个传奇!我叫你们哥俩来就是要给你们讲讲他老人家的故事。

    楚乔在门外拿过一把椅子扶着他老人家坐下说,老爷子坐稳后接着说;他老人家是道光二十二年生人,十五岁便得了秀才,本该考取个功名。可赶上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攻打浙江。不满十七岁的他参加了大清的绿营。

    说的这里,老爷子拄着拐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好像是觉得自己坐在椅子上讲老祖宗的经历不够尊重!

    他接着说;李秀成抢了一把就撤兵了。可没过两年,李秀成又和侍王李世贤两路人马一起攻打浙江,高祖他老人家所在的绿营被打散了。他投奔了曾国荃,在他的手底下做了一名把总。

    说到这儿,老人家又把目光投向了楚乔说道;四年后平定了太平天国,高祖他老人家已经是一名千总。

    楚乔明白老人家的意思,立马直了直身子。老人家满意的冲他点了下头继续说道;不打仗了,这官也升不上去了,就这样稳稳的坐了七八年营千总。有一年这位祖宗连夜带着四五个弟兄从军营里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封信,说是有要事要办。

    半年多后从带回来一个不到二十岁,如花似玉苗族姑娘。大家以为他这是从湘西带回来一个偏房呢,谁成想他老人家把这个苗族姑娘安置在偏宅后让家里人好生照顾着,自己回到军营领罪去了。这擅离职守可是个大罪,按军规砍脑袋。可咱们的这位祖宗,不知道在哪里弄来个种,色,工都奇佳的翡翠西瓜,通过曾国荃把这件宝贝送到了当时的圣母皇太后慈禧的手里。慈禧见到这件宝贝爱不释手。高祖他老人家不但没有治罪,反升到五品守备,你们说奇不奇!

    楚乔,楚良连连称奇!楚耀庭说;这奇的还在后面呢!楚乔楚良听得起劲,不敢打断他。楚耀庭接着说;刚升了官,他老人家又在宁波的一艘大船上带回了几车紫檀,红木,海黄,玉石。置办了若大的家业。

    据老人们讲,他老人家是先去的湘西,带着这名苗族女子到了广州后,买了艘大船去了南洋,再从南洋回到了宁波。至于他老人家为什么去湘西,怎么得来的这些财物,就谁也不知道了。

    他说道这里,楚乔插了一嘴:可解放后我们家的成分也不高啊?楚耀庭听他问这话笑了起来!说道;塞翁得马嫣之非祸!这偌大的家业被高祖的长孙,我的爷爷,你们的高祖,拿去在上海炒完期货,炒股票。一口气败的精光,他也无脸回到老家,死在了上海。

    老头可能也站的有些累了,就拄着拐杖慢慢地又坐在椅子上接着说道;话又说回来,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解放后我们家要地没地,要产业没产业,就评了个贫农。我在军队上也没有成分的影响,这不是福吗!

    老头的话被楚乔带偏了,楚良好奇哪位苗族女子的结局,就问?这么说我们的这位祖宗是娶了位苗族人?她老人家留下后代了么?

    楚耀庭对他们说;是啊,当大家都这么认为的时候,高祖他老人家又做了件让大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通过在湖南郴州的同僚,在那里为这位如花似玉的苗族姑娘找了位年龄相当的如意郎君。陪送了大量的金银,还和自己带去湘西的几个弟兄亲自送亲到了郴州。

    他说道这里,楚乔和楚良以为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可接下来楚耀庭又说了一件事,老人家说;我家现在住的那个院子就是高祖为了安置苗家女子而购买的老宅。十几年前在我翻盖老宅的时候,我在老宅的青砖下找到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漆盒,当时我身体还行,有些小活我都是自己来干,所以跟前没人。我打开漆盒,你们猜里面是什么?楚乔和楚良同时说;黄金!

    老爷子笑了,说道;是黄金,二十来斤的黄金。除了这些黄金,还有一字条!上面写着“修复祠堂用金”五个字!你们可能不知道,原来的祠堂在六十年代被当做四旧拆掉了。

    我拿去银行按五十五元一克全都让银行收去了。换回来五十多万,那时候你们的爷爷还健在,我把家族的人都找来,说出要修建家族祠堂这件事。大家倒是都没反对,只是问我:这钱从哪出?我说;钱!是祖宗留下来的。只要大家同意,钱的事不用大家操心!

    我找来当时最好的工匠,出了当时最高的价格,按照原来祠堂的规模和我小时候的记忆,几乎和原来的祠堂一模一样的修建了这座家族祠堂。最后这些钱还剩下二十万出头,按我们这辈人算一共十九家,每家分得一万。剩下的一万多元钱就留在我这,做祠堂的维护修缮费用!为了办好高祖叮嘱的这件大事,我怕家族人多主意多就没找大家商量,包括你们的爷爷!今天和你们哥俩说了这些,是想让你们的这些后人当中应该有人知道,这其中的功劳与我没有丝毫关系。我是按照高祖他老人家吩咐照做的。

    老爷子讲完了,爷孙三个出了祠堂,来到了院子。楚良回头看着这座仿古的建筑心想!这个祖宗是神呼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