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小国师 » 第七十八章 安排传菜

第七十八章 安排传菜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圣祖康熙皇帝60岁生日,又称万寿节,他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所以,决定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

    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20里。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正月,康熙帝年届69岁,为了预庆自己70岁生日,他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而这年是康熙皇帝人生旅途的最后一年。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正月初六日,适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孙,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如期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

    自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过60者约有3000余人,共聚一堂。

    整个宫内觥筹交错,熙熙攘攘,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已是一个85岁的老人,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弘历退位,作为太上皇。他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此时,乾隆已是86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与他已有26岁的年龄差距,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正月初四日,禅位刚3天的太上皇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在宁寿宫的皇极殿开宴,列名参席者3056人,列名邀赏者尚5000人。

    如今唐太宗李世民,想要炫耀自己开辟大唐,宴请众官员,可是给的菜是挺多,但是就要用……三头羊,其他的全是菜蔬和面点,真实一个穷字。

    对于千叟宴,辩机很清楚,但是现在的大唐想做千叟宴,估计得等很久,

    但是自从杨坚开创大隋,好像就没有过宴请那么多大臣,主要还是菜品单一,没有心意,来了基本都是谈话了。

    根据李淳风等道士的推算,二月二十一日,天气晴朗,无大风,但是没有说宜不宜宴请群臣的……

    邀请的大臣,国公,将军很多,太极殿肯定不够用,只能是在太极殿前面的广场展开,辩机和蒋娥就在安排如何走菜。

    李世民是把菜的单位,道,认为是品种了,但是这么多大臣不能只用一百零八盘菜,六大碗汤吧?

    所以菜单以及盘子,以及分配都要安排,然后请示李世民。

    菜单确定是一百零八道的全羊宴,三只羊省一点还是够的,汤好说,点心可以多做一点,反正糖是从辩机的集团下的杂货铺买。

    盘子不够,有一次性的纸盘,如今辩机的瓷器工厂制作的都是工程用具,比如抽水马桶,水槽,绝缘管,灯泡地盘,实验室用品等。

    为什么不制作瓷器呢?或者说是民窑瓷器,是因为辩机需要蓄力,暂时不急。

    只是辩机没想到,听到这些菜,李世民着急了。

    辩机记得清代的千叟宴,其实就成功了一次,这是一名教授说得,因为前几次人实在太多了,上菜后都凉了,自然不好吃了。

    直到最后一次,因为和珅的建议,用了火锅,结果大获成功。

    辩机想到火锅,哈喇子就收不住……

    可是现在还不是用火锅的时候,毕竟李世民肯定不答应,而且时间来不及了。

    只能等世纪大酒店开设后,在那里开设。

    而世纪大酒店肯定会开设住宿服务,还得招人。

    如今,世家把持着大量劳动力,辩机和李世民真的都恨他们到牙痒痒。

    辩机,画了一份方位图,只要当天不下雨,不刮大风,宴席就没问题,所以做菜的炉灶,最好设置在太极殿和承天门中间这条路,而且要四排,但是四排不吉利,那么就六排。

    根据统计,除了大臣,太上皇李渊也回来,还有李氏宗亲,王爷们,郡王、世子、郡主、后宫妃子、皇子、皇女、诰命夫人们。

    凡是在长安的三品以上的六部官员都被邀请,而且李靖,李绩等能被召回来的大将也招了回来,估计已经到长安了。

    辩机闹着光秃秃的脑袋,看着图,糕点不着急,可以在御膳房制作,但是炒菜必须做完就上。

    还有炒菜的炉灶是中间两排,两边各一排,估计还要从国公家里调一些侍女过来传菜。

    而且为了挡风,挡油烟,匠作监和尚服局都得工作,做一些支架还有挡风布,要华丽的。

    太极宫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两条河贯穿而过,水不是问题。

    天气没到五月份,就还好,羊肉可以提前处理好,用冰块存放,而内脏一定要洗干净,因为有盐了,所以用盐来去腥,但是需要保留膻味,再就是菜蔬需要现场切,所以刀工好的人要挑出来。

    最后申报的时候发现三头羊真不够,最后李世民只能又填了十二头,一共十五头,够不够到时候再说。

    所以点心要多作点,就是面和糖为主,也需要一些草药,而且需要提早开始制作。

    汤是六种,羊汤算一种,这年代有胡椒,只是没分黑、白。

    蛋花汤算一个,没有辣椒,酸辣汤根本没法用其他的代替,有韭菜就算不错了,酸如果水煮,辣味就没了,姜更多的是热,而非辣。

    再就是著名的文丝豆腐汤,这东西必须有,豆腐直接从寺院买。

    一道蘑菇汤,一道萝卜排骨汤,在来一道……辩机突然想到了珍珠翡翠白玉汤!

    但是不能在这种场合上,不过可以用来和李世民玩一场游戏,嘻~嘻~嘻。

    为了给李世民省钱,就用普通的鸡汤吧。

    最后把上报需求的纸上交的时候,故意写上了珍珠翡翠白玉汤,然后用钱币划了几下,以表示不行。

    但是李世民看到了,而且也明白,这道汤估计很贵,但是却上心了,还默念:“珍珠翡翠白玉汤。这得多好喝啊?”然后咽了下口水。

    大宴的时间定在哺食,需要在群臣下朝后就准备,而且还需要准备双人桌,因为诰命夫人会和丈夫坐在一桌,位置也需要安排在靠近中间,但是又不能太近,所以得提前演练。

    对宫女和应急的侍女的训练也开始了,时间不等人。

    为了提前联系,这些厨师和厨娘开心了,因为为了试吃自己做的菜,没少吃羊。

    最后发现十五头羊也不够,毕竟肉不是问题,内脏是问题。

    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这么多菜中,需要分配那些人吃那些菜,比如羊脑的菜可以给武将,羊肉可以主要给皇子、皇女、世子、郡主。

    羊腰子可以给年纪大的官员,羊肠分为两种用法,一种是直接做菜,另一种就是羊血肠,又是一些菜。

    羊苦胆可以泡酒?倒是也有羊胆在这一百零八道菜里,不过太少了,不过做好了可以给李世民和李渊补一补。

    羊肉也分很多不同的部分,而且得来一道烤全羊,得在承天门附近烤。

    羊腩、羊头、羊舌、羊腿、羊蝎子、羊蛋蛋,羊鞭,起码都需要给李世民个来一道,他自己就得一头羊。

    不过不知道李世民会不会不想吃呢?可惜辩机低估了李世民,他可是来者不拒,或者说这个时代的男人是来者不拒。

    为了能保证汤的热量,需要匠作监制作可以保温的汤桶,到时候汤都是一小碗的,需要有太监给填汤。

    而且汤桶最好是和外面的小吃摊的那种带轱辘的,为了体面,估计需要将空汤碗直接收回,然后用填了汤的新碗直接换,而且还得是把天了汤的碗放在托盘上。

    所以后厨还需要刷盘子刷完的,需要倒换,如果要填菜的也是新盘菜。

    大臣每横排要紧密点,但是纵排要空隙大一些,不光是要走宫女、太监,还要走汤车和点心车。

    汤车要前拉后退,在安排一名专门端汤的。

    李世民、皇后、妃子们还有皇子、皇女都是在太极殿门口的,自然需要提早打扫。

    虽然花钱少,但是累人啊,特别是这些太监和宫女,估计得给加班费了,如果李世民愿意得话。

    辩机是发现了,这是李世民在故意整他,反正会整回来,珍珠翡翠白玉汤等着李世民呢。

    差不多就这些了吗?辩机在整理,查看,如果不是为了省钱,估计不会这么……简陋。

    可是说是省钱,但是匠作监是第一个超预算的机构,那些木头,锦缎,还有铁车轴,保暖用的亚麻布等。

    跟着就是尚服局,买了不少亚麻和锦缎。

    因为是宴请,所以这一天是官府还是便服,这个问题直接交给了李世民。

    最终决定是便服。

    不过最后算碗和盘子的时候发现还是够的,主要是木制的,看来是隋炀帝时期做的。

    木制的玩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被摔坏,如果是陶瓷或者玻璃,那就惨了。

    不过这次辩机也准备了一些玻璃餐盘给李世民。

    陶瓷的餐盘不是没有,只是就出了一大炉,准备用在世纪大酒店的。

    不过辩机还是要给李世民再挖两个坑,一是肉抬盘,另一个是人体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