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刀隐孤剑鸣 » 第三十四章 少年听雨歌巷中

第三十四章 少年听雨歌巷中

    书接前文,仙山现世一事发生了大转折,着实让远离中原的几个门派摸不清头脑。

    半个月的时间赶到崆峒山,对于普通人来说很是不容易,但对于这帮练家子,却是并不困难。于是常坤志、古林清师徒俩简单商议了一下,便决定稍作休整隔日出发,也能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多的消息。

    ……

    山下还是酷暑难耐,山顶却下起了瓢泼大雨。

    入夜,刚刚送走了东方游的古林清,拎了个凳子坐在檐下,边看着垂帘大雨,边琢磨着刚才的对话。

    本来古林清对这个过分热切的少年才俊充满了提防,但连日的交往,外加那一句“小心薛逢春”,让古林清对他增添了不少信任。

    而这次东方游的到来,却又让古林清感觉到了一丝诚惶诚恐。东方游代表雪山派邀请刀剑阁、金刚宗一起上路,这事正常,古林清也觉得此举甚好,有东方御这个大高手在,这一路肯定会少很多麻烦。

    而接下来不太寻常的是,东方游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小心薛逢春,甚至还给古林清透露了一个大秘密。

    雪山派和青城派明面上交好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双方你来我往,雪山派登门造访的次数也不少,在商议要事之外,邱铭这个天才弟子也经常被讨论到,青城派以为天衣无缝,无人可知,但不巧的是,东方杰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毒功大师,几次接触下来,他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了邱铭身上有一股不很不寻常的气息,东方杰回家后和门中众人反复查阅古籍,判断这可能是传说中的青城派“剑蛊”。

    “剑蛊”具体是何种虫豸已不可考,但想来也都是传说中的神虫,种蛊者以自身精血喂养“剑蛊”幼虫,待幼虫长大后种入精挑细选的受蛊者丹田气海,受蛊者皆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又得神蛊相助,功力日进千里,而且受蛊者会修习青城派的一门特殊法门,可以将“剑蛊”慢慢炼化为“金丹”,但这金丹却不是道家金丹,而是半灵体化的如同冬虫夏草一般的生物,凝结着受蛊者的全身功力,至此之后,种蛊者可以随时将“剑蛊”唤回,既可以随心所欲的操使其中蕴含的磅礴内力,又可以重新炼化“剑蛊”,将受蛊者一身所学化为己用,其间种种皆在种蛊者一念之间,而受蛊者,一旦“剑蛊”离体,自身功力消失一空,几十年苦修转瞬即逝,如同凡人,而“剑蛊”离体时间一长,便会迅速衰老枯竭直至死亡。并且,“剑蛊”颇具灵性且与种蛊者心意相通,受蛊者不旦没有丝毫机会反抗,而且若种蛊者身死,受蛊者也会因“剑蛊”反噬而亡。

    听这法子似是残忍的很,受蛊者颇为可怜,但现实中却恰恰相反,毕竟工具和方法是没有正邪之分的,还是需要看运用的人。青城派素来都是名门正派,这等残忍的法子到了青城派的手中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青城派里,每一代年轻弟子中,都会挑选两个天才弟子结对,一旦出现可以用于制作“剑蛊”的神虫出现,便会迅速在二人中选择种蛊者和受蛊者,种蛊者称为“剑子”,受蛊者称为“剑侍”,剑子和剑侍无时无刻不在一起,情同手足,待到日后修炼有成,剑子一旦调用“剑蛊”,则瞬间功力增长一倍,几乎无人可敌,如此恐怖的功法,世间罕有。

    此外,虽然剑侍之命系于剑子一念之间,但剑子又为何要平白无故灭自己臂助呢,何况“剑蛊”也是神虫,往往剑侍可以凭借神虫的各类神奇特质,获得不俗的助益,甚至在剑侍的选拔中,还特意挑选了一些虽为天才却身负绝症的人,可以让他们凭借“剑蛊”得以康复。

    而在青城派数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对剑子和剑侍,没有一例同门相残,甚至在许多剑子死去之前,还会解开“剑蛊”的意念之系。况且在剑子和剑侍的选拔中,不乏兄弟姐妹和叔侄甥舅,就更没有理由骨肉相残了。青城派,这个江湖上的万年老三,却是把这等邪法也能用的堂堂正正。

    还有几句题外话,制作“剑蛊”可用的神虫极其稀少,常常数百年都难得现世一次,比武道天才要罕见得多。青城派也不知是从何处得到了这种法子,倒也培养出了几位超凡脱俗的武道大家,但是可惜的是,撼山易,撼武当少林难啊。

    这等在江湖上绝迹的奇闻,让古林清也是大为震撼,既被这等奇功异术所震撼,也为青城派的正派气度所折服。

    只不过,古林清又想想那几个汲汲营营的青城道士,尤其是那个一脸假色的薛逢春,实在是难以相信。

    果不其然东方游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只不过他爹身为毒术大家都看不出端倪,他自然也没有什么根据,也只是含含糊糊说了句“另有异象,还需万分小心”。

    此事若不是乎图勒身具立帝货此等天地灵物,古林清他们是绝不可能知晓的,而东方游虽然有所隐瞒,以九成相告,但也足能看出其诚意,这让古林清颇有些真心实意的感动,第一次动了结交之心。

    再接下来,还有件事情,更加不寻常,让古林清实在摸不清头脑,因为东方游给他带了一本书,一本雪山派掌门东方御送给他的书,记载了极为精妙的刀法却在江湖上默默无闻的武功秘籍,名为“朗日青天”。

    古林清自然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执意推脱,东方游却说此书乃东方御的私藏,是一套不知名刀法,而雪山派又无人擅长使刀,纯粹是宝剑赠英雄,也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纯纯的喜爱,让古林清千万不要多想,若再推脱岂不是,以后不想再与他们来往了。

    古林清推脱不掉,只好收下,心道,记好了,过年给你包个大红包。

    东方游再与他闲聊了几句,就离去了。

    古林清才拿出书来仔细翻看,发现这本功法上的技击之法极为精妙,并不逊于自己现在修习的刀谱第四卷,方才知道这是受了雪山派、东方御的大恩,这岂不是拿人家手短,以后若是有一日翻脸,莫不是要学那些短命鬼,先让对方三刀,不由得十分后悔起来。

    正当时,外面的雨突然大了起来,古林清难得悠闲,索性不再多想,打开门观起景来。

    屋檐、古树、低垂的浓云,豆大的雨点连成了线,如瀑而下,屋顶、院内、巷中的街道,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白纱,屋瓦、墙砖、地上的青石,发出了大雨敲击的乐点,静听似乎还是一首清脆的南疆调子。

    古林清这才反应过来,听雨巷,“这点苍派还真是风雅啊,这中原江湖也真是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