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地球在亿万星辰彼端 » 第8章 你们这船怎么开?

第8章 你们这船怎么开?

    在王宇临的探索舰队一亿公里外,为整个星系带来能量的恒星表面正剧烈地翻涌着,不时有聚集的气团猛地喷射而出,上升达到数万公里后又画出了一道弧线,落回到恒星表面,就像是一道拱门一般,这道拱门并没有持续很久,短短几分钟之后便消散的无影无踪。然而只要略微将视角拉远,就能看到无数道形态各异的“拱门”在恒星表面上此起彼伏地喷发着。

    随着“拱门”起起落落,无以计数的高能粒子也从恒星表面向着四面八方如浪潮般涌去。像这样的太阳风暴已经持续了数天之久,没有磁场保护且对恒星近乎潮汐锁定的一号行星的向阳面已经被激起大量的扬尘,并在进一步的粒子冲击和星球引力影响下大部分沉降到背阳面,然而还是有一部分最终初步摆脱了引力,加入了也正在承受着太阳风冲击的尘埃星环,而彻底摆脱行星的尘埃则让一号行星获得了一条“彗尾”。

    一艘高速侦察舰默默记录下这一切,随后向着下一个目标点跃迁而去。

    高能粒子撞击在探索船团外层堡垒舰构筑出的联合磁场护盾上,也在二号行星的两级制造出绚烂无比的极光。

    看完初步报告,王宇临知道了那些“幽灵船”并非真正失去操控,它们的能源系统依旧在运转,太阳能帆板不断微调,将最大的截面指向太阳,那些飞船的姿态调整喷口不时运转以保持它们的队形,护盾系统也从未停止工作,不断偏转着会对飞船造成破坏致命的高能粒子。

    然而根据扫描报告没有发现生命反应,这是一群按照既定程序自行运作的飞船,但是对于肉眼可见的庞大舰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在探索船团将它们也纳入联合护盾的保护范围之后它们自己的护盾也没有针对明显下降的负荷作出相应调整,他们到底是在干什么呢?

    “我们的探测器靠近了,依旧没有任何反应,”随着中枢的报告,探测器视野和大量传感器扫描结果都出现在了全息投影上,“这些飞船除了磁场护盾外都很简陋。”

    “是很简陋,甚至还在使用化学燃料,建造它们的种族一定在磁场方面有天赋,不然护盾…”王宇临话说到一半,突然看见放大后的画面中那艘飞船外壁上有一道缝隙一闪而过,“等等!回去看仔细了!那船上是不是有个破洞?”

    探测器在王宇临下令之前就在中枢的操控下想回飞去,将那道缝隙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全息投影中。

    那是飞船两个仓端之间的连接处,“断面”光滑平整,连连接件之间的距离都一模一样,显然就是这么设计的。但是从缝隙向内看去,竟然能直接看到在墙壁上的绿色灯光——如果没猜错那就是舱内的的基础照明。

    这些飞船不时全封闭的!

    它们的建造者可以在真空里活动!

    震惊人类上将一万年.jpg

    地球上的科学家们当然设想过这样的种族,但由于人类共同体遇到的几个异文明的飞船无一不是舰内加压,这个设想也一直都只是设想,再加上王宇临第一个亲自接触的异文明神圣章鱼帝国也需要生活在气体环境中,他在潜意识里已经将这个假设彻底抛到一边了。

    “我们要进去探索吗?”中枢的问题将王宇临从震惊中拉了出来,“这么近都没有反应,估计就算我们进去了也不会有问题。”

    “进去肯定是要进去的,你先安排对二号行星做地表扫描,我用纳米机器亲自去飞船里看看。”

    中枢没有对王宇临的决定表示反对,很快一个携带着一团纳米机器的小型飞行器就接近了刚刚的那条缝隙,纳米机器立刻变形延伸进入了缝隙内部,并逐渐组成了王宇临的模样。

    数据直连在一瞬间完成,王宇临慢慢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共同体级无畏舰明亮的舰桥,而是一条昏暗的走廊。

    习惯了人类共同体三米高的标准舰内走廊,这个让一米八五的他站都站不直的逼仄通道对于王宇临来说实在是太过于狭小了,王宇临只好将身体转了90°,像人类刚开始探索太空时的那些宇航员一样顺着通道飘飞。

    这个狭窄通道的弧形舱壁虽不像人类战舰里的高速交通管一样光滑,但却同样的没有任何凸出的结构,只有一条镶嵌在舱壁内部,发出莹莹绿光的条带,似乎兼做路线指示与照明之用。

    有发光装置,说明这些飞船的制造者是有光学感受器官的,但通道里未免也太暗了一点,是这些灯光没有完全打开还是那些制造者不像人类那么依靠光学观察?不论怎样这对使用着纳米机器身躯的王宇临当然算不了什么,毕竟他现在的视野中甚至连毫米波雷达的回波成像图都有,他仔细扫视了舱壁一圈,没有看见其他没有点亮的灯带。

    王宇临顺着中枢的引导向这艘飞船的核心方向慢慢移动,浑然一体得舱壁上终于出现了不一样的地方。那显然是一个舱门,不过紧紧闭合着,上面铭刻着不认识的符号。不认识是正常的,毕竟人类共同体的算法还没有神通广大到就用几个符号就能翻译出一种从未见过的文字这种程度。

    说不定是“门往外开,注意安全”,王宇临根据共同体战舰上类似地方的提示词暗自猜测着,然后利用脚部纳米机器的磁力在舱壁上隔空一蹬,继续向前。舱壁上真的什么外露装置也没有,王宇临甚至没在舱门旁边看到操控机构,即使是人类共同体的战舰上,类似的地方也是有用基于舰员权限扫描的门禁系统的,就算船员都是机器人也该有数据接口吧?

    在又经过了两个类似的舱门之后,王宇临终于抵达了这艘飞船的核心,令人没想到的是这里根本没有舱门,这艘船到底是以什么一个诡异的逻辑设计的?

    如果是在其他文明的战舰上,这里肯定就是舰桥,但王宇临却有些不确定了,因为映入眼帘的舱室没有任何和舰桥相似的地方。没有居中的舰长座位,那里是一个圆形的平台,扫描结果表明那是某种磁场生成装置;没有在舱室周围的操作员岗位,这个舱室的舱壁也是光洁平整,连个显示器都没有。

    “中枢,你确定是这边?”

    “非常确定,全船的管线大多都连到了这里,剩下的一个集中点是能源系统。”

    王宇临摇了摇头,这艘飞船的操纵者该怎么发号施令呢?

    不在思考这些有的没的,王宇临开始对这个奇怪的“舰桥”进行精细扫描,看看在哪能找到电脑一类的设备,好破解这个种族的语言,同时还能搞明白这艘飞船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扫描很快有了结果,飞船的控制主机就在那个最显眼的磁场发生装置下方,但是王宇临还是没有找到哪里有数据接口,主机唯一连进这个舱室里的设备就是那台磁场发生器,但那是个纯输出设备,上面还是什么操作装置也没有。

    没有数据接口就没有办法,根据共同体的探索条例,对于这种还在运转的异族造物绝对不能进行破坏式检查,因为你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如果那是一台里面有十亿人的虚拟现实主机呢?

    其实那台主机上大概率是有某种信号接收装置的,但没人知道应该用无线电、声音、磁场还是什么其他的手段进行连接,而且更不知道信号的频段的编码规则,物理连接好歹还可以从对方的握手请求开始破译,无线连接对方不回应就真没办法了。

    王宇临只能在完成舱室扫描后退了出去,向动力仓段飘去。

    离开舰桥不远就是磁场护盾发生器仓段,这里的两道舱门与之前的都有所不同,甚至有额外的闭锁机构凸出了墙体。看起来飞船的设计者们对磁场护盾看得非常重要,但王宇临有些不能理解,磁场护盾在人类共同体战舰上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高能粒子对船壳的破坏,而这些飞船本身就四处漏风,不应该对抵御高能粒子如此看重才对,而如果是为了保护船员,那就不该在船壳上留下那么多缝隙。

    护盾仓段再往后就是引擎仓,这些飞船虽然也达到了五百米级别,但还是在使用相当落后的化学能引擎,制造它们的文明明显还没有真正跨入星际时代。

    “中枢,你在引擎仓里看到检修通道之类的东西了吗?”王宇临在引擎仓入口站了许久,终于开口询问。

    “没有,设备上连个把手或者安全绳的系留环都没有。”

    “那他们的引擎难道不需要检修?就算在太空里可以漂浮也得有个能固定自己的把手吧。”

    “不清楚,但你的视角能看到的这部分引擎状态都挺好的,如果不是这艘飞船最近才造出来就是保养的不错。”

    “奇了怪了,这飞船到底是怎么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