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夏传 » 第二章

第二章

    等大家都用了晚饭以后,柳如梦刚刚才从前头院子里和两位阿姨一起收拾好了回来,却不曾想刚进门就瞧见周修远竟然就在自己东窑里头卷轴画下面的桌子那里坐着看电脑。

    一直以来,柳如梦所住的中院因为老物件摆放的比较多,又一直都在极力的在保持着原状,所以从来都不曾添置过什么新物件的。

    这也就导致了周修远所住的西窑既没有办公桌,也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之类的其他东西

    西窑里摆放最多的物件就是不同颜色的迎春花和浑身长满了刺又常年翠绿的仙人掌,还有那散发着阵阵清香的粉子苹果。

    瞧见柳如梦回来,周修远有些不大好意思地说:“我那里没有可以办公的桌子,公司里有封着急回的邮件,看您一直忙着没回来,就自作主张的借用了一下桌子,您不要介意。”

    “没事的,可以理解的,是我考虑的不周到了,忘记了您还要办公的。回头我在西窑炕上给您添置个炕桌,再接个插排过去,这样也能方便您办公。”

    原谅土生土长的B市人,周修远从来没见过也没用过炕桌的。柳如梦掀开了厨窑最里头挂着的门帘,门帘的后面是窑洞里面的山洞,进去了山洞以后柳如梦一眼就瞧见了山洞里面存放着的老式的小桌子,学名也叫炕桌。

    长夏窑这边的窑洞建筑与别处的窑洞不同,陈家窑村大多数的人们居住的窑洞都是从山洞洞口接出来的房子,瞧着样子就是一半窑洞一半屋子,屋子的外面还有着极其宽敞的院子和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田园。窑洞里面的山洞则可以利用土壤的鲜村功能用来存放东西。

    建造窑洞的时候,从那半间窑洞以及里面的山洞里面又挖掘出来大量的土,随即就被整到了院子里人工建造了田园,所以才有了陈家大院窑洞合院的格局。

    也不知道是不是山上土质的缘故,院子里人工建造出来的田园甭管是用来种植蔬菜还是水果又或是五谷杂粮都收成极好。也怪不得老祖宗的窑洞营造技艺可以传承几千年了。

    赶过来想着给柳如梦帮忙的周修远好奇地瞧着窑洞里面的山洞,就跟着柳如梦一同进去瞧了瞧,好在山洞里面很早的时候就接通了电源线路,开了电之后的山洞里面也就如同地窖了一般。

    进去山洞里面,随之而来就是粉子苹果沁入心脾地清香味,周修远瞧见山洞里面放满了大小相同、尺寸各异又精心装饰过的荆条框和小背篓,每一个都放着满满当当的果子。

    山洞里的一处稍微宽敞的空地上,铺着一块厚厚的地垫,上面放着冬储的白菜,红薯,黄薯,紫薯,还有大量的土豆以及不同颜色品种的白萝卜、胡萝卜、绿萝卜,还有一些名叫心里美的萝卜,以及在中院里自己种植出来的稷谷和红枣。

    别有洞天似的,山洞的洞里竟然还有小山洞,就像是现代两室一厅的房子一样,周修远刚掀开那宽敞厚重的门帘想一探究竟的时候,就被身后突然传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可就在刚刚的时候,透过那冰山一角的缝隙,在有些昏暗的光线下,周修远瞧见那小山洞里面放着的好像是供奉着的牌位。心想着难不成这山洞里面还有什么别有洞天的故事。

    “周先生,里面您不方便进去的。”柳如梦忽然有些焦急的阻止着想要继续上前的周修远。并不想让周修远知道窑洞里太多的事情,也懒得和周修远讲太多的事情。

    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定了定心神,周修远回过头来瞧着眼前别有一番风味景象,假装有意无意地和柳如梦搭着话:“这山洞里面可真是个百宝洞啊,竟然储存了这么多的东西。这些框子里面放着的也都是粉子苹果吗?”

    “一部分是粉子苹果,另外一部分是紫苹果。还有一些苹果是像大家都知道的富士、国光、红、黄元帅、香果,沙果、海棠、旮旯,鸡冠、北海道等等。还有一些就是我们陈家窑村里老人们自己新培育出来的品种,有几个还没有取名字的。您可以挨个瞧瞧,看喜欢那种果子,都带出去尝尝的。”

    瞧着这些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苹果,有很多都是周修远没见过也没吃过的。放在一起都可以组成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了一样。

    周修远就像是皇帝选秀似的,每一种都取出来了几个,想着每一种苹果都要尝一尝才好。

    柳如梦用着消毒纸巾将新取出来桌子里里外外地都擦拭了一遍,放到了周修远住的西窑炕上。

    又将周修远选出来的“秀女们”全部都清洗干净了,端了过去放在炕桌上说了句:“周先生,您慢用。”

    才刚说完话,顺手就又把插排接了过来。

    柳如梦想着西窑里暂时也不需要添置什么物件了,自己正好也可以回去东窑洗漱了。不成想又被周修远的十万个为什么给拦住了。

    “这个炕桌,我看着好眼熟的,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哪里见过,可总是觉得一定是见过的。”

    “原来,老一辈人秋收冬藏的,到了冬天的时候,为了吃饭的时候可以暖和着在炕上吃,就设计了这种可以放在炕上使用的小桌子。小时候用着的时候倒是没察觉出来什么,倒是后来,一部接一部的历史剧看着,倒是觉得与宫里头的炕桌有着些许的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两者的材质本就有着天壤之别,使用上也更有所不同了。”

    听了柳如梦的话,周修远忽然就想起来自己以前去逛过博物馆的时候见过的黄花梨炕桌,难怪看着眼前的木制炕桌会觉得有些熟悉,当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周修远将每个品种的果子都尝了个遍,只觉得口感不一,各有千秋。要说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就是这如同香薰一般的粉子苹果和紫苹果。

    “我小的时候,就有了粉子苹果和紫苹果的存在,家里也一直都当成着香薰来用着。尤其是这紫苹果,鲜采鲜存,不适宜冷藏,只放在屋子里,就是纯天然的香料。只不过,现在社会发展的太快,种这种苹果树的人也越来越少,就我这里的这些果子,还是前年我买下来长夏窑的时候,觉着附近的院子里和山上属实有些空旷,特意从别处山地里买下来移栽过来的,今年也才刚开始挂果子的。”

    “既然这两种苹果这么样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特点,为什么村里的人不想着去城里或是网络上开拓下市场,做做营销,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去呢。”

    柳如梦笑了笑说:“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啊,要说是这富士,国光、元帅之类的苹果倒也好办,储存周期长,又可以冷链物流。可偏就是这粉子苹果和这紫苹果,是极特殊的。它们运输的时候只要求一个鲜存,一个快运,才能保留住原有的口感和香味。但凡是接触到冷链后没多久,就坏掉了,更不用说保存了。只可能是引进来,再走出去。根本不可能直接走出去的,那真的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

    说起来这粉子苹果,在陈家窑村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是粉子苹果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且一直流传至今。

    因为粉子苹果的种植范围极小,粉嘟嘟的颜色又可爱漂亮,还自带了香薰的功能,从元朝时期开始便一直都是宫廷贡品。一直到现在,也都是一些宴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陈家窑村的村口,有块老旧的牌匾,上面写着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御笔亲书“天下粉子苹果唯一村。”

    善良朴实的陈家窑村的村民,一直将这句“天下粉子苹果第一村”作为营销粉子苹果的唯一卖点。

    天底下就这么一个村子里种植着,又因为有了这句“天下粉子苹果唯一村”,又产量不多,物以珍稀为贵,不管是在哪个朝代,粉子苹果每次卖出去的价格都可以卖到当时百元一个的。

    周修远有些好奇地问:“那为什么只给了粉子苹果这样的高的评价,紫苹果却什么都没有。”

    “其实,我也查过很多方志的,只不过都没有很具体的记载。一直都是半真半假的。我能想到的就是,可能是因为两种苹果的使用价值所以产生不同的待遇。紫苹果说破了大天去,也只能是水果和香薰。而粉子苹果却可以作为主食或是零食的。现在村里的年轻的人都只忙着打工或是上班,我小的时候村里的老人们却是日日都围着这片土地上农产品们打转。将熟透后自然跌落到地上的粉子苹果捡回去用清水洗干净,就可以放到蒸笼里,当做馒头似的,蒸着吃。蒸熟后的粉子苹果肉质感十足,吃了一个就想着把一锅的果子都赶紧吃干净才好。粉子苹果还可以是从地里捡回来熟透了的果子,清洗干净了切成片状,放在饺子帘上,趁着日头好的时候端到窑顶上去晒成果子干,一部分给孩子们做了猪肉脯一样纯天然的零食,一部分则是要拿到磨房里去磨成面粉,再同年糕一起蘸着吃,吃起来不仅干爽还酸甜可口。”

    这些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钱财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快。也越来越不满意粉子苹果过长的生产周期,和细致入微的养育栽培,渐渐的,种植的产量和数量也就开始又越来越少。

    柳如梦也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要是将来的某一天,互联网上的红气可以吹到了粉子苹果的身上,让这个生来就隐居在大山深处深居简出的粉子苹果也可以扬名立万,名扬中外,继续传承百年,而不是慢慢的被人们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