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夏传 »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在家里的时候,柳自全只是柳家的二儿子,所以柳家老爷子和柳家老太太以及哥哥柳自忠让柳自全做什么他便做什么,从来都是没有过丝毫地抱怨和懈怠的。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许就是从有了柳如梦以后吧。当柳自全自己也成了一名父亲的时候,也有了他自己视如珍宝一样呵护着的头生孩子。

    柳自全也开始在慢慢地逆反抗着、隔离着、又在治愈着自己的原声家庭。

    明明都是同一个爹妈生养出来的孩子,头生和优秀的孩子就会受到父母更多的疼惜和偏爱,不优秀和晚出生的孩子就只能像是旧社会里敢怒不敢言的长工一样任劳任怨地伺候着全家老小,“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们都说多子多福,可当这份福气里怀侠了太多的偏见、傲慢和算计的成分在里面的情况下,那么一个家族,又如何能够人丁兴旺,传承百年。

    比起来柳自全在柳家村的守株待兔和自我怀疑,在陈家窑村住着的柳如梦正独来独往、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文化生活的雅趣。

    在冬天里不忙的时候,陈家大院下面的戏台上就要开始唱大戏了。

    每年里,到了冬天戏台上唱戏的时候,戏台下面的小广场上都是人满为患的。

    相传,陈家窑村的老戏台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因为当年的戏台是由村里的衙门所建,又与衙门的建筑格局里外互通,所以才取名为明镜台。

    戏台正中间,明镜高悬牌匾下面画着的海水朝日图,民间又称为日出东方图,正好又象征着衙门里的官员清如海水,明似朝日。

    也不知道是为着什么,冬天里唱戏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白天的时候就很少。

    也或许是白天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只晚上的时候才有空出来娱乐一下的。

    每日里吃了晚饭后,陈家老爷子和陈家老太太听见了山下戏台上的动静,就会叫陈娇领着柳如梦,再搬上几把凳子一起下山去戏台下面听戏。

    那时候的柳如梦年纪尚小,既听不懂戏文里的故事也不懂戏曲本身。

    柳如梦只觉得就像是听着大人们说话似的,大部分戏曲里的念白和戏词也还是听的清楚,只是听不懂什么意思。

    小小的柳如梦瞧着戏台上华丽的戏服和华贵的头饰只觉得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高贵和典雅。

    当然,若说起最匪夷所思又十分有趣的曲目,那当属是戏台上表演的变脸了。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来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

    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

    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

    “扯脸”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

    柳如梦虽然不懂戏里的意思,可坐在陈娇旁边的陈家老太太却是很懂戏的。

    戏台上唱着戏,戏台下陈家老太太就在一旁给柳如梦讲故事一样的解说着。

    所以在柳如梦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过并且熟知了很多的戏曲曲目了。

    只不过是,那时候柳如梦太过年幼了,既不懂得的四郎为何探母,贵妃又因何醉酒,包拯为什么非要铡陈世美,王宝钏又为什么非要苦守寒窑十八年,穆桂英怎么就能替父从军了……

    就像是自幼年时期就养成的隐居避世的习惯似的,柳如梦在陈家大院住着的时候,山上人烟稀少,需要说话的时候很少,需要努力表现自己,说奉承话讨别人欢心的时候更是没有。

    再加上柳如梦胎里不足,天生就没有安全感,气血又不好,也就养成了柳如梦骨子里的沉默寡言和唯我独尊。

    冬日里,晨起鸡鸣的时候,整个陈家大院里也只有陈家老爷子和陈家老太太会习惯性的起床收拾屋子、做饭,而柳如梦则是一定要等到陈家老太太梳妆打扮的时候才起来的。

    因为妈妈陈娇是陈家最小的闺女,所以等柳如梦生下来的时候陈家老太太就已经六十多岁了。

    也不知道是陈家窑村的风水养人,还是陈家老太太保养的很好,平日里又不用自己去盘算着什么,家里头有什么事情也都有陈家老爷子出面安排妥当。也不必耗费精力去寻思事情。

    柳如梦每日里起来的时候,瞧着东窑地上悉心地梳着自己黑色短直发的陈家老太太,比起来陈家大院附近邻居家老太太脸上明显的皱纹和肉眼可见的衰老,柳如梦只觉得自己的姥姥和妈妈就像是姐妹俩一样好看。

    陈娇自小不爱读书,虽然也很希望柳如梦能够像柳自忠一样,可以好好的读书,将来成为一名老师,也成为柳家的骄傲。

    可压根就没读过几本书的陈娇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着柳如梦读书,只能是多加提点,又顺其自然。

    平日里,陈娇要不就是帮着陈家老太太做些家务,看看电视剧的。要不就是下山听戏去。

    所以,柳如梦能够耳濡目染上的,大多也都是戏台上和电视剧里事情。

    陈家老太太在东窑的炕上做着针线活,柳如梦也就学着陈家老太太的样子也做针线活。陈家老太太在厨窑里做面食,柳如梦也就跟着学做面食。

    不过相对比地看起来,比起来做女红之类针头线脑或是缝缝补补之类的活,柳如梦更适合做一个厨娘。

    陈家老太太虽然也秉承着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养闺女读不读书的不重要,家务活拿得出手找个好人嫁了就好了。

    却也知晓人都是应该与时俱进的,所以也时常教导着柳如梦没事多看看电视里演的,也算是多接触一些城里的生活,多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陈家老太太要柳如梦好好读书,读好了书就可以走出大山,去瞧瞧电视剧里面演的外面的世界,也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不过比起来电视剧里演的那些城市里的男女情爱和家庭琐事。柳如梦还是更喜欢瞧着那些和戏服一样的古装历史剧,尤其对女主成为太后指点江山的剧情更加有兴趣。

    平日里没事情做,又不知道玩什么的时候,柳如梦就将陈家老太太叠的整整齐齐的被单、窗帘什么的都裹在身上,学着电视里那人的样子,耳濡目染的学着演戏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子久了,或许神态上还是不像,可气质里却已经如出一辙了。

    在农村里的冬天,更像是城里人工作繁忙之后的度假一样,悠哉悠哉地一日一日的冬天也很快就过去。

    陈家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每年里都是如此的,等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柳自全才上来接陈娇和柳如梦回去柳家村。

    到了初二闺女回娘家拜年的时候,柳自全再送陈娇和柳如梦回来住些日子,如此,也就快要到春耕时候了。

    要不是有规矩嫁出去的闺女不能再娘家过年,只怕过年的时候陈娇也是懒得回去柳家的。

    陈家老太太一向也只是宽慰着陈娇不能没有规矩,一年里也就大过年的过去婆家一天,就当成是积德行善好了。

    有些事情没必要耍小性子,显得自己多没有规矩教养似的。那冬天总是会过去的,春天也总是会到来的。

    等到了大年初一的时候,心里只想着自己是去婆家积德行善的。陈娇也就能耐着性子,带着柳如梦和柳自全一起过去南边四合院给公公婆婆还有大哥和大嫂拜年了。

    在路上的时候,陈娇和柳自全就千叮咛万嘱咐地提前和柳如梦打了招呼,让柳如梦等会去了奶奶家,要积极主动地向爷爷奶奶问好,给大爷大娘拜年,要懂事,要听话,要讨喜,不要让别人不喜欢。

    等到了柳家四合院的时候,柳如梦倒是也记着爸爸和妈妈和自己说的话,可瞧着凶神恶煞一样的爷爷奶奶,柳如梦的心里就不停的打着退堂鼓,愣是没问出来一句过年好来的话。

    就像是天生就不会说话了一样,或是缩在陈娇身边,或是出去院子里追猫逗狗的玩一会,就是不怎么与柳家老爷子和柳家老太太亲近。

    陈娇和柳自全过去的时候,柳自忠和罗燕燕还没有起,柳如是倒是小机灵鬼一样,听见动静,就跑了过来,落落大方一点也不扭捏地给柳家老爷子和柳家老太太以及柳自全和陈娇都拜了年,问了好。

    很会说吉祥话讨人喜欢的柳如是,自然也收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压岁钱。

    瞧着柳如是一过来,整个屋子里的气氛都活跃了起来,柳家老太太整个人也都是喜笑颜开的,还给了柳如是一个大红包,陈娇只觉得柳如梦是一点也不争气。

    等到了柳自忠和罗燕燕过来的时候,柳如梦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就像是花瓶一样放在那里。

    柳如梦一动不动的在那里坐着。就像是等着别人过来给她拜年问好一样。

    柳如是倒是个活泼开朗的,瞧着柳自忠过来,就赶忙告诉自己的老爸,二叔二婶给了自己压岁钱,让身上没带钱的柳自忠赶紧回去拿钱,还特别大声地嘱咐着别让柳自忠拿多了,又特地报上了自己收到的数额。

    按照老规矩,作为大哥的柳自忠给出来的红包自然是要比柳自全给出来的红包稍微多一点,以此来表示出来长幼尊卑有别。

    没成想,到了柳自忠这一辈,被柳如是这样一掺和,大家就成了没有区别的平辈了。

    陈娇虽然不喜欢婆家什么都不提前准备好,什么都是等着自己和柳自忠过来现买现做,柳自忠一家和公公婆婆都等着吃现成的。

    可想着大过年的,自己是来积德行善的,陈娇也就在很努力地在保持心平气和。

    总之,大年初一这一天,陈娇是一边忙活完着厨房里的事,一边又忙着教育女儿的事情。

    陈娇也不明白柳如梦这孩子是怎么回事,和柳如梦说过的话,问记住了没有,也说是记住了。可到了该说话的时候,就是很随性地一句话也不说。

    又怕别人误会是自己没有教好交孩子,陈娇只得对柳如梦现教现学,可柳如梦就是别扭,要是说的多了,柳如梦就会因为闲麻烦非常暴躁地跑到一边去。

    直到陈娇再过去哄她,让柳如梦做什么,她也照做,可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爱说话,或是柳如梦自己想说什么的时候才说话。

    刚开始的那几年,在陈家大院的时候,也不知道是陈艾家里头的事情多,还是怕和陈娇碰面让妹妹没面子,陈艾都是年前上去陈家大院看望父母。

    陈英和陈俊都是家里的儿子,又都是年初一上去,不刻意去碰面自然是见不着面的。

    陈娇也只当是自小爷爷奶奶对孙女不好,所以相处起来才会很生分,柳如梦才故意耍小性子让大家难堪。

    后来的时候,柳自忠一家三口去了县城里,逢年过节的时候也都不回来,柳如梦过去南边四合院的时候只有柳家老爷子和柳家老太太,也还是不说话。

    一直到陈家老爷子病重的时候,柳如梦见着了舅舅和姨妈的时候,也还是躲着不说话。

    不过那时候陈娇一心只想着老爹的病情,根本没心思搭理柳如梦。

    以至于后来很多年陈娇也才知晓,柳如梦这孩子有多清冷孤傲,就像是权倾朝野的孤家寡人,山林里独行的猛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