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夏传 »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年幼的时候,最好是不要遇上太过惊艳又浪漫的事和太过岁月静好又现世安稳的人。

    因为那会让后来的时光和岁月都显得太过黯然失色和了无生趣的。

    在柳如梦三岁到十岁的那七年里,连着六年里,每逢冬天的时候都是陈家窑村传统文化活动最丰富多彩也最红火热闹的时光岁月。

    每年里到了冬天的时候,陈娇也都会按时带着柳如梦回去陈家大院小住,也顺便让柳如梦去参与那些文化活动,。

    在陈家大院的东山下,陈家窑村多才多艺的农民们,就像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就换了一种工作一样。

    喜欢扭秧歌的,能踩高跷的,会唱大戏的,还有擅长古老的文化活动和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农民艺人们……

    就说最隆重也最庞大的那“四大件”:扭秧歌,踩高跷,唱戏,还有那传闻中可以消灾免难,永驻太平,会给人带来吉祥平安的九曲黄河阵,就已经足够惊艳了,就更不要说风花雪月的浪漫了。

    扭秧歌,属于传统舞蹈中的一种,也是民间农村里最喜闻乐见,又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它的前身是乡野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村农业生产劳动。

    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上,每年到了春耕的时候,农家的妇女和儿童们,就会一起到田地里插秧耕种,田地的旁边还会有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所以才会被称之为“秧歌”。

    传闻“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相传最早起源北宋时期,原为阳歌,“言时较阳,奏歌以乐。”

    秧歌,起源于农事活动。在农家人的日常劳作过程中,把劳动过程中的吟唱、奔跳、行走等一些列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又巧妙地揉合了一些其他的民间习俗、祭祀等活动,也就形成与促进了秧歌的发展和创新。

    秧歌是农村里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

    但又因为传承和创新方式的不同,又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表现形式。

    在农村里,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村子里都会组织起来秧歌队,邻村之间还要扭起秧歌相互访拜,比歌赛舞,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当然,不同的秧歌也各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大都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来起舞。

    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

    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也有的地方会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

    在乡村里广袤的黄土地上,闹秧歌可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闹新春以及乡亲们休息娱乐的重要活动。

    迎新春时候的秧歌也是气势最规模宏大的,一般都是前有彩车,主要是在宣传一年里的五谷丰登和大丰收的情况。

    这也是小时候的柳如梦看秧歌的时,最喜欢也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再说这踩高跷,也是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又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在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也多是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每个地方的高跷,都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风格与色彩。

    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也不知道那时候的柳如梦是因为太小了不是很懂,还是太小了根本就看不明白,对于踩高跷和唱戏总是会有些傻傻地分不清楚。

    在历史上有一种传说,说是以滑稽著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在一次出使邻国的时候,邻国国人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

    他又借题发挥,把外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很狼狈。据此,踩高跷的活动才开始流传民间。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就是把踩高跷同贪官污吏作斗争联系在一起。说是从前的时候,有座县城叫做两金城,城里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平和,每年春节的时候也都会联合起来一起办社火,互祝生意兴隆,五谷丰登。

    不料来个贪官,把这看作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就说,凡是进出城办社火,每人都要要交三钱银。人们不交,他就关城门,挂吊桥。但仍难不住聪明伶俐的人们,他们就踩着高跷。翻越城墙、过护城河,继续欢度春节,喜庆热闹。

    但是关于高跷的起源,很多人也都认为是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信仰和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也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就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

    并且。考古学家认为,在甲古文中已经有了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

    古文献《山海经》中也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就可以知晓所谓的“长股国”就与踩跷有关。

    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

    尧舜时的丹朱就是以鹤为图腾的氏族,高跷戏也直接出于古代的鹤图腾氏族的跳舞。

    近来也有人认为,甲骨文中有一字可以解释为“像一个人双脚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迟商代后期,民间独特的这种踩高跷舞蹈形式就已经问世。这又是源于图腾崇拜的补充。

    艺术源于自然,自然又与农村息息相关。其实踩高跷也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下的产物。又起源的劳动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

    高跷本属于古时候百戏中的一种,早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也叫“踏桥”。

    清代以来又称为“高跷”,用一至三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也称其为“高跷会”。

    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

    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以前,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

    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

    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

    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一向为人们所喜爱。

    高跷会一般都由农民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

    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

    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也是有组织排练的。

    一队队高跷队云集圩场表演,矮者尺许,高者三尺有余,还有更高者五尺见外。

    他们有的扭着秧歌,有的扮演某一故事,深受群众欢迎。

    又传闻在很早以前,天下一连三年大旱,颗粒无收,饿死的黎民百姓成千上万。皇帝闻之,即下了一道圣旨,开仓放粮,并令家有存粮者开仓赈济灾民。但有一知府存粮百石而一粒不放,非但如此,还拼命抬高粮价,抢发灾荒财。

    当地有一青年,姓高名跷,天生一副侠义心肠,见知府如此凶狠,决心偷其粮食救济灾民于饥饿之中。然,知府粮仓外围尽筑高墙,怎样才能进去?

    一日高跷上山砍柴,忽见一棵树梢上有一团冬青,而冬青则是治冻疮之良药,他决心取下。苦于树高,如何上去,寻思再三,见树杆上有不少枝枝杈杈即踩踏而上。

    于是,他也悟出用树丫丫用作攀沿高墙之用。他砍下两根树丫在山上勤学苦练,终于练就树丫绑在脚上行走自如、蹦跳如飞的本领。

    此后,他日复一日在夜间翻过财主粮仓高墙窃取粮食救济受饿村民。终一日,被财主众多护卫发现,用绳索将其绊倒抓获投入监牢。财主扬言待报官府后即行斩首。消息传到乡邻中,大家寻思搭救高跷良策。

    一老者提议,全村青壮年学成高跷踩树丫的本领,行刑之日营救高跷。数月后,财主扬威耀武将高跷押赴刑场。谁料,午时三刻未到,场外涌进一大群踩着高跷的青壮年把高跷紧紧围在中间,一边与刽子手博斗,一边掩护高跷逃离刑场。财主见状,气得七窍生烟,无可奈何。

    此后,人们为纪念高跷,即将踩树丫,取名为“踩高跷”。每逢节日村村寨寨都踩高跷,扭秧歌,玩杂耍,热闹一翻。踩高跷庆节日之风俗世代相传,久演不衰。而陆河“踩高跷”是随先民南迁时携带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