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夏传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扭秧歌,踩高跷,舞长龙,跑旱船,唱大戏,转黄河灯阵祈福祛病消灾,整个陈家窑村里的人们应该也都是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期待着元宵佳节月上柳梢头以后的烟花大秀吧。

    所谓唱大戏,就是对传统戏曲的演唱,演唱剧种大都是晋剧、评剧、京剧和黄梅戏。

    经过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戏曲也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百花苑。

    戏曲以自己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农民百姓所喜闻乐见。并且,在世界剧坛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时代。但因为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以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又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才进入现代,历时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三百六十多个剧种。

    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艺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也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南戏也是较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

    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北曲杂剧。它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

    其唱法富于变化,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乐器以鼓板为主。由于南曲声腔与北曲不同,因而二者风格迥异。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盛行于元代,元杂剧也是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元杂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斗争精神。元杂剧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但许多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元代社会广阔的生活面貌,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对戏曲的普遍爱好,昆山腔和弋阳诸腔流行于广大的城镇与乡村。

    皇室宫廷、贵族与士大夫的府邸以及民间的庙会草台,对有频繁的演出活动。明代宫廷的演出,前期主要由“教坊”承应;

    到万历间,内廷专设“四斋”、“玉熙宫”等演剧机构。有时也召市井戏班进宫演出,以资调剂。贵族与士大夫府邸多私蓄“家班”,有的还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

    他们为争奇斗胜,往往亲为演员解说指点,精心排练,在表演方面对演员提出极严格的要求,艺术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戏曲舞台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民间的演出,有水陆舞台;戏班中拥有不少技艺高超的昆、弋诸腔艺人。此时戏曲的演出,远远超越宋元阶段勾栏瓦舍与路歧作场的规模。

    在音乐方面,不同的声腔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昆山腔集南北曲之大成,充分发挥了南曲流丽悠远、委婉细腻的特长,又适当吸取北曲激昂慷慨的格调。各种官调曲牌的搭配,场次的安排,更加规范,同时广泛地运用借宫与集曲,使曲牌联套体的结构方法,更加完整和富有表现力。演员的演唱技巧日益讲究,要求“唱出各样曲名理趣”,达到性格化、戏剧化的高度。

    这些都是剧作家、艺术家们长期在昆曲演唱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并成为民族声乐的重要遗产。

    昆山腔伴奏乐器的配置和乐队场面的组织,也更为丰富、完备,使演出能在规定情景和节奏中进行,为后世戏曲声腔与剧种的乐队伴奏,树立了楷模。弋阳诸腔的音乐,则是在“字多音少,一泻而尽”的基础上,创造出“帮腔”和“滚调”。

    “帮腔”是独唱与合唱结合的声乐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弋阳诸腔演唱时无乐器伴奏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演唱的形式,起渲染人物感情、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滚调”是以“流水板”,诵唱通俗易懂的唱词,既增加了音乐节奏的变化,也有助于更加酣畅地表达曲情。

    弋阳诸腔绝大多数只用锣、鼓等音响效果强烈的打击乐器作为衬托,这同多在村镇庙宇、广场为人数众多的下层群众演出的条件有关,也与弋阳腔前期作品内容偏重于人物众多、场面热闹的历史剧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弋阳诸腔在整体风格上显得高昂奔放。这些对后来高腔腔系剧种的音乐有深远的影响。

    在表演艺术方面,脚色分工的细致,无疑是这一时期表演艺术丰富与提高的重要关键。特别是昆山腔,从南戏的七个脚色发展为“江湖十二脚色”,使演员得以专心致力于某种类型和某个人物的创造,探索内心,揣摩性格。

    各行脚色的表演艺术都有独特的发挥,艺术家们创造了许多鲜明的典型形象。总结昆山腔表演艺术经验的《梨园原》(《明心鉴》)所提出的“身段八要”、“艺病十种”等,标志着昆山腔表演艺术的严格要求。

    弋阳诸腔的表演虽不如昆山腔那么精致,却也有它们不容忽视的成就与风格。如演唱时重视观众的接受能力,努力运用生动的念白活跃舞台的气氛,加强表演的戏剧性和动作性,避免某些传统南戏剧目中单一的抒情。

    弋阳诸腔的演员也很重视人物内心的刻画,往往“能令观者出涕”。而因历史剧演出的需要采用民间武术与杂技展示的战争场面,更以炽烈粗犷的色调,别具一格。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

    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

    清代地方戏有着强劲、凄切的主体风格,它创建了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导的音乐体制和由此带来的新的剧本文学形式。

    另外,戏剧文本的结构形式由传奇的分出转变为分场的结构形式,从而型制不再像传奇那样拖沓繁冗、结构松散,而是有着结构严谨、适宜观众接受的特色。不过,清代地方戏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语言芜杂、准确度不高等。

    清代地方戏的剧目数量之巨,堪称历史之最。史料载:全国第一次戏曲剧目统计时,统计出传统戏曲剧目共五万余个,属清代地方戏的剧目、剧本有上万个。

    清代地方戏多为出身于农民或农村的手工业者、城市社会底层的艺人集体创作出来,所以就形成了清代地方戏贴近民众的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清代地方戏主要是根据历代演义、小说改编而成的。另外,也有根据杂剧、传奇、话本、曲艺等形式改编、移植的。

    清代地方戏的题材可分为历史戏、妇女戏、爱情婚姻戏、公案戏、神话戏和诙谐小戏以及无法归类的戏。

    其中,历史戏有《如意钩》、《清河桥》、《阳平关》等,妇女戏有《花木兰》、《樊江关》等,爱情婚姻戏有《买姻脂》、《何文秀》等,公案戏有《探阴山》、《奇冤报》等,神话戏有《画中人》、《琵琶洞》等,诙谐小戏有《老换少》、《祭头巾》等。

    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

    从清代的地方戏到京剧,是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只是不管如何发展繁盛,戏曲也始终扎根于乡村或是民间,为百姓所喜闻乐见。

    戏曲的剧种种类之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各民族地区的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而在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被称为五大戏曲剧种。

    各种地方剧种也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们甚至也会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自己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

    自宋元至今,各剧种的题材、主题,甚至剧目,均源自于传统文化。又可以说,大同而小异,大多没有什么本质的冈别。

    但它们又确实成为不同的剧种,其中除了剧中各地语言略有区别之外,主要在于声腔(后有板式),在于戏剧音乐,以及这些戏剧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

    如元杂剧以北方语系发音,越剧以吴越语系发音,京剧以荆湖语系发音,而粤剧以粤语发音。在伴奏乐器方面,昆剧以笛、箫、笙、琵琶为主,并伴之以鼓、板、锣等打击乐器。

    京剧则以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等弦索乐器,再配之以唢呐、笛,并以鼓、锣、铙、钱等打击乐器相从。

    声腔的不同,再加上戏剧音乐伴奏因乐器不同产生的音质区别,构成了戏剧各个剧种风格的不同。因此,戏剧的音乐形象实际上也就是戏剧的风格形象。

    从宋元或是金元的时候开始,戏曲便有了南北之分,一者为宋元杂剧或金元杂剧,它们不仅产生于北方之地,也主要流行于北方。宋元南戏产生于南方之地,时号“永嘉杂剧”,明清传奇承其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