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路明非的生存游戏 » 第64章 嵯峨山

第64章 嵯峨山

    嵯峨山究竟是怎样的地方呢?

    在真正来到这里之前,甚至于在真正地触碰到嵯峨山的泥土之前,路明非都只能对“嵯峨山”这三个字组成的词汇产生一个非常模糊的印象。这个印象仅仅是一种令人满足的想象而已,他对此心知肚明,但是,有时候就是这种印象会让人做出一些事后看来非常愚蠢的事情。路明非对此有着亲身经历,而且那一次经历……不太愉快。

    不过,看看周围的景色吧。

    脚下的是仿若沙漠一般松软的黑土,正是这样的泥土孕育出了如此多的植被,无论是绿得发青,茂盛如头发一样的杂草,还是高达数十米,仅仅是交错的枝干就足以挡住阳光,组成一张树网的丛林,都是这座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虽然如此,路明非却感觉得到,这仅仅是嵯峨山最外层的外衣,它的下面,它的内里还有更多、更深、更隐秘的东西在活动。

    会是什么呢?

    仿佛是某种活物,但又犹如呼吸一样自然,只要不去特意探求,就绝对不会被发现的东西……

    “这里就是‘归海之途’的终点了,至少道路的痕迹在这里断掉了。”乡仓教授抱怨的话也说完了,他似乎终于进入了工作状态,一旦认真起来,他看上去倒是很有教授的气质,“这条路在一百年之前应该还有人使用,才过了这么点时间,整条道路都要被大山吞噬了,这就是大自然吗?”

    “这条路是用鹅卵石铺就的吧?就算是水泥路,一百年都没有人走的话估计也是会长满杂草的。”路明非说。

    “自然规律,谁都不能违背。”渡边颇有深意地说。

    “即使是有神明庇佑也抵不过一百年的时光?”路明非试着接话。

    “神明到底是什么,到现在都没有人说得清楚,谁知道这些人崇拜的对象到底是真正的神明,还是他们心中的某个偶像呢?”渡边灵巧地用神乐铃拨开眼前的杂草,仿佛手上的神乐铃并非一件神圣的礼器,而是和乡仓教授手里拿的树枝差不多的东西。

    对于她来说,这么做到底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还是有其他原因呢?路明非如此想着,但并没有说出口,反而问起了另一件事。

    “这里有‘铃灯’对吧?为什么它们可以不受‘结界’的影响?”路明非也是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嗯哼,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铃灯’有着很强大的适应能力,也有可能这里的‘结界’并不排斥‘铃灯’,不过,我觉得最有可能的还是……”渡边喘了一口气,“这些‘铃灯’都是当时的信徒从别的地方移栽过来的,为了取悦他们的神明。”

    “有什么证据么?比如说嵯峨野本地其实没有‘铃灯’?”乡仓教授不知为何似乎也关心这个问题。

    “从1887年开始的监测来看,嵯峨野地区的记录的确从来没有提及这里出现过‘铃灯’。这种危害性不大的怪异自始至终都在神社的监测指标之中,如果记录里没有提到的话,那就是真的没有了。”渡边倒是很坦然。

    “这样来看,是那些举行仪式的人弄过来的可能性很高……不过,‘铃灯’这种怪异对他们来说到底有什么用呢?不可能是用来照明吧?那种方法应该早就失传了才对,没道理他们还保留着啊。”乡仓教授再次露出了苦相,不过这次很像是路明非在考试时碰到解不开的数学题的时候会露出的那种表情。

    “总之,还是先去洞里看一看吧,说不定里头会有什么线索?”路明非提议说。

    “也是,”乡仓教授点头,“哎,说着不想来,结果到了门口还是想进去看,我都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那个词就不说出来了。”

    教授叹了口气,再度迈开脚步。

    “可能有些人就是这样的,生下来就是为了给人类的做贡献。”渡边这个时候说的话也不知道是在揶揄还是出自真心。

    “得了吧,这话别的人都能说,但从你嘴里说出来就太可怕了。我只是随口感叹两句而已,不要捧杀我。”乡仓教授摸了摸自己的胳膊,仿佛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还有多久才到?应该差不多了吧?”只有路明非还在关心时间。

    “快了,翻过山头就应该能听到瀑布的声音了。‘黄泉落’就在另一面。”乡仓教授这次的回答就爽快多了。

    “这样来看,‘黄泉落’其实是在山的北面,那里背向日光,所以被认为是连通黄泉的地方吗?”渡边开始说起了这地方的风水。

    “有可能,但事情大概率不会这么简单。”乡仓教授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了疲态,“最大的问题还是这地方为什么会出现‘海’这个字。无论如何都看不到海啊,虽然说有瀑布,但那个瀑布水量很小,连大河都谈不上,更别说海了。最近的海在三十公里外。”

    的确,这个问题很费解。

    为什么一个和海离得这么远的地方会提到海洋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里在很多年前是能够看到海的呢?”路明非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太可能。‘仪式’如果仅仅是生硬地传承下来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慢慢地也就没有人会举行仪式了。那样的话,仪式会很快失传,而现在的状况是,这里在一百年之前还有人祭祀。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莫过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今天还有人企图举行‘神夜祭’,这足以证明‘仪式’还有效果。”乡仓教授向路明非解释道。

    “生硬传承下来效果会打折扣……是指仪式会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路明非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

    在他的印象中,“传统”就意味着“不变”。

    “嗯,出乎意料吧?民俗学就是研究这些仪式如何变化的学科,虽然有些人把我们当作考古学的附庸,但那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乡仓教授在谈及这一点的时候,稍微流露出了一点不满。

    不过,他控制得很好,表情变化几乎只是一瞬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