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何心道 » 第一百二十四章:平波司

第一百二十四章:平波司

    不到半日,平波司便安排着将对决结束。

    毕竟,天子坐在高台上,不得让君主劳乏过甚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照理来说,由平波司负责安排的对战已经足够让这些个参选的修炼士弟子们展现出各自的特点与大概战力,也足够赵国的上层来依此决定泰山演武的出战人选了。

    可偏偏,就在姜灝武落座于赵何身边之后不久,赵何又对着尤平低声吩咐了几句,尤平面色不动地下了台去。

    赵何身边的姜灝武倒是略带惊讶地看了赵何一眼。

    虽然离得远,但储顾雨还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笑着对姜修胜说道:“好在,你这个对手还没有强大到让人绝望的地步,终究少年心性,在平日里掩饰得再好,那份变化中的跳脱还是有的。”

    姜修胜没好气地回他:“老大,你这么说就有点过了,咱们三个,有一个不算少年的话那也只能是你,别老气横秋的时候还不考虑自己身份,无形中就把这边两个兄弟带进去了,还觉得很厉害呗?”

    储顾雨也不着恼,微笑着提醒姜修胜:“看着,今儿这场大比还有的看呢。”

    此时按照正常对战的安排,不过两三场应该就能结束,但既然储顾雨这么说了,姜修胜还是颇为信任地继续看下去。

    在平波司安排的最后一场对战结束之后,换上了一个满面春风的官员,早上前来通知说,陛下见我大赵如此后辈,心中甚喜,所以安排诸位少年天才可自由挑战,也方便互相之间交流感情,熟悉配合。

    这话也只能骗鬼了。

    是个人都知道,那位陛下走了一步好棋。

    反掌之间,一石三鸟。

    第一便是激化矛盾,势力与势力之间的矛盾也许在平日里不会摆在明面上,但是若是得了大赵当今天子的首肯,既能为自家扬名,也能往仇家脸上抽上一下,简直不要太划算。

    若是势力之间本来没矛盾的,但弟子与弟子之间就未必没有,个人矛盾展现出来也可能上升到势力,虽然希望比较小,但总也是一步闲子。

    其二便是方便大赵选择一个稳定的代表团体。

    若是有矛盾的势力或是个人只是因为势力匆匆组团,即便是泰山演武之时能暂抛嫌隙,终究配合也不如平常,是个隐患。

    其三,方便选择核心之人。

    此次泰山演武的修炼士混战之场,本就是举国瞩目,欲图雪耻的一战。

    更何况赵何已经打定主意要加注捞些本儿回来。

    若是他插手选拔之后,能赢,那么赵何在朝堂上的控制力还要更进一步,反而如果输了,也不过是让事情回归原本的样子,对赵何来说,是极其划算的。

    但混战这一场,必定是要有核心的,区别只是核心是几名,一般来说是一名主核搭配一名副手。

    其他八名则是围绕这二人成团攻守有序。

    但关键就是核心与副手难以抉择。

    核心不用提,战力最起码不能弱,对于队友的熟悉与认知程度要足够高,在阵法和兵法上要有些造诣,这才能更好地利用团队。

    副手的要求也弱不到哪里去,在尽可能保护好核心的同时,要为团队查漏补缺,甚至要在核心失去指挥能力的时候接过指挥的权力。

    而且,这两人都是需要足够的信服力才能让整个团队承认,也要有足够的手腕才能让团队如臂指使。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以,赵何需要慎重去考虑选择,而他作为国君,考虑的东西还要更多一些。

    大赵虽然强盛,压得整个赵国境内大小宗门不敢大喘气儿,但终究无法让那些宗门心甘情愿为赵所用,江湖之中不乏对赵国朝廷的批判嫌恶。

    所以赵何在选择核心之人的时候,自然要注意出身与态度。

    对于这些,平波司可就是个中翘楚。

    平波司,任你洪波千丈,我自一力平之。

    本是可以成为一个世家的种子开设而成,当初压得整个武洲江湖瑟瑟发抖,甚至三千里之间可谓咫尺,滚滚人头威凌天下,更有运筹帷幄挑动江湖为国出力,吃下了本该属秦的一道十二城!

    嬴氏恨得牙根咬碎却又无可奈何。

    此人是个书生,一个一丝修为都没有的书生。

    当初大赵立国未久,天下初定,宗门为患。

    一个青色衣服浆洗得褪色几成白色的书生,由山野而出入得临淄。

    当初临淄最大的茶楼一品楼已经是在皇都站稳脚跟,以弈为尊,摆出足足九十九盘棋谱,邀天下高手共品。

    更有好手破局过十,便出重金留于楼上谓之局主,可供挑战。若胜三名,千金作贺,为君扬名。

    那一年,一袭青不青白不白衣衫的书生背着双手入楼。

    未曾破局,开口便是挑战局主。

    须知一品楼的规矩,便是破局过三才有挑战局主的资格。

    可书生一局未动,便开此口,当真显得狂傲无状。

    楼中掌柜笑脸而出,本想看看是如何的狂生来砸一品楼的牌子。

    没想到看到一个身形如竹,一脸亲近的书生。

    在一品楼掌柜的打量下,没有丝毫局促,反倒是坦荡利落。

    那掌柜看书生虽是衣着寒酸,但气度着实不凡,于是走了个折中的法子。

    一品楼毕竟是打开门做生意的地方,再有规矩终究是敌不过位高权重,所以若想挑战局主,还有一条路可走,三百两现银奉上,便有挑战一位局主的资格。

    若胜,可自由选择是否继续挑战,直至落败为止,若败,则一切休提。

    彼时,一品楼共有局主五十九位。

    掌柜看书生打扮模样,便知三百两兴许是拿不出的,又被其风度所折,干脆自掏腰包,出了三百两,恭请上楼。

    那书生含笑点头致谢,袍服轻撩,施然登楼。

    那一日,临淄大好天气,万里无云。

    书生盏茶败三名局主,掌柜千金奉上,数十茶博士奔走临淄城,扬书生之名:杨天赐。

    三局之后,掌柜轻书生高楼坐定,饮茶稍待,书生如言。

    不及一个时辰,一品楼座无虚席,剩余局主皆至,甚至大内弈手闻名而出三位!

    随即书生继续挑战。

    同战十名局主,胜。

    再战十名,再胜。

    临淄风云为之变幻,国手尽出观棋。

    一个时辰未满,一品楼五十九位局主尽败其手。

    杨天赐,名动临淄。

    国手下场,连败,最后竟有两名国手吐血委顿,书生再无对手。

    举手之间,又尽破一品楼所有棋局,更是随意拒绝了一品楼的招揽。

    皇宫之内,赵飞廉业已知晓。

    一封圣旨,宣其入宫。

    与太祖赵飞廉手谈十局,九平一胜,胜一子而已。

    太祖长笑,问其何求。

    赵飞廉棋力极低,低得令人发指,简直就是个臭棋篓子,居然能与杨天赐巧平九局,所败一局只是一子,这让赵飞廉看到了书生的能力与态度。

    平九乃是敬人君,胜一子乃是晋身之基。

    而面对太祖之问,杨天赐细说江湖,分论宗门。

    于是大赵有了平波司,直属天子管辖,为大赵打理江湖。

    平波司三年寂寂无名,第四年破大赵宗门二十七,整个大赵江湖在平波司的威凌下瑟瑟发抖。

    之后,更是勾动秦赵数十宗门间混战,趁势占了秦国十二城,也就是一道之地!

    嬴氏甚至没来得及反应,等得到消息的时候,赵国已经是稳住局势,秦国在国内局势不稳之下只能吞下苦果。

    平波司,杨天赐,自此闻名武洲,恨其不死者不知凡几。

    可惜,杨天赐不知是何缘故,竟是丝毫不能修炼,坐了平波司司主之位不到十年,病逝,据传并无子嗣留下。

    在第一代平波司司主杨天赐之后,再无接替者可与其相媲美。

    平波司逐渐沉寂。

    但杨天赐临死之前,早就将平波司之后的策略交付赵飞廉。

    接位之人乃是赵飞廉选中的一名太监。

    名利无取,那书生悄然辞世。

    但平波司也在兵不动水不响之间将手脚张开,织就一张大网,网住了几乎整个大赵的江湖宗门。

    国士无双,奈何早逝。

    虽然宗门以及散修对此知晓不多,但对于平波司这三个字,总是带着敬畏的。

    既然由平波司来宣布大赵天子赵何的这个旨意,各大势力想不从也不行!

    因为朝堂之上,天子可决,太师可否。

    但江湖,平波司说了算!

    看着这春风满面的平波司官员和声细气地交代完,各大势力的带队之人背颈上无不汗毛直立,却不敢在明面上有所表示,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弟子之间蠢蠢欲动,能否轻易又不违背大赵天子的旨意压下就看带队之人的本事了。

    钱阳面无表情,思索了一阵之后,还是去黄树身边低声请示。

    他想挑战灵剑宗朱行云。

    第一,他要将名额牢牢握在手里。

    中海那边的意思很明显,所有的一切要看他能不能拿,有没有资格拿,所以他要把握住一切能往上的机会。

    第二,他想看看,在大赵江湖排名前五的宗门到底如何得强,强到可以随意将人父母罚为奴仆!

    第三,他感觉自己最近心境不稳,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来宣泄心中那股子冲动,对于修炼来说,心有不平,简直是进境的天堑!

    黄树惊异地看了他一眼,从他接触这个少年到如今,一直表现出的是极不符合他年龄的成熟与低调,此刻这个要求竟显得锋芒毕露。

    不过他仰天打了个无声的哈哈,压着嗓子对面前这个子侄说道:“去吧,有什么后果,老子给你担着,灵剑宗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叔侄二人一下子,全都是如刀剑出鞘般的锋锐,周围多宝阁一众弟子为之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