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这不是个悲伤的故事 » 第十章 茶话会

第十章 茶话会

    在那之后,进入LS的旅游旺季,大街上随处可见徒步或者骑山地自行车来的,听一位驴友说,一百个骑车到LS的到最后有一多半都回半途返回,对个人的经济、体力、时间、毅力等都是考验。

    以前都讲坐上火车去LS,去看神奇的布达拉。暑假我姐还问我,想让我带她的几个同学玩一下,她的同学也是大学生,和我一届,在暑假外出旅游的非富即贵,何况我姐一般交友都是豪门。这一点跟我们班家里做生意的女生倒是一样,不能说是不对,合理利用资源,门户不对等,谈资少了很多。

    后来把我电话给了他们同学,也没人联系我,结果回去之后,我姐说他们都被晒伤了,防晒霜都不抹,厚衣服也不带,又冻又晒,还吐槽LS啥也不好。可把我笑惨了。

    自从来了学院,受到的接待可不少,逢年过节必有茶话会,我们6个被邀请到大大的会议室,接待的老师都是处级以上,对我们的关心关爱有加。

    关键是那些水果,每人面前摆了满满的一大盘,香蕉、葡萄、橘子、桃,都是洗过的,茶话会后还让我们把水果带回去吃,有时会给点小小的红包,毕竟LS物价非同一般,就算是补贴了,杯水车薪。

    茶会话大摆龙门阵,我也分享几个小故事。

    第一年门口饭馆的茶叶蛋价格1块/个,过了一个暑假,四川老板娘憨态可掬面带慈祥笑着跟我们说,不好意思,都涨价了,茶叶蛋1.5块/个,第二年是2块/个,爱吃不吃。

    那会儿经常会遇到乞食者,数量太多了,吃一顿饭能遇到三波,关键是你给了一个之后,他会带一帮人来跟你,所以他们很义气,很实在,令人好气又好笑。

    不过要钱的规矩也是有规矩的,一般给个2毛2毛或者1块,多了不嫌多,少了也不会说少,你只要给他们就是一种态度。

    人家也不会嫌少,更不会说你,亲眼所见,便是有人没有零钱给一乞食者,就拿了10块的RMB,看到那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食者在自己的零钱堆里翻找9块找零,一边找钱一边数“1,2,3……9”第一次见被施舍者找零的。

    茶话会上上,本来就是聊天,一个老师扮作管物价的领导发言“关于LS的物品价格,我们有100多种措施”,实际上每年物价飞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苹果普遍8块,葡萄30-40块/斤,不过这是之前的价格了。

    水果都是加了水的,买回来没放几天就会烂掉,市场虽然是竞争的适者生存,但有人开了个坏头且获得了利润,那么其他的竞争者便会疯了一般的竞相模仿,最后的最后水果市场臭名昭著,再后来就会有更加实惠和薄利的连锁出现。

    曾有BJ来的驴友,到了LS都直呼贵,她告诉我,关键是贵就贵点吧,是那种完全没有价值的贵,让你觉得消费了就和被宰一样。

    在LS西郊那边有家店,店里有道菜叫做西红柿(没有蛋蛋)炒饭,18块一份,点了以后真的没有鸡蛋,谁叫我盲人呢,没有蛋看不见,以为西红柿蛋炒饭全国都一样的,实际行动告诉我它真不一样,吃着干巴巴的西红柿块块和炒饭,神清气爽。

    在LS的BJ中路有一家店,有个汤叫做紫菜汤(又没有蛋),8元1碗,端上了真的是小碗热水里飘着4根不超过5厘米的紫菜苗苗,我想讲理,我也无处讲理,他们店家好像习惯了这般对待顾客,良心不会痛吗,哦,老板可能说“良心?你摸摸狗肚子里有吗”

    总有个汉族老师一遇到我们就开始pua,你们以后将会是千万富翁,你们这个专业前景广阔,都会大富大贵,到时候可别忘了老师我啊。

    哎,老师之间和学生之间都是一样的,良莠不齐,无论师生乃至各种各样的身份、职业都逃不出人性二字,这时便会联想到卡耐基之人性的弱点。

    那个老师带个小眼镜,一开始来我还以为他是藏族人,也是高高瘦瘦,但一张巧嘴真能叭叭叭叭。那时,我都差点信以为真,我以后会飞黄腾达,一日千里,改头换面,衣锦还乡。

    年少无知多可悲,满嘴跑火车的那货后面我也没见他了,好像是被调走了。当然,我并不想知道他会有多悲惨,那与我无关。

    茶话会上,领导提出了结对子,就是让藏族同学和我们一对一,帮助我们学习藏文的听说读写,我们是帮扶对象。

    出发点很好啊,可是同学的汉语水平很高的,他们小时候都学三门语言,所以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基本都是汉语,因为我们的藏文发音很奇怪,他们多半听不懂。也闹了不少笑话。

    从一开始的无知者无畏,啥都敢说,都后面的斟酌再三,说几句简单的藏文,到最后来,成了一种应付藏族领导和老师的表演,每个人见面都象征性的用藏语跟我们说简单的,我们就背了几个万能句子。不管他问啥,总能圆回去。

    可是一圆回去,老师接着又来了一句真的听不懂的藏文,我们就傻巴巴的站在那里苦笑,老师也是憨厚的笑笑离开了。

    语言关也是个难处,想找同学说个心里话吧,感觉总是一层障碍,或许是我的心理作祟。后面一次喝酒,互吐心迹。

    学院给我们安排的结对子对象都是男女搭配,我们为了避嫌,就选了男的和男的一起,女的和女的一起,帮着帮着,我们就带他们去了网吧一起冲浪。

    倒也不是我们带他们,是他们带我们,先上网一起打lol,门后的两家网吧那会还没倒闭,网费5块/h,通宵15块。在游戏的加持下,我们之间的感情,跨越族别、跨越地域、跨越语言迅速升温。

    我们的老师早就告诫我们千万千万不要和藏族同学喝酒,我还心有好奇的问为啥,那次喝的青稞酒,加了啤酒,之后还要了几瓶白酒,几番下来,我的胃中一阵翻腾,还没到垃圾桶前就一阵狂吐。

    当众呕吐很丢脸,这不会是最后一次。

    同学们的酒量都很好,好像就我一人醉了。

    钱怎么算呢,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他们一般每人出100块,交给一个人保管,大家一起去玩,钱花没了就每人再出一点,我和室友也跟着拿出几张毛爷爷。

    一起去了朗玛厅,一般不建议驴友去,里面有点乱,有跳锅庄的有跳各种舞蹈的,把钱往桌上一放,就会有人过来征询点什么,之后就把钱拿走,不出一会儿就把酒和找零带回来。

    人山人海也不为过,那地方我就去过一次。

    同学告诉我,再过几天就是雪顿节了,可以去哲蚌寺看展佛。

    “你的意思是会放假吗”我关心的是放不放假,毕竟这边藏汉节日都放假,所以也是一个福利。

    “应该会的”

    “这能放几天啊”我室友问

    “5天,听他们说,以前都是5天”同学也在期盼放假,毕竟大学生时代最期盼的就是开卷考试、五一国庆长假,还有什么。

    “那个雪顿是什么意思啊”我问

    “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喝的意思”藏族同学给耐心的我说道

    “那合起来就是喝酸奶的节日咯”室友给我这小白翻译

    “对的”

    我长叹一口气“看看人家,喝酸奶都有节日,我们内地的生活岂不是太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