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戏游东汉 » 第十七章 曹操来信

第十七章 曹操来信

    姚哲告别后,蔡瑁走到书桌前,看着书桌上的两封信,陷入了沉思,这两封信分别来自刘表,北方的曹操。

    刘表的来信是文聘带来的,信中内容更多的是希望灭宗贼之事,早日完成,以免夜长梦多;

    曹操的信还没拆开,蔡瑁万没想到当年的发小,如今已经成为十八诸侯之一,领一方军队为国讨贼,而自己还在自己一分三亩地,虽有万贯家资却毫无政治地位。

    不由想起年轻时,随姑父太尉张温,在京都求学的时光,那时候的自己也是玩世不恭,却也是心怀抱负的“有为”青年,与曹操两个不务正业,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好不快活。而后又同去梁鹄家求官,被无情拒绝,又值何进被杀,无奈只能返回荆州,发展家业,方有如今这个局面。

    可现在荆州虽不及北方混乱,但董贼肆意废立,国本不固,国将大乱,有再多的钱财又有何用?

    突然的鸟叫,打断蔡瑁的思绪,把蔡瑁拉回现实,于是拆开曹操的信:

    徳珪:

    昔日洛阳一别,不知已过而立,甚是想念。吾时常想起相聚的日子,好不欢喜。诚愿君在身旁亲诉思念之情。

    遥想当年,我们去梁尚书求字求官,尚书以我等不学无术,拒而不见,好不遗憾。如今偶得梁鹄一幅书法,深知贤弟喜欢,便将此字赠与贤弟,望贤弟笑纳。

    贤弟,如今海内不平,奸人当道而贤者危,而今吾号召天下十八路诸侯伐董,陈兵虎牢关。奈何军合心不齐,踌躇而雁行,难以成事。吾观天下即将大变,战事将起,大汉将倾,欲举兵起事,扶大汉之将倾。

    吾家世受皇恩,预扶大厦之将倾,知贤弟治家有方,有陶朱之富,愿贤弟资助愚兄一展宏图。

    还望贤弟慷慨解禳,资助愚兄,他日若再功成名就,立于庙堂之上,必不忘今日之恩情。

    愚兄:孟德

    看完曹操的来信,蔡瑁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孟德说的不错,如今天下大乱就在眼前,若不能平定天下,那也需要有自保的实力。我蔡瑁虽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但不表示我不能参与其中,眼前就有一个绝好的契机,若能把握住,不敢妄言争天下,称雄荆州倒没大问题。

    既然我可以资助一个曹操,为何不能多资助一个呢?

    随即蔡瑁拿着信就跑去父亲的房间,共同商议。蔡讽也是忠君之人,见其子有如此见识,甚是欣慰。

    “徳珪,汝长大了。这事就由汝自己做主。”

    “谢父亲,吾欲将我家家产分为四份,将可以用的资金分为三份,一份资助孟德,一份作为小妹的嫁妆,资助刘表,还有一份暗中扶持姚哲,让他去闯。至于另外一份既是房产,田产等不动产,作为维持家族基本运营。”

    “安排的不错,但是扶持姚哲成一方势力,吾认为还需考察。虽然此子目前表现的非常人,但是个人实力和领导一方军队是不同的。”

    “父亲所言极是,我会多方考察的。”

    说完蔡瑁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修书一封,交给管家让他速速去联军前线送与曹操,并附带三成家产。

    姚哲回屋后,见到徐庶早在屋里等着自己,见到姚哲回来,徐庶立马倒茶递给了姚哲,并问姚哲蔡瑁叫他去商量什么?

    姚哲对徐庶倒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公子若能去官学府进修,确实不失为进入官场一种方法,毕竟现在公子,无所依靠,急需一个身份认可。其实我也一直想去,却因为身份不得进去,只能去私学学习。现在有蔡家做保,公子要抓住这个机会。”

    姚哲点点头,表示认同,但是真正让姚哲头疼是如何让刘使君成功入主荆州。

    “至于邀请各个宗贼首领的事嘛。确实很让人头疼。若仅以刘使君与蔡家小女联姻为名,各宗贼首领应该不会全部前来,更多只会来祝贺来表明一个态度。说不定会招来更多仇恨。”徐庶喝着茶,吃着茶点,“不过在下有一计。”

    “愿闻其详!”

    “虽说天下将乱,但目前汉仍为正统,如今荆州的混乱是孙坚斩了上任刺史所造成的的,但这样混乱只是一时,如今,汉廷也任命了新的刺史,各个宗族也要为之后打算。众所周知刘使君乃‘八骏’之一天下名士,师从王畅,是为当今名士,若以刺史之职加上名士之名提出重整官学府,不计前嫌,调整入学条件,给予各宗贼后代洗白的机会,当官的希望,我想这些个首领没有理由拒绝。”徐庶说完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们还可以制造蔡家小女招婿的小道消息,蔡家乃荆州望族,其它各个宗族都愿与之联姻,如此一来,各个宗贼的首领莫不削尖脑袋都要来参加这个宴席。况且由蔡蒯家牵头,各个宗贼的警戒心也会放下不少。”

    “妙啊!”听完徐庶的计谋,姚哲拍手叫好,“元直此计甚妙。若如此,我们择日需要开始进行宣传了,并且还需要蔡蒯一同修书给各个宗族手里,从官方宣布,民间发酵,私人转发三位一体的把这个事情做到人尽皆知,如此一来,这些首领要是不来,就是对不起自己的晚辈。”

    “确是如此,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若来的首领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顺从刘使君,认其为主,以我对刘使君的了解,刘使君会放过他们,那么蔡蒯两家可能就不愿意了。”

    “若如此,蔡蒯两家就不能掌控荆州,先投靠的功劳也会削弱,最后刘表还是得看其他士族的实力。”

    “不错。蔡家可能会逼迫刘使君动手,铲除他们。这样他们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控荆州。”

    “也许我们小看刘使君了。”姚哲缓缓地说道。“如今初现乱世之象,刘使君也绝非善男信女,若因此,就让刘使君相信这个宗贼真心归附,我想刘使君就是很傻很天真了。如果刘使君不能借此机会削弱了敌对势力,怎么才坐稳荆州。只当小舅子的傀儡,总比当一群人傀儡好一些吧。”

    “公子高见,如若使君真如此,我也当刮目相看了。”徐庶笑着说,“那此事过后,公子有何打算,是继续留在刘使君身边吗?”

    “这个我还没想好,且看廖化能召集多少乡勇吧,只是我们现在无兵无钱无地,能去哪里呢?占山为王?”

    “此事确实要从长计议!”徐庶起身,“那就在下先告退,不打扰公子休息了。”

    “元直也早点休息。”

    是呀,助刘表平定荆州之后,我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