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杂谈 » 第十五回:众诸侯酸枣会盟

第十五回:众诸侯酸枣会盟

    上回书说到,曹操广发檄文,邀请各路诸侯,共灭董卓,匡扶汉室。果然,袁绍接到曹操的信,当即就起兵了。袁绍这一起兵,各路诸侯也是相应云集。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再算上曹操,共十八路诸侯。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且说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而来,把人马扎住,这么一看,连营扎出去二百多里,那帐篷脚压着帐篷脚,称得起是旗分十色,真是兵是兵山,将似将海,无边无沿。将如猛虎,马似蛟龙,盔明甲亮,刀枪耀眼,鼓号声声,旌旗蔽日,中军好似斑斓虎,巡营小校似狻猊。

    俗话说的好,人无头不走,鸟无翅不飞。于是,在曹操的建议下,袁绍被推为盟主。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这白旄黄钺是什么呀?白旄就是一种军旗,上边有牦牛尾做的装饰,用于指挥全军。那黄钺呢?我们经常听说,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这十八般兵刃分别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这个钺呢就是其中一种,和长柄斧子很像,只是在斧头上多了一个尖。黄钺就是在这上面涂上金粉,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甚是显眼。总之,白旄黄钺就是军中权力的象征。两汉三国时期,皇帝可以把白旄黄钺授予大臣或将军,使之可以临场专断,不必请示。这个白旄也叫节,当时有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等四种说法,其实刚开始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是叫法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进,晋代魏统一三国后,使节开始区分层级,“假节”、“持节”和“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代表不同的权力和名望。整理一下后来晋朝的持节都督权力区别:

    (一)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

    (二)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三)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四)假节钺(或假黄钺):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但是这个假就是借的意思,是临时性的,事后是要收回的。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好家伙,这誓言够狠的。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就是说,如果违背盟约,不仅自己要死,还会断子绝孙。说得到时决绝,可惜后面啪啪打脸。

    诸事停当后,袁绍以袁术为押粮官,总督各路粮草,以孙坚为先锋,兵发汜水关。话说孙坚率领本部人马,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向汜水关进发。人马未至,流星探马已经报进相府。

    董卓大惊,急聚众将商议。温侯吕布挺身出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草芥啊,就是小草籽;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

    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且慢,割鸡焉用牛刀?区区小事,不劳温侯亲往。某家不才,在汜水关前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面如生蟹盖,眉横一字,赤眉虬髯。头戴青铜狮子盔,朱缨倒挂,搂海带密排金钉,身穿大叶青铜甲,紫色战袍,上锈海水江崖,宝蓝色中衣,足蹬五彩虎头战靴。此位乃关西人也,姓华,名雄。在他身后有一名小校给他扶着一口大刀。这口刀名曰三停冷艳槊合扇板门刀,刀头长三尺三寸三分三,背儿后一指,刃薄一丝,光闪闪,明亮亮,冷森森,夺人二目,刀上血槽都满了,是杀人不计其数。卓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刚到汜水关,有人讨战,华雄领人马出城迎敌。队伍排开,只见对面一面大纛旗,旗上写着一个“鲍”字。这路人马哪来的?原来众诸侯内有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华雄大喝:“贼将休走!”鲍忠未及招架,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

    却说孙坚引四将直至关前。那四将?——第一个,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

    孙坚披烂银铠,横古锭刀,骑花鬃马,指关上而骂曰:“助恶匹夫,何不早降!”华雄副将胡轸舞双锤引兵五千出关迎战。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程普欺负胡轸兵刃短,未及近前,挺枪直刺胡轸,胡珍轸用双锤一挂,程普见状,大枪回撤改为横扫,胡轸海底捞月来磕大枪,二马一错蹬,程普反手奔胡轸背后打来,又被胡轸架开。这是遭遇战,双方都不了解,第一个回合双方均在试探。所谓锤棍之将不可力敌,几个回合下来,胡轸自恃力大,专找程普角力。仓啷一声,胡轸用双锤把程普大枪锁住,两膀一叫力,打算夺枪。双方僵持不下,胯下战马,踏踏踏转圈。胡轸连夺几次,没把程普大枪夺下,正待缓一口气再行夺枪,程普看准机会,在胡轸旧力已竭,新力未生之际,挺枪直刺,噗的一声,正中胡轸哽嗓咽喉,胡轸尸身坠地,死于马下。孙坚挥军直杀至关前。欲知孙坚能否一战功成,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