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杂谈 » 第二十一回:李儒定计败曹公

第二十一回:李儒定计败曹公

    上回书说到,曹操劝袁绍进兵,追袭董卓。袁绍得进洛阳已经志得意满,别无奢望,且怕继续进兵,一旦不慎,遭遇埋伏,损兵折将,削弱自身实力,遂按兵不动。这袁绍虽为四世三公门第出身,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后来官渡之战时,郭嘉说他干大事而惜身,真是一点都没错。

    袁绍这一不进兵,众诸侯纷纷效仿。曹操见众诸侯各藏私心,一气之下独自领兵去追袭董卓。那董卓现在到哪了?董卓啊,到了荥阳了,就在现在郑州西边十五公里处。

    且说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唯恐后面有兵追赶,他派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又令吕布引精兵遏后。

    曹操人马进军很快,转眼已经来到了徐荣伏击之处。徐荣依李儒之计,放过曹操人马。曹操与断后的吕布接战,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吕布骂曰:“背主懦夫,何得妄言!”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曹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吕布引铁骑掩杀,操军大败,回望荥阳而走。

    走至一荒山脚下,时约二更,月明如昼。方才聚集残兵,正欲埋锅造饭,只听得叨唠唠三声炮响,四面八方喊杀震天,徐荣伏兵尽出。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荣搭弯弓搭箭,射中曹操肩膀。

    曹操带箭逃命,转身越过山坡。突然草丛之中一声大喝,伸出两条枪来,正中曹操马腿,这马唏喽喽一打唤,曹操翻身落马,草丛中跳出两名军校,把曹操五花大绑。正在此时,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曹操一看,乃曹洪也。操曰:“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曹操说的对呀,战马犹如大将双腿,没了战马,在这万马军中如何应付。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这就是曹氏兄弟与袁氏兄弟的区别。袁绍刚一成为十八路诸侯都盟主,将把粮草大权交予他兄弟袁术,什么事没干,先给自己谋私利。袁术呢,僭越称帝,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反观曹操与曹洪,曹操为国除奸,亲冒矢石,追袭董卓,曹洪为大局甘愿牺牲以保曹操性命。国人以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毕生追求,这也正是曹操成就霸业,而袁绍不能的原因。此为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曹操听得曹洪所言,非常感动。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为什么脱去衣甲呀?古时大将这一身甲胄轻则三十斤,重则四五十斤,徒步行走极耗体力,更何况还要追着马走。

    约走至四更余,来到一条大河边,真是前有长河挡道,后有追兵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我活不了了。洪急扶操下马,脱去战袍,背着曹操淌水前进。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箭不及操乃罢。比及天明,又走三十余里,土冈下少歇。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操正慌急间,只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大喝:“徐荣休伤吾主!”徐荣便奔夏侯惇,惇挺枪来迎。交马数合,惇刺徐荣于马下,杀散余兵。

    此时夏侯渊、李典、乐进纷纷到来,曹操把这些兵马聚集在一起,一看这个惨呐,本来有万余人马,现在也就剩一千来人。曹操一看,乐了。这仗打得有意思,我竟然中了逆贼董卓的奸计。

    这就是曹操,胜不骄败不馁。众将本来想说些安慰的话,一看甭说了,省了,主公比我们看得开。有人就问曹操,主公,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还回洛阳吗?曹操说,欸~!我们回去做甚?那些个诸侯各怀鬼胎,不足与谋。曹某别有良图。

    按下曹操暂且不表。却说众诸侯分屯洛阳。孙坚救灭宫中余火,屯兵城内,设帐于建章殿基上。坚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寝。尽皆掩闭。于太庙基上,草创殿屋三间,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祀之。祭毕,皆散。

    坚归寨中,是夜星月交辉,乃按剑露坐,仰观天文。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坚叹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言讫,不觉泪下。

    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打开这个锦盒一看,乃一玉印: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孙坚捧着这颗玉印就愣了,这印怎么这么漂亮啊,光彩夺目,这是颗什么印啊。孙坚赶忙把三位贴心大将找来,程普一看到这个印:“哎呀,将军,这可了不得,这是传国玉玺呀”。

    那这颗玉玺怎么在这个宫女这里呢?这就是当初十常侍作乱,假传何太后懿旨,骗何进入宫,杀害了何进。袁绍举兵进入宫廷,当时是一片大乱,少帝刘辩和何太后被张让劫持出宫,这些宫女一个个东躲西藏。可能这个宫女护着玉玺想要躲藏起来,但无奈投井而亡。这玉玺就一直在此井中。

    程普说,将军,得此印者即可面南背北,登基坐殿。此时万万不可传扬出去。孙坚紧紧抱着这颗玉玺,四处一望,身边只是这三员大将和十几个贴身小校。尔等切勿声张,否则我必将尔等粉身碎骨。孙坚遣散众人,只留三将在帐中饮酒,程普就给孙坚讲了一讲这玉玺的来历。

    这玉玺是由和氏璧制成的。相传在春秋时期,在楚国荆山脚下,有一人名为卞和,这个荆山就在如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卞和向以砍柴为生,一日,卞和发现在山脚下有一只大鸟,这鸟太好看了。身上的羽毛五光十色,说似孔雀而非孔雀,说是大鹏又非大鹏。原来这是一只凤凰。

    只见凤凰栖于石上,卞和想到是凤凰,不由惊叫出声,这凤凰一飞冲天而去。卞和马上跑过去就把这块石头抱在怀里。古人有云: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此石必是绝世珍宝。于是卞和背着这块石头去求见楚厉王。

    楚厉王命工匠辨别,众皆言是石非玉。楚厉王就把卞和轰走了。可没过三天,卞和背着石头又来了。楚厉王怒刖其足,就是把卞和一条腿的膝盖骨给挖了。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再次带着这块石头来求见楚武王。

    欲知此次卞和命运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