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杂谈 » 第三十八回:异象生董卓伏诛

第三十八回:异象生董卓伏诛

    上回书说到,吕布在司徒王允的授意下,找来李肃,欲使其前去郿坞城,假传天子诏书,把董卓诓进京城,伏兵诛之。李肃听得此言,欣然同意:“嗨嗨——不瞒贤弟你说,我亦欲除此贼久矣,恨无同心者耳。今将军若此,是天赐也,肃岂敢有二心!”

    “仁兄此话可是由衷?”

    “哎呀贤弟……”李肃站起来一回身由墙上那走兽壶里头出抻一根儿雕翎箭来,嘎巴一下撅折了,“我要是有半句虚言,愚兄情同此剑!”

    “好!仁兄明日一早你带着天子的诏书,动身去郿坞。”

    “贤弟请放宽心吧!”

    第二天,李肃带上圣旨,就奔郿坞城来了。他来到郿坞城这儿有人给他往里头一通禀,董卓一听:“什么?李肃前来传旨?呃叫他入内!”你说这老贼多大派头?别人一听说圣旨到,得摆香案迎接,他这倒好,把传旨官打外边儿给叫进来了。

    李肃恭恭敬敬的站到了董卓的跟前,把圣旨往前一献,董卓接到手里看了看,就放在桌子上了:“李肃,天子有何诏?”

    “呃,主公,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让你登基坐殿。

    董卓就爱听这句话:“哦,李肃。”

    “主公。”

    “我来问你,呃,王允之意若何?”

    “王允呐?嗨~~现在王允大人忙着的呐!”

    董卓一听:“呃他忙些些什么?”

    “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卓大喜曰:“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想到这,董卓点了点头,看来上一次,老夫在王允府中吃酒,他跟我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呀。“李肃下去歇息一夜,明日随老夫还京!”

    “呃遵旨!”李肃退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晨,嗬,董卓这忙哦,先把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全都找来让他们率领三千飞熊军,看守郿坞城,然后他又告诉貂蝉:“美人呐,老夫即将去京,登基坐殿,等我面南背北之时,我封你,为当朝之贵妃!”

    貂蝉当即跪倒谢恩,貂蝉心里明白:司徒大人这连环计已经成功,老贼呀,你快去吧,到那儿就把你剐了。

    卓入辞其母。母时年九十余矣,问曰:“吾儿何往?”卓曰:“儿将往受汉禅,母亲早晚为太后也!”母曰:“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卓曰:“将为国母,岂不预有惊报!”遂辞母而行。

    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卓问肃曰:“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肃曰:“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

    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卓问肃曰:“此何祥也?”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

    卓进至相府,吕布入贺。卓曰:“吾登九五,汝当总督天下兵马。”布拜谢,就帐前歇宿。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一夜无书,第二天一早,老贼带着千名甲士,排开銮驾上朝。

    李肃不骑马,手提宝剑,扶车而行,吕布持戟相随,浩浩荡荡,是直奔宫廷。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卓问肃曰:“此道人何意?”肃曰:“乃心恙之人也。”呼将士驱去。

    等来到了皇宫的北掖门前,就不让这些武士进去了。当时董卓也没想别的,往常也有这种情况,他不能把这一千甲士都带到朝房去呀,把这些人留到外边儿,有他的干儿子,还有李肃,身边,十几个卫士,也就行了。所以他什么也没想,坐着车就进了北掖门了。

    老贼一进北掖门这儿,嘎~吱~~~的一声,把城门就关啦。董卓坐在车里头啊,探出头来往外踅摸(念作:学摸,方言),他踅摸什么呀?他踅摸那受禅台呢。李肃跟他说的花里胡哨的,说那受禅台已经修好了,而且是王允领着人修。不是说得举行个仪式嘛?董卓一看,这受禅台在哪儿呢?找了半天没找着。

    他猛这么一抬头哇,就看在金殿的那金阶之下站着好多文武大臣,手里都提拎着宝剑,一个个是怒目横眉。王允站在最前边儿。

    嗯?老贼有点儿纳闷儿,奇怪呀,每次这些文武见了他,那老远就躬身下拜呀。今儿个不但没有下拜的意思而且那眼珠是一个个儿瞪得滴溜圆。这要干嘛呀?他就问那李肃:“呃~~李先生,这些文武,怒气冲冲持剑而立,所为何来?”

    李肃,也对得起他,根本就没搭理他。李肃哇,就一个劲儿的催车前进呐,“快快,快快~~快点儿赶车!”

    这时候王允就搭了话了:“列位大人!逆贼已到,我等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唰~~~~把宝剑都举起来跟一片小树林子似的,就奔董卓来了。老贼一看不好!他由打车里边儿就钻出来了,他不能窝到这车里边儿等死啊。他刚这么一下车,嘁哩喀喳~~~这几口宝剑一块儿往下落,像砍柴和似的。可没把老贼砍死,怎么回事儿呢?感情他里边儿穿着软甲呢。

    像他这样的人物特别怕死,他总琢磨着有人要暗算他。所以呀,他每天这软甲不离身。这软甲呀,就像现在呀,这避弹衣似的。所以这宝剑砍上,不管用。但是有一剑,砍到老贼的这右臂上,差点儿把他这胳膊给他砍断了。这血,蹭的一下就窜出来。董卓大叫一声:“哎呀!好厉害!我儿奉先何在!”这时候想起他干儿子吕布来了。

    吕布大叫一声:“我奉诏讨贼!”噌!噗~~一抖方天画戟,戟刺老贼董卓的咽喉,扑~~通~~的一下儿,他就躺倒在那儿了。

    这时候李肃从旁边儿跳过来,手起一剑,噗噗~~噗~~~~把董卓的脑袋给,割下来了。怎么给割下来啊?董卓老贼那脖子粗啊,得一点儿一点儿锯。然后把这颗首级,提到了王允的跟前。百官欢呼哇。

    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

    后人有诗叹董卓曰:“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