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杂谈 » 第四十二回:李傕郭汜扰京师

第四十二回:李傕郭汜扰京师

    书接上回。第二天,李傕他们早餐战饭,披挂上马,果然吕布来讨战,李傕带领人马杀出来两阵对圆。李傕一看呐,我的天呐,是吕奉先呐?那能错得了吗?他这两条腿呀,就有点儿哆嗦。吕布催马就过来了,点名捉将,叫李傕阵前答话。李傕哪儿敢过去呀,他吩咐人:“快!啊~敲鼓!”

    鼓噜噜~~鼓声这么一响,李傕带着人马往下就败,吕布就追过来。刚往前追了这么一段路,猛听叨唠唠一声炮响,跟着这铜锣齐鸣,嘡啷啷啷~~从北边儿杀过一哨人马来。

    吕布一看是郭汜,催马就奔郭汜来了。郭汜一见吕布就跑哇,跟着也是一阵鼓声。吕布往北边儿追没多远,南边儿响炮,也是铜锣响。嘶哎~~吕布奇怪啊,怎么锣响,这些贼兵往上拥呢?鼓响倒往后退呢?

    在古代年间打仗啊,汉刘邦手下有一位三齐王叫韩信。他立过军规,军法十七条五十四斩。第一款就是闻鼓必进、闻金必退、旗举必起、旗摁必伏啊。这个鼓一响啊,是往前冲,锣一响是往后退,举起旗子你站起来,旗子往下一放,你趴下。

    今儿个,李傕这伙子贼兵,把它给弄颠倒了。锣响往前冲是鼓响往后退。所以吕布有点儿糊涂。

    这就是贾诩出的那个主意,颠倒金鼓胜吕布。

    吕布哪把李傕这几员将放在眼里,抓他们就像抓小鸡子一样。可你也打不着啊,人家不跟你正经八经地打。你一上人家就退,你退了人家就追,把吕布闹得呀,是进不能进停不能停,打还打不着,他连着急带生气,浑身特别疲劳。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原来***的游击战术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之春秋时期的君子战已经狡诈了许多,不知是人变得越来越坏越来越奸猾,还是人类文明越来越发达所至呢?

    以至于现今之人看到古代人打仗,以大将对决定胜负,先安营再对阵等等战法战术,直大呼“白痴!”至于后来黄宏、宋丹丹之流篡改为“他进我退,他退我追,他驻我扰,他批我生”的超生游击队战术,供一笑尔。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前来禀报,说:“樊稠、张济率领贼兵已经困住了长安城。”

    这下子吕布可吃惊非小,他赶快率领人马,返回长安。来到长安城吕布一看,不好!长安城里里外外火光冲天,贼兵已经杀进城去了。感情城中,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贼兵一进城,直杀的人头滚滚血水成河呀。长安已经成为一片火海了。

    吕布,催马进城,他找着王允大人,“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

    王司徒摆了摆手,“温侯,我~不能走哇。国家得安是我之愿,临难投免,我不为也。”说现在国家有难了,我怎么能扔下皇帝我走呢?命倒是保住了,但是我不能这么做。“请温侯,代我谢关东诸公,让他们努力以国家为念,你快走吧。”

    不管吕布怎么说司徒就是不上马,可把温侯急坏了。后来没办法,现在这城里是越来越乱,吕布只好杀一条血路,杀出长安城去了。连家眷都顾不得了。

    竟然连貂蝉都舍了,看来爱情再可贵,不如生命价更高。裴多菲若生于中国,定然写不出那样的诗句,此乃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定,并非厚此薄彼。

    如今之中国虽然思想开放及甚,但是牵扯到婚姻大事,夫妻二人通常考虑到自身利害得失的,考虑到旁人之感受的,要比考虑到自己是否得到真的爱情要更严重些,因此夫妻凑凑合合过一辈子乃至于已经抚养儿女感情却越来越淡的,并不在少数。

    能真正为了爱情为了一生幸福而能撇弃旁人眼光的,实在少之又少。

    且说李傕、郭汜纵兵大掠。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死于国难。

    此时李傕带领着贼兵已经包围了皇宫,宫苑里边儿的人都吓坏喽。“请天子赶快登上城楼止乱吧!你说句话你要不降旨这贼兵不能退。”

    当时把汉献帝也吓得直哆嗦呀,您想想,他十几岁个小皇帝,能不害怕?天子上城楼手扶垛口往下一看,诶呀,嘶~吓得把眼睛闭上了。下面,就跟一座兵山似的,哪儿哪儿都是刀枪啊。天子,大着胆子叫了一声:“卿不候奏请,辄入长安,意欲何为?”

    李傕往前一带马,“万岁听了!董太师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非敢造反。但见王允,臣便退兵。”

    这时王允就在献帝旁边儿那儿站着呢,献帝呀,恨不得用自己的身躯把王允给挡起来。他舍不得把王允交出去呀。(虽年幼,却知忠奸,汉献帝虽作了一辈子傀儡,却不是天生的昏君,只惜生不逢时)

    王允请求献帝:“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说着他往前一进身,“你家司徒大人,王允在此!”

    李傕一看,“王司徒,好!相国何罪被你杀害!”

    “呸!逆贼董卓,获罪于天,其罪,罄竹难书,不可生也。他伏罪之日,人心大快,长安军民,皆相庆贺。汝等难道,有眼不见乎?”你们都是瞎子啊?没看着啊?

    李傕一听,“哼!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尔等助纣为虐!万民切齿理当不赦。逆贼!何必多言!你家司徒今日有死而已!”

    说到这儿他撩袍纵身,是跳下城楼。李傕几个贼人往上一拥就把王司徒给杀死在皇城之下。

    史官有诗赞曰:“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士民无不下泪。当下李傕、郭汜寻思曰:“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呼,杀入内来。

    正是:巨魁伏罪灾方息,从贼纵横祸又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