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杂谈 » 第四十三回:袭京师马韩勤王

第四十三回:袭京师马韩勤王

    上回书说到,王允身死,李、郭二贼欲弑献帝,张济、樊稠谏曰:“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

    李、郭二人从其言,按住兵器。

    当时城头上的皇上,掉了泪了。李傕他们杀死了王司徒,并没退兵。天子就问他们:“刚才你们不是说了么?杀死王司徒,你们就算给董卓报了仇了,应该撤兵了,你们怎么不撤呢?”

    李傕大叫一声:“万~岁~听了!我等救国有功,万岁尚未封赏。”你得给我们个官儿当当。这官儿有张嘴要的吗?诶!他们在这儿要官儿你就得给呀。

    万岁一想,看这意思官儿封小了他们还不能走,于是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

    李傕等谢恩,领兵出城。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获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郿坞。

    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

    从此李傕、郭汜就执掌了朝中的大权,朝里边儿大小官员,一律由二贼升降。他们在皇上身边儿,安插了亲信,监视着汉献帝的行动。为了笼络人心,特宣朱儁入朝封为太仆,同领朝政。

    李傕、郭汜对黎民百姓呐,比董卓那时候啊,还残暴!百姓是苦不堪言呐。朝里边儿每天几乎都有些忠臣良将,惨死在李傕、郭汜之手。

    一日,人报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二将引军十余万,杀奔长安来,声言讨贼。原来二将先曾使人入长安,结连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chóng)邵(shào)、左中郎将刘范三人为内应,共谋贼党。三人密奏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受密诏,并力讨贼。

    当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二军将至,一同商议御敌之策。谋士贾诩曰:“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以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

    李蒙、王方出曰:“此非好计。愿借精兵万人,立斩马腾、韩遂之头,献于麾下。”贾诩曰:“今若即战,必当败绩。”李蒙、王方齐声曰:“若吾二人败,情愿斩首;吾若战胜,公亦当输首级与我。”

    诩谓李傕、郭汜曰:“长安西二百里盩厔(今作周至)山,其路险峻,可使张、樊两将军屯兵于此,坚壁守之;待李蒙、王方自引兵迎敌,可也。”李傕、郭汜从其言,点一万五千人马与李蒙、王方。二人忻(假借为“欣”)喜而去,离长安二百八十里下寨。

    西凉兵到,两个引军迎去。西凉军马拦路摆开阵势。马腾、韩遂联辔而出,指李蒙、王方骂曰:“反国之贼!谁去擒之?”言未绝,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龙骑尖,坐骑火凤燎原,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超自幼随父镇守西凉,与羌人长期对峙。

    马超训练了5000枪骑兵,这5000人各个人高马大,都是二十往外,三十以里的棒小伙子,一个个腮帮子努努着,腱子肉鼓鼓着。那些马也都是纯种西凉健马,膘肥体壮。

    为什么叫枪骑兵呢?这些骑兵除了和羌人的骑兵一样,各个马术精湛,可以在马上驰射外,每人还配了三根标枪铁槊。这每根铁槊全是镔铁打造,长约一丈,重达十几斤。

    每次与敌人对战时,每五百人一队,利用冲刺惯性抛出铁槊,就像现在奥运会标枪项目一样,每根铁槊从天而降,斜斜插入敌阵中。有人被铁槊一下灌下马来,肠穿肚烂,有的连人带马被一起钉在地上;更有甚者,就跟那串糖葫芦一样,一枪穿上好几个。真可谓是威力惊人,几轮齐射后,敌人往往伤亡惨重。

    伤亡还在其次,关键是队形乱了。面对这样的骑兵冲阵,队形乱了是最致命的。因此,在西凉一带,羌人是望之而逃,闻之色变。后文书于潼关,马超凭此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灰头土脸,晕头转向。由此,枪骑兵的战力可见一斑。

    但其实,纵观整个三国战场,马超的枪骑兵并不是最强兵种。由于标枪铁槊为一次性消耗品,西凉铁矿不足,打造又不易,虽然战斗结束后可以从战场上回收一部分进行修补,但随着战争的持续,能够应用于战场的标枪铁槊越来越少,枪骑兵的威力也自然越来越弱,要不是凭借着马超、庞德等悍将的个人武力支撑,枪骑兵恐怕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三国时期,最强的兵种有哪些呐?我们不妨来逐一点评一番(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马家骑兵类似,公孙瓒的这支骑兵部队也是以轻骑兵为主,队伍中各个都是骑术精湛,可以驰射的优秀骑士。但这支骑兵之所以强大,在于它本质上是一支弓骑兵部队。

    轻骑兵本就机动灵活,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一顿驰射,不等你反应过来,掉头就走。你是防也防不住,追又追不上,只能被动挨打。这支骑兵诞生的初衷也与马家骑兵类似,是为了抵御鲜卑人和乌桓的劫掠。

    每当对战时,一身白盔白甲的白马义从高喊着:“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的口号,让鲜卑、乌桓这样的骁勇善战的轻骑“世家”闻风丧胆,在边境立下了赫赫战功。

    白马义从的主将是严纲,个人武力一般,后期被袁绍手下麴义率领的先登营所克制,直到赵云加入,枪挑麴义,白马义从才重新扬眉吐气。

    第二,袁绍的先登营。前文书说了,由麴义率领的先登营是白马义从的克星。袁绍和公孙瓒都想独霸冀州,奈何慑于白马义从的威名,袁绍一直不敢对公孙瓒有所动作。为此,袁绍手下大将麴义训练了800先登营,专为对付白马义从。

    这800人,每四人为一组,两人共持一面巨盾,另两人躲在盾后,一人持戈,专割马腿,一人持刀,砍马上掉落之人。白马义从虽为弓骑兵,但由于先登营巨盾的存在,远距离驰射根本危险不到敌人,只能近战。

    但一旦靠近,先登营先是以拒马阻挡骑兵冲势,然后以巨盾防御,接着割马腿,砍人头,白马义从损失惨重。后南宋精忠大帅岳飞,由先登营战法中演变出了钩镰枪拐子队,大破金兀术铁甲连环马。可见这种以步兵反克骑兵战法的威力。

    那么,还有那些部队可以和以上三支部队一样拥有超强的战力呢?我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