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成长1986至2006 » 第二十五章 重头再来

第二十五章 重头再来

    我们一家四口度过了一个平静而又朴素的春节。春节期间,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了一档歌唱类节目,叫《同一首歌》。第一期节目中邀请了许多八、九十时代活跃在流行乐坛的实力唱将,为观众们带来了一系列经典老歌。演员们精彩的演唱,不仅带我们重温了昔日美好的时光,也为此时正在愁苦中的我们,带来了精神的愉悦与享受。

    不得不说,文艺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它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这档节目我们一家人看了许多遍回放,以至于今天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同一首歌》情有独钟,几乎不曾落下每一期的精彩节目。它伴随了我很久,伴随我度过了许多个烦闷的日子,也重振起我们生活的信心。

    一天早晨,父亲一句话没说就出去了。

    临近中午他回来了,放下了车子,对母亲说:“今上午我去人力市场看了看,交了五十块钱,相当于中介费,人家给介绍了个活儿,公司在大北边。”

    “哦,你去那了啊,啥公司啊?”母亲忙活着午饭,问道。

    “公司名我没记,就写了个地址,说好了下午过去看看。”父亲答。

    “哦,先看看,这倒是个正经事儿,没啥风险,比养牛靠谱啊。”母亲说。

    “是啊,我也考虑干一天有一天工资,不用自己搭钱啊。”父亲说着,脸上略有喜色,还帮忙擦了擦橱柜。

    午饭后,父亲带上自己的证件,穿戴整齐后就出门了。

    大约三个小时过后,父亲推着车子回来了。他车筐里放着个大西瓜,一进屋就对我说:“赶紧切瓜,看看咋样,这大西瓜,没处找去。”

    我接过西瓜递给母亲,母亲拿刀准备切瓜。

    “下午去和老板见了个面,说明天让我上班,干钳工的活儿,一个月八百块钱。”父亲说着,始终盯着母亲看,想听听母亲的意见。

    “哦,这就答应了啊,明天就去,还挺痛快,那比上班还强呢?”母亲似乎有点不敢信。

    “要不说呢,比上班工资还多,中午人家管饭。工厂规模也挺大,带我到厂房、车间、食堂哪儿的都转着看了看……”父亲说。

    “哦,行,先干着看看吧,管饭倒是方便。好好歇会,找找工作服,预备预备吧。”母亲镇定地说。

    “没啥预备的,都是现成的,明天直接去。要是再有加班啊,我琢磨着工资比这还得多,你信不?”父亲寻思着说。

    “嗨,咱们先不考虑钱多钱少,你就稳稳当当上你的班,加不加班的,你随着大伙来。”母亲建议道。

    “那是,那要可以加班谁不愿意多挣啊。来,吃瓜,先吃瓜。”父亲说着,拿起一牙西瓜递给外婆,能看出父亲脸上的表情比前一阵子放松了许多。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将他那些旧水杯、毛巾、肥皂盒等装好,又带了一身工作服,推上自行车上班去了,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私企的活儿比较繁重,管理也相对严苛,加之活儿比较急。一个月里,基本上有半个月的时间父亲是需要加班的。当然,加班按小时计算1.5倍工钱。

    打工第一个月,父亲开了九百六十元工资。第二个月,开了一千出头。在这之前父亲从没开过上千元的工资,首次工资破千元,对于父亲来讲,已经令他十分开心了。虽然那是他八小时以外,靠出卖体力赚回来的辛苦钱,虽然疲惫但有收获,父亲累却也甜在心头。

    母亲看父亲努力地打工挣钱养家,怕他累坏了身子,常给他买牛奶补充营养。晚饭也常预备一些熟肉等,给父亲补充体力。母亲也常给我和外婆买些点心和零食,却唯独从不给自己买一点儿爱吃的。

    那阵子,由于父亲打工比在厂里待遇高,又经常加班,收入多了一些。家里的日子也比以前宽裕了一些,我仿佛觉着我家的日子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踏步地朝着小康迈进。

    大概两千年底,房管所向小区住户下发了通知。住房开始私有化,可以由住户自行购买了。购买住房后,房子变为个人私有财产,获得房产证及土地证,就可以进行买卖流通了。

    当时为了激励住户们尽快购买住房,实行了优惠政策,越早购房享受的优惠力度也越大。过了这一段,买房便不再享受任何优惠。

    我家那套将近六十平米的住房,当时购买需要三万元。但这三万元对于我家的情况来说,一时是拿不出来的。父母只好放弃优惠,等以后再考虑购买。

    这期间,父亲每日辛勤地打工赚钱,母亲努力节俭地攒钱。除了很少置办新衣,母亲将一日三餐调剂得既省钱又不失营养。同时,她还添置了新家具,买了鱼缸,养了许多漂亮的热带鱼。在阳台上,养了几盆盆景和虎刺、马蹄莲等。在父母的合力经营下,我家每一天的日子都充满了温馨与生机。

    二零零三年底,我家终于攒够了购房款,优惠政策却早已过去了,整个小区没几户没购房的人家了。父母交了房款,领取了房产证,心里才像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似的踏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