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 第九十六章 朱元璋失态

第九十六章 朱元璋失态

    时光匆匆,一转眼,就来到了十二月上旬。

    顺天府也迎来了最寒冷的冬季。

    天上的雪花飞舞,寒冽的北风呼啸,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大街小巷甚少出现行人,店家大多也关门歇业,偌大的顺天府在寒冬的侵袭之下变得一片惨淡和萧瑟。

    东门外的官道上,一列列马车正艰难的行进在风雪之中,车中装的正是红薯的种子。

    户部主事陈旭戴着皮帽子,抬头看着远处巍峨的城墙,高兴的喊道;“大家快点,顺天府快要到了!”

    “快到了?”

    一名户部人员抬起头,随即大声叫道;“到了,我们真的马上就到顺天府了!”

    “到家了!”户部其余人员也大叫了起来。

    “妈的!”

    一名户部官员骂骂咧咧的道;“这一趟真把我们祸害的够呛!”

    “等我回家时,要好好的吃上几碗饭,然后抱着媳妇美美的睡上一觉!”

    “对!”

    一人高声附和道;“这一趟将老子憋坏了,回家定要将媳妇好好收拾一顿!”

    他们兴高采烈,被他们征召过来培育红薯的农人们全都默不作声,与他们激动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陈旭回头一望,不由微微一叹,自知由于自己等人太过于激动而忽略了这些农人的感受。

    他当即大声道;“你们吵吵什么?”

    “还不闭嘴?”

    在大声的同时,朝同去的人努努嘴。

    同去之人一愣,又顺着陈旭努嘴的方向望去,便全都闭上嘴,刹那间,天地之间只剩下雪花簌簌飘落的声音与北风呼呼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陈旭才带着众人来到户部。

    户部尚书姚明恭早已得到了邸报,命户部右侍郎倪元璐在户部门口专门迎接他们。

    “陈主事一路辛苦啦。”

    一见他们到来,倪元璐上前拍着陈旭的肩膀,亲切的笑道。

    “下官怎敢劳倪侍郎前来迎接?”

    陈旭脱掉帽子,露出黝黑且沧桑的脸。

    笑着躬身施礼道:“回来的路上下官等确实遭了不少罪,但总算完成了陛下与姚尚书交给下官的任务。”

    “完成任务就好。”

    倪元璐重重的又拍了拍陈旭的肩膀,笑道;“走,姚尚书在大堂正等着你呢。”

    回头又对身后的衙役说道;“快去将这些人都安排好,他们可都是种植红薯的好手。”

    “千万不可怠慢了他们。”

    “还有……。”

    他顿了顿,又道;“等将他们安顿好之后,问问他们如何保存这些红薯种子?”

    “是!”

    众衙役拱手应道。

    户部大堂上,看着一路风尘仆仆的陈旭到来。

    “下官见过都堂大人!”

    要不是倪元璐在旁相陪,估摸着姚明恭恐都认不出他来。

    愣了愣,姚明恭忙站起身,走到陈旭的身边,上下打量了陈旭一番,方道;“陈主事,这一趟你辛苦了。”

    “等回头见过陛下,本官让你回家休沐几日,正好也顺便陪陪家人。”

    “谢都堂大人!”陈旭感激的道。

    说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忽然诧异的道;“都堂大人,您……您说什么?”

    “陛下要召见下官?”

    “是啊。”

    姚明恭微微一笑,谆谆告诫道;“你见到陛下时,千万要保持恭敬,要实话好说,不可在礼法与说话上有失偏差。”

    “是!”

    陈旭强按住自己心中的激动与忐忑,拱手回道。

    “好了。”

    姚明恭笑道;“你快去换一身衣服,好随我一起去见陛下。”

    “这就去?”

    陈旭愕然。

    “不然呢?”

    姚明恭瞪了陈旭一眼,“瞧你这等大惊小怪的模样。”

    “还不快去,非得让陛下在御书房等我们吗?”

    …………

    御书房。

    朱元璋站在窗边,目光透过窗棂的缝隙,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

    “今年的雪也下得太多了吧?”

    他暗叹道;“但愿对那些受灾地方的灾情有些缓解吧?”

    正在想着,忽听王承恩来报,“陛下,户部尚书姚大人与一名户部主事求见。”

    “宣!”

    说完,他便踱到龙椅上坐下。

    “臣等参见陛下!”

    姚明恭与陈旭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

    “免礼!”

    朱元璋瞧着陈旭,微笑着道;“你就是前去福建的户部主事?”

    “正……正是微臣!”

    陈旭没想到陛下会第一个问他,慌忙低头应道。

    “你不必紧张。”

    朱元璋笑道;“咱只想问问你,你可看见……看见……?”

    “红薯。”

    王承恩在旁边小心的提醒。

    “咱知道!”

    朱元璋瞪了王承恩一眼,又笑着看向陈旭。

    “哦,对了,是红薯。”

    “你可曾看见今年的红薯收成几何?”

    “回陛下!”

    陈旭诚惶诚恐的道;“臣委实没看见!”

    “臣到福建之时,红薯已经被当地的农人收获完毕,业已收藏了起来!”

    “那你问没问当地的农人,红薯每亩的收成?”

    对于传上来的消息,朱元璋总感觉有些信不着。

    他暗自腹诽,“每亩收成十担八担,那全大明全部种上红薯,天下哪还有饥荒可言?”

    “而产量如此之高的红薯,为何当初的福建巡抚为何不上报朝廷?”

    “定是红薯没那么高的产量,而人们以讹传讹,传到京师就变成了亩产十担、八担?”

    想来想去,就这一个说法才能说得通为何原福建巡抚没有上报朝廷的理由。

    “回陛下!”

    陈旭沉声道;“臣自前往福建以后,就从当地的农人口中得知。”

    “在陈振龙陈员外最初将红薯引进福建时,当年的产量约为七八担。”

    “随后在当地农人的精心摸索下,产量逐步提高,经过他们二十多年来的摸索,现在的产量估摸着约为十五六担左右。”

    “这么多?”

    朱元璋霍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看着陈旭,不可置信的问道。

    “臣……臣不敢欺瞒陛下!”

    被朱元璋突如其来的举动,陈旭吓了一跳,慌忙跪下叩首道。

    “起来说话。”

    朱元璋意识到由于自己太过于激动,吓到了陈旭,忙道。

    “多谢陛下!”

    陈旭爬了起来,但仍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