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个人的游戏 » (十四) 象甲!象甲!

(十四) 象甲!象甲!

    对于快速冲锋的骑兵来说,一公里的距离转瞬即逝。还不等南蛮军列阵成型,便有数名士兵被长枪穿透,更有一部分士兵在被穿透后,因为巨大的力道向后飞倒,撞击在身后的队友身上,顿时两人双双被长枪击穿身体,串联起来,牢牢的钉在地上。一些幸运的士兵,被刺到要害的,当场死亡,而那些没有被刺到要害的,均双手双脚倒悬在空中,一边哀嚎,一边挣扎,一边又向底面滑落。现场顿时惨叫连连,宛如地狱一般。

    兀突觉看得牙呲欲裂,抬手捡起身边的长枪,奋力向晋国骑兵掷去,巨大的力道瞬间击穿了三名骑在马背上的带甲的晋军,最后力道衰减,斜插在地面的一具尸体上。

    眼看着这些骑兵要发起二次冲锋,兀突骨毛骨悚然,大吼道:“刀盾兵列二、横十,长戈兵列五、横十,六十人成一方阵,方阵互相围圆,竖盾,举长戈,原地抵御,其余兵种,退居圆内!”

    能在须臾之间,便能看出骑兵优势,并能快速想到应对骑兵的办法,兀突觉也是一个反应机敏的将领。然而,此刻战场一片混乱,在晋骑兵的三轮冲锋后,阵形才堪堪成型。可时刻南蛮军,已经有至少六千人的死伤,剩余的不过七千人。此刻可以看到,剩余的南蛮军被七层人肉外圆包裹着,最外两层是刀盾兵组成,里面五层由长戈兵组成,圆的里面,是或伤或全的其余南蛮军。

    第三轮的冲锋结束后,晋军死伤不过七八百,赵朔对旗领官打了个手势。顿时,骑兵调整阵型,隐隐对南蛮军左右两侧呈旋转包围之势。

    此刻要是有人从空中俯览,便可看到在战场中央的情形,犹如在湍急的水流中丢入一块巨型圆石一般,那水流就是晋国骑兵,那圆石便是南蛮军。水流从先前的直线冲刷,变为分别左右围绕两个半圆组成的圆石外围快速吞嗜。骑兵沿两个半圆的弧线顶端冲击至弧尾端后,又调转马头,在左右形成包围南蛮军这个大圆的,两个更大的半圆,连接着被冲锋的两个半圆的弧线顶端,再次衔接冲锋,源源不绝。

    随着晋军的不断冲锋,南蛮军每有将士倒下,身后便有居于圆内的士兵上前补齐。兀突觉虽然反应迅速,但却犯了一个大错。圆形的阵型虽然能够保护友军,但也能让骑兵能有更充分的回旋空间,这导致了骑兵冲锋的源源不绝,先冲的骑兵在冲击完后,可以在这轮冲锋没有结束之前,安全的回到第二轮冲锋的队友身后,再接着第三轮冲锋。

    然而,不等两轮冲锋结束,外围已经堆满了两军人马的尸体,骑兵冲锋便被暂时受阻了。此时南蛮军死伤大约又三千人左右。兀突觉的应对办法虽然不完美,但却比什么都不做更有效的减少了士兵的伤亡。

    人有力穷时,晋军百里奔袭,又立刻投入战场,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其实得益于出其不意和高昂的军心,此刻冲锋受阻,见效开始变小,晋军那股气势才慢慢停息下来,有不少马匹已经累得倒地不起。

    兀突觉见状,却不敢发起反击,因为以赵朔为首的指挥阵营里,还有大约两千骑兵没有出动。但这却是一个好时机,是逃跑的最佳时刻。旋即下令全军撤退。两公里外,有一条峡谷,逃进去,利用狭道,那里才是最佳的反击地点。

    兀突觉逃到峡谷时,身边只剩了三千多人。赵朔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跑,在二轮冲锋结束后,就组织起所有人马杀向剩余的南蛮军。

    此刻,以赵朔为首的,没有丝毫损伤的两千骑兵正在峡谷外列队。在他面前的,是两条岔路口,而他停在这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知道南蛮军逃向了哪一条路。

    峡谷地形,一旦南蛮军再次组织起防御阵型,那骑兵就再也没有任何优势了,进与不进,意义都不大。这场狙击战争,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至于那些蛮人,误打误撞,也算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此刻赵朔回头,看着自己带来的这些骑兵,心中若有所思。仅仅几次冲锋,就打掉了南蛮军万余战士,得益于骑兵兵种出现的出其不意,更得益于南蛮兵的兵种配置。

    嗯?兵种...想到这里,赵朔微微皱起眉头,却一时间想不通为什么。

    “将军,何不下马前去扫荡,此时南蛮军已被杀破了胆,已经构不成威胁了。”正在赵朔思索之际,身边有一副将骑马前来,对着他开口道。

    赵朔却没有继续追击的想法,可还不等他穷寇莫追的话说出口,便看到方才逃至峡谷内的南蛮军,在谷口开始集结起来,将一条岔路的路口堵住。正当赵朔疑惑之际,突然感到地面传来一阵阵震动,旋即整队骑兵身下的马匹,全都不安的嘶鸣起来,一些马匹更是焦急得在原地踏步。

    赵朔惊愕的抬头,面露疑色,片刻后,只听一声声高抗的‘昂’吼声从身后传来。众人急忙扭头朝身后看去。只见身后不远处,一只只足有两三匹战马大小,褪足有成人头颅那么粗,獠牙外翻,生有阔耳长鼻,身批甲胄的巨型生物正朝着他们奔袭而来,每一头巨兽身上,都坐着两名身穿铠甲的士兵。

    那是南蛮的士兵!马匹的不安,便是源于这些巨兽的靠近。而这样的巨兽,放眼望去,足有两千头之多!

    象甲!象甲!

    “撤退!”

    赵朔大吼,然而,不等军令传达,已经有不少马匹不受控制自动向峡谷内冲去。没有选择被南蛮军堵住的路口,在这时候,出于生存的本能,不管是人是马,都不会选择被南蛮军堵住的那条路,因为那会阻碍逃跑的时机。士兵尚且训练有素,然而马匹却恨不得再生出四条腿来!动物血脉之间的压制,是没有办法克服的。

    赵朔见状,无奈地大吼了一声保持阵型,可这时候众多马匹已经不受控制,一个跑得比一个快,赵朔只得随波逐流。那群巨兽跑得没有马快,这是赵朔此刻唯一能想象到的,只要逃出峡谷后,散开阵型,那便算是逃出生天了!

    峡谷内崎岖蜿蜒,赵朔越跑,越是心惊,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峡谷竟然这么长。直到再次转了一个大弯,晋军众人才长呼出一口气,前方远处,一条直冲天际的白光出现在众人眼前,那是峡谷的出口!这条路,终于要走到头了!

    直面死亡的威胁,如今又看到逃生的希望,众将士心中那口积郁了许久的气,也缓缓的释放了出来。众人再度夹紧马腹,照这速度,只消片刻,便能逃出生天!

    然而,随着距离的推进,众士兵那口积郁之气还未完全呼出来,一股更大的压力便瞬间将这群士兵压得喘不过气!

    只见在那一线天之下,峡谷出口的地方,一堆巨石堆积了数丈高,将出峡谷的豁口封得严严实实。

    这堆巨石不仅封住了峡谷的出口,也破灭了这批骑兵,最后逃生的希望。

    此刻马匹尚未感知到血脉的压力,倒是已经逐渐稳定下来。然而部分心智不坚定的士兵,在巨大希望破灭后,竟有些或大哭、或大笑起来。

    赵朔见此情景,深知语言和军纪已经无法约束这群人了,便默默调转马头翻身下马,他先是轻抚马面,旋即目光坚定,撕下衣袍蒙住马眼,又走到马匹身后,挥剑猛地刺向马臀。马匹吃痛受惊,便疯狂的向来时的方向冲去,一部分心智还算坚定的士兵见状,惊愕当场,旋即纷纷效仿。赵朔内心哀叹一声,战马是骑兵最亲的兄弟...希望这能对敌军的攻势有所缓解吧!

    那些情绪崩溃的士兵见此情景,也不再哭喊,此刻大概还剩五百匹马左右。见那些人逐渐稳定,赵朔这才开口下令,“还有马的将士,将马带到五十丈外,蒙上马眼,杀掉铸成防线;剩余将士,就地休整,准备迎敌!”。

    凡等待总是漫长的,更何况是在等待死亡?

    在没有听到南蛮军的动静之前,晋军的每一刻都感觉仿佛被拉长了数倍,高度紧张的精神,让晋军根本没办法安心修整,大部分士兵汗流浃背,口干舌燥。

    战马筑起来的壁垒让晋军视线受阻,对南蛮军的行军状态,只能靠双耳来听,这让紧张的氛围越发的恐怖。而随着南蛮军行军的声音越来越近,一部分晋军开始双腿颤颤,瞳孔缩得如同针尖一般。

    仿佛是有意要营造这种气氛,南蛮军行军速度很慢,响动却很大,听在被吓破了胆的晋军耳里,感觉犹如是来自地狱的呼唤。

    视线越过战马壁垒,首先映入晋军眼帘的,是一颗披甲巨兽的头颅,紧接着出现的,是巨兽背上,一个赤裸上身,居高临下面无表情的身影,随后一颗颗巨兽头颅陆续出现在晋军视野里。

    “你就是赵朔?”乌木幽真缓缓开口。

    赵朔闻言,微微抬起头,“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乌木幽真,你也可以叫我熊霸。”

    “你这只军队叫什么名字?”

    “象甲。”

    “好!”

    二人的对话并没有针锋相对恶语相向,反而如此平常,仿佛街坊闲聊一般。乌木幽真听赵朔说了一声好,便不再多言,调转巨兽头颅,离开了晋军众人的视线。

    随之而来的,是象甲军最后方,一声高亢的象吼,然后地面震动,一名士兵骑乘着一只比其他士兵骑乘的还要大上一圈的巨象,冲击在战马壁垒上,顿时血肉横飞。

    战马壁垒,一触即溃!

    在那名南蛮士兵驾驭象甲冲击上战马壁垒那一刻,赵朔右腿猛的后撤一步,然后用力一蹬,瞬间向战马壁垒方向跃起两丈高,借助这股势头,赵朔在空中抬手挥出一拳……

    那仅被一头巨象撞击便分崩离析的战马壁垒前,那些战马的残肢还未落地,象甲的头颅也刚刚伸进来,此刻时间仿佛静止一般,战马壁垒两边的士兵,都清晰地听到一声骨头碎裂的巨响传来。

    时间回归流动,赵朔迎来一拳,巨象头颅当场应声破碎,象身倒飞出去,身后并列的八头象甲,连人带象,瞬间被撞击得粉碎!

    乌木幽真见状,瞳孔骤缩,赵朔怎么会这么强?

    关于赵朔的情报,他早就熟读于心,赵朔早年混迹于江湖,然而,关于赵朔的个人武力,只字未提……

    十五年前,燕国,江湖...

    年仅十七岁的赵朔那时还没有在朝堂任职,流浪诸国已经两年有余。燕国地处中原东北,民风彪悍,燕国是周朝的支族,周武王灭商后,封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和楚国的发展路子相同,一百多年前,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

    而此刻的蓟京,正发生一件江湖上的大事。江湖向来不分地界,四海之外皆朋友,五湖以内皆兄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哪个时代,都是这个道理,只是呈现的形式不同罢了。

    这事儿还得从齐国说起。当年江湖上天下第一人姜听潮于东海之畔建立听潮阁,一时风光无两,便举办了一场盛会,广邀五湖四海江湖各大宗门势力前来参与。话说应邀前来的,除了在江湖上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也有混迹在江湖底层的,想要混出点名堂的草根。

    盛会一直持续三天三夜,举办得顺顺利利,宾客尽欢。在快要结束时,这姜听潮突然现身,说要再添加一个比武招亲的环节,将自己的亲生女儿作为彩头,招功力第一的青年才俊为女婿。

    这消息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姜听潮的女儿,那可是齐国第一美人啊!一些身上盘缠不够,本已提前离开的人便想办法又折返了回来,心思萌动。

    最终有三名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分别是姜听潮的大弟子姬星辰、琅琊城主的儿子王苍生、以及南越剑冢少主姑苏太仓,有意思的是这南越剑冢全是女弟子,而这姑苏太仓,传言说是冢主跟姜听潮的私生子,如今看来,这谣言也是不攻自破了!

    三人不仅武功高强,长相更是出类拔萃,惹得众多怀春女侠爱慕不已。三人的战斗声势浩大,绚丽无比,其中以姑苏太仓的剑气最为花里胡哨,可谓是五光十色流光溢彩,又是吸引了一大波粉丝。

    最终姬星辰力败两名竞争对手,拔得头筹。王苍生、姑苏太仓两人,也只是惜败两招。众多女侠见状,也是黯然神伤,不知是因为心仪的公子败在人手,还是因为爱慕的姬星辰已经拔得头筹。

    此时赵朔也在这群观众里面,见此情形,也是玩心大起,便故作夸张的道:“嘶!!!此子果然有两把刷子,比我...起码都要强上一丝!!!”,身旁顿时引来一阵唏嘘。

    然而,身为主角的姜永淳对此却没有丝毫期待。原来这姜永淳早就与姜听潮的小徒弟私定终身了,只是这件事情另有缘由。

    其实比武招亲这个环节并不是临时加进去的。在这场大会举办之前,姜听潮就找她说过比武招亲这件事,姜永淳这才知道原来她跟小师弟的事父亲早就知道了。但是比武招亲这件事牵扯甚广,就算父亲是江湖至尊,也没办法置身事外。

    这场盛会,实际上就是为比武招亲而开办的。姜听潮向她阐明利弊后,给了她两个选择,要么跟小师弟远走高飞,一切后果由他来承担、要么就安安心心,嫁给拔得头筹的青年才俊。

    姜永淳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选择了后者。可她很了解提弥明的性格,到时候定会不要命的反对,恐怕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在盛会开始前,便找到小师弟,说她想要南海里的珍珠,让提弥明亲自去采一颗给他。

    此刻擂台上的姬星辰面色红润,看着台前坐着的面无表情的姜永淳,眼神深处闪过一丝贪婪。‘你注定是我的!’姬星辰这般想着,又冷眼扫视了一圈围观的群众,片刻后,对着刚刚赵朔发出声音的方向,目光冰冷,“还有谁!!!”

    霎时间,一股狂暴的气劲席卷全场,引得不少观众发丝飞扬。一些人赶紧捂住脑袋,不知是为了防止头皮屑吹到心仪的对象身上,还是担心头顶的地中海被人发现...明明是一块空旷的场地,但那声“还有谁!”却一直在场内回荡,经久不衰。

    直至声音彻底平息,依然没有人回应。主持比武的听潮阁大管家见状,顿时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微笑,轻咳两声,但就在他正准备开口时,突然撇见在那擂台前,那群没有资格座位的人群中央,正或挤或推的,分出一条通道。部分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些没素质的也正要开口问候几声,便见一风尘仆仆,仿佛赶了几天夜路的身影,缓缓走向擂台...

    姜听潮的小徒弟,提弥明!

    姬星辰看着这身影,微微眯起眼睛,坐在高台上的姜永淳,却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一脸不可置信,而坐在主位上,前一秒还跟朋友有说有笑的姜听潮,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大师兄,师弟来跟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