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后宫造大炮 » 第15章 京内

第15章 京内

    大周成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南京城,皇宫乾清宫内,永和皇帝正在看一封密报。这是太后身边的侍卫亲军指挥何瑞上呈的。这种密报每月一封,密报里是太后的动向,永和皇帝其实并没有把太后放在眼里,一个黄毛丫头而已,但毕竟是自己的嫡母,魏国公的女儿,必要的监视还是要有的。

    从这几个月的密报来看,太后还算知道分寸。一是没有与朝中大臣有什么往来,甚至跟魏国公府都没有任何往来,连书信往来都没有。这一点永和皇帝很满意,他担心白戈受人干扰挑唆,以太后的身份妄图干涉朝政。二是没有豢养面首,秽乱宫廷。这其实永和皇帝最担心也最可能发生的,白戈正值花季就守了寡,又远离皇宫大内,怕太后耐不住寂寞,如果真的出了这等丑事那皇家的脸面就丢大了。但现在看来太后还是比较洁身自好的,跟男人没有过密接触。

    至于密报里提到的白戈建立改进织造器械,建立织造工坊的事,永和皇帝一点也没放在心上。纺织本就是女人的事嘛,太后醉心于此也很正常。至于大兴土木、收养孤儿孩童就更无所谓了,白戈作为当朝太后,修一些宫殿宅邸再正常不过了,也免得朝野中有人说自己苛待嫡母。太后收养孩童用的是替先帝积德行善的名目,更是光明正大,谁也说不出什么。

    最新的密报里说,最近太后又开始炼丹,弄了一堆瓶瓶罐罐的,要从火硝、绿矾里提炼什么酸。丹还没炼出来呢,又迷上了烧窑,整天去窑厂看工匠烧窑,开始是制作大缸陶罐什么的,后来又说是要烧什么玻璃。

    永和皇帝看了密报对太后的举动感到匪夷所思,一般不都是年纪大了才迷恋丹道吗,怎么太后年纪轻轻就沉浸此道,还去窑厂,这就不是她这种身份的人该去的,永和皇帝有心写一封书信劝诫一番,拿起笔想了想又放下了,自己派人监视太后本就拿不到台面上,这一写信反倒揭开此事,太后万一借此生事,自己理亏就被动了。太后年纪轻轻,少年心性,喜好奇巧淫技也正常,只要不妨碍自己何苦干涉她,等到她手里这点家底折腾光了求助于自己的时候,自己再行告诫不是更好。想到这永和皇帝匆匆下笔只写了一封问安的书信给白戈。

    魏国公府内,“啪”的一声,一个茶杯扔到了地上“哭什么哭啊,一天到晚就知道哭”魏国公怒斥自己夫人。

    “我这女儿去了三个月,连封书信都没有,这是跟咱们断了啊,都是你,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女儿推进了火坑。”老夫人哭哭啼啼道。

    “你不要胡说八道,什么火坑啊,小心给家里招灾惹祸。她现在是当朝太后,我见了都得行礼,多风光啊,我是害她吗。”魏国公见到夫人开始胡言论语,赶紧制止她。自己这夫人年纪大了,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隔三差五就因为女儿的事跟自己闹上一出。

    “她现在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身份敏感,怎么好跟家里通信,明白的知道这是互叙亲情,不怀好意的人就要说太后外通勋贵大臣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盯着咱们家,想把我拉下马的人多得是。”魏国公无奈,苦口婆心的劝道。

    好不容易把自家夫人劝住,魏国公回到自己书房暗自叹气,当初他为了在改朝换代中保全家族,迫不得己牺牲了白戈,内心还是很愧疚的,白戈现在肯定还生自己的气,但现在确实不是跟女儿和解的好时机,还是再等等吧。

    南京城内大瑞祥布庄内,掌柜的新进了一批布,刚刚摆在柜台上。大瑞祥布庄有自己的进货渠道,为了不得罪上家,一般不进外货。但这次是自己在侍卫亲军的亲戚出面上的货,自己不好不给面子。而且这批布是真的便宜,只要5钱银子一匹,亲戚每10匹还多送了1匹。自己之前进的货至少要6钱银子一匹。这布的成色也好,摸着比土布光滑多了,颜色染得也鲜亮,不过亲戚也嘱咐自己了,价格不要卖的太贵,薄利多销,卖得好后边还能继续进货。

    这批布就是白戈的工坊里出来的,在相继解决了纺纱、织布,浸染等棉纺工序后,白戈把纺纱车间扩大成棉纺厂,负责从棉花到坯布的一切流程工作。除此之外又新成立了染厂,负责染布。白戈向南京的布匹市场先期投放了1000匹成品布试试水。每匹布的成本是2.5钱银子,出厂价5钱银子,通过侍卫亲军的官兵向南京投放。每个侍卫每卖出一匹布,提成1钱银子。这样既打开了市场,又拉拢了身边的侍卫亲军。

    棉纺厂现在有2000多名女工,纺织车间二十余座,月产坯布一万匹,这个产能还在持续扩大中。现在比较拖后腿的是染厂,现在的染布效率实在太低,一个月只能染了不到两千匹,产能严重不足,大量坯布在库房里堆积如山。

    染厂产能低一方面是人手不足,不缺普通工人,而是缺乏会染布的工匠,另一方面也是技术落后,外面雇来的工匠只会传统的染布方法,对于白戈设计的新式机器不会用、不想用,更不会因地制宜的改进。白戈面对这种情况,只好先把正在筹备的玻璃工坊那边放一放,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染厂。

    白戈从学校那边挑了几个年纪大一点的、聪明一点的女孩子带在身边,作为自己的学生培养。染厂这边自己不方便总去,就让学生们一直泡在染厂,观察工匠们染布的全部流程,然后记下来汇报给白戈,白戈再根据这些设计改进染布机械。

    为了快速回笼资金,白戈也低价向南京的染厂提供坯布,虽然会损失掉染布的利润,但谁让自己产能不足呢,自己的坯布仓库都快堆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