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绣之下 » 第三十二章随帝上朝

第三十二章随帝上朝

    有了自己的别院,又有两天的休沐,不需随圣,在家中摆酒席,两日中,来客不绝,林文举,姜廷,就连锦衣卫指挥使陆绎和迟正忠都来道贺。

    迟正忠因为也是参与了调查六皇子遇害的案子,虽然后来没有跟进,但是苦劳还是有的,在陆绎的提携下,坐了北镇抚司镇抚使的位置。

    三日大宴,三日大醉,陆言除了偷偷去净身房找了李常禄,和他喝了一次酒,基本就没有离开过。

    三日过去,第二天就是进宫侍奉皇上的日子了,陆言婉拒了不少厂卫的邀约,决定早些入睡。

    第二日,迷迷糊糊中陆言听到了安绣在门外叫喊

    “何事喧哗?”

    “陆公公,皇上派人来,要你随圣上朝。”

    “什么?我上朝干什么?”

    “那人没说,直说皇上指名道姓,要你早朝一定要过去。”

    陆言揉揉额头

    “打水来,准备梳洗,记得把我的鱼服和龙纹刀拿来。”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公公起来。”

    一番梳洗后,陆言身穿锦衣鱼服,手持龙纹绣春刀,在别院外上了马车,向着宫门赶去。

    到了宫门口,宫门还没打开,但是门口早就已经等待了不知道多少官员。

    像是陆言这个不过百户,官阶六品的小官,连金殿都进不去。

    但是他这一身鱼服,还拿着龙纹绣春刀,在黑夜里让一群大臣禁声,无人敢喧哗。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了陆言,不知道是什么身份。

    陆言走到宫门口,对着把守宫门的侍卫道

    “我是司礼监秉笔陆言,圣上有旨,要我随圣上朝。”

    话落,那侍卫立即侧身对着身后的几人说了几句,那几人立即动身将宫门开了一道缝隙,让陆言进宫。

    显然,在陆言来之前就有人给他们说过,不然想要提前入宫,可没那么容易。

    见到陆言竟然提前进了皇宫,一众大臣开始窃窃私语,却没人上前去问什么。

    陆言一路来到了司礼监,他没有上过朝,更别说随圣上朝了,所以只能先去司礼监找林文举请教。

    到了司礼监先林文举早就在书房等着了,见到了陆言,他并不意外,而是笑着示意他作

    “今日陛下亲口点了你的名字,看样子你是颇得圣眷啊。”

    “都是干爹提拔。”

    “咱可没有提拔你什么,不邀这个功。

    咱作为你的干爹,不能只看着别人给你铺路,什么也不干不是?

    你既然来了,咱家就和你讲讲要怎么随圣。”

    “谢干爹指教。”

    “也谈不上指教,就是一点经验之谈。

    首先,你随皇上上朝,那你就是一队随侍中最大的,但是你大不过皇上,所以你要在其他人之前,在皇上之后。

    但是为了不显得和皇上过于疏远,只落后一步即可。

    其次,皇上到那金銮殿,大臣是先听到你的声音,然后才能见到皇上,你要把控好时间。

    皇上驾到,四个字,到字喊出,皇上就要出现在大臣面前,不能早也不能晚

    .......”

    林林总总的,陆言听了半天,时间慢慢流逝,林文举喝了口茶

    “好了,咱家就说到这,该说的咱家都说了,你也不是个笨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快混到这个位置。”

    “谢干爹。”

    “去吧,先去金銮殿外候着,不要忘记咱家跟你说的。”

    陆言点头离去,早早赶到了金銮殿外,静静等候,快到卯时,皇上自远处而来,陆言连忙低下头,等着宣武帝走过一个身位,而后跟了上去。

    一路上不能抬头,却还要关注宣武帝的步伐,快到大殿的时候,陆言起声

    “皇上驾到”

    宣武帝身子一颤,差点有些不稳,倒不是陆言做的不对,而是像陆言这么大嗓门的,少有。

    时间把控刚好,到话音刚落,宣武帝走出屏风,坐上了龙椅。

    陆言跟到一旁,见到宣武皇帝做好,再度喊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喊完,陆言抬着头看着台下的诸多大臣,左边是左相为首的文臣,右边也是个个文官老头儿,武官全都在四排开外。

    “臣孙岳,有本奏”

    正当陆言打量朝臣的时候,一个武官从官员队伍中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参山西巡抚聂恩喜陕西巡抚胡宝峰,欺下瞒上,置大明江山社稷不顾。

    臣听闻山西陕西一带常年有鞑子劫掠,民不聊生,今年更是遇到百年难遇的大旱,民饥不果腹,他们竟然无一上报,臣怕,等到明年,山西陕西一带,再无大明子民,只剩下累累白骨。”

    宣武皇帝面色阴沉

    “孙爱卿所言确实?”

    “臣,不敢欺瞒皇上。臣虽然只是在京为官,但是臣的子侄三年前就去了山西云川卫为官,这三年来,云川卫被攻打两次,云川卫指挥使皆不战而逃,屡次置山西百姓于水火之中,不管不顾。

    前些时日,又有鞑子寇边,那云川卫指挥使又欲不战而走,臣子侄阻拦不成,反差点被打杀,一路逃回京城。

    一路上,山西境内,米粟被抢,十去七八,百姓尚且吃不饱,还有官员不断的催促征收粮食,已经是难民遍地了。

    臣,请陛下为臣做主啊。”

    孙岳说完,一旁的左相面色巨变想他感觉到了杀机

    “云川卫是谁镇守,胆敢如此纵容鞑靼人?

    孙爱卿,你那子侄可来了?”

    “陛下,臣将他带来了,正在殿外等候。”

    “你那子侄姓甚名谁?”

    “孙工,在云川卫,中千户所内任百户一职。”

    “传,云川卫百户孙工觐见。”

    “传,云川卫百户孙工觐见。”

    宣武皇帝下令,门前的公公一路传下去,不一会,一个身穿带血布衣的汉子走了进来,在大殿门口跪下。

    还不等他说话,左相王书顿时大喝

    “大胆,衣衫不整,敢登金殿?”

    孙工愣了一下,甚至忘了喊万岁,他就愣愣的看向王书,眼中泪水不争气的流了出来,有些哽咽的说道

    “臣无意冒犯圣上,还请圣上息怒。”

    说完竟然向着王书跪了下去。

    一时间,满朝皆惊。

    “大胆,你看哪个是圣上?”

    孙工抬头看了一眼王书,又看了一眼龙椅上的宣武皇帝

    “刚刚最先讲话的不是皇上吗?最先讲话的不应该是最大的官吗?难道还有人比皇上官还大?那不是要谋反吗?”

    “你血口喷人。”

    “难道不对吗?小人是边塞粗人,不懂的太多大道理,就知道军营里咱百夫长说话前什长伍长不能开口。千夫长说话前,咱也不能开口。”

    “好了,你给朕闭嘴,拿到他说的没有道理吗?以后注意点。”

    王书还想说什么,宣武皇帝阴沉着脸冷喝

    而后看向孙工

    “你是云川卫的人?”

    “回禀这个皇上,小人正是云川卫百户孙工。”

    听着孙工的话,陆言嘴角抽搐,什么叫这位皇上?难道还有人另一位皇上吗?这帮丘八还真的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啊。

    一旁的王书更是气的脸红脖子粗,却硬是不敢再说话。

    皇上虽然面上显得很是气氛,但是心中却是不太在意。

    “那你说说看,现在山西情况如何?”

    孙工闻言,突然号啕大哭

    “皇上啊,山西,从三月至今,滴水未下,整整四月,粟米产量不足往年一半,一月前,鞑子劫掠,所余粟米,更不足二成。

    求皇上救命,若不尽快筹集粮草,今年山西百姓,怕是要十不存一。”

    宣武帝闭上了眼睛

    “众爱卿,可有良策?”

    王书看着闭目的宣武皇帝,心中冷笑,丝毫没有开口的意思。

    孙工看着朝堂上一众官员,突然明白了叔父为什么对于自己所说的不动于衷,更是宁愿带自己上朝也不愿意承担下他的请求。

    宣武帝等了半晌,看了看右相,最后只能无声的叹息

    “陆言。”

    陆言在宣武帝后面正看着一众大臣的表演,突然被叫到,微微一愣

    “奴才在。”

    “朕封你为山西陕西两域巡抚,负责查明两地鞑靼为祸一事是否为真,另外到了地方一旦发现灾荒为真,立即派人回报,朕,为你筹集粮草。

    另外,需要哪些帮手,自己去选,朕给你两百个名额,路上多加小心。”

    宣武帝平静的说道,毫不在意下方一众大臣的眼光,最后那句话,不光是给陆言说的,更是给王书说的。

    “奴才领旨。”

    陆言反应过来,躬身行礼,应下了差事。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若是陆言没有猜错,这很可能又是宣武皇帝自导自演的苦情戏。

    看王书的反应,很显然那个云川卫的指挥使是他的人,但是皇上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卫所指挥使就大动干戈。

    那显然,如果是宣武皇帝自导自演的一出戏,那这个云川卫指挥使一定还牵扯着一个地方的真正大员。

    很可能就是那个孙岳说的山西陕西两大巡抚。

    直到退朝,陆言还是没有想明白,那饥荒,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宣武皇帝布局,真的可以置数百万百姓性命不顾,任由鞑靼南下吗?